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精选推荐】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1-01 18:36:02 来源:网友投稿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并积累“漫山遍野、微不足道、启发、优雅”等词语。  3、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精选推荐】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并积累“漫山遍野、微不足道、启发、优雅”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并感受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这“最佳路径”蕴含的智慧,同时又能让这种智慧敲开孩子们的情智之门,与之共鸣碰撞,激发他们创新的火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设计理念】采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种,视觉空间受到冲击,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1、在你看过的童话故事里,你认识哪些卡通人物

  2、有一个地方,只要人们提到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就能想到。(出事图片)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3、板书课题“路径”齐读一遍,板书最佳,齐读课题,最佳是什么意思?用朗读体现出最好来。

  二、初读课文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是啊,文中的途径指的是什么?它是谁设计的?是怎样设计出来的?问题真多呀,其实带着问题读课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学习文中的生字生词,在将文章读通读准的基础上思考刚才的问题。(大屏幕出示)

  2、检查生字词:下面让我来检查一下你们的效率如何?出示生词

  (1)指读“滨”,这个字在读时要注意什么?(带领大家一起读。)写?能根据偏旁猜一下这个字的意思吗?

  (2)指读“躁”,这个字在读时要注意什么?在文中和“急”组成一个词,读起来要快一点。

  (3)学习“催”。

  (4)现在我们来看看文中的四字词语:微不足道、漫山遍野、绵延百里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一提。

  漫山遍野、绵延百里放在文中短语中理解。

  出示:漫山遍野都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

  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

  这两个短语说明了什么?(葡萄园十分多)

  齐读,读出多的.感觉。

  【设计理念】在语境中能更好的理解词语含义,体会葡萄园的多,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3、分段朗读: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来读,请7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请你做裁判,评评谁读得好?哪里值得我们学习?

  4、释疑:同学们,这是一篇引人思考的文章,刚才你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谁来告诉我,文中的路径指的是什么?在文章第二自然段中找一找?

  5、迪斯尼乐园中的路径是怎么样的?文中也有提到。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用朗读体现这两个词语的特点。

  6、是谁设计了这条路径?——格罗培斯。

  是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院院长,从事建筑工作40多年,在世界各地有70多处精美杰作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让我们一起把他的名字读两遍,记住他。

  三、精读课文3、4自然段。

  1、格罗培斯是怎样设计出这条路径的?快读读课文3、4自然段,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设计理念】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思,使学生对文章加深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细细品味,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感悟到作者笔下深刻道理。

  2、在这漫山遍野、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老太太的葡萄总是?这是为什么呢?她与其他人卖葡萄的方法有何不同?请默读3、4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出示:原来这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边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

  3、这可是无人看管的葡萄园,如果你在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中采摘,你会怎么摘?心情会如何呢?“这就是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4、当摘完这满满一篮子亲自选择的葡萄之后,我们就走吧,别付这5法郎了,反正也无人看管,为什么要投呢?交流。

  【设计理念】我意识到,光靠挖掘文本的本身好像还不能“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教学之中,让学生融入情景,会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现实性,更加有意义性,也更加被学生所接受,真正达到了“不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效果。

  5、小结:是呀,老太太是如此相信我们,我们怎能辜负她?怎能不诚实?怎能不服这区区5法郎呢?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原来这种选择中有快乐、有尊重、有相信、有自由……这才是真正的“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6、她这种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格罗培斯想到了什么办法?这与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次在学习。

  四、作业

  描红,书写生词两遍,思考课后练习4。

  五、板书

  最佳路径

  给 人 自 由 尊重

  诚实

  快乐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并积累“漫山遍野、微不足道、启发、优雅”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并感受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这“最佳路径”蕴含的智慧,同时又能让这种智慧敲开孩子们的情智之门,与之共鸣碰撞,激发他们创新的火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设计理念】采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种,视觉空间受到冲击,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1、在你看过的童话故事里,你认识哪些卡通人物?

  2、有一个地方,只要人们提到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就能想到。(出事图片)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3、板书课题“路径”齐读一遍,板书最佳,齐读课题,最佳是什么意思?用朗读体现出最好来。

  二、初读课文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是啊,文中的途径指的是什么?它是谁设计的?是怎样设计出来的?问题真多呀,其实带着问题读课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学习文中的生字生词,在将文章读通读准的基础上思考刚才的问题。(大屏幕出示)

  2、检查生字词:下面让我来检查一下你们的效率如何?出示生词

  (1)指读“滨”,这个字在读时要注意什么?(带领大家一起读。)写?能根据偏旁猜一下这个字的意思吗?

  (2)指读“躁”,这个字在读时要注意什么?在文中和“急”组成一个词,读起来要快一点。

  (3)学习“催”。

  (4)现在我们来看看文中的四字词语:微不足道、漫山遍野、绵延百里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一提。

  漫山遍野、绵延百里放在文中短语中理解。

  出示:漫山遍野都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

  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

  这两个短语说明了什么?(葡萄园十分多)

  齐读,读出多的感觉。

  【设计理念】在语境中能更好的理解词语含义,体会葡萄园的多,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3、分段朗读: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来读,请7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请你做裁判,评评谁读得好?哪里值得我们学习?

  4、释疑:同学们,这是一篇引人思考的文章,刚才你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谁来告诉我,文中的路径指的是什么?在文章第二自然段中找一找?

  5、迪斯尼乐园中的路径是怎么样的?文中也有提到。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用朗读体现这两个词语的特点。

  6、是谁设计了这条路径?——格罗培斯。

  是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院院长,从事建筑工作40多年,在世界各地有70多处精美杰作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让我们一起把他的名字读两遍,记住他。

  三、精读课文3、4自然段。

  1、格罗培斯是怎样设计出这条路径的?快读读课文3、4自然段,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设计理念】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思,使学生对文章加深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细细品味,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感悟到作者笔下深刻道理。

  2、在这漫山遍野、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老太太的葡萄总是?这是为什么呢?她与其他人卖葡萄的方法有何不同?请默读3、4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出示:原来这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边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

  3、这可是无人看管的葡萄园,如果你在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中采摘,你会怎么摘?心情会如何呢?“这就是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4、当摘完这满满一篮子亲自选择的葡萄之后,我们就走吧,别付这5法郎了,反正也无人看管,为什么要投呢?交流。

  【设计理念】我意识到,光靠挖掘文本的本身好像还不能“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教学之中,让学生融入情景,会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现实性,更加有意义性,也更加被学生所接受,真正达到了“不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效果。

  5、小结:是呀,老太太是如此相信我们,我们怎能辜负她?怎能不诚实?怎能不服这区区5法郎呢?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原来这种选择中有快乐、有尊重、有相信、有自由……这才是真正的“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6、她这种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格罗培斯想到了什么办法?这与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次在学习。

  四、作业

  描红,书写生词两遍,思考课后练习4。

  五、板书

  最佳路径

  给 人 自 由 尊重

  诚实

  快乐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故事背景,理解重点词语;

  2、理解最佳路径的设计与卖葡萄之间的关系;

  3、学习缘事悟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这节语文课我们来共同学习《最佳路径》。请你说说“最佳路径”是什么意思?

  2、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哪些问题?(为什么是最佳?是谁设计的?他为什么能设计出?

  3、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设计者?路在哪?——)

  过渡:迪斯尼是一个神奇梦幻般的地方,可就要竣工时联通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还没有设计好。格罗培斯是如何找到最佳路径的呢?

  二、初读感知

  1、指名分段读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汇报。(格罗佩斯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解决了建筑设计中的难题)

  三、阅读理解

  1、格罗佩斯设计出的那条最佳路径什么样?请同学浏览课文找一找。(又宽又窄,优雅自然)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佳路径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

  (3)这样的设计妙在哪里?(板书:游客——自主选择)

  2、格罗佩斯的灵感来自哪里?(板书:买葡萄老人)

  (1)默读3、4自然段,用学过的词概括格罗佩斯看到的两种不同现象。

  (2)如果是你,你愿意买谁的葡萄,为什么?

  (3)学生汇报后(板书:顾客)

  3、最佳路径展示了一代建筑大师非凡的智慧,下面我们去领略建筑大师的风采。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4、作者通过故事也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

  (1)齐读第七自然段

  (2)理解“顺其自然,顺乎本性”

  (3)说说对这段的理解

  (4)再次解题,最佳路径既指最好的道路,也指最好的方法。

  (5)引读第七段

  5总结全文,板书:顺其自然

  四、学习写法

  1、你能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吗?(先叙事,在说理)

  2、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怎样分?

  五、全课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顺其自然,顺乎本性的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路径。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1)

——《y w》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y w》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学会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y、w和单韵母的拼法;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及它们的四声。

  教学重难点:

  掌握声母y、w的发音,记形和正确书写,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的四声。

  教学准备:幻灯、卡片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字母卡片i、u

  2、说说i、u的名称(单韵母)

  二、教学语境歌

  1、出示语境图;

  2、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3、师:妈妈这么关心宝宝,那么我们来看动物妈妈怎么做的说说圆圈内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4、教学语境歌;

  (老乌鸦,叫嘎嘎,捉条虫子喂娃娃,秋风起,天气凉,妈妈为我做衣裳。)

  师范读、领读

  5、师:y和w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最后两个声母,这堂课我们们先学声母y。

  三、教学声母y

  1、教学声母y的读音

  (1)、幻灯:图上画的是什么?

  (2)、把“衣服”的“衣”读得轻短些,就是声母y,也叫大衣。发音时,同韵母i有点相似,但是声母y要读得响而长,韵母i要读得轻而短。

  (3)、范读、自读、指读。

  2、教学声母y的字形

  (1)、声母y像什么?

  顺口溜:古人衣领yyy大树杈yyy

  (2)、声母y的写法,同桌讨论。

  第一笔右斜,第二笔左斜弯,两笔写成yyy

  四、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和yu

  (1)、声母y大衣,单韵母i小衣,小i小i胆子小,出门要由大y带,大y和小i在一起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

  (2)、比较yi和Y的区别

  (3)、yi的四声(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读)

  yīyíyǐyì

  医姨椅意

  指名读、齐读

  (4)、练习四声儿歌

  妈妈是医生,阿姨来看病,坐在椅子上,妈妈注意听。

  (5)、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及四声

  (6)、大y和小i、ü都是好朋友,一起组成整体认读音节,ü急急忙忙跑到y后面,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时,连帽子都跑掉了。

  (7)、yu的四声(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读)

  yūyúyǔyù

  淤鱼雨玉

  指名读、齐读

  (8)、教学声母y和单韵母a组成的音节

  y→a→ya说说ya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yāyáyǎyà

  鸭牙哑亚

  五、巩固练习

  1、抽读音节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区别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yiyayuyi

  六、作业

  抄写声母y一行;

  说明: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是相对抽象枯燥的.。要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我就恰当地运用了情境法、图片、故事,如声母y和韵母i发音相似,为了使学生区别这两个音,把声母y叫大衣,单韵母i叫小衣,这样给它们起个固定的名称后,学生就不会再混淆了。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2)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养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发展目标:

  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过度: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板:风景美人情美

  过度: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草原风情画

  3、默读课文,对全文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度: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作者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

  2、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学生汇报。

  4、找出句子,抓对比。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指导朗读。

  (2)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3)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5、者先是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呢?如果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让他先“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

  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讨论)

  6、学生汇报。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图)

  板:开阔

  点拨2: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过度: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部分)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

  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

  点拨3:注意作者第二次写景的部分,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感情朗读。

  点拨4: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

  (1)先读这两部分,然后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句1:“四面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清丽。指导朗读。

  这里把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随机出示图、出示两种风格的国画,理解“勾勒”、“渲染”。

  点拨5:这样柔美的线条,缓缓地高起来,又缓缓地低下去,就像(波浪)。所以作者沿着这波浪般的线条,一直远望,就觉得好象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所以作者说……

  指导朗读。

  7、自由读第二次写景的部分,读出柔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四、总结:作者情景交融的描绘,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使人向往,令人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1、看图,听音乐。

  2、口语训练:做小导游,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如画美景。

  五、布置作业

  1、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自然风光。

  2、背诵第一自然段。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3)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23个生字,其田字格上面的11个字只识不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的动态画面。

  2、说说对大海的印象,出示( )的大海。

  3、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

  5、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 出示要求:

  (1) 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自学生字新词。

  (3) 标好自然段序号。

  3、 检查。

  (1) 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暑假 舅舅 努努嘴儿 束手就擒 夹住 痒痒的

  大虾 一捏 俘虏 偏西 满载而归

  螃蟹 嘿 不甘 东逃西窜 哎哟

  大螯 咦 吹拂 哼

  (2) 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最难读,读给同学们听听。相机出示难读的句

  子.

  4、 同学们已经读通了课文,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

  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 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读。(配上音乐)

  三、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齐读,说说你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写。

  2、 指导学生记住难写的字。

  3、 指导学生描红,注意坐姿。

  四、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语。

  《赶海》教学谈

  《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领会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感。

  一、激情入境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本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大海的优美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读感知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反复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在读书前,学生已经针对课题进行了质疑,所以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寻求解答。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来提出学习要求,在第一次读书中解决了生字新词和读通课文。第二次读书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清了课文脉络。第三次,我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

  这样一次一次的阅读理解,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出来。

  三、重视字词教学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识字、写字还十分重要。这堂课,我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识字教学,并留有时间让学生当堂写字,对于写字姿势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不正确的及时纠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

《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在家里》是人教版第一册识字1第3课的内容。本课有一幅画,一组有关家庭陈设和用品的词语和一篇课文。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我让爸爸妈妈吃水果,家庭充满温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字,会写4 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火、扌、氵、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让学生听歌曲《我有一个家》,激发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交流歌

  词里唱了什么内容,随即导入课文的学习。在家里。

  然后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交流家里都有些什么?并指导用上:“有……有……还有……”说话。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文中的字卡。

  接着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在学习字卡的.同时,引导用字扩词、进行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认识,游戏巩固识字、识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为长辈做事,学习做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认识14个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字卡、录音机、挂图。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一起大声地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听歌吗?(喜欢)那好!老师现在就让你们听一首歌,听完歌后,你要告诉老师,歌里唱的是什么呀?

  1、让学生听歌曲《我有一个家》

  2、指名交流,歌里唱的是什么?

  过渡导入:是啊!孩子们,有家的感觉可真好!真幸福!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识字一的第3课《在家里》,来!孩子们,把课题一起读两遍。

  二、引导观察课文情景图,指导用“有……有……还有……”说话,了解

  课文主要内容。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观察,进行说话训练。

  ⑴孩子们!瞧!这是老师最最喜欢的一个孩子,小星的家。他的家也是幸福的、温馨的。

  ⑵谁来告诉老师,小星现在正在家里干什么呀?(为爸爸、妈妈送上水果)

  ⑶那你知道孙老师为什么最最喜欢小星吗?(因为小星在家里有礼貌,尊敬爸爸、妈妈、爱劳动……)

  ⑷那我们班的孩子,在家里会像小星学习的,举手让老师看一下!

  不错!老师相信你们在家里会是一个尊敬父母、爱劳动的好孩子。

  ⑸在小星的家里还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

  ⑹指名交流:

  ⑺在小星的家里有些什么呀?

  ⑻指名交流:

  ⑼小红家有这么多东西,我们这样讲有点凌乱了。老师给你一个句子,请你选择三样东西,用“小星家有……有……还有……”把它们串起来。

  ⑽教师范讲。

  ⑾同桌互说,然后指名交流。

  三、各种形式读熟词语。

  过渡导入:小星呀!还把他家里的这些物品的名称,也像孙老师一样做成了字卡,贴在了课本49页的挂图下面,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自由的读一读,在读之前,谁能告诉大家,遇到都不来的字怎么办?

  还有读到昨天我们预习时,圈出来的生字时,多读几遍,尽量做到读准字音。

  ⑴自由地词语。

  ⑵开火车读词语。

  ⑶去拼音读词语。

  ⑷玩猜谜游戏。

  过渡导入:你们读的那么认真,老师奖励你们玩个猜谜游戏,好吗?

  听好了,谜底是打一家里的物品:

  老大天天演戏 电灯

  老二每日作文 电视

  老三千里传声 报纸

  老四送来光明 电话

  四、识记生字。

  过渡导入:哇!看着你们猜谜语这么开心,生字娃娃也急着要跟你们交朋友呢!来,我们用掌声把他们请出来!(掌声)

  ⑴这些生字,你会什么办法,记住哪一个?随机认识““氵”,认识提手旁,认识火字旁。

  过渡导入:汉字你们记得真不错!老师高兴!所以呀!我再奖励你们玩个游戏。

  ⑵玩开碰碰车的游戏:(出示小黑板)

  五、指导书写生字。

  这节课呀!咱们原来就认识的几个老朋友也来了!来,给他们打个招呼吧!“上、下、土、个“

  他们呀!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这节课,咱们先来写两个:上和下,写之前,咱们先来认识一个这课要求我们认识的一个新笔画。“、”。

  1、认识新笔画“、”。

  2、引导学生观察“上”和“下”在田字格中每个笔画是如何占格的。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

  5、评价学生的书写。

  六、走进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回家后认一认自己家里都有那些物品和家用电器。

  2、与家长合作一同制作生字卡,贴在物品上,争取识更多的汉字。

《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课前谈话:

  小朋友,我们昨天已经见过面了,知道我姓什么样吗?关于我,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能不能介绍介绍你自己的家?

  一、揭题。

  小朋友说起自己家的时候,都有说不完的话,老师从你们高兴的小脸上看出来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小家”。

  出示卡片“家”谁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表扬好学,会学的学生)

  能给家找找朋友吗?

  有一首很美很美的诗,它的名字就叫“家”, 看老师写课题,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

  (范写,注音)

  请小朋友一起读课题。

  诗里的家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想不想去看看呀?

  二、看图,学习生字。

  1、观察画面。(课件演示)小朋友快看,你觉得美吗?你都看到些什么啦?

  3、学习生字。

  小朋友说得真好,这些词儿你都认识了吗?点击, 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己练练读读,比比谁先读准,

  自学。

  谁已经会读了?谁来读给大家听?

  (注意种子、鱼儿是轻声,“子、儿”要读得又轻又快。这样鱼儿才可爱。种子的种是翘舌音)

  真的会读了吗?老师加大难度看你们行不行?哟,真的会了,真了不起,。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朋友看,蓝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小鸟在茂密的树林里自由自在地飞翔,鱼儿在清澈的河水里欢快地畅游,种子在泥土里尽情地发芽,成长。多美呀!

  小朋友,景色美诗写得更美,我们赶快打开课本,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连贯,

  (一)、学生自读,教师巡视。小朋友不仅读书认真,而且姿势也那么棒!小朋友向他学习。

  有的小朋友读得很认真,已经在读第二边啦!

  (二)、检查初读。

  1、谁先来读第一行?你真是个勇敢的小朋友!(注意“白云的家”要读得连贯)

  齐读。再指读。

  2、谁来读2、3、4行?这回可就难一点啦!谁来读?

  你真棒!“小鸟的家”“鱼儿的家”“种子的家”读得特别好。

  3、下面2行字儿最多,最长,谁也会读了?

  小朋友读书个个都不错。谁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小朋友真棒。都能读通顺了,老师真高兴,你读了书知道白云的家在哪里吗? 你们愿不愿意把他们送回家呀? 谢谢你们把他们送回家

  四、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行。

  A、指导体会、朗读。

  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真高兴呀咱们先去白云的家看看?白云的家怎么样呀?

  (美),你读得真好,特别是“蓝天”,老师好象看到了广阔的蓝天,真大,真美呀!

  小朋友眼前看到蓝天了吗?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象也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蓝天。

  听出来了,白云在这么大这么美的蓝天里飘呀飘,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想到哪就到哪,假如你是白云,你心里怎么样啊?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快乐呀!谁再来读读?

  对呀,蓝天是白云美丽的家,蓝天是白云自由的家。小朋友一起来夸夸白云的家。

  2、学习第二、三行。

  A、白云的家真美,那小鸟和鱼儿在家里都做些啥呢?想看吗?点击。

  小鸟在树林里做什么呢?你听,他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呢!他们在说什么呢?

  对呀,小鸟在树林里真快乐呀!树林真是小鸟离不开的家!谁来读读?

  听出来了你真是只快乐的小鸟!你是一只活泼的小鸟。

  B,你们看小鱼在干什么呢?假如小鱼离开了小河,会怎样呢?是呀,鱼儿一离开水,就没有了自由,甚至没有生命,只有在水里,在小河里,鱼儿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成长。小河是鱼儿离不开的家呀!

  我们一起学着鱼儿一边快活地游一游,一边读读句子。

  指名读。

  3、学习第四行。

  小朋友你们看,种子在泥土里发芽啦!咱们一块儿来做做种子发芽好吗?

  种子种子快快长种子种子发芽了!

  “种子,种子,你为什么长得这样快?这棵种子长得最高,你来说说!

  你的成长离不开泥土这个家。你喜欢你的家吗?你来夸夸你的家。

  听出来了,你的家真温暖呀!谁再来读读?你的家真好呀!

  4、齐读1—4行。

  小朋友,有家的感觉真好呀!谁能连起来读读这四行诗!

  其他小朋友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

  5、学习5、6行。

  小朋友,白云、鱼儿、小鸟、种子都有自己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也有一个共同的家,他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如果说不出,就请他们再读读书,从书里去找答案)

  结合学习“祖国”。出示生词卡片。指读。齐读。

  我们祖国的叫什么?

  小朋友看,我们的祖国的形状就象一只昂首高歌的雄鸡,壮观的海上日出,辽阔的原野,巍峨的高山,雄伟的*广场,

  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样啊?(祖国真美,祖国象个美丽的大花园)

  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你们觉得怎么样?瞧,我们的小朋友生活得多幸福呀!

  (小朋友,我们美丽的祖国就象一个大花园, 我们就象花园里的花朵,幸福地成长,就象小鸟在树林,鱼儿在小河,多么快乐,多么自由自在!——“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在家的感觉真好啊!让我们一起来读!

  祖国真是小朋友幸福的家,让我们挺起胸昂起头,再来放声齐读,

  6、齐读全诗。

  (这首诗写得多美呀,下面,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来美美地读这首诗。 书要读得美,姿势先要美。看看谁的姿势最美。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这么美的诗小朋友想不想把他记住呀? 谁能看着屏幕读?

  谁已经背出来了?

  愿意背的小朋友站起来好吗?

  五、复习生字词。

  小朋友,学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块做个游戏,好吗?

  把生字卡片分发给学生。

  老师说:“种子种子在哪里?种子种子在这里,种子种子快回家!”

  发到“种”“子”卡片的学生就上台把卡片组合成词语,贴到画上的相应位置。贴对了,就齐读两遍。

  鱼儿、泥土、白云同样的方法。

  六、指导写字。

  1、咱们来看“云”字怎么写。

  A、云有几笔?怎么写?

  B、看书上笔顺,课件演示,说说怎么写。(横,横,撇折,点)

  C、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老师边写边说顺口溜:一横短,一横长,撇折起笔在中央。

  齐说顺口溜。

  D、学生描红。提醒学生写字姿势,表扬姿势正确的学生。

  2、学写“儿”。(机动)

  A、别小看“儿”字笔画很少,但要写好它很不容易啊!

  B、看笔顺,说说怎么写。(先写撇,再写竖弯勾)

  C、范写。学生书空。

  左边是竖撇,右边竖弯勾,两笔肩并肩。(不要一笔高一笔低)

  D、学生描红。

  七、作业。

  1、小朋友,这首诗很美,课后请小朋友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或者背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2、有兴趣的小朋友还可以学着用“()是()的家”做一首诗。

  准备:1、打印生字卡片:(一个字一张,游戏用,不用注音,最好有隐隐的田字格线)

  白、云种、子泥、土鱼、儿蓝、天

  2、打印“祖国”(词语,要注音)

  3、打印“( )是( )的家。”

《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拱手、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课文的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品读文字感受画家戴嵩技艺的高超。

  4、学习牧童敢于提意见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要敢于提意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近课文的人物

  1.初步了解课文的两个主要人物(画家戴嵩和牧童)

  2.认读“嵩”。

  二.激趣“读准音、认清形、理解意、读通文”

  1.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准字词音。

  2.开展名为“闪电反应”的游戏,认清“惭愧”、“和蔼”、“拱手”、等词的字形,理解其字义。

  3.读通全文。

  三.走近戴嵩,理解“著名”

  (一)从“众人眼中”,了解戴嵩的著名。

  1. 朋友之所以请戴嵩作画,是因为(引出板书:著名)。

  2.读第一自然段。

  3.用第一自然段中的词句,来说说下面这句话。

  课件出示:因为 ,所以朋友请他作画。

  4. 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朋友请戴嵩作画的原因。 (课件同上)

  5.师小结:其实刚才,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读懂了第一自然段的这3句话

  (课件:第一自然段)都在讲同一个意思(指板书:戴嵩是著名的画家)

  6.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从“现场作画”感受戴嵩的著名。

  1.欣赏《斗牛图》。

  2.品读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1)这么形象的《斗牛图》,戴嵩是怎么画的呢?在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到那句话,划出来。

  (2)指导读“一会儿”、“很快”感悟戴嵩作画动作娴熟。

  (3)边读边演,—— “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再次感悟戴嵩作画动作娴熟。

  (三)从“他人夸奖”体会戴嵩的著名。

  1.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斗牛图》画成后,得到许多人的夸奖。

  2.初读商人和教书先生对戴嵩的夸奖,找出共同之处(用重复的语言夸奖)

  3.对比理解“绝妙之作”与“请他作画”中两个“作”的不同意思,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4.理解何为“神笔”。

  5.指导学生运用神态、动作、语气更好地体现商人和教书先生对戴嵩的夸奖。

  四.研读言行,感悟人品

  1.在人们都在夸奖戴嵩时,突然,出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引出牧童所言:画错啦)

  2. 这是一个声音,这是一个牧童的声音,这是一个牧童好像(生读:炸雷一样的声音)。

  3. 这不过是一个小牧童,声音再大也不会像炸雷。可这为什么说他的声音像“炸雷”?

  4. 指导读:是呀,这是炸雷一样的声音(生读:画错啦,画错啦)。这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批评的声音(生读:画错啦,画错啦)。

  5. 在夸奖和批评之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五.总结

  1.牧童虽小,却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这真是勇气可嘉呀!(板书:小 大)

  2.那么,听到牧童这样与众不同的声音,围观的人,还有画家戴嵩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往下学。

  六.练习

  1.最后,我们来一个口头练习。刚才同学们都发现,商人、教书先生还有牧童都用重复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现在,我们也用重复的话来表达说话人的心情。我们先试着说一说。

  (创设情境练习说)

  2. 瞧,咱们用反复的话语就把人物的心情表达的更充分了。回去后,就写一两句这样的句子,这就是郑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

《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萧伯纳和娜塔莎。

  教学准备:搜集一些有关萧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做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读题质疑

  课件出示: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课件出示:采纳 学科 告诉 自豪(毫米) 预料 联想 意识 感触 谦虚

  萧条 口吻 娜塔莎 请教(多音字)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哪些字容易写错的,来提醒一下大家好不好?

  (1)“诉”的书写,不能漏掉一点,师示范生书空,书上描红一遍

  (2)自豪(毫米) 师示范生书空,书上描红一遍

  (3)请教(多音字)教育,管教;教书

  (4)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让学生造句。

  例: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深有感触。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课件出示:按照相遇——临别——事后这样一个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节):萧伯纳有一次在莫斯科访问时与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玩了很久。

  第二段(2—4):写临别是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但小姑娘出乎意料的回答使萧伯纳为之一震。

  第三段(第5节)写萧伯纳对这件事深有感触,并从中受到教育,认识到对任何人,都应该*等相待,永远谦虚,并认定那个小姑娘是他的“老师”。

  5、分段朗读,适当指导

  (1)指名朗读第一节,再齐读。 读出小女孩的“可爱”

  (2)读2—4节,男生读萧伯纳说的话,女生读小姑娘说的话,师读旁白。

  (3)指名读最后一节(2个学生),再齐读。

  三、精读第一小节,了解萧伯纳和娜塔莎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大作家是谁?

  1、找出课文中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课件出示: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a、读句子,读加点词语

  b、给加点词语换个词

  c、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位著名作家

  课件出示:萧伯纳(1856—1950)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他从小就爱好文学和艺术,一生写了51部剧本,5部小说和其他多种著作,成就相当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当代最迷人的作家”。他最著名的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武器与人》、《真相毕露》等。

  师读萧伯纳的基本资料并讲解

  萧伯纳的小故事:一天,萧伯纳接到一位小姑娘的信,信中说:“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的名字做我小狗的名字。不知您同不同意?”萧伯纳回信说:“亲爱的孩子,读了你的信,我觉得很有趣,我赞同你的打算。但是,最主要的一点,你一定要和你的小狗商量一番哦,看它同不同意啊!”

  这是一位怎样的萧伯纳?(幽默、风趣)

  不幸的骑士:一天,著名作家萧伯纳在街上散步。倜然以为冒失的摩托车骑士驾车闯了过来,猛地把萧伯纳撞倒在地。骑士赶忙下车吧萧伯纳扶了起来,并连忙向萧伯纳道歉。幸好萧伯纳没有受伤。他对着骑士微微一笑说:“我觉得很遗憾,您太不行幸了,假如您把我撞死了,明天您就能成为闻名天下的摩托车骑士了。”

  师:关于萧伯纳的有趣故事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来阅读阅读。

  2、读出名气。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小老师是谁?

  1、过渡:这么有名的大作家,却拜了一个小老师,这位小老师是谁呀?

  出示:娜塔莎(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课件出示: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a、指名读

  b、她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加着重号)

  c、怎样读出她的可爱呢?试一试。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有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齐读第一小节。

  4、萧伯纳和这位小姑娘“玩了很久”,从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萧伯纳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童心)

  师:这样一位著名的大作家为什么要把小姑娘娜塔莎当做老师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看看这个小老师到底教会了他什么。

《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一、谈话导入,烘托课堂气氛

  同学们,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你们的家长也走入了我们的课堂,你们高兴吗?那好,我们就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家长们走进一年 班这个大家庭。现在,就让我们以最饱满的热情来上这节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在家里》,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从图入手,学习二类字

  1、(出示课件插图)你瞧,我们一起来到了小红的家,请大家仔细观察,她的家里都有什么物品?

  2、你能试着用“小红的家里有……,有……,还有……”来说一说吗?

  3、谁能试着读这些词语?

  4、现在老师把这些词语音节去掉,你还能认识吗?哪位同学来试着领读词语。

  5、(学生准备好卡片)下面老师要给你们出四个谜语,请大家注意力集中,猜一猜是什么?马上举起词语卡片大声读一遍:

  老大天天演戏(电视) 老二每日作文(报纸)

  老三供人休息(沙发) 老四送来光明(台灯)

  三、从文入手,练习表达

  同学们真聪明,四个谜语都猜到了啦!

  1、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图上都有谁?

  2、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3、大家说得不错,我们看看书中是怎样写的?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0页。请同学们借助音节试着读一读课文,如果有不会的地方可以举手问老师。

  4、课文有三句话,老师想请三名同学来读一读。

  5、请全班同学齐读。

  6、文中也有几个二类字,你认识了吗?老师要考考你。老师出示字卡,学生读。

  7、大家都认识了,相信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我们一起来齐读课文,好吗?

  8、同学们,你们说,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我为什么也笑了呢?

  9、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呢?

  四、学习一类字,指导书写

  学习“上”: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你能找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吗?(晚上)

  3、“上”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个一类生字。谁愿意拼读一下。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音节,注意它是一个翘舌音。跟老师读一遍。

  4、“上”是怎么写的,请看大屏幕:先写一竖,然后是一短横,最后是一长横。

  5、指导书写。

  6、谁能用“上”来组词呢?

  学习“下”:

  7、大家知道的词语可真不少,接下来,请大家注意听老师说词语,你来说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教师边做手势边说:楼上 上坡 上车

  8、大家都用到了一个字“下”,对了,上和下就是一组反义词,这个“下”字,你认识吗?

  9、教师一边板书一边说:下的音节是三拼音,中间的介母是i,跟老师拼读。

  10、谁能领大家书空写。

  11、指导书写。

  12、“下”还能组哪些词语?

  五、做游戏,巩固生字

  ke

  沙发 报纸 台灯 电视 晚上 送花 水果 可笑

  yao dong shi

  我 也 要 做 个 懂 事 的 好 孩 子 !

  六、结束语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夹竹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夹竹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

  2、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品味课文的语言,着重体会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感悟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感受课文运用对比手法衬托出突出夹竹桃的韧性。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字词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读题:

  1、出示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美丽的植物,仔细观察它的叶子、花,看哪位细心的同学能有所发现。(叶子像竹,花朵像桃)。

  2、它夹杂了竹和桃这两种事物的特点,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齐读课题)注音:jiā。很有特色的名字,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引读第一自然段),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最留恋的是什么?

  2、交流板书: 花的色彩、花的韧性、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或花影)。

  3、所以作者爱上了夹竹桃(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4、男同学读开头这一自然段,女同学读结尾这一自然段。

  5、这样的开头与结尾在写法上就叫(互相照应、或首尾呼应)。

  如果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能用上这样的方法,定能使你的习作内容更清楚,结构更完整。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夹竹桃的“韧性”。

  有人爱梅,如王冕,他爱梅花贞洁自守的品格;有人爱菊,如陶渊明,他爱菊花素雅高洁的特点,而季羡林独爱夹竹桃,夹竹桃最可贵之处是什么?(韧性)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一下夹竹桃的韧性。

  2、学生自由读,批注。

  3、交流。

  重点语句:

  (一)“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又长出一嘟噜。”

  1、引导学生抓住“又……又……”来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2、通过“悄悄地、一声不响”体会夹竹桃默默无闻的品格。

  3、指导朗读这句话。(带着喜爱、赞美的语气)

  (二)“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无日不迎风吐艳。”

  1、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比较在语气上更强烈。

  2、想象,夹竹桃在温暖的春天里,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放,在盛夏的暴雨里,迎着什么开放?在深秋的清冷里又迎着什么开放?

  引读。

  3、它盛开的仅仅是鲜艳的花朵吗,还在向我们展示什么?

  4、再读这个句子,大家应该有不同的感受。

  (三)“从春天一直到秋天,……无不奉陪。”

  1、这也是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

  2、夹竹桃陪伴过哪些花?

  3、引出第三自然段。

  春天、夏天、秋天、分别陪伴过谁?

  4、这么多花,美吗?从哪些词语中看出?

  5、学到这儿,老师有疑问,这个自然段写了这么多花,却只字未提夹竹桃,这是为什么?

  (对比、衬托出夹竹桃花开三季,顽强。)

  6、反复朗读。

  (四)、比较两个否双重定句的不同之处,根据材料,用上“无……不”、“无不”说话,体会语气更强烈。

  (五)、这一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找出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指名改成陈述句,朗读出对夹竹桃可贵的韧性的赞美。

  小结:同学们,学到这儿你对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有了新的认识吗?

  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简介季羡林生*,以“韧性”为点,人、景合一。

  为什么季羡林独爱夹竹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季先生的简介,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静静地看,用心读,你会有哪些感受?(投影出示)

  五、让这坚强而美丽的花朵永远开在我们心中,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六、板书:

  花色

  夹竹桃 季羡林

  韧性

  默默无闻 隐忍

  连续不断 坚持

  花开三季 顽强

  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6)

——《检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检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读5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情不自禁”、“截肢”、“棘手”等词。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感受博莱克的自信、坚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博莱克的自信、坚强。

  教学难点: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感受博莱克的自信、坚强。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揭题

  1、同学们,每到国庆节,很多国家都会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在那个时候,*、部队首长、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

  2、大家看!这就是我国建国60周年中的阅兵仪式。(播放阅兵式录像)

  3、看了这段视频,画面中的军人、部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像这样的,在重大的节日或庆典中,各个方阵以统一的着装,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国家领导、外国贵宾及广大群众检查观看的隆重的阅兵仪式就叫检阅。(板书:检阅)齐读课题(读得铿锵有力)。

  5、导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波兰华沙去看一场特殊的检阅。

  二、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初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认读生词,生字;理解不懂词语。

  第一组:博莱克 拄拐 截肢

  自己读,小老师带领读,把三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谁能用上关联词说一说。

  第二组:队伍 情不自禁

  自己读,个读 ,重点纠音:“伍”轻声、“禁”是多音字。

  第三组:俱乐部 棘手 洪亮 纠正

  自由读,小组开火车读

  2、快速默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汇报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归纳: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 )仪式上,让( )的博莱克走在( )。*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

  三、学习10、11自然段,感受欢庆场面的热闹

  1、师: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场面。

  谁把课文中的描写检阅欢庆场面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10、11自然段(齐读)

  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台上站满了*和外国贵宾。

  2、师:读了以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里看出场面的隆重?

  预设:①我从“人山人海”“站满”看出人很多。

  ②我从“彩旗飘扬”看出场面打扮的非常的热闹。

  ③我从““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检阅的队伍多。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看谁能把它的隆重和盛大读出来。(指名读)

  一起来介绍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你们的骄傲、快乐、激动……

  3、对每一个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台的儿童队员身上,(看图片,你们觉得他们的队伍怎样?)观众是怎么称赞他们的?

  请同学们快速地看一看课文,把观众称赞的话用横线划下来。

  学生回答后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四、走进故事,感悟博莱克形象

  1、走进博莱克

  师: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小伙子是谁?观众为什么夸他真棒呢?

  2、就让我们首先将目光聚集到博莱克身上。

  (1)出示插图:你看到博莱克了吗?给我们说说。(你想说什么?)

  (2)是呀,这就是博莱克,高昂着头,挺着胸脯,走得多精神呀!

  (3)多棒的孩子呀!快找一找我们课文中是怎么写走在队伍中的博莱克的?

  出示句子: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个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谁来读一读,把博莱克的出色表现告诉大家。(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这段话里的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他是很棒的?

  A抓“他同全队保持一致”

  师:“他同全队保持一致”说明了什么?

  生:说体会(队伍整齐,步伐一致等)

  B抓“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

  师:“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说明什么呢?(很投入、很认真、很自信)

  还有从“拄拐”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生:左腿截肢,是个残疾人

  师:是呀,博莱克是个残疾人,他左腿截肢了,那他*时走路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生:走路不*稳,会摔倒,会很累,有困难等等

  师:是呀,一个连走路都有困难的残疾人,怎么在队伍中走的这么好呢?

  师:把这两个句子连起来,有没有问题要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肯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汗水)

  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在国庆检阅时,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4、同学们,博莱克是个残疾的孩子,却能走得那么好,同全队保持一致,你能想象这背后该付出多大的努力和艰辛吗,他*时都是怎么练习的呢?

  师:那我们就展开丰富的想象,动笔写一写吧。

  出示小练笔:

  当博莱克的手掌撑破了皮时,他 ,这个小伙子真棒。

  当博莱克重重摔倒在地上时,他 ,这个小伙子真棒

  当其他队员结束训练离开时,他 ,这个小伙子真棒

  当 ,他 ,这个小伙子真棒

  生自由练习

  师:看大家写得差不多了,一起来欣赏一下你的杰作。

  生反馈交流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想到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博莱克的辛勤的苦练才换来今天得成绩,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检阅的那天,博莱克才能--生: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全班读

  5、师:看课件,看,这位小伙子就是博莱克,看着这拐杖,看着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博莱克?(板书)

  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博莱克是很棒的呢?

  抓“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生:让我感受到博莱克和认真、很自豪、很自信(板书)

  生:排在第一排,感到很光荣,很自豪

  6、看到此时的步伐整齐、充满信心的博莱克,你想对他说什么?

  预设:①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

  ②博莱克,你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

  ③博莱克,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 ……

  6、师: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我看到,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所以大家由衷地称赞道:这个小伙子真棒!(课件)

  多么坚强、神气的博莱克,不管是他的动作,还是他的神采,深深地感动了观众。观众不由自主地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我们就是那观众,我们也来竖起大拇指夸夸博莱克:这个小伙子真棒!。

  7、师: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们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他们“棒”在哪儿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书写“羡慕”,运用“羡慕”

  1、指导羡慕:拄拐的博莱克不仅参加了检阅,还走在队伍的第一排,真是让人--羡慕。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慕字下面的部分是由心变过来的,小多一点,这个部分好眼熟啊,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里也有--添)跟着老师一起写。请你在抄写本二里羡慕两个字各写一个。

  2、羡慕造句:羡慕是个好词啊,谁能用它说说话?

  课件出示:我真羡慕 。

  艺术节上, 。

  六、板书设计

  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 ----------自尊、自强、自信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7)

——《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理清课文条理,了解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飞和夺,通过理解红军抢时间和攻天险两部分,体会到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天险:*高山峻岭,大渡河水流湍急,涛声震耳欲聋,铁索桥在风中摇荡。

  教师引语: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板书:泸定桥)于是,为攻夺天险,长征中一场最为悲壮的战斗打响了!(板书:飞夺)

  2、昨天,我们很多同学都提前预习了课文,现在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吧!请同学们打开书122页,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课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讲的?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自读自悟,交流汇报

  1、课题飞夺泸定桥中关键词是什么?飞、夺各是什么意思?

  2、通过刚才的阅读,谁能围绕课题来说一说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讲的?

  教师随机板书:抢时间攻天险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主要写了红四团28日早上接到紧急命令,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赶在敌人前面,攻下天险泸定桥,消灭了守城敌人,获得胜利。

  3、同学们,在刚才读课文中有问题吗?现在可以把你们读书思考后仍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但要注意,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

  学生可能会提出:

  为什么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敌人为什么要喊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课文本来应该主要写攻天险泸定桥,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篇幅写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这两部分内容?

  刚才大家提了很多很不错的问题,咱们随着课文的阅读,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如果不能解决或者老师遗忘了的话,你们最后再提出来,好不好?

  4、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段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自己解决。(学生读书思考)

  谁为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学生谈看法。(学生可从天险角度、敌人情况、时间紧、路程远、任务重等方面说)

  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三、体会抢时间,初步释疑

  1、请大家再读读第4、5自然段,思考:红军战士是怎么抢时间到达泸定桥的?

  ①用和~~分别画出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怎样克服困难的?

  困难:A、高山峻岭;B、敌人阻击;C、一整天没吃饭;D、对岸敌人出现火把;E、下雨火把被浇灭。

  克服:A、翻山越岭;B、击溃敌人;C、忘记饥饿和疲劳;D、点火赛跑;E、冒雨前进;F、智斗敌人;G、敌宿营,我照进

  ②说一说在你的心目中,这是一支怎样的红军队伍?

  学生谈看法,结合所画的句子来说。

  如:机智与敌人的对话;

  顽强克服重重困难:山高路远、忍饥挨饿、冒雨摸黑、与敌作战;

  2、和同桌一起配合读一读,把红军的英勇顽强读出来。

  3、我们大家来试一试,女生来读描写困难的句子,男生来读红军英勇地克服困难的句子。(男女生轮读)

  三、体会天险,深入释疑

  1、老师发现同学们提出的另外几个问题,都与天险泸定桥密切相关,那就让我们读读第6自然段,看能否再次自己解决疑问。

  同学们,请你们边读边画一画表现泸定桥十分险要的词语,准备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桥险: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可能)

  ②水急: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桥下水流湍急,掉下去必死无疑)

  ③敌狂: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过桥等于到敌人的枪口上去送死)

  如有同学在课前收集了关于泸定桥的资料,也可以请其读给大家听一听。

  2、小结。

  泸定桥险象环生、大渡河水流湍急、敌人凶狠嚣张。对于红军来说,真的.是天险难越啊!同学们,老师很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这段,我们大家一起体会体会泸定桥的险,行吗?(教师引读: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向桥下一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

  3、下面我们再回头来看一下刚才提出来的问题:为什么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泸定桥这天险和对岸两个团的敌人,已很难攻打了,若再加上增援的两个旅,这场仗就更难打了。难怪课文里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四、体会攻天险,再次感悟

  1、红军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抢在敌人前面到达泸定桥,但面对天险和敌人的防守,红四团是怎样攻打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8、9自然段,看你对这支红军队伍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读书后讨论后汇报。

  学生可能会谈到:

  在抢时间那几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的英勇顽强;在攻天险这两段中,我们可以更深地体会到他们的奋不顾身:失足落水会牺牲;枪弹打中会牺牲;烈火烧身会牺牲可以说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但他们还是很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

  这是一支英雄的队伍:从团长、政委到二连、三连,都是那么不怕牺牲。

  最令人敬佩的是二连的22位英雄:他们是突击队员,课文写他们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正因有了这些英雄们的舍生忘死,在泸定桥上才杀出了一条血路,才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3、体会得真不错。脚下是涛天巨浪,身边是枪林弹雨,桥头是熊熊大火,对岸是凶狠的敌人,红四团的战士们正是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刻骨的仇恨,才使他们飞过了天险,粉碎了敌人的妄想,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让我们满怀着对英雄们的崇敬之情,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读8、9自然段吧!

  4、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8、9自然段。

  5、让我们回到1935年,再来看看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吧!

  录像:电影《大渡河》中飞夺泸定桥片段。

  6、看得出,同学们的心灵已经被这群舍生忘死的英雄深深地震撼了。战士们攻天险这些场面直接给我们展示出了红军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精神。那作者为什么还要描写时间紧、路途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呢?

  学生思考后可能会回答:写时间紧、路途险,更能表现出红军的英勇顽强;正因天险如此之险,居然被红军攻下了,才说明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五、总结全文

  1、同学们,学完了课文,现在能谈谈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可从自己所体会到的课文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写作顺序等方面去谈)

  2、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3、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通过读书讨论,解决了自己提出来的问题,真能干!老师相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红四团的高大形象一定会永远矗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老师更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像红军叔叔一样坚强勇敢!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8)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材简介:

  《画风》一课讲述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在画画时,宋涛提出画风的想法,在赵小艺的启发下,他们互相激励,用不同的方法描绘出了风的样子。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本文对话较多,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

  教学目标:

  1、会认七个生字和与生字有关的词语。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画一幅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巧设悬念

  1、孩子们,你们喜欢画画吗?请把你课前画的一幅画拿出来,我们一同欣赏,好吗?

  瞧,这朵花真美,你怎么没把香味画上?这只小鸟一定叫得很动听,你怎么忘了把声音画出来?

  学生质疑:声音、气味看不见怎么画?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能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不能画呢?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几位会画风的小伙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问题与伙伴共同研究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电脑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式认读。

  (2)电脑出示生词,指名读。

  (3)游戏《找宝》,学生一人读字音,其他人从字卡中迅速找出生字。

  3、这些字真调皮,它们又都跑到课文里去了,请你再读一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字的音、形、意进行巩固练习

  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阅读能力。

  三、抓住重点,精读课文

  过渡:三个小伙伴正画得起劲,这时,宋涛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画风?”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经过动脑思考,他们都想出了自己的办法。

  1、你喜欢谁画的风?选你喜欢的小朋友仔细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2、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1)课件演示图画:飘动的红旗

  赵小艺在飘动的红旗上画出了风,此时她的心情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写赵小艺的句子吧!

  (2)宋涛看到赵小艺的画,恍然大悟,因为他看到了风,陈丹也会画风了,他们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高兴地读一读写宋涛和陈丹的句子吧!

  课件分别演示: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转动的风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读为主,在多样式、多次的阅读活动中,学生理解了宋涛、陈丹在赵小艺的启发下

  也学会了画风的过程,认识了风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了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造。

  四、分角色朗读,锤炼语言

  1、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

  2、指一组较好的在全班表演,其他同学从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方面评价,教师适机点拨。

  设计意图: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课文内容理解更深,课堂的气氛更活跃。

  五、动手实践,拓展思维

  赵小艺、陈丹、宋涛三个小伙伴把摸不到、看不着的风画成了美丽的图画,那么你们会画风了吗?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1、说一说,你想怎样画风?

  2、画一画,把说的内容画出来。

  3、比一比,谁画的风最美?开办一次小画展。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手脑活动的完美结合。

  六、小结:

  孩子们,你们画的风是那么美,你们与文中的三个小伙伴一样聪明,他们也和你们一样越画越起劲

  说着、画着,这时忽然来了一阵风,结果怎么样了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9)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发展目标:

  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过度: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 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板:风景美人情美

  过度: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草原风情画

  3、 默读课文,对全文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过度: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作者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

  2、 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 学生汇报。

  4、 找出句子,抓对比。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 指导朗读。

  (2) 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3) 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5、 者先是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呢?如果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让他先“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

  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讨论)

  6、 学生汇报。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图)

  板:开阔

  点拨2: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过度: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部分)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

  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

  点拨3:注意作者第二次写景的部分,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感情朗读。

  点拨4: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1)先读这两部分,然后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句1:“四面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清丽。指导朗读。

  这里把_____ 比作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随机出示图、出示两种风格的国画,理解“勾勒”、“渲染”。

  点拨5:这样柔美的线条,缓缓地高起来,又缓缓地低下去,就像(波浪)。所以作者沿着这波浪般的线条,一直远望,就觉得好象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所以作者说……

  指导朗读。

  7、 自由读第二次写景的部分,读出柔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四、 总结:作者情景交融的描绘,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使人向往,令人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1、 看图,听音乐。

  2、 口语训练:做小导游,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如画美景。

  五、 布置作业

  1、 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自然风光。

  2、 背诵第一自然段。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2.读懂第一自然段,领会草原的自然美,体会句中含着的意思.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领会草原的自然美,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交流,拓展

  1.同学们,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吗?说说这些风景名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江南妩媚,塞北雄奇,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潇洒走一回。

  3.板书课题,齐读。

  4.老师来变一个小魔术(草原后加上?号)现在你再读读看,意思改变了吗?你又读出了哪些新意思?(师加上!)请你再读读看,有没有什么新感觉?(生自由谈)

  二、整体感知,理清作者叙述顺序

  1.草原之美让人魂牵梦绕,现在,赶快打开书,去读读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吧!有个问题请大家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草原先后写了哪些内容?

  2.生充分自读思考。

  3.读后交流,师相机概括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三、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体会草原的美

  1.过渡:老舍先生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景画,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听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并在脑海中想像画面。听完后,告诉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4.过渡:草原的美是如此与众不同,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的最让你心动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5.生自读交流,说说文中最让你心动的景色。

  6.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相机出示课件画面,图文结合理解“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流”等词的意思。

  结合简笔画理解“勾勒”“渲染”等词的意思。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配乐赛读,师生评议。

  8.面对如此美丽宽广的大草原,假如你置身其中最想做的是什么?

  9.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来到大草原的感受吧!用横线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10、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高歌”“低吟”两词的区别。

  这两种情调一样吗?如果把文中的两个词颠倒一下位置,好不好?

  11.是啊,作者陶醉了,你们陶醉了吗?让我们带着赞叹,带着兴奋,带着陶醉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12.读了这么多,大家会背了吗?把你最心动的句子背下来。

  13.拓展。假如你是一位来草原寻找灵感的诗人,你会低吟一首怎样奇丽的小诗呢?假如你是一位带团游览的导游,你又会怎样向游客来宣传草原的美景呢?想一想,你是当诗人还是导游?赶快写下你们的赞美吧!

  14.生练笔。试写小诗或导游词。

  15.指名生上台读自己写的小诗或导游词,师给予热情评价。

  四、欣赏歌曲,升华情感

  同学们,虽然这节课我们没有真正去美丽的大草原,但我们已经用心感受到了那儿的风景之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献给草原的赞歌,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至于草原的人性之美,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品味。(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教养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发展目标:

  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过度: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板:风景美人情美

  过度: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草原风情画

  3、默读课文,对全文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度: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作者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

  2、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学生汇报。

  4、找出句子,抓对比。“……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指导朗读。

  (2)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3)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5、者先是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呢?如果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让他先“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

  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讨论)

  6、学生汇报。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图)。板:开阔

  点拨2: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过度: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部分)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

  点拨3:注意作者第二次写景的部分,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感情朗读。

  点拨4: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1)先读这两部分,然后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句1:“四面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清丽。指导朗读。这里把**比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随机出示图、出示两种风格的国画,理解“勾勒”、“渲染”。

  点拨5:这样柔美的线条,缓缓地高起来,又缓缓地低下去,就像(波浪)。所以作者沿着这波浪般的线条,一直远望,就觉得好象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所以作者说……

  7、自由读第二次写景的部分,读出柔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四、 总结:作者情景交融的描绘,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使人向往,令人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1、看图,听音乐。

  2、口语训练:做小导游,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如画美景。

  五、布置作业

  1、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自然风光。

  2、背诵第一自然段。

推荐访问: 课时 教学设计 路径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