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五篇

时间:2022-12-31 12:06:01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五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垂直与*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回顾在《垂直与*行》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行现象。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行关系“必须在同一*面内”,直观到位。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然,朴实不是不追求完美,真实不是为了展示*淡无奇,扎实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和训练。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这节课一开始我用估一估几个数,让学生回顾知识,为本节课进行的数学活动作好铺垫,接着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的教学中去,使学生体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发现在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思考:

  1、在估算教学中,这是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而不能盲目套用四舍五入法。例题的解决出现了多种方案:104×49 如算成110×50,104×50,100×49,100×50,100×45。怎样使学生能自己感受到第四种算法的合理性,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慢慢发现了前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

  2、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进行乘法估算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要是把两个因数都要估小,有时要把两个因数都估大,有时要把一个因数估大,另一个因数估小??。

  3、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三、《垂直与*行》教学反思

  垂直与*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鉴于此,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用铅笔摆一摆,让学生在白纸上去画不同位置的两条直线,然后从学生的作品中选出代表性的画法进行分类,从而引出*行与垂直的概念。再通过让学生去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互相*行与互相垂直的现象,加深学生对垂直与*行的理解。最后通过找、摆等环节,在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直与*行的同时,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垂直与*行,感受数学的意义。

  1、在课的开始阶段,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在一个很大的*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接着,又出现了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怎样?请同学们睁开眼,把你想象到的直线的位置画出来。这样,以空间想象为切入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无限大的*面内出现两条直线,并要求学生把想象出的两条直线画下来,直接进入纯数学研究的氛围,创设这样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并有利于学生展开研究,特别是为较深层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

  2、让孩子在体验中去感悟知识。在引出*行的概念“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行”,我紧接着追问了一句:为什么要加上“互相”两个字?问题一抛出,我就后悔了,因为孩子们刚刚才对“*行”有大致的概念,马上让他们去说“为什么”,可想而知,学生被我问得一头雾水,只有很少几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说几句。后来在评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同感。作为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知识,必须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去感悟,如光用口头解释,只会事倍功半。其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只是在出现的时机上还应再考虑、再斟酌。我校周老师建议,这个问题其实在让学生说了两条*行直线的关系以后,再抛出这样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3、准备的教具使用不充分,我在白纸上画了一组*行线,让学生观察是否*行,然后左右对折白纸,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是否还*行,由于太仓促,只有部分学生能够看出并理解两条直线不在同一*面了,如果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再去想象一下,效果会更好。

  4、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环节,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顺利完成,孩子掌握不够好。

  四、对“鱼”与“渔”的思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经常挂在嘴边,在自己的课堂上往往是教着教着,忘了“授渔”的事儿,一门心思扑到“授鱼”上去了。听了两节区名师执教的《*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给了我深刻地启示。执教老师的精彩设计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了深入。给我最深的印象的是知识和方法并行,在简单中挖掘“不简单”。教师不仅仅是在“授鱼”,传授知识,更是在“授渔”,教给方法。执教老师从“零件”和“关系”两个方面研究*面图形的方法。课一始,老师提出了研究的方法,我们在认识一个图形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一是看这个图形含有多少个零件?(板书:零件)二是看零件和零件之间有哪些关系?(板书:关系)然后通过学生小组活动交流,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它是研究一切图形的方法。这正是老师设计的精彩之处。教给了学生这个方法后,对后面的学习认识梯形、三角形、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打下了基础。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每一个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学生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寻找验证的方法。这些任务都是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自己动手合作完成的。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研究中更加主动,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也会更加印象深刻。

  我们经常强调学生的经验,实际上我们小学数学就是经验的数学,每堂课都给学生这样的训练,对他将来的发展是有益的,同时我们老师也得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自然也就会得到实现。在听课过程中也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和困惑。在我们数学课堂上什么样的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提出来也供大家讨论。

  五、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学期新接了两个四年级的新班,发现很多孩子都缺乏认真的品质,更缺乏认真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就交,好像只要写完了就万事大吉了。可交上来的作业总是这错那错,而改错又要跑几趟,老师指一个改一个,同样的错误就不知道一起改。我在反思他们错误的原因,*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首先要认真、正确地审题。正确审题是做对题的关键。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在审题时,把重点的字、词点出来,要明确题目让我们做什么;一道题到底有几个要求,每个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步一步地有序完成。如:在估算部分的《课外作业》上有一道练习题,是让学生先估算,再准确计算,很多孩子都想当然地估算完了了事。在学习画*行四边形的高时,有一道作业题的要求是给下面的*行四边形画出两条不同的高,由于学生不认真审题,不是只画了一条高,就是画的两条高都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借此机会,我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只有在典型题例面前,才更有说服力。

  其次是要教会学生检查题目的方法。很多学生所谓检查就是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其实是走马观花,一点用处也没有。不同的题型检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填空题、选择题检查时不要看自己的答案,重新做一遍,看是否和刚才做的一样;计算题要用验算的方法检查:可以重算一遍,也可以利用逆运算检验等,如果是方程,就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应用题必须先弄清题意,再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列式是否正确,同时更不能忽略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题意将求出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这些方法在考试时尤其重要有效。

  第三,计算实验中,学生改错前先找错因的方法,广泛适用于*时的作业。如果有条件面批,就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当然,错因要坚决杜绝“粗心”、“不认真”“做错了”等毫无意义的字眼,这些都浮于表面,没有实际作用。要让学生从是否抄错题开始检查,在查计算方法,如果计算方法对了,就查具体哪一步出错了,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误等。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必须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根治的效果,使学生尽量少犯,甚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计算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细心检查,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习惯,而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六、规范细节,才能越走越远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新课的第一节,读数,我决定一切从最简单的开始。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容易接近数学的本质。开课,我从最简单、最原始的数数开始,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自然的进入新知,大多数时间我喜欢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就是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进入新知的研究,那种故弄玄虚,为新知鸣锣开道的导入好像越来越不感冒了。随着精心设计的数的出现,学生读数节奏越来越慢,读法也不尽统一整齐,如9999,10000,10001……我们开始慢下来,去研究读法不统一的数,去研究读得比较困难的数,逐渐的寻找读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轻松,顺利实现了难度上的过渡。

  规范细节,才能越走越远。当读数的时候,我强化了细节程序的规范,这是我在这单元的一个重要做法,即规定读数前必须用虚线分级,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划上分级线,分对级,基本就不会出现读错写错数的现象。

  我想写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读数要难,特别是中间有0的情况是更是写数的难点。深入思考之后,认为仍然要强调建立四位一级的概念,细节程序上我进行了这样的规范即先划分级线,写万级一般不会错,写个级时写上4条小横线再填。练习中有不少学生出现了三位一级,如1569300,扰,于是,我又进行了一下对比,使学生明确*的读数习惯和国际统一的读数习惯的异同。再次强调,写数也可先写一条分级线,对应的是万字,然后再分别去填写万级和个级。在求近似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时,尽管我已经凭借经验对这节容易出错的部分作了充分预设,学生出错又有新花样。我采用的细节规范是:先划出分级线,再用三角标出省略尾数的最高位,然后四舍五入的得出结果,结合其中的道理,配合相应程序,大大降低了低级错误。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细。从简单出发,深入研究,可以变难为易,将细节之处作规范,做成程序,可以深入浅出,便于学生有章可循,听说外海小学规定学生每天喝六杯水,具体到喝的时间,教师的监督,使之落到实处,可见其用心良苦,做事之细,一方面充分体恤家长的心情,另一方面大事做细,才可以做得更长久,我想我还要坚持下去。

  七、《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这个规律的发现,让学生在充分地观察、大量的举例中去感悟积的变化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让学生自己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是: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老师只是适时补充或纠正。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不仅使学生了解课本上的积的变化规律:两数想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就乘(或除以)几;我还通过练习,让学生感知了: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的规律;两数相乘,两个因数分别扩大若干倍,积就扩大两因数扩大倍数的积的倍数。如:6×2=12 60×20=1200。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我认为*时的教学不应受教材的框框限制,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最重要的。

  但我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描述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整。“语言表达是学生思维的全面展现”,学生们对于新知内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靠语言描绘去反馈,当学生的概括能力受挫时,我想: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是否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当学生真正明白了一道、两道、十道,甚至更多的题目后,怎样概括,而不是让学生就题论题似乎也是个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尝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怎样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变化的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切不可因为怕耽误进度、怕麻烦、怕罗嗦而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剥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机会,使主导霸道地代替了主体。

  另外,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刻地理解规律,才能熟练、恰当地运用规律,而不是生搬硬套。例如:1、货车在普通公路上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8小时呢?12小时呢?

  2、一块长方形的果园,长是18米,面积是108*方米。如果长不变,宽扩大3倍,扩大后的果园面积是多少*方米? 很显然,这两道题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是最简便快捷的方法。而学生只有真正深刻地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才会活学活用,而不至于再用老法子去绕圈解决,从而使学生更深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八、课后反思-计算器的教学是否应该在教材中出现

  当我教完计算器这一内容后,学生就很依赖计算器,什么都用计算器来算,我很矛盾,我们是不是杜绝学生把计算器带入学校呢?把这一知识点放在第一单元传授合适吗?

  于是,我晚上躺在床上又重新打开教参与大本教案,寻找专家把有关计算器教学放在这一册的真正用意,因为我想专家把计算器放在这一单元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了,也肯定会考虑到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会使用计算器的情况。

  教师用书上说,这册是整数四则运算的终结,学生面对多位数的乘除法时,计算就非常苦恼,学生把计算器当救星,我们应该理解,但我们不能放任,用计算器来代替口算估算笔算,那是行不通的。

  一味的杜绝只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敌对意识。我们应该对计算器计算这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它的好处,也要正确看待它的坏处,将高年级学生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如何合理使用计算器。

  那老师该怎么办呢?

  各有各的方法,但我认为老师不能杜绝,要正确的引导和疏导,晓以利害。*时加强管理,特别是课堂和作业中计算器使用的管理,明确计算器的用途,将口算,估算,笔算和计算器计算做比较,让学生切实利用计算器,起到更好,更大的作用。

  教材中也考虑到这一点,学生的依赖性,所以也有相应的内容安排进去,就需要老师们深入的研究如何管理。教材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利用计算器对大数计算方面的找规律,激发学生巧算心算的能力,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通过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作用。

  第二、利用计算器进行检查口算估算笔算,明确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先口算,然后估算,然后笔算,最后才是计算器计算来检查。如果不利用计算器就可以计算,检查,我们就不能用计算器来算。

  第三,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使他们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次计算都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所以,老师们要让学生有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机会,也要让学生知道,该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简单的计算,我们不能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要在非常复杂的计算时,才使用,另外使用计算器是为了准确的检查错误,发现错误要仔细检查自己在计算时的问题所在,千万要强调学生不能在用计算器计算出来后马上就把正确答案抄到题目里面,对自己的错误要仔细研究。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能埋怨计算器,也不要埋怨教材编写的问题了,计算器的使用的确是必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操作,如何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作用,也认识到计算器生活中的局限性,让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得到提高,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计算方法。

  九、课后反思:角的度量

  教学开始,我从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椅子导入,创设情景让学生判断那张椅子坐得舒服,引发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到靠背角度起着关键的作用,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测量靠背角度工具——量角器。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激起学生认识量角器的内在动力。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下面三张椅子问学生,你觉得那张椅子会坐得舒服点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第三把椅子坐着舒服,因为靠背与座位的角度人们坐起来比较适宜。

  学生回答后小结:根据刚才同学的回答,看来椅子坐的舒不舒服,其靠背的角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哪位同学有办法知道他们的角度?

  教师归纳: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巧妙,但它们都有一定的误差,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不方便运用这些方法,想要方便、准确的确定角的大小,就要用到量角的工具——量角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十、《角》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量角的单位和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怎么看量角器的刻度是一个难点,什么时候从内圈看,什么时候看外圈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学中的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动口“做数学”的时机,从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问题意思。

  认识量角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在量角器上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新鲜的事物总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的观察是认真的,仔细的,汇报发现也很积极,我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引导归纳小结,这个环节学生自主探究学完,从中体验了探索的乐趣。紧接着提出怎样用量角器去量一个角呢?激发学生往下学习的欲望。

  学生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时为什么量角器中间那个点对准角的顶点,零线对准角的一边,另一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和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角的刻度时很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看外刻度线上的数或内刻度线上的数,尽管有的同学会量,也不知所措,说不出理由,因为学生的理解抽象思维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寻找量角的方法,中心对准角的顶点,就意味着量角器上有角的顶点,零线对准角的一条边,另一条边旋转到量角器的另一条刻度线上,说明你要量的角就是量角器上形成的这个角。教学时发现学生比较容易认错刻度,因为每条长刻度线上都有两个数,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什么好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之后请学生发言。有的说:“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的这条边对着的0是在内圈的,另一条边就看内圈的数字,如果对着的0是在外圈的,另一条边就看外圈的数字。”还有的说:“我先判断画的角如果是锐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小数,如果是钝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大数。”

  在这个时机引导总结出量角的方法:

  “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一边认刻度,内外分清楚。”还真不能小看学生的力量,他们总结的方法很适合大家用。这样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得出的结论,比教师一一讲授要好。

  此外,近阶段本人教学收获是:在上常态课时,有时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朝自己设定的方向发展,通过观察我发现,其实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体验,在教学时要关注这些,选取合理的因素加以利用。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不同的进步。

  十一、把一个大数变成“亿”或“万”做单位的数

  教学把一个大数变成“亿”或“万”做单位的数时,发现只讲算理,让学生理解,再应用,对于理解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这个知识点确实有些抽象,较难理解,出错率较多。

  于是,经过思考与实践后,发现用简单的口诀让学生先记忆方法,用口诀练习较多的题目后,不易理解的知识,就在慢慢的练习中,消化理解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小窍门:

  口诀:“一圈、二看、三省略”

  如:把1276270000变成“亿”做单位的数。

  一圈:题目让我们把数变成谁做单位的,我们就把哪一位圈起来。现在让我们变成“亿”做单位的,所以我们就把亿位上的“2”圈起来;

  二看:看圈后面的第一个数,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判断它需不需要向前面的数进“1”。1276270000; +1

  三省略:“12”变成“13”后,圈后面的的数字省略,加“亿”字。 整个变化过程:1276270000=12≈1300000000=13亿

  注:其实此类题目还要根据问题的不同,灵活处理。

  1、变成“万”或“亿”做单位的数,可用上面的方法;

  2、省略“万”或“亿”后面的为数时,最后一步,只需把圈后面的

  数字都变成“0”即可。

  如:1276270000=1276270000≈1300000000

  我们也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1300000000”与“13亿”的异同点。他们的大小是相同的,但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1300000000”表示13亿个1,计数单位是“一或个”;

  “13亿”表示13个一亿,计数单位是“亿”;

  之所以会发明“13亿”这种技术方法,是为了书写,辨别起来更加方便、简洁。

  今后学习了小数后,我们还会更进一步、更准确的把大数变成用“亿”或“万”做单位的数。

  如:1276270000=12.7627亿

  十二、教学疑问

  在教学《*行四边形》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测量等方法,发现*行四边形边及角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汇报时,强调了“对角相等,对边相等”的特点,对于对边*行很少能考虑到。老师提醒后,也能发现,但在他们的意识里,对边相等记忆、理解得更深刻。

  所以在让学生总结“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行四边形”时,很多同学都说:“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行四边形”。可是,书上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做练习时,很多学生还是填写:(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不知这种填写答案是否也算正确呢?

  十三、末尾带“0”的数怎样计算不容易出错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带“0”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计算中,不是把积末尾的零少写,就是在积的末尾多添零,怎样才能不让学生出错呢?

  经过思考,我想到了在大数的认识教学中的分级方法。把因数末尾的“0”也按分级的方法那样用虚线分开,这样在计算时就会与乘积末尾的“0”分开,学生出错的就少了。

  例如: × 我把这种方法交给了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竖式上把因数末尾的“0”,用虚线分开,这样积的末尾到底写几个“0”,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在实际的计算中学生的错误真的减少了。

  十四、漂亮的十进制计数法

  我喜欢数学,其中十进制计数法更让我对数学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是何等的智慧?简单的十个数字因为这种聪明的方法,变化无穷,大数小数全部搞定。所以每次教到这部分内容,我都试图将自己的这份佩服感染给学生。多年前,曾经上过这节的公开课,有数的发展历史引入,隆重推出十进制计数法。这次因为是刚合校,投影电脑都没有到位,无法展开给学生,只能口头介绍,效果大打折扣,还好,孩子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感兴趣,在我的极力渲染之下,渐渐溢出钦佩之意,心下暗喜。于是游戏上场。十进制计数法中让学生扎实的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十分重要,为了让孩子们切身理解,我让他们自己变身计数单位,那他的座位自然就是数位了,按顺序排列,一排就成了一个生动的数位顺序表,每个孩子身临其中,乐滋滋的接受组数,解释数的任务,以此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数位顺序表,而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让一个孩子来当数字9他在数位顺序表示上移动,大家说出它代表的意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一向不主张孩子死记硬背,因为我当学生的时候就特别不喜欢背东西。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数位顺序表,我还想到了一种方法,试了几次,效果不错:用左手四个指头表示个级,大拇指表示万,然后类推,这样就把数位顺表带在了手上,随时都可以用。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比较大。一直在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努力:让数学学习更接近数学的本质,让数学课堂更多一点文化气息,有时觉得自己像个声嘶力竭的叫卖者,总是见缝插针的把*数学文化的点滴加入课堂,希望能够多多少少的渗进学生的思想之中,有时候看到一些孩子茫然的眼神,就觉得很可悲,希望我的努力能多少改变他们一点点。

  十五、*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在对教材进行仔细地分析后,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通过复习四边形,开门见山,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

  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忆几个常见的面积单位以及其含义,板书1*方厘米=1厘米×1厘米,1*方分米=1分米×1分米,1*方米=1米×1米, 1公顷=100米×100米。随后,我再问学生:“有没有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学生通过预习知道“*方千米”,也知道1*方千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000米,1*方千米=1000米×1000米。

  当学生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我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推导。*方千米与*方米、公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课堂中学生有点困惑,我提示学生:能不能利用上面算式1公顷=100米×100米,1*方千米=1000米×1000米进行变形?这时学生受启发,变形计算如下:1公顷=100米×100米,1*方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方米,又因为1公顷=10000*方米,那么1000000*方米=100公顷。所以又得出*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结论:1*方千米=100公顷,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经历推导的过程,体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再把他们的体验用语言描述出来。学习活动中,学生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这就是一种“体验”。但是,课堂中尽管体验过他们的推导过程,还相当一部分学生体会不到1公顷和1*方千米的大小,究其原因学生的年龄小,另外像1000000这样的数学生还没有学到,根本不会读,再者公顷和*方千米的单位太大了,学生想象不到它们的大小。比如:我们的"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方米,大约多少个教室是1公顷?大约多少个教室是1*方千米?

  在练习中,学生对于*方千米、公顷、*方米之间的进率换算非常混淆,需要花力气去讲和练。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细节的教育,加强了双基的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学情况

  1、复习沟通,建立联系。在教学新知识前,先简单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目的在于回忆已学的知识,为迁移做好准备,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引出例题。

  3、通过观察、探讨、交流,掌握新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4、巩固知识、深化练习。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分层次掌握所学的知识,先进行基本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再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深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题

  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对于本班的情况,更是特别,绝大部分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能力都差。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三、增加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四、存在问题

  教师:

  1、在用教材上还需继续深入挖掘。

  2、在教学上,注重教学内容的*衡,使得优生在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还要让学困生在每堂课中有所学习。

  3、课堂上,要抓住学生知识的薄弱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学生:

  1、部分学生不懂得审理,审题能力较差,不理解题意。

  2、有的学生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差,分析判断能力薄弱。

  3、还有的学生因为懒惰而导致了学习基础差。

  五、改进措施

  1、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实物操作中抽象到图形的认识。

  2、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3、关注学困生,采用多种方法的帮扶,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改进教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吸取经验教训,根据这次反思情况,制定各种有效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经验,争取下学期能够有所提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

  教材说明

  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与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有所不同。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只把被除数的尾数省略,求它的近似数。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则要先分别求出被除数、除数的近似数。而且除数是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被除数从哪位起省略尾数,可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及运算的方便程度来决定,使求出的两个近似数可归结为表内除法口算。由于被除数、除数都要先求出近似数,比第六册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要难。

  例6,通过运酱油的情境引出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

  教材给出了两种估算方法:一种是把被除数、除数取近似数后,用除法口算;另一种是把被除数、除数取近似数后,用乘法口算,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教学。教学例6,完成练习十四中的习题。

  2.教学例6时,可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取538和62的近似数进行估算比较合适?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使学生明确:取近似数时首先要考虑所取的近似数与原数不能相差很大,然后要考虑运算的方便,可以归结为表内除法的口算。

  让学生做“做一做”的题目时,要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取近似数后再计算。

  3.关于练习十四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3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提示学生怎样取近似数后再进行计算。

  第51页最下面的思考题。其解答的思路是:根据题意可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从图中看出:①只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28-10=18(人);②只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是14-10=4(人);③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的人数是42-18-10-4=10(人)。

  教材说明

  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过程,实质上是先除以几,再除以100的连除过程。如3600÷300=3600÷3÷100=1200÷100=12。在这个过程中,用一位数除是重要的一步;用100除则是用十除的类推。因此,教材首先复习了用一位数除、用整十数除,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准备。

  例4教学用100除一个数。教材从除法的意义入手,明确用100除的口算算理。然后出例5教学用整百数除。所出的两道口算题,一道是商一位数的,另一道是商两位数的,都通过方框中的话突出用几百除的口算方法。两道例题后,引导学生讨论、总结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规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不论是新课的引入还是练习,都有应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最终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教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每个例题的情境都有是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教学时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有利于他们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对于每一例题列出算式后,都要尽可能地展示出学生的所有算法,通过相互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实际算法的优化。

  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教学时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在算法的展示教学中,本单元教材都呈现了估算这一算法,教师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它是体现数学课和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章里,通过估算可对精确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在练习中,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教材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自主地探索、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绝不能包办代替。

  为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设计的练习应注意形式多样化,内容生活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感觉计算课同样生动有趣,一定要避免枯燥的、单调的、机械的练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篇扩展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篇(扩展1)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一、共同的地方:

  1、明确小组学习目标。小组学习目标明确之后,每个组能带着他们的目标进行学习,并且小组长更能关注他们组员的学习情况,这样也就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精气神。在课后调查学生的想法时,学生也认为小组学习目标还是要的。

  2、学生初步学会了总结方法。学生在自学例题后,能把课本中例题的知识总结成方法或步骤展示出来。

  二、上面两点是课堂较好的地方,但也有共同的问题:

  1、学科班长的培训还不细致,例如在课堂流程中环节的衔接不流畅;在小组自学后要展示时不会观察板面选择小组展示等等。

  2、小组长的培训不细致。例如:在自学后板书时虽然有总结的步骤,但每个步骤也要明确的说明;每个组有2个组长,这2个组长的分工不够明确;组长在辅导组员时辅导什么,怎样辅导可以让组员形成学习力等等。

  3、时间上前松后紧。在独学、对学、群学和预展的时间上过多,主要还是小组长的培训没有达到一个高标准。

  三、不同之处:

  1、时间方面。

  在昨天的课堂中,时间上刚刚好。一是五(2)学生他们自己的班级,他们的小组成员是固定的,组长负责的四个组员是固定的,在小组学习时更有默契;二是他们的小组阵地是固定的,每个小组知道他们的板面位置,板面怎样规划。在今天的课堂中,从12:05——12:55超时10分钟。原因是五(1)学生到了五(2)的教室后,随便找了位置坐,小组成员临时组成,组长临时选取的,在小组交流时没有默契,并且不清楚本组的板面在哪里,这也是我特别疏忽的地方。

  2、补充质疑方面。

  今天的课堂中质疑更多一些。五(1)班能有更多的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昨天五(2)的课堂中更多是精英展示。这也是需要在五(2)班要加强的地方。

  四、努力方向:

  1、明确小组学习目标,提起学生的学习精气神。

  2、学科班长、小组长通过每节课加强培训,从细节开始。

  3、*时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多向学生要方法。

  4、努力使课堂实际尽可能的实现所备课堂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

  我的这节课教学重点之一是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法,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出示52395239、3004000、4080007三个数,说组成,然后学生试写,小组谈论、总结写法,教师揭示写法。这样试教下来,觉得例题处理的太草率,重点不够突出,不够细致。学生看似会了,但是没有真正理解写法,没能将写法掌握、运用。后来为了突破重难点,将教案做了修改,突出重点,细化处理写法。得到下面是教学设计:

  探究写法:

  你们能说说这两个数的万级是怎么组成的,个级是怎么组成的吗?

  指名说。

  第一个数是由300个万和4000个一组成;第二个数是由408个万和7个一组成。

  你是怎么做到又快有准的?(借助画分级线)

  你能试着写出这两个数吗?(投影演示出学生作业)

  第一个数的百万位上有3个单位 ,那就是三百万,十万位和万位上没有一个单位,那就用0来占位,那就是300万。个级的千位上有4个单位,那就是四千,合起来就是三百万四千。

  第二个数:百万位上是4,十万位上没有,那就是0来占位,万位上是8,合起来就是408万,个级只有个位上为7,其他个级数位都用0占位,最后这个数就是四百零八万零七。

  追问: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小结:写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0。

  这样设计是建立在学生能正确说出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在掌握数的组成再来写数,学生是带着对数的自我理解来写数,不是套用写法规则,很明显会轻松自如许多。这样设计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学生按照计数器学出数后,全班在反馈的同时,一位一位的来按照数的组成写出每一位的数。然后再来回顾、总结写法,这样,写法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我们年轻教师在备课时,总是在突破重难点,如何把握重难点上欠缺火候。我时常有这样的感觉,知道哪是重点、哪是难点,但是到底在40分钟内应该怎么处理,哪种方式合适,如何组织教材内容,这些正是我们研读教材不透,琢磨教材不深的体现。师傅常常给我说,要花时间去研究教材,但是如何下手研究,研究教材的什么,我看着教参。我经常这样问自己。虽然,一段时间的教学下来,我已有所领悟,但是领悟还不够彻底,还需要加油啊!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思维活动,而不是程序操练的过程。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数学现实参与课堂教学,不地利用原有的经验背景对新的问题作出解释,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对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意义建构。在“温度的读写”这一环节中,首先考虑让学生感知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以温度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感知零上温度、零下温度的冷暖,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正负数是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温度计上拨出零上和零下温度,操作性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感悟到:在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的温度则用负数表示。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操作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正负数大小的比较。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正负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点上温度计教具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习了*移和直线、射线、线段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移,引导学生动手移窗户、同桌之间移铅笔盒,课件演示铅笔的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由*移与*行线的关系,*行线之间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找一找等实践活动,抽象出*移与*行的关系,*行线之间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究的趣味性。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

  《角的度量》学生学的效果并没有预想的好,因为之前看过关于如何教量角器这一部分教学的内容,所以很自信,我首先第一层是课题的引进。这里我创设了让学生画角的情境,从而产生学习量角的需求。

  第二层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这里又分认识量角器、认识1角和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3个层次进行教学。认识量角器时,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有部分学生是具备这种自主探索能力的。课堂中学生的回答有的也很精彩,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数;我发现量角器最中间有一个点。我发现量角器上上下两个数加起来正好是 180。认识1角时,采用的方法是:(1)出示使学生初步感知1角的大小的直观图;(2)猜一猜这个角多大;(3)在量角器上找1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深化理解1角。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时,又分以下三个层次来学习的:(1)在量角器上读出一个角的度数(50),(2)读一个刻度上没有标数的角(52)。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3)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学生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证实了这点。

  第三个层次是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角的经验,用尝试的方法来探求量角的方法是可取的。课堂上有的学生会量但说不出来,有的学生讲量的方法时也讲得可以。

  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本课的教学情况还是可以的,但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能够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和技能, 问题主要是:准备不充分。本课需要学生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质量、规格等要求,课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量角器对学生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对于少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6

  《角的度量》的教学反思角的度量,一直是我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同时知识盲点也比较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 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课题的引进。我先出示两个角,让学生去比较两个角哪个角大?有人认为角1大,有人认为角2大。当他们在争论不休时,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度量”从而产生学习需求。其次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是具备这种自主探索能力的。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个从左往右,一个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我发现量角器上90这个刻度与量角器上最下面这个刻度交叉在一个小点上”;“我从最大的刻度数是180这个数上猜测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均分成180份”;“我发现下面有一个小半圆,最中间有一个点”。你看学生研究得多认真,观察得多仔细!一节课下来我发现还是有学生会把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搞混,在画角和读角的大小的时候读错读数。还应再加强画角和读角的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

  《商不变规律》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以及除数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规律和应用商不变规律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口算、笔算进行简算。我在这节课中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出规律,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教学效果不错。课堂上我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充分发挥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在教学中,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并通过尝试练习对比和分析,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如:让学生从自己动手编题到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之间的变化中得出“商不变”的规律,从大胆设想规律的用途到——验证,老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研究和创造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

  计算教学应该是整个数学教学中最枯燥无味的,也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在这节课中,我所设计的各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54÷22=你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算理的理解。“154÷22=为什么你要把22看作20来试商?” “120÷18=为什么你要把18看作20来试商?”“为什么要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9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

  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觉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掌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学生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学生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

  我认为主要在于:首先是教具量角器与学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找起来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其次是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个方向读数容易受错觉指引,再加上有两排数据,有时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线没找准外,视觉上产生的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变了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还有,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

  一、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认识

  1、教材分析

  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2、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教学体会

  而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后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他们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

  1、利用知识迁移引入,同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

  课堂伊始,我让学生回忆角的概念和如何去量角等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接着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钟面,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度数,量出度数后提问:你能根据这些角的大小对角进行分类吗?学生产生疑问,接着我说: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大家就能对角进行分类了。这样顺理成章的利用生活中的知识引入新课,体现知识源于生活。

  2、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于直角,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有了很深的印象,因此在学习直角时,我直接让学生利用长方形纸折出直角,然后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让学生更准确的知道直角是多少度。在学习锐角和钝角时,我都是让学生用活动角去感受它们是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而对于*角和周角的学习,也是通过学生动手用活动角旋转而感受它们的形状,并通过用量角器量而得出度数。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了各种角的形成过程,而且对度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准确的度数也有了很深的印象。

  3、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足够的学习空间。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长方形、活动角等。利用学具的直观性特点,组织学生折一折、转一转,在直观操作中体会各种角的形成。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课件,使学生一目了然。

  (2)促使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深化。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体会探索成功的喜悦,并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把探索过程引向深入。

  三、不足分析

  1、对于教材的挖掘不够深

  对于教学*角和周角的认识这一知识时,我只是简单的让学生通过旋转活动角感受了*角和周角的形状,推导出它们的度数,而没有更进一步的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加深对这两种角的认识,课后我认真的反思后认为还是自己对教材没有很深的理解,只是注重了表面。

  2、重点知识没有讲透彻

  在讲课过程中以及课后的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各种角以及度数的掌握,只是一知半解,并没有掌握的很透彻,因此我反思得出还是自己在讲授新知识时没有很好的把重点内容讲的很到位,因此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明白直线和*角的区别,周角和射线的区别,可能由于设计教学时只是简单的考虑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就可以区别,而没有更深入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因此部分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错误。

  4、教学程序出现次序颠倒现象

  在教学完*角后本来应该直接引导学生探究*角和直角的关系,而我在教学完周角以后才共同引导学生探究直角和*角以及周角的关系,在教学程序上出现颠倒。

  5、教学语言不够精炼

  教学语言不太严谨,比如说*角和周角的概念的准确表述等等。

  6、评价方式太单调

  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做的还不够,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可能与教学的设计以及教师的激励有关。

  四、努力方向

  1、继续深入研究教材,学习课标,熟话说“学无止尽”,确实如此,一天不学习就感觉自己落后于别人,因此我继续坚持每天备课时认真的研究教材与教参,以及深入了解学生,结合多方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必须做到每节课都能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2、加强教学语言的锤炼,适时合理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通过教学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而,我决定在*时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到课课理用精炼的语言让学生学会应学的知识,并且巧妙的利用评价,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3、精心设计教学,教学设计关系到整节课教学的成败,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一定要做到考虑全面,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生认知能力等等,设计重点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合理的教学过程。

  4、适当的运用给予学生评价,学会教学中急中生智,合理处理教学生成资源,教学机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这需要日积月累,需要不断的总结研究,不断的学习参考,虽然这方面能力的练就需要大量时间,大量精力,但我会尽自己所能不断努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可以说它是一节概念性的课,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1.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让学生先通过进一步认识线段,过渡到学习射线进而总结射线的特点,再到认识直线和直线的特点,最后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从射线自然过渡到角的知识,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培养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学生先从线段、直线、射线去分类思考,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性。在角的形成教学中,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知识教学,而是通过学生动手去画,来感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就是角。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只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认为我只要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一定能接受,从而忽视了一些弱势群体,课堂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一些活跃分子。

  4.对学生提问的语言还不够精练。比如:让学生在一分钟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时间到了有的学生只画了十五条,这时老师应该问:如果我还给你时间,你还能继续画吗?能画多少条?对学生提问后,教师还应该用归纳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比如:直线、射线和角的特点,可引导学生从有无端点、有无延伸方面进行归纳。角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可引导学生从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方面总结。

  5.对学生放得不够开,总是怕学生不会说,很快地把答案端出来。问题提出后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多说,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2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在教学中我抛出大象馆在猴山东北面,你能找到大象馆的具*置吗?引导学生发现还要知道具体的方向。接着我又抛出大象馆在猴山的东偏北30度,现在你能指出大象馆的具*置吗?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还是不能找到,那么还要知道什么呢?学生马上能说出还要知道大象馆到猴山的距离。通过这三步的练教学,学生知道了判定方向的方法,再由学生描述,方向就准确的多了,最后用语言写出来。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3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教学反思《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标是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学生初次接触负数,直接接触抽象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首先将天气预报融入课堂中,通过播报北京、漠河、西安、台北、*等地的温度信息,让学生读图,从图中提取信息。

  接着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学生用各种方法描述了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由此引出“+5℃”和“-2℃”的表示方法。展示温度计,让学生观察温度计,认识温度计上的各种信息,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标出北京、漠河、西安、台北、*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利用温度计上的刻度高低,比较各个城市的温度高低;脱离温度计的情境,总结零下温度比大小的方法,从而达成本节课的目标。本节课中我发现学生都是有独立个性的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有学生用竖线表示,有学生用山来表示,有的用小漫画表示温度高低,非常有创意。本节课我合理安排时间在课堂最后十分钟处理了练习题,针对练习题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的再次讲解强调,保证学生当堂掌握。本节课中存在一个问题是没有强调摄氏度的读法,很多时候用度表示了摄氏度,这导致了小部分学生将温度的摄氏度与量角的度搞混,在总复习时出现问题,今后在数学课堂上用语要规范。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线的认识》,我在备课时参考了很多教学设计,同时拿出自己第一次使用这册教材教学生时学生出现的问题,感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三种线,确实得花点功夫。

  从“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顺序,再到“认识射线——直线——线段”,到现在符合学生学习顺序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顺序,教材作了很多改进,但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生活的例子不难,但真正让学生抽象认识,问题就很多。

  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学生认识这三种线容易出现认知错觉。一是认为很长的线就是直线,如教材有句“如果铁轨像这样向两端无限延伸……”,用铁轨让学生认识直线,处理不当学生会形成像铁轨那样很长的线就是直线。二是认为直线比射线长,因为直线可以向两端延长,射线只能向一端无限延长,而四年级学生对无限长,空间想象是有,但换成文字来理解,很容易出现偏颇。

  在课堂上,由于现实生活中取不到真实的素材,学生理解起直线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脱节。教材用假设无限延伸的铁轨的例子,很多老师引用孙悟空金箍棒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我觉得更需要通过一种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才能真正理解。

  以生活中的素材或者一些民间传说形象来引入,但通过什么有效的活动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顺利过渡,为学生认识线搭好脚手架呢?

  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动手画线来理解。

  师:象人行道这样的线,有一定的长度,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线段”,我们可以用一条有两个端点的线画出来表示。

  线段

  (在这里,由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画法)

  师:象手电筒这样射出来的光线,一端在天空中无限延伸,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射线,你们能在纸上把它画出来吗?

  (学生尝试画,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纸上如何表示无限长的光线,有了画线段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能用一端画端点,另一端不画端点的方法来表示射线)

  师:像金箍棒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的线我们把它称作直线,在纸上我们该如何来表示这样无限长的直线呢?

  (学生有了画线段和射线的基础,很快能用没有端点的线表示直线)

  这样在动手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如何表示有限长和无限长有了切身的体会,自然通过动手画的活动,把具体形象的线抽象为数学知识,对这三种线的区别理解也很深,无须通过死记硬背、大量练习来认识这三种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5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细节的教育,加强了双基的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学情况

  1、复习沟通,建立联系。在教学新知识前,先简单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目的在于回忆已学的知识,为迁移做好准备,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引出例题。

  3、通过观察、探讨、交流,掌握新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4、巩固知识、深化练习。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分层次掌握所学的知识,先进行基本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再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深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题

  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对于本班的情况,更是特别,绝大部分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能力都差。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三、增加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四、存在问题

  教师:

  1、在用教材上还需继续深入挖掘。

  2、在教学上,注重教学内容的*衡,使得优生在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还要让学困生在每堂课中有所学习。

  3、课堂上,要抓住学生知识的薄弱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学生:

  1、部分学生不懂得审理,审题能力较差,不理解题意。

  2、有的学生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差,分析判断能力薄弱。

  3、还有的学生因为懒惰而导致了学习基础差。

  五、改进措施

  1、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实物操作中抽象到图形的认识。

  2、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3、关注学困生,采用多种方法的帮扶,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改进教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吸取经验教训,根据这次反思情况,制定各种有效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经验,争取下学期能够有所提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篇(扩展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从教学内容来说,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从教学方法来说,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而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后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他们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

  不足之处,在教学周角时,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周角的形成过程,及这个360度怎么得出的,没有和学生好好探讨。如果能用多媒体慢慢演示,让学生观察的是它转过的范围。可以这样:先转到直角的位置,提问:现在是什么角,是多少度?继续转到*角的位置,提问:现在是什么角,是多少度?由此得出,周角是360度,一周角是2个*角,4个直角。

  总之,关于角的分类的知识,我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通过微视频,既有教师的讲解性

  学习、也有针对学生的提问,增加学生思考、操作的时间,真正实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细节的教育,加强了双基的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学情况

  1、复习沟通,建立联系。在教学新知识前,先简单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目的在于回忆已学的知识,为迁移做好准备,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引出例题。

  3、通过观察、探讨、交流,掌握新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4、巩固知识、深化练习。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分层次掌握所学的知识,先进行基本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再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深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题

  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对于本班的情况,更是特别,绝大部分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能力都差。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三、增加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四、存在问题

  教师:

  1、在用教材上还需继续深入挖掘。

  2、在教学上,注重教学内容的*衡,使得优生在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还要让学困生在每堂课中有所学习。

  3、课堂上,要抓住学生知识的薄弱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学生:

  1、部分学生不懂得审理,审题能力较差,不理解题意。

  2、有的学生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差,分析判断能力薄弱。

  3、还有的学生因为懒惰而导致了学习基础差。

  五、改进措施

  1、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实物操作中抽象到图形的认识。

  2、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3、关注学困生,采用多种方法的帮扶,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改进教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吸取经验教训,根据这次反思情况,制定各种有效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经验,争取下学期能够有所提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这些大数更抽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他们非常乐于接受挑战。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读写大数的教学中,数中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读写的时候,有时写着的0不读出来,有时又要全部读出来,有时有些0要读,有些0不读;写数时,所有的0又都要写下来。教学时往往会出现少读、少写或多读、多写的情况。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呢?我让学生在读数和写数时都画上分级线,强化四位一级,这样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针对部分较弱的学生,让他们自己用硬纸板制作数位顺序表,每次读数和写数时先在数位顺序表中进行,熟练后再慢慢的用四位分级的方式进行,感觉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在这里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分级一定要从右往左,最后一个数级不一定能满足4个数位。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学生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让学生借助数位顺序表去发现、去体会、理解这些知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

  整理复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形成自己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

  1、创设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以积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全面激活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为后面整理知识、建构网络做好了铺垫。

  2、回顾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和学习方式对已激活的知识进行重组,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综合练习,灵活应用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将知识广泛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基础练习、辨析练习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垂直与*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回顾在《垂直与*行》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行现象。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行关系“必须在同一*面内”,直观到位。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然,朴实不是不追求完美,真实不是为了展示*淡无奇,扎实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和训练。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这节课一开始我用估一估几个数,让学生回顾知识,为本节课进行的数学活动作好铺垫,接着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的教学中去,使学生体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发现在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思考:

  1、在估算教学中,这是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而不能盲目套用四舍五入法。例题的解决出现了多种方案:104×49 如算成110×50,104×50,100×49,100×50,100×45。怎样使学生能自己感受到第四种算法的合理性,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慢慢发现了前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

  2、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进行乘法估算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要是把两个因数都要估小,有时要把两个因数都估大,有时要把一个因数估大,另一个因数估小??。

  3、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三、《垂直与*行》教学反思

  垂直与*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鉴于此,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用铅笔摆一摆,让学生在白纸上去画不同位置的两条直线,然后从学生的作品中选出代表性的画法进行分类,从而引出*行与垂直的概念。再通过让学生去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互相*行与互相垂直的现象,加深学生对垂直与*行的理解。最后通过找、摆等环节,在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直与*行的同时,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垂直与*行,感受数学的意义。

  1、在课的开始阶段,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在一个很大的*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接着,又出现了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怎样?请同学们睁开眼,把你想象到的直线的位置画出来。这样,以空间想象为切入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无限大的*面内出现两条直线,并要求学生把想象出的两条直线画下来,直接进入纯数学研究的氛围,创设这样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并有利于学生展开研究,特别是为较深层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

  2、让孩子在体验中去感悟知识。在引出*行的概念“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行”,我紧接着追问了一句:为什么要加上“互相”两个字?问题一抛出,我就后悔了,因为孩子们刚刚才对“*行”有大致的概念,马上让他们去说“为什么”,可想而知,学生被我问得一头雾水,只有很少几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说几句。后来在评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同感。作为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知识,必须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去感悟,如光用口头解释,只会事倍功半。其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只是在出现的时机上还应再考虑、再斟酌。我校周老师建议,这个问题其实在让学生说了两条*行直线的关系以后,再抛出这样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3、准备的教具使用不充分,我在白纸上画了一组*行线,让学生观察是否*行,然后左右对折白纸,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是否还*行,由于太仓促,只有部分学生能够看出并理解两条直线不在同一*面了,如果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再去想象一下,效果会更好。

  4、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环节,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顺利完成,孩子掌握不够好。

  四、对“鱼”与“渔”的思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经常挂在嘴边,在自己的课堂上往往是教着教着,忘了“授渔”的事儿,一门心思扑到“授鱼”上去了。听了两节区名师执教的《*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给了我深刻地启示。执教老师的精彩设计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了深入。给我最深的印象的是知识和方法并行,在简单中挖掘“不简单”。教师不仅仅是在“授鱼”,传授知识,更是在“授渔”,教给方法。执教老师从“零件”和“关系”两个方面研究*面图形的方法。课一始,老师提出了研究的方法,我们在认识一个图形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一是看这个图形含有多少个零件?(板书:零件)二是看零件和零件之间有哪些关系?(板书:关系)然后通过学生小组活动交流,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它是研究一切图形的方法。这正是老师设计的精彩之处。教给了学生这个方法后,对后面的学习认识梯形、三角形、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打下了基础。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每一个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学生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寻找验证的方法。这些任务都是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自己动手合作完成的。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研究中更加主动,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也会更加印象深刻。

  我们经常强调学生的经验,实际上我们小学数学就是经验的数学,每堂课都给学生这样的.训练,对他将来的发展是有益的,同时我们老师也得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自然也就会得到实现。在听课过程中也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和困惑。在我们数学课堂上什么样的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提出来也供大家讨论。

  五、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学期新接了两个四年级的新班,发现很多孩子都缺乏认真的品质,更缺乏认真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就交,好像只要写完了就万事大吉了。可交上来的作业总是这错那错,而改错又要跑几趟,老师指一个改一个,同样的错误就不知道一起改。我在反思他们错误的原因,*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首先要认真、正确地审题。正确审题是做对题的关键。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在审题时,把重点的字、词点出来,要明确题目让我们做什么;一道题到底有几个要求,每个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步一步地有序完成。如:在估算部分的《课外作业》上有一道练习题,是让学生先估算,再准确计算,很多孩子都想当然地估算完了了事。在学习画*行四边形的高时,有一道作业题的要求是给下面的*行四边形画出两条不同的高,由于学生不认真审题,不是只画了一条高,就是画的两条高都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借此机会,我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只有在典型题例面前,才更有说服力。

  其次是要教会学生检查题目的方法。很多学生所谓检查就是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其实是走马观花,一点用处也没有。不同的题型检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填空题、选择题检查时不要看自己的答案,重新做一遍,看是否和刚才做的一样;计算题要用验算的方法检查:可以重算一遍,也可以利用逆运算检验等,如果是方程,就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应用题必须先弄清题意,再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列式是否正确,同时更不能忽略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题意将求出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这些方法在考试时尤其重要有效。

  第三,计算实验中,学生改错前先找错因的方法,广泛适用于*时的作业。如果有条件面批,就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当然,错因要坚决杜绝“粗心”、“不认真”“做错了”等毫无意义的字眼,这些都浮于表面,没有实际作用。要让学生从是否抄错题开始检查,在查计算方法,如果计算方法对了,就查具体哪一步出错了,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误等。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必须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根治的效果,使学生尽量少犯,甚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计算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细心检查,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习惯,而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六、规范细节,才能越走越远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新课的第一节,读数,我决定一切从最简单的开始。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容易接近数学的本质。开课,我从最简单、最原始的数数开始,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自然的进入新知,大多数时间我喜欢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就是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进入新知的研究,那种故弄玄虚,为新知鸣锣开道的导入好像越来越不感冒了。随着精心设计的数的出现,学生读数节奏越来越慢,读法也不尽统一整齐,如9999,10000,10001……我们开始慢下来,去研究读法不统一的数,去研究读得比较困难的数,逐渐的寻找读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轻松,顺利实现了难度上的过渡。

  规范细节,才能越走越远。当读数的时候,我强化了细节程序的规范,这是我在这单元的一个重要做法,即规定读数前必须用虚线分级,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划上分级线,分对级,基本就不会出现读错写错数的现象。

  我想写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读数要难,特别是中间有0的情况是更是写数的难点。深入思考之后,认为仍然要强调建立四位一级的概念,细节程序上我进行了这样的规范即先划分级线,写万级一般不会错,写个级时写上4条小横线再填。练习中有不少学生出现了三位一级,如1569300,扰,于是,我又进行了一下对比,使学生明确*的读数习惯和国际统一的读数习惯的异同。再次强调,写数也可先写一条分级线,对应的是万字,然后再分别去填写万级和个级。在求近似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时,尽管我已经凭借经验对这节容易出错的部分作了充分预设,学生出错又有新花样。我采用的细节规范是:先划出分级线,再用三角标出省略尾数的最高位,然后四舍五入的得出结果,结合其中的道理,配合相应程序,大大降低了低级错误。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细。从简单出发,深入研究,可以变难为易,将细节之处作规范,做成程序,可以深入浅出,便于学生有章可循,听说外海小学规定学生每天喝六杯水,具体到喝的时间,教师的监督,使之落到实处,可见其用心良苦,做事之细,一方面充分体恤家长的心情,另一方面大事做细,才可以做得更长久,我想我还要坚持下去。

  七、《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这个规律的发现,让学生在充分地观察、大量的举例中去感悟积的变化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让学生自己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是: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老师只是适时补充或纠正。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不仅使学生了解课本上的积的变化规律:两数想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就乘(或除以)几;我还通过练习,让学生感知了: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的规律;两数相乘,两个因数分别扩大若干倍,积就扩大两因数扩大倍数的积的倍数。如:6×2=12 60×20=1200。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我认为*时的教学不应受教材的框框限制,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最重要的。

  但我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描述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整。“语言表达是学生思维的全面展现”,学生们对于新知内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靠语言描绘去反馈,当学生的概括能力受挫时,我想: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是否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当学生真正明白了一道、两道、十道,甚至更多的题目后,怎样概括,而不是让学生就题论题似乎也是个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尝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怎样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变化的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切不可因为怕耽误进度、怕麻烦、怕罗嗦而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剥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机会,使主导霸道地代替了主体。

  另外,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刻地理解规律,才能熟练、恰当地运用规律,而不是生搬硬套。例如:1、货车在普通公路上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8小时呢?12小时呢?

  2、一块长方形的果园,长是18米,面积是108*方米。如果长不变,宽扩大3倍,扩大后的果园面积是多少*方米? 很显然,这两道题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是最简便快捷的方法。而学生只有真正深刻地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才会活学活用,而不至于再用老法子去绕圈解决,从而使学生更深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八、课后反思-计算器的教学是否应该在教材中出现

  当我教完计算器这一内容后,学生就很依赖计算器,什么都用计算器来算,我很矛盾,我们是不是杜绝学生把计算器带入学校呢?把这一知识点放在第一单元传授合适吗?

  于是,我晚上躺在床上又重新打开教参与大本教案,寻找专家把有关计算器教学放在这一册的真正用意,因为我想专家把计算器放在这一单元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了,也肯定会考虑到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会使用计算器的情况。

  教师用书上说,这册是整数四则运算的终结,学生面对多位数的乘除法时,计算就非常苦恼,学生把计算器当救星,我们应该理解,但我们不能放任,用计算器来代替口算估算笔算,那是行不通的。

  一味的杜绝只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敌对意识。我们应该对计算器计算这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它的好处,也要正确看待它的坏处,将高年级学生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如何合理使用计算器。

  那老师该怎么办呢?

  各有各的方法,但我认为老师不能杜绝,要正确的引导和疏导,晓以利害。*时加强管理,特别是课堂和作业中计算器使用的管理,明确计算器的用途,将口算,估算,笔算和计算器计算做比较,让学生切实利用计算器,起到更好,更大的作用。

  教材中也考虑到这一点,学生的依赖性,所以也有相应的内容安排进去,就需要老师们深入的研究如何管理。教材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利用计算器对大数计算方面的找规律,激发学生巧算心算的能力,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通过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作用。

  第二、利用计算器进行检查口算估算笔算,明确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先口算,然后估算,然后笔算,最后才是计算器计算来检查。如果不利用计算器就可以计算,检查,我们就不能用计算器来算。

  第三,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使他们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次计算都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所以,老师们要让学生有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机会,也要让学生知道,该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简单的计算,我们不能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要在非常复杂的计算时,才使用,另外使用计算器是为了准确的检查错误,发现错误要仔细检查自己在计算时的问题所在,千万要强调学生不能在用计算器计算出来后马上就把正确答案抄到题目里面,对自己的错误要仔细研究。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能埋怨计算器,也不要埋怨教材编写的问题了,计算器的使用的确是必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操作,如何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作用,也认识到计算器生活中的局限性,让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得到提高,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计算方法。

  九、课后反思:角的度量

  教学开始,我从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椅子导入,创设情景让学生判断那张椅子坐得舒服,引发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到靠背角度起着关键的作用,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测量靠背角度工具——量角器。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激起学生认识量角器的内在动力。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下面三张椅子问学生,你觉得那张椅子会坐得舒服点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第三把椅子坐着舒服,因为靠背与座位的角度人们坐起来比较适宜。

  学生回答后小结:根据刚才同学的回答,看来椅子坐的舒不舒服,其靠背的角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哪位同学有办法知道他们的角度?

  教师归纳: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巧妙,但它们都有一定的误差,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不方便运用这些方法,想要方便、准确的确定角的大小,就要用到量角的工具——量角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十、《角》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量角的单位和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怎么看量角器的刻度是一个难点,什么时候从内圈看,什么时候看外圈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学中的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动口“做数学”的时机,从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问题意思。

  认识量角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在量角器上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新鲜的事物总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的观察是认真的,仔细的,汇报发现也很积极,我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引导归纳小结,这个环节学生自主探究学完,从中体验了探索的乐趣。紧接着提出怎样用量角器去量一个角呢?激发学生往下学习的欲望。

  学生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时为什么量角器中间那个点对准角的顶点,零线对准角的一边,另一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和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角的刻度时很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看外刻度线上的数或内刻度线上的数,尽管有的同学会量,也不知所措,说不出理由,因为学生的理解抽象思维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寻找量角的方法,中心对准角的顶点,就意味着量角器上有角的顶点,零线对准角的一条边,另一条边旋转到量角器的另一条刻度线上,说明你要量的角就是量角器上形成的这个角。教学时发现学生比较容易认错刻度,因为每条长刻度线上都有两个数,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什么好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之后请学生发言。有的说:“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的这条边对着的0是在内圈的,另一条边就看内圈的数字,如果对着的0是在外圈的,另一条边就看外圈的数字。”还有的说:“我先判断画的角如果是锐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小数,如果是钝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大数。”

  在这个时机引导总结出量角的方法:

  “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一边认刻度,内外分清楚。”还真不能小看学生的力量,他们总结的方法很适合大家用。这样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得出的结论,比教师一一讲授要好。

  此外,近阶段本人教学收获是:在上常态课时,有时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朝自己设定的方向发展,通过观察我发现,其实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体验,在教学时要关注这些,选取合理的因素加以利用。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不同的进步。

  十一、把一个大数变成“亿”或“万”做单位的数

  教学把一个大数变成“亿”或“万”做单位的数时,发现只讲算理,让学生理解,再应用,对于理解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这个知识点确实有些抽象,较难理解,出错率较多。

  于是,经过思考与实践后,发现用简单的口诀让学生先记忆方法,用口诀练习较多的题目后,不易理解的知识,就在慢慢的练习中,消化理解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小窍门:

  口诀:“一圈、二看、三省略”

  如:把1276270000变成“亿”做单位的数。

  一圈:题目让我们把数变成谁做单位的,我们就把哪一位圈起来。现在让我们变成“亿”做单位的,所以我们就把亿位上的“2”圈起来;

  二看:看圈后面的第一个数,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判断它需不需要向前面的数进“1”。1276270000; +1

  三省略:“12”变成“13”后,圈后面的的数字省略,加“亿”字。 整个变化过程:1276270000=12≈1300000000=13亿

  注:其实此类题目还要根据问题的不同,灵活处理。

  1、变成“万”或“亿”做单位的数,可用上面的方法;

  2、省略“万”或“亿”后面的为数时,最后一步,只需把圈后面的

  数字都变成“0”即可。

  如:1276270000=1276270000≈1300000000

  我们也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1300000000”与“13亿”的异同点。他们的大小是相同的,但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1300000000”表示13亿个1,计数单位是“一或个”;

  “13亿”表示13个一亿,计数单位是“亿”;

  之所以会发明“13亿”这种技术方法,是为了书写,辨别起来更加方便、简洁。

  今后学习了小数后,我们还会更进一步、更准确的把大数变成用“亿”或“万”做单位的数。

  如:1276270000=12.7627亿

  十二、教学疑问

  在教学《*行四边形》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测量等方法,发现*行四边形边及角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汇报时,强调了“对角相等,对边相等”的特点,对于对边*行很少能考虑到。老师提醒后,也能发现,但在他们的意识里,对边相等记忆、理解得更深刻。

  所以在让学生总结“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行四边形”时,很多同学都说:“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行四边形”。可是,书上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做练习时,很多学生还是填写:(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不知这种填写答案是否也算正确呢?

  十三、末尾带“0”的数怎样计算不容易出错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带“0”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计算中,不是把积末尾的零少写,就是在积的末尾多添零,怎样才能不让学生出错呢?

  经过思考,我想到了在大数的认识教学中的分级方法。把因数末尾的“0”也按分级的方法那样用虚线分开,这样在计算时就会与乘积末尾的“0”分开,学生出错的就少了。

  例如: × 我把这种方法交给了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竖式上把因数末尾的“0”,用虚线分开,这样积的末尾到底写几个“0”,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在实际的计算中学生的错误真的减少了。

  十四、漂亮的十进制计数法

  我喜欢数学,其中十进制计数法更让我对数学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是何等的智慧?简单的十个数字因为这种聪明的方法,变化无穷,大数小数全部搞定。所以每次教到这部分内容,我都试图将自己的这份佩服感染给学生。多年前,曾经上过这节的公开课,有数的发展历史引入,隆重推出十进制计数法。这次因为是刚合校,投影电脑都没有到位,无法展开给学生,只能口头介绍,效果大打折扣,还好,孩子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感兴趣,在我的极力渲染之下,渐渐溢出钦佩之意,心下暗喜。于是游戏上场。十进制计数法中让学生扎实的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十分重要,为了让孩子们切身理解,我让他们自己变身计数单位,那他的座位自然就是数位了,按顺序排列,一排就成了一个生动的数位顺序表,每个孩子身临其中,乐滋滋的接受组数,解释数的任务,以此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数位顺序表,而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让一个孩子来当数字9他在数位顺序表示上移动,大家说出它代表的意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一向不主张孩子死记硬背,因为我当学生的时候就特别不喜欢背东西。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数位顺序表,我还想到了一种方法,试了几次,效果不错:用左手四个指头表示个级,大拇指表示万,然后类推,这样就把数位顺表带在了手上,随时都可以用。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比较大。一直在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努力:让数学学习更接近数学的本质,让数学课堂更多一点文化气息,有时觉得自己像个声嘶力竭的叫卖者,总是见缝插针的把*数学文化的点滴加入课堂,希望能够多多少少的渗进学生的思想之中,有时候看到一些孩子茫然的眼神,就觉得很可悲,希望我的努力能多少改变他们一点点。

  十五、*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在对教材进行仔细地分析后,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通过复习四边形,开门见山,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6

  学利用量角器画角时,本节课学生学的还比较轻松。比较成功的是新知的探究:

  教材画角的例题呈现了画65°的角,下面是画角的步骤,看了教材以后,我想画角是否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让他们动手画角。但是,就在上课的一刹那,我改变了预设的方案,我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画角,因为学生有一定量角的基础,可能他们会自己摸索出画角的方法,如果不会,再采取方案一,自学教材,基于对学生的信任,于是问:“你们会画60°的角吗?先想一想,自己准备怎么画,再动手。”(没有选择教材的65°,而选择了60°,我想学生可能会现不同的画法,比如用三角尺画。)听说能画角,学生比较兴奋,想了一会儿,个个摩拳擦掌,兴致勃勃地动手画了起来,果然不出我的所料,汇报时学生出现了:王宁:“我是用三角尺的60°角画的。”把他的作品反馈在实物投影上,确实是60°,但是角的顶点这儿画的不太理想。陆雨婷:“我是用量角器画的,先在本子上画一条射线,再用量角器的中心点对着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着射线,再在量角器的60°的地方画一个点,最后从射线的端点出发,通过这个点再画一条射线。”陆雨婷的说法多好啊!我在心里佩服学生的能力。“你们喜欢那种画法呢?”学生说的不一。“既然这样,你们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个70°的角吧!”学生动手画了起来,汇报的时候,学生都选择了用量角器画角,我问:“你们为什么不选择用三角尺画呢?”学生都说用量角器画比较方便。学生同桌交流自己画70°角的方法后,再让他们看书,我说:“其实你们的画法和书上的介绍的方法是一样的,你们真了不起!”学生开心地喊出了“耶!”看到学生的高兴劲,我知道他们此时已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那么我呢?当然也感到无比的幸福。学生看书以后,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我还有补充,画好以后还应该检验,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自己画的角是否正确。多好的的孩子啊!我从心里感叹着。

  另外:当出现要求画的角,如:75度、155度……有5度的角时,会出现问题。主要出现在,学生利用内圈刻度画角,有5度的,如75度,不能直接在量角器内圈的75度的位置上打点,于是找不到记这个点的位置。于是教会学生要在量角器上75度的位置一直向外看,因为内圈70度对应外圈110度的位置,内圈80度对应外圈100度的位置,内圈75度就对应外圈105度的位置。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不论是新课的引入还是练习,都有应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最终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教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每个例题的情境都有是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教学时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有利于他们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对于每一例题列出算式后,都要尽可能地展示出学生的所有算法,通过相互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实际算法的优化。

  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教学时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在算法的展示教学中,本单元教材都呈现了估算这一算法,教师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它是体现数学课和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章里,通过估算可对精确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在练习中,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教材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自主地探索、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绝不能包办代替。

  为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设计的练习应注意形式多样化,内容生活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感觉计算课同样生动有趣,一定要避免枯燥的、单调的、机械的练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

  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忆几个常见的面积单位以及其含义,板书1*方厘米=1厘米×1厘米,1*方分米=1分米×1分米,1*方米=1米×1米, 1公顷=100米×100米。随后,我再问学生:“有没有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学生通过预习知道“*方千米”,也知道1*方千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000米,1*方千米=1000米×1000米。

  当学生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我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推导。*方千米与*方米、公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课堂中学生有点困惑,我提示学生:能不能利用上面算式1公顷=100米×100米,1*方千米=1000米×1000米进行变形?这时学生受启发,变形计算如下:1公顷=100米×100米,1*方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方米,又因为1公顷=10000*方米,那么1000000*方米=100公顷。所以又得出*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结论:1*方千米=100公顷,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经历推导的过程,体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再把他们的体验用语言描述出来。学习活动中,学生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这就是一种“体验”。但是,课堂中尽管体验过他们的推导过程,还相当一部分学生体会不到1公顷和1*方千米的大小,究其原因学生的年龄小,另外像1000000这样的数学生还没有学到,根本不会读,再者公顷和*方千米的单位太大了,学生想象不到它们的大小。比如:我们的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方米,大约多少个教室是1公顷?大约多少个教室是1*方千米?

  在练习中,学生对于*方千米、公顷、*方米之间的进率换算非常混淆,需要花力气去讲和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9

  “四则运算”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内容,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或者说是误解应值得教师注意。

  (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就会这样些=9+12-6把先算的括号写在前面,还如12+5×6-15就会这样写=30+12-15,打乱运算的顺序。

  (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3×2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

  =12-9=3。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

  2、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现错误,不理解其意思导致出现错误。“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的连词使用还是表示运算法则中的加法来使用,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将清,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余混合算式。

  3、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算式说出来。(如x除以a减b的差。)这也为学生对文字题的理解打下了基矗

  4、遇到学生错误的典型例题时,进行错误的辨析,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龙山中心小学房玉凤

  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

  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置没有明显的表

  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

  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由于学生水*参差不齐,所以本单元的活动交流未能达到想象那样的效果。有时不得不减少活动的次数,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有时又不得不为思索稍慢一点的学生的反复的重复,减少了稍好一点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机会,总之,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自己的数学,实现学生自己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不少的差距。努力!加油!

  三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后反思

  龙山中心小学房玉凤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学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新课标里曾指出,教学时应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安排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3)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材料的处理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

  生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

  在学习初步认识*行四边形这节课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上图形课与计算课有很大的不同,计算要求学生细心,而图形不仅有这样的要求,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和感受各种图形,例如练习中提到的*行四边形的特性—伸缩性,即容易变形,可以让学生准备四边形的小木棒支架,拉着两个顶点,显示出了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学生经历亲自体验四边形伸缩性的过程后很容易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图形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操作并思考讨论等形式来完成。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一步体会了多边形的基本特征,比如折一折、剪一剪等,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多边形的特征,巩固了新知,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体验到经历合作探索、交流倾听的过程,更激活了思维、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所以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在学习多边形和*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我感觉部分学生在画多边形和*行四边形的过程中,不喜欢用直尺作图,作图很随意,一点不规范。这些可能是在教学中作图的时候,对学生数学作图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不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这些,让学生改掉这种不好的习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

  教学片段:

  1、师出示数据: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

  5347 5067 5006 5070 5500

  学生自由读----读给同桌听一听

  2.师:哪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

  (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3.师: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生1:我知道这里有很多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生2:我还知道这些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百、千。

  生3:我还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师:还能想到什么?

  生4:我看到5030,就想到了它是由5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4、师:同学们真棒,看着这些数,想到了那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今天啊,我们要带着这些知识去认识一下这些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5、师:看到这些数,你后什么想法?

  生1:这些数很大。

  生2:这些数又很多数位。

  ……

  6、师:对这些数,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课后反思: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乙级做好了铺垫。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万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数,力图用“读一读”、和“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这两个步骤,唤醒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已有认知和学习经验,为下一步“迁移”工作做好铺垫。在教学的第二阶段,又用一个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对“迁移”这一方法进行了及时点拨,使学生在学会新知的的同时,学习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2

  教材说明

  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与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有所不同。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只把被除数的尾数省略,求它的近似数。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则要先分别求出被除数、除数的近似数。而且除数是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被除数从哪位起省略尾数,可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及运算的方便程度来决定,使求出的两个近似数可归结为表内除法口算。由于被除数、除数都要先求出近似数,比第六册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要难。

  例6,通过运酱油的情境引出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

  教材给出了两种估算方法:一种是把被除数、除数取近似数后,用除法口算;另一种是把被除数、除数取近似数后,用乘法口算,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教学。教学例6,完成练习十四中的习题。

  2.教学例6时,可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取538和62的近似数进行估算比较合适?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使学生明确:取近似数时首先要考虑所取的近似数与原数不能相差很大,然后要考虑运算的方便,可以归结为表内除法的口算。

  让学生做“做一做”的题目时,要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取近似数后再计算。

  3.关于练习十四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3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提示学生怎样取近似数后再进行计算。

  第51页最下面的思考题。其解答的思路是:根据题意可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从图中看出:①只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28-10=18(人);②只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是14-10=4(人);③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的人数是42-18-10-4=10(人)。

  教材说明

  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过程,实质上是先除以几,再除以100的连除过程。如3600÷300=3600÷3÷100=1200÷100=12。在这个过程中,用一位数除是重要的一步;用100除则是用十除的类推。因此,教材首先复习了用一位数除、用整十数除,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准备。

  例4教学用100除一个数。教材从除法的意义入手,明确用100除的口算算理。然后出例5教学用整百数除。所出的两道口算题,一道是商一位数的,另一道是商两位数的,都通过方框中的话突出用几百除的口算方法。两道例题后,引导学生讨论、总结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规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3

  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例以一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学生将会经历研究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四个层次的学习过程。学生将会用到观察、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手段,并最终发现规律,归纳与验证规律,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探索与推理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通过对算式的观察,自主的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使用规律。本课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发现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以上这组算式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发现

  《观特点》

  (1) 引导学生观察因数的变化特点和积的变化特点。

  (我们纵向看,这组算式什么没变?什么变了?那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么变的?有没有规律呢?)

  (2)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

  (3) 全班交流,课件引导

  师给三个算式标上序号,如果把①式作为标准,②式与①式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

  《找规律》

  通过观察比较,你能说说你发现的规律了吗?

  师:积的变化是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写算式》

  运用以上规律与①式对比,你能接着往下写两道算式验证一下吗?试试看,一定行!200×8=1600 8×40=320 (要口算,你们是怎么想的)

  2、同学们再看一组题,它又藏着什么秘密呢?

  20×4=

  10×4=

  5×4=

  (1) 引导用同样的学法观察第二组算式,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法:观特点、找规律、写算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2)运用以上规律,你能根据15×12=180直接答出下面两题的得数吗

  15×12=180 15×6= 15×3=

  (写完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根据规律写下得数的,算一算对吗)

  3、整体概括变化规律

  让学生回忆,再读一读这两个规律,数学讲究简洁美,能说得再简单些吗?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概括,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第一关:小试牛刀

  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2、第二关:再展雄风

  完成教科书练习九的第五题

  3、第三关:随机应变

  完成教科书练习九的第1、4题

  第一题谁来读题,能利用刚才学的规律来解决吗?方法多样,说说方法

  第四题,如果用两种方法,让学生说说方法,哪种简便。

  4、第四关:终极对决

  完成教科书练习九第二题,(如果没有用我们学的规律,可出示百宝箱)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篇(扩展3)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材中安排角的分类与画角同课时教学,我觉得一节课里要掌握的知识点太多,学生肯定接受不了,所以,我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先教学角的分类,然后教学画角。

  在教学画角时,我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提示自主探索画法。从大展示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家庭作业中出的问题却较多,主要是画不准,有的学生甚至把钝角画成了锐角,锐角画成了钝角等。仔细反思,可能是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学习画法时,有的学生在小组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来看学生好像已经学会了,实际由于体验不深刻,学生并没有把知识很好的吸收并内化,掌握得并不牢固,所以导致家庭作业效果不好。

  2、学生出错最多的就是找不准数。这说明学生前面的基础还是没打好,对量角器上的刻度还是不熟悉,找不准数。特别是不是整十度时,错得更多,很多学生都少画了10度,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对于这个度数的取数范围在哪里心里都不是很清楚。

  3、学生在画角时,内外刻度不分清。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把内外刻度弄混的状况也很多。这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头脑里并没有去认真想清楚该找内刻度还是外刻度,只是看到这个度数就马上打好了点,导致本来是锐角的画成了钝角,本来是钝角的画成了锐角。其实最主要的一点是,学生对于零刻度的理解不是十分到位,由于本单元过于抽象,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抽象数学知识,没有在头脑中形成数学抽象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摸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带入课堂,让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为第四单元*行四边形打下基础。

  4、有的学生使用的量角器不好。有的学生量角器上的刻度线很少,有的量角器上面图案很多,有的量角器中心点是一个小洞,学生在重合的时候左移一点或者右移一点就会有10度的误差等,这些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

  5、有的学生利用内圈刻度画角,个位是5度的。如75度,不能直接在量角器内圈的75度的位置上打点,于是找不到记这个点的位置。他们不会在量角器上75度的位置一直向外看,有的会看的也把刻度线看歪了,偏离到别的刻度去了。还有很多学生对于内刻度的数对应外刻度的哪个数这一点并不熟悉,所以找不到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

  《角的度量》的教学反思角的度量,一直是我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同时知识盲点也比较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 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课题的引进。我先出示两个角,让学生去比较两个角哪个角大?有人认为角1大,有人认为角2大。当他们在争论不休时,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度量”从而产生学习需求。其次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是具备这种自主探索能力的。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个从左往右,一个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我发现量角器上90这个刻度与量角器上最下面这个刻度交叉在一个小点上”;“我从最大的刻度数是180这个数上猜测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均分成180份”;“我发现下面有一个小半圆,最中间有一个点”。你看学生研究得多认真,观察得多仔细!一节课下来我发现还是有学生会把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搞混,在画角和读角的大小的时候读错读数。还应再加强画角和读角的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

  《线段、射线、直线》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册*行与垂直知识的基础。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直观形象地引入线段、射线和直线,并让学生讨论线段、直线、射线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我把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了解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及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是认识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难点是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建立空间观念。

  一、把准起点,促进发展

  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线,并对线段与直线有一定的认识,虽然四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本课教学的线段、射线、直线都是一种数学化的符号,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所以对于三线的教学我从已知的线段入手,再到射线、直线,这样设计由浅入深,学生易于接受。学后进而通过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也突破教学重难点。这样对教材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参与实践,加深理解

  作为概念教学课,我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通过操作,让学生对自己原先的猜想进行了一次验证,也对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理解的更加深刻。还有最后让学生通过今天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副图画,这里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更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和培养。

  三、直观教学,简洁明了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显示,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观化,使知识简洁、明了,让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中,射线和直线这两个概念是很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功能帮助学生建立“无限长”的表象。这样,通过交互技术实现数学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让他们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线段、射线和直线概念的涵义与区别。

  四、充分感知,发挥想象

  这部分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想象直线和射线的样子,通过想象来充分理解“无限长”的含义,使学生对射线和直线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看到的表象上,而是向更加广阔的二维空间发展。

  五、联系生活,寻找原形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虽然射线、直线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它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型”,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等。

  六、不足之处

  1、学生在课堂上虽然也经历的想象的过程,但是在教师任务驱使下的想象总显得被动了些。

  2、在教学射线这一概念时,关键词找的不够严谨,没有强调只有一个端点;板书的设计中缺少了字母表示法,有待完善。

  3、对教材的钻研方面,自己还停留在要教什么这个层面上。仅仅是围绕要教的内容逐个设计教学环节,并未预想其轻重。所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就呈现那种无节奏感的状态,还得努力。

  4、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出现分歧时,没能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式学习,错失了良机。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

  《角的认识》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生活经验不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取知识。本课我通过几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如:移动角的一条边,你发现了什么?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用实物(红领巾、三角板、纸扇等)的演示,导出生活中的角。并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触摸,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营造生动、鲜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角到*面的图形去追索,去发现,去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后让学生触摸三角板上的角,有什么感受。同时讨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再利用课件演示画角的步骤,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画角,在画好的角上标上边和顶点,并联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物体有角?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败笔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角的大小”的教学上,所以这节课也让我真正体会了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的重要性,教师有效地引导是学生顺利动手、思索、发现和表达和重要前提。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已的教学预想不一致甚至相左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机智显得想当重要。比如我在备课时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对角的大小能说出一二来,事实课堂上,学生都不能回答。如果我在备课时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时,我想我一定能够解决。所以在以后备课时一定要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学生会,我怎么教,如果学生不会,我又怎么教,毕竟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应该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而不应该代替学生考虑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可以说它是一节概念性的课,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1.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让学生先通过进一步认识线段,过渡到学习射线进而总结射线的特点,再到认识直线和直线的特点,最后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从射线自然过渡到角的知识,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培养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学生先从线段、直线、射线去分类思考,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性。在角的形成教学中,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知识教学,而是通过学生动手去画,来感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就是角。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只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认为我只要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一定能接受,从而忽视了一些弱势群体,课堂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一些活跃分子。

  4.对学生提问的语言还不够精练。比如:让学生在一分钟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时间到了有的学生只画了十五条,这时老师应该问:如果我还给你时间,你还能继续画吗?能画多少条?对学生提问后,教师还应该用归纳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比如:直线、射线和角的特点,可引导学生从有无端点、有无延伸方面进行归纳。角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可引导学生从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方面总结。

  5.对学生放得不够开,总是怕学生不会说,很快地把答案端出来。问题提出后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多说,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6

  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三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而本课的教学线段、射线、直线和角都是一种数学化的符号,具有较高的抽象性。

  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

  也更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几何图形的原型。射线和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可以找他们的原型,而直线又跟射线,线段之间有些密切的联系。所以基于此,在课堂上学生也例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射线,如草坪上的探照灯,交通标志灯,光芒四射的太阳等等。

  三、让学生亲自实践和真实体验。

  作为概念教学课,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能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如,经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经过两点能画多少条直线?让学生亲自画了,体验了,就能得出准确答案,那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认识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置,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形入手,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次动手操作和思考,体会多种安排后优化的好处。每个活动都是把学生做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在设计,我就只当自己是学生的朋友,合作者,一起去解决问题,一起去感悟合理安排的策略。然而,在好几次的教学中,我都有一种失败感,学生每节课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每节课都没有一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

  在反思和调整的过程中,我觉得在把握这一价值取向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处理好如下两个关系:

  1、活动与教学的关系。

  这节课通过 小鬼当家的 3个活动:烙饼、烧水沏茶招待客人、丰盛的午餐待客,不断地提高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通过统筹安排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节课,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新课标下的数学课,活动味与数学味是紧密相关联的。活动不是作秀,不是走过场,更多成分是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的,是在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建构知识模型的。

  2、师主与生主的关系。

  这其实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师生两条思维主线的碰撞与融合的问题。在《合理安排》中,我的教学观是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以学生的问题和认识过程出发,发现、探究、建构知识。可是在操作交流中,我发现我找不到了自我,没有当教师的感觉,也就是听课教师感受的,我被学生牵走了。课后我好好反思,发现对于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关注点与教材(或教师)的预设存在差异,教学中就可能出现两类问题:一类是教材(教师)预设的问题,一类是学生关注的问题。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就是教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的一个融合过程。比如在解决如何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这一问题时,学生只会对如何快也就是节约时间上最感兴趣,而对运筹问题要注意的处事的逻辑及习惯缺乏考虑,这样在教学中出现了两类问题的不一致。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

  我出示教材第19页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再如,人们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例如,巴比伦数字就是用一个类似三角形的符号来表示1,两个这样的符号表示2,三个这样的符号并排表示3……九个这样的符号表示9,10就将这个符号横放来表示(板书出巴比伦数字).*数字用一竖表示1,两竖表示2……五竖表示5,6就用一横加一竖来表示,依此类推7就用一横加两竖来表示……9就用一横加四竖来表示(在巴比伦数字下面对应地板书出*数字).除此之外,还有罗马数字、印度数字和*数字(在*数字下面对应地板书出这些数字).

  *数字,其实并不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公元八世纪前后,由印度传人*,公元十二世纪又从*传人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做“*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但各个地区数字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以后就逐渐统一成现行的*数字(对应着上面,板书:1、2……9).后来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也越来越大,如果每一个数都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很不方便,也没必要,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古代有十进制,还有十二进制、六十进制等等.由于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以后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经过很长时间,才产生了像现在这样完整的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9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的亲身经历,我换牙了这一情景进行教学。由于每个学生都经历了换牙,也知道自己换了几颗牙,统计同学换了几颗牙,相对就容易多了。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摸索统计学生的换牙情况,初步收集数据,再引导学生探索更好的方法,然后出示图和表格为学生提供方法,最后把准备好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由学生自主进行统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课堂上学生能较快地统计完成同学换了几颗牙。我在教学中没有涉及到从统计图到统计表的转化问题,而是根据情境图,直接将统计表作为统计的一种方法来呈现的。而在有的练习题当中是没有情境图的,所以应该把这个问题补充进去,使学生明白统计图和统计表之间存在的关联。另外,还出现了一个问题:

  这节课主要特色是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于教学活动中。重视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课的展开阶段,首先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然后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分类整理再合作交流,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总结阶段,注意拓展知识,回归生活,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

  《统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发生、发展过程,强化了学习统计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过程的激励性评价,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化地发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学生轻松、愉快地经历统计过程的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广阔天空。

  不足之处:

  一、课堂秩序,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可是他们一会儿就做不住了,显得有点乱。究其原因最主要是没有像*时那样把握好课堂,没有过硬的驾于课堂的能力,面对较多的同事,自己的感觉是有点紧张。实话说,有点差强人意。六年前,我在全镇老师面前上过两节课,一节是四年级的复习课《*行与相交》另一节就是这节课《我换牙了》。记得那时,我还怀着孕,当时,年少气盛,没有那没多的紧张,还记得那副挂图,是我自己画的,为此还珍藏了几年,后来给弄丢了。六年后,儿子都六岁了,再次执教这节课。在课前我准备了一个星期,包括教学设计,六个队的对花以及奖品(小星星),还有每个组长手中的学具袋(里面有每个学生需要的统计图,统计表)还有精心设计的挂图。所有的环节都预想到了,就是忽略了学生年龄小坐不住这点,忽略了他们他们爱咋呼,不爱倾听别人发言的毛病。

  二、在实施教学中的教学技巧,有待提高,如何更好的把握好合作探究环节,如何做好练习还应再继续努力。只要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更好的驾驭好课堂!

  三、本课中的预设确实不够到位,在绘制竖式条形统计图的时候,部分学生问是从上还是从下开始统计。对于这个问题是教学前没有预设到的,所以,我便直接告诉学生从下面往上统计。今后备课还要细心,要预设更多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

  《乘法》 这个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知识是在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能比较顺利地实现知识间的迁移和同化,从而完善认知结构,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

  《乘法》在教材中是分成两部分进行学习的。其一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其二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口算和笔算。在教学这两节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相似:呈现情境——根据情境列出算式——尝试计算——交流评议——适当总结——巩固应用。在本单元中,除了新知学习,还安排了4节练习课,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也大体相同:简单回忆、梳理——有效练习(三个层次:口算、笔算、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反思。

  第一,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自主探索,在交流评议中提炼出算法。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第二次乘得的积没有和十位对齐;乘数末位有0的乘法,在把0前面的数相乘后没有把乘数末位的0添上去;当然还有竖式计算时口算错误的。当这些错误与正确一同呈现时,学生的学习资源就丰富、生动了起来,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哪些计算是对的,哪些计算存在问题,问题在哪里。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便于学生比较辨析,深化认识、发展思维。

  第二,练习设计在尊重教材的同时有补充、拓展,综合性强。苏教版国标教材在练习的设计上做得非常好,既有层次性、针对性,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有一定的拓展,教学时很方便。我在教学时,尊重教材、尽可能地采用教材上的习题,同时还适当补充、拓展了一些,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

  一、共同的地方:

  1、明确小组学习目标。小组学习目标明确之后,每个组能带着他们的目标进行学习,并且小组长更能关注他们组员的学习情况,这样也就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精气神。在课后调查学生的想法时,学生也认为小组学习目标还是要的。

  2、学生初步学会了总结方法。学生在自学例题后,能把课本中例题的知识总结成方法或步骤展示出来。

  二、上面两点是课堂较好的地方,但也有共同的问题:

  1、学科班长的培训还不细致,例如在课堂流程中环节的衔接不流畅;在小组自学后要展示时不会观察板面选择小组展示等等。

  2、小组长的培训不细致。例如:在自学后板书时虽然有总结的步骤,但每个步骤也要明确的说明;每个组有2个组长,这2个组长的分工不够明确;组长在辅导组员时辅导什么,怎样辅导可以让组员形成学习力等等。

  3、时间上前松后紧。在独学、对学、群学和预展的时间上过多,主要还是小组长的培训没有达到一个高标准。

  三、不同之处:

  1、时间方面。

  在昨天的课堂中,时间上刚刚好。一是五(2)学生他们自己的班级,他们的小组成员是固定的,组长负责的四个组员是固定的,在小组学习时更有默契;二是他们的小组阵地是固定的,每个小组知道他们的板面位置,板面怎样规划。在今天的课堂中,从12:05——12:55超时10分钟。原因是五(1)学生到了五(2)的教室后,随便找了位置坐,小组成员临时组成,组长临时选取的,在小组交流时没有默契,并且不清楚本组的板面在哪里,这也是我特别疏忽的地方。

  2、补充质疑方面。

  今天的课堂中质疑更多一些。五(1)班能有更多的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昨天五(2)的课堂中更多是精英展示。这也是需要在五(2)班要加强的地方。

  四、努力方向:

  1、明确小组学习目标,提起学生的学习精气神。

  2、学科班长、小组长通过每节课加强培训,从细节开始。

  3、*时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多向学生要方法。

  4、努力使课堂实际尽可能的实现所备课堂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2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万以上的数的信息,在课堂中又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于大数目有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一万、十万,甚至更大的数到底是多少,大数在孩子的头脑中不再是没有意义的。在教学计数单位时,从已经学过的个级入手,结合计数器,学习万级、亿级,以及各个数位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太保守,始终牵着孩子走。如学习万级的计数单位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亿级的计数单位,各个数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3

  在学习“分数墙”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分数(同分母或同分子)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对小学生而言,直观具体的模型对于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都有很大帮助。利用“分数墙”可以直观地将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和分数的加减计算(同分母)知识进行复习,同时形象再现相等分数,并作直观探究。

  在教学中设计了四个环节。

  1、通过学生的观察,自主发现课题,同时引出学习方法“观察、发现”。

  2、通过提问,学生回忆学过的分数知识,利用分数墙演示,直观形象地再现(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分子或分母相同)分数大小比较;并利用分数墙验证所学的知识。

  3、通过小组合作,在“分数墙”中找相等分数,脱离分数墙,在相等分数中寻找规律。二次合作学习,展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4、通过练习的设计,体现三个知识点的整合,不仅对知识作一拓展延伸,同时渗透“转化”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逐步感受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

  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教材,用活教材。首先,从“分数墙”主题图再现旧知,进行复习整理。静态的主题图学生不容易观察,利用媒体使静态变成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刺激视觉器官,在观察中发现寻找相等分数的规律。其次,对教材程序的处理:教材先比较分数的大小,再同分母分数加减。现改为先同分母分数加减,再分母或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最后寻找相等分数。目的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2、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创设了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比较,异分母的分数加减两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相等分数,运用转化思想来解决问题,有机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4

  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数学教学应是活动教学,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我带领孩子们仔细观察钟表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是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我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旋转的图形是看整个图形简单些还是选择图形中的一个点来观察简单

  些?图形绕一个点旋转,这个点在图形旋转时位置发生了变化吗?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自己旋转一下,并将旋转前的图形和旋转后的图形都描下来,然后进行比较。并且要求学生明白在表述图形的旋转时,一定要说清“图形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这三点。引导学生小结旋转时要掌握了中心点不动,图中的其他点围绕中心点动的原则,作图时就不那么容易出错了。学生在画90度角时寻找起始边就清楚多了。课开始我引导学生学习旋转地方法,有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5

  *角和周角是两种特殊的角,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本节课充分利用旋转这一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首先借助学具活动角, 让学生先固定角的一边,旋转角的另一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中的各种角,让学生在玩学具中建立角的概念。理解锐角、直角、钝角、*角、周角的联系。

  具体设计如下:

  1、同学们,你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老师的要求,用你手中的教具,你能摆出几种角,它们有什么关系。

  2、如果我们把这条边继续旋转,就得到这样一个新角,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它是*角,老师画出来)

  3、看着这个新朋友*角,你有什么感觉?说一说*角和一条直线有什么区别?

  4、想一想:一个*角中包含几个直角?你是怎样知道的?

  5、*角和钝角相比,哪个角更大,为什么?

  6、如果我们把*角的一边再旋转,旋转到与另一边重合,我们就得到了周角。(标示周角)周角和其他角相比,有什么不同?(周角转一圈,像一条射线。)周角与射线有什么不同?

  7、你们想想,周角和*角相比,哪个更大一些,为什么?

  8、你能说出一个*角或周角的例子吗?(打开的扇面、打开的书;表盘上时、分、秒针的轨迹等)动手摆一个*角、周角,和你的同桌互相展示一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篇(扩展4)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垂直与*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回顾在《垂直与*行》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行现象。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行关系“必须在同一*面内”,直观到位。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然,朴实不是不追求完美,真实不是为了展示*淡无奇,扎实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和训练。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这节课一开始我用估一估几个数,让学生回顾知识,为本节课进行的数学活动作好铺垫,接着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的教学中去,使学生体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发现在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思考:

  1、在估算教学中,这是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而不能盲目套用四舍五入法。例题的解决出现了多种方案:104×49 如算成110×50,104×50,100×49,100×50,100×45。怎样使学生能自己感受到第四种算法的合理性,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慢慢发现了前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

  2、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进行乘法估算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要是把两个因数都要估小,有时要把两个因数都估大,有时要把一个因数估大,另一个因数估小??。

  3、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三、《垂直与*行》教学反思

  垂直与*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鉴于此,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用铅笔摆一摆,让学生在白纸上去画不同位置的两条直线,然后从学生的作品中选出代表性的画法进行分类,从而引出*行与垂直的概念。再通过让学生去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互相*行与互相垂直的现象,加深学生对垂直与*行的理解。最后通过找、摆等环节,在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直与*行的同时,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垂直与*行,感受数学的意义。

  1、在课的开始阶段,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在一个很大的*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接着,又出现了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怎样?请同学们睁开眼,把你想象到的直线的位置画出来。这样,以空间想象为切入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无限大的*面内出现两条直线,并要求学生把想象出的两条直线画下来,直接进入纯数学研究的氛围,创设这样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并有利于学生展开研究,特别是为较深层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

  2、让孩子在体验中去感悟知识。在引出*行的概念“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行”,我紧接着追问了一句:为什么要加上“互相”两个字?问题一抛出,我就后悔了,因为孩子们刚刚才对“*行”有大致的概念,马上让他们去说“为什么”,可想而知,学生被我问得一头雾水,只有很少几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说几句。后来在评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同感。作为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知识,必须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去感悟,如光用口头解释,只会事倍功半。其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只是在出现的时机上还应再考虑、再斟酌。我校周老师建议,这个问题其实在让学生说了两条*行直线的关系以后,再抛出这样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3、准备的教具使用不充分,我在白纸上画了一组*行线,让学生观察是否*行,然后左右对折白纸,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是否还*行,由于太仓促,只有部分学生能够看出并理解两条直线不在同一*面了,如果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再去想象一下,效果会更好。

  4、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环节,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顺利完成,孩子掌握不够好。

  四、对“鱼”与“渔”的思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经常挂在嘴边,在自己的课堂上往往是教着教着,忘了“授渔”的事儿,一门心思扑到“授鱼”上去了。听了两节区名师执教的《*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给了我深刻地启示。执教老师的精彩设计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了深入。给我最深的印象的是知识和方法并行,在简单中挖掘“不简单”。教师不仅仅是在“授鱼”,传授知识,更是在“授渔”,教给方法。执教老师从“零件”和“关系”两个方面研究*面图形的方法。课一始,老师提出了研究的方法,我们在认识一个图形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一是看这个图形含有多少个零件?(板书:零件)二是看零件和零件之间有哪些关系?(板书:关系)然后通过学生小组活动交流,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它是研究一切图形的方法。这正是老师设计的精彩之处。教给了学生这个方法后,对后面的学习认识梯形、三角形、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打下了基础。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每一个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学生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寻找验证的方法。这些任务都是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自己动手合作完成的。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研究中更加主动,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也会更加印象深刻。

  我们经常强调学生的经验,实际上我们小学数学就是经验的数学,每堂课都给学生这样的训练,对他将来的发展是有益的,同时我们老师也得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自然也就会得到实现。在听课过程中也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和困惑。在我们数学课堂上什么样的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提出来也供大家讨论。

  五、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学期新接了两个四年级的新班,发现很多孩子都缺乏认真的品质,更缺乏认真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就交,好像只要写完了就万事大吉了。可交上来的作业总是这错那错,而改错又要跑几趟,老师指一个改一个,同样的错误就不知道一起改。我在反思他们错误的原因,*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首先要认真、正确地审题。正确审题是做对题的关键。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在审题时,把重点的字、词点出来,要明确题目让我们做什么;一道题到底有几个要求,每个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步一步地有序完成。如:在估算部分的《课外作业》上有一道练习题,是让学生先估算,再准确计算,很多孩子都想当然地估算完了了事。在学习画*行四边形的高时,有一道作业题的要求是给下面的*行四边形画出两条不同的高,由于学生不认真审题,不是只画了一条高,就是画的两条高都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借此机会,我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只有在典型题例面前,才更有说服力。

  其次是要教会学生检查题目的方法。很多学生所谓检查就是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其实是走马观花,一点用处也没有。不同的题型检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填空题、选择题检查时不要看自己的答案,重新做一遍,看是否和刚才做的一样;计算题要用验算的方法检查:可以重算一遍,也可以利用逆运算检验等,如果是方程,就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应用题必须先弄清题意,再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列式是否正确,同时更不能忽略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题意将求出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这些方法在考试时尤其重要有效。

  第三,计算实验中,学生改错前先找错因的方法,广泛适用于*时的作业。如果有条件面批,就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当然,错因要坚决杜绝“粗心”、“不认真”“做错了”等毫无意义的字眼,这些都浮于表面,没有实际作用。要让学生从是否抄错题开始检查,在查计算方法,如果计算方法对了,就查具体哪一步出错了,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误等。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必须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根治的效果,使学生尽量少犯,甚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计算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细心检查,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习惯,而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六、规范细节,才能越走越远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新课的第一节,读数,我决定一切从最简单的开始。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容易接近数学的本质。开课,我从最简单、最原始的数数开始,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自然的进入新知,大多数时间我喜欢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就是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进入新知的研究,那种故弄玄虚,为新知鸣锣开道的导入好像越来越不感冒了。随着精心设计的数的出现,学生读数节奏越来越慢,读法也不尽统一整齐,如9999,10000,10001……我们开始慢下来,去研究读法不统一的数,去研究读得比较困难的数,逐渐的寻找读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轻松,顺利实现了难度上的过渡。

  规范细节,才能越走越远。当读数的时候,我强化了细节程序的规范,这是我在这单元的一个重要做法,即规定读数前必须用虚线分级,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划上分级线,分对级,基本就不会出现读错写错数的现象。

  我想写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读数要难,特别是中间有0的情况是更是写数的难点。深入思考之后,认为仍然要强调建立四位一级的概念,细节程序上我进行了这样的规范即先划分级线,写万级一般不会错,写个级时写上4条小横线再填。练习中有不少学生出现了三位一级,如1569300,扰,于是,我又进行了一下对比,使学生明确*的读数习惯和国际统一的读数习惯的异同。再次强调,写数也可先写一条分级线,对应的是万字,然后再分别去填写万级和个级。在求近似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时,尽管我已经凭借经验对这节容易出错的部分作了充分预设,学生出错又有新花样。我采用的细节规范是:先划出分级线,再用三角标出省略尾数的最高位,然后四舍五入的得出结果,结合其中的道理,配合相应程序,大大降低了低级错误。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细。从简单出发,深入研究,可以变难为易,将细节之处作规范,做成程序,可以深入浅出,便于学生有章可循,听说外海小学规定学生每天喝六杯水,具体到喝的时间,教师的监督,使之落到实处,可见其用心良苦,做事之细,一方面充分体恤家长的心情,另一方面大事做细,才可以做得更长久,我想我还要坚持下去。

  七、《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这个规律的发现,让学生在充分地观察、大量的举例中去感悟积的变化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让学生自己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是: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老师只是适时补充或纠正。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不仅使学生了解课本上的积的变化规律:两数想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就乘(或除以)几;我还通过练习,让学生感知了: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的规律;两数相乘,两个因数分别扩大若干倍,积就扩大两因数扩大倍数的积的倍数。如:6×2=12 60×20=1200。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我认为*时的教学不应受教材的框框限制,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最重要的。

  但我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描述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整。“语言表达是学生思维的全面展现”,学生们对于新知内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靠语言描绘去反馈,当学生的概括能力受挫时,我想: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是否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当学生真正明白了一道、两道、十道,甚至更多的题目后,怎样概括,而不是让学生就题论题似乎也是个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尝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怎样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变化的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切不可因为怕耽误进度、怕麻烦、怕罗嗦而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剥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机会,使主导霸道地代替了主体。

  另外,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刻地理解规律,才能熟练、恰当地运用规律,而不是生搬硬套。例如:1、货车在普通公路上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8小时呢?12小时呢?

  2、一块长方形的果园,长是18米,面积是108*方米。如果长不变,宽扩大3倍,扩大后的果园面积是多少*方米? 很显然,这两道题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是最简便快捷的方法。而学生只有真正深刻地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才会活学活用,而不至于再用老法子去绕圈解决,从而使学生更深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八、课后反思-计算器的教学是否应该在教材中出现

  当我教完计算器这一内容后,学生就很依赖计算器,什么都用计算器来算,我很矛盾,我们是不是杜绝学生把计算器带入学校呢?把这一知识点放在第一单元传授合适吗?

  于是,我晚上躺在床上又重新打开教参与大本教案,寻找专家把有关计算器教学放在这一册的真正用意,因为我想专家把计算器放在这一单元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了,也肯定会考虑到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会使用计算器的情况。

  教师用书上说,这册是整数四则运算的终结,学生面对多位数的乘除法时,计算就非常苦恼,学生把计算器当救星,我们应该理解,但我们不能放任,用计算器来代替口算估算笔算,那是行不通的。

  一味的杜绝只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敌对意识。我们应该对计算器计算这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它的好处,也要正确看待它的坏处,将高年级学生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如何合理使用计算器。

  那老师该怎么办呢?

  各有各的方法,但我认为老师不能杜绝,要正确的引导和疏导,晓以利害。*时加强管理,特别是课堂和作业中计算器使用的管理,明确计算器的用途,将口算,估算,笔算和计算器计算做比较,让学生切实利用计算器,起到更好,更大的作用。

  教材中也考虑到这一点,学生的依赖性,所以也有相应的内容安排进去,就需要老师们深入的研究如何管理。教材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利用计算器对大数计算方面的找规律,激发学生巧算心算的能力,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通过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作用。

  第二、利用计算器进行检查口算估算笔算,明确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先口算,然后估算,然后笔算,最后才是计算器计算来检查。如果不利用计算器就可以计算,检查,我们就不能用计算器来算。

  第三,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使他们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次计算都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所以,老师们要让学生有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机会,也要让学生知道,该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简单的计算,我们不能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要在非常复杂的计算时,才使用,另外使用计算器是为了准确的检查错误,发现错误要仔细检查自己在计算时的问题所在,千万要强调学生不能在用计算器计算出来后马上就把正确答案抄到题目里面,对自己的错误要仔细研究。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能埋怨计算器,也不要埋怨教材编写的问题了,计算器的使用的确是必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操作,如何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作用,也认识到计算器生活中的局限性,让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得到提高,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计算方法。

  九、课后反思:角的度量

  教学开始,我从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椅子导入,创设情景让学生判断那张椅子坐得舒服,引发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到靠背角度起着关键的作用,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测量靠背角度工具——量角器。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激起学生认识量角器的内在动力。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下面三张椅子问学生,你觉得那张椅子会坐得舒服点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第三把椅子坐着舒服,因为靠背与座位的角度人们坐起来比较适宜。

  学生回答后小结:根据刚才同学的回答,看来椅子坐的舒不舒服,其靠背的角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哪位同学有办法知道他们的角度?

  教师归纳: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巧妙,但它们都有一定的误差,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不方便运用这些方法,想要方便、准确的确定角的大小,就要用到量角的工具——量角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十、《角》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量角的单位和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怎么看量角器的刻度是一个难点,什么时候从内圈看,什么时候看外圈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学中的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动口“做数学”的时机,从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问题意思。

  认识量角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在量角器上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新鲜的事物总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的观察是认真的,仔细的,汇报发现也很积极,我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引导归纳小结,这个环节学生自主探究学完,从中体验了探索的乐趣。紧接着提出怎样用量角器去量一个角呢?激发学生往下学习的欲望。

  学生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时为什么量角器中间那个点对准角的顶点,零线对准角的一边,另一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和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角的刻度时很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看外刻度线上的数或内刻度线上的数,尽管有的同学会量,也不知所措,说不出理由,因为学生的理解抽象思维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寻找量角的方法,中心对准角的顶点,就意味着量角器上有角的顶点,零线对准角的一条边,另一条边旋转到量角器的另一条刻度线上,说明你要量的角就是量角器上形成的这个角。教学时发现学生比较容易认错刻度,因为每条长刻度线上都有两个数,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什么好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之后请学生发言。有的说:“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的这条边对着的0是在内圈的,另一条边就看内圈的数字,如果对着的0是在外圈的,另一条边就看外圈的数字。”还有的说:“我先判断画的角如果是锐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小数,如果是钝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大数。”

  在这个时机引导总结出量角的方法:

  “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一边认刻度,内外分清楚。”还真不能小看学生的力量,他们总结的方法很适合大家用。这样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得出的结论,比教师一一讲授要好。

  此外,近阶段本人教学收获是:在上常态课时,有时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朝自己设定的方向发展,通过观察我发现,其实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体验,在教学时要关注这些,选取合理的因素加以利用。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不同的进步。

  十一、把一个大数变成“亿”或“万”做单位的数

  教学把一个大数变成“亿”或“万”做单位的数时,发现只讲算理,让学生理解,再应用,对于理解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这个知识点确实有些抽象,较难理解,出错率较多。

  于是,经过思考与实践后,发现用简单的口诀让学生先记忆方法,用口诀练习较多的题目后,不易理解的知识,就在慢慢的练习中,消化理解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小窍门:

  口诀:“一圈、二看、三省略”

  如:把1276270000变成“亿”做单位的数。

  一圈:题目让我们把数变成谁做单位的,我们就把哪一位圈起来。现在让我们变成“亿”做单位的,所以我们就把亿位上的“2”圈起来;

  二看:看圈后面的第一个数,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判断它需不需要向前面的数进“1”。1276270000; +1

  三省略:“12”变成“13”后,圈后面的的数字省略,加“亿”字。 整个变化过程:1276270000=12≈1300000000=13亿

  注:其实此类题目还要根据问题的不同,灵活处理。

  1、变成“万”或“亿”做单位的数,可用上面的方法;

  2、省略“万”或“亿”后面的为数时,最后一步,只需把圈后面的

  数字都变成“0”即可。

  如:1276270000=1276270000≈1300000000

  我们也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1300000000”与“13亿”的异同点。他们的大小是相同的,但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1300000000”表示13亿个1,计数单位是“一或个”;

  “13亿”表示13个一亿,计数单位是“亿”;

  之所以会发明“13亿”这种技术方法,是为了书写,辨别起来更加方便、简洁。

  今后学习了小数后,我们还会更进一步、更准确的把大数变成用“亿”或“万”做单位的数。

  如:1276270000=12.7627亿

  十二、教学疑问

  在教学《*行四边形》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测量等方法,发现*行四边形边及角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汇报时,强调了“对角相等,对边相等”的特点,对于对边*行很少能考虑到。老师提醒后,也能发现,但在他们的意识里,对边相等记忆、理解得更深刻。

  所以在让学生总结“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行四边形”时,很多同学都说:“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行四边形”。可是,书上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做练习时,很多学生还是填写:(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不知这种填写答案是否也算正确呢?

  十三、末尾带“0”的数怎样计算不容易出错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带“0”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计算中,不是把积末尾的零少写,就是在积的末尾多添零,怎样才能不让学生出错呢?

  经过思考,我想到了在大数的认识教学中的分级方法。把因数末尾的“0”也按分级的方法那样用虚线分开,这样在计算时就会与乘积末尾的“0”分开,学生出错的就少了。

  例如: × 我把这种方法交给了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竖式上把因数末尾的“0”,用虚线分开,这样积的末尾到底写几个“0”,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在实际的计算中学生的错误真的减少了。

  十四、漂亮的十进制计数法

  我喜欢数学,其中十进制计数法更让我对数学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是何等的智慧?简单的十个数字因为这种聪明的方法,变化无穷,大数小数全部搞定。所以每次教到这部分内容,我都试图将自己的这份佩服感染给学生。多年前,曾经上过这节的公开课,有数的发展历史引入,隆重推出十进制计数法。这次因为是刚合校,投影电脑都没有到位,无法展开给学生,只能口头介绍,效果大打折扣,还好,孩子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感兴趣,在我的极力渲染之下,渐渐溢出钦佩之意,心下暗喜。于是游戏上场。十进制计数法中让学生扎实的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十分重要,为了让孩子们切身理解,我让他们自己变身计数单位,那他的座位自然就是数位了,按顺序排列,一排就成了一个生动的数位顺序表,每个孩子身临其中,乐滋滋的接受组数,解释数的任务,以此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数位顺序表,而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让一个孩子来当数字9他在数位顺序表示上移动,大家说出它代表的意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一向不主张孩子死记硬背,因为我当学生的时候就特别不喜欢背东西。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数位顺序表,我还想到了一种方法,试了几次,效果不错:用左手四个指头表示个级,大拇指表示万,然后类推,这样就把数位顺表带在了手上,随时都可以用。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比较大。一直在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努力:让数学学习更接近数学的本质,让数学课堂更多一点文化气息,有时觉得自己像个声嘶力竭的叫卖者,总是见缝插针的把*数学文化的点滴加入课堂,希望能够多多少少的渗进学生的思想之中,有时候看到一些孩子茫然的眼神,就觉得很可悲,希望我的努力能多少改变他们一点点。

  十五、*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在对教材进行仔细地分析后,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通过复习四边形,开门见山,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

  数的认识其认知结构是相通的,都要从“数的意义、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排序”等方面进行认识和研究。现行小学教材把数概念的教学分散编排在一至四年级中,但由于老师在每次的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同时课堂组织中数的读、写、组成的又独立进行。从而造成学生年段知识间的断裂与跳跃,对单元知识缺乏整体的认识,所以同一层面的`学习必然呈现重复、机械、割裂的状态。

  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相应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生活中的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对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为了让学生从数的读、写、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概念能进行全方位的认识,我尝试让学生依据已有经验,从整体进入对大数的自主性研究。同时通过与原有认知结构多角度地沟通,使之不断提升学生的数概念认识,形成学习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主动发展的契机。

  学生经过一至三年级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一定的经验,这就为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做了很好的铺垫。基于以上认识,我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让学生依次经历万以内的数,再到十万以内的数,再到整个万级数的认识这样一个过程。引导学通过对万以内数的读法进行类比迁移,沟通五位数与万以内数的联系,再类比到整个万级的数。同时在过程中体会数位顺序表的生成性,掌握分级读数的原理与方法,拓展了学生今后的延伸学习的思维与能力。

  这是一堂复制课,是根据局小的一节课,自己再进行了一定的理解,稍有所改动。

  本节课分为三大块教学,第一大块是分类,在教学的时候,因为出现了类似40501的数,我想表扬,放是放开了,但在收的时候忘了收。当时没有反应过来,虽然过了一会儿就已知道,但以覆水难收。我指的是第一大块在结尾的时候,应作如下总结:我们在这里仅对8个5位数进行了研究,就已会读所有的五位数了,看来分类研究对数的研究是非常有用的,我们今后要多采取此种研究方式来为我们服务。

  第二大块其它问题是都在预设之内的,有个问题给我来了个措手不及,也就是100000的写。因为本节课的重心是万级数的新数位的产生以及它的读写以及组成。所以对写数稍有所放松。在然后在这里我就多问了一个问题,1000000怎么写,当然相应的延长了时间。另外,我对原来的结构中的十位、百位、千位的产生过于琐碎,又让学生重新说了一遍,而没有重心下移,也导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第三大块的教学时间不够,从而在最核心的一块学生的时间感悟不够,一堂课的整体感也就没有出来。

  到了第三大块的时候,我看了一下时间,还剩15分钟,就比较急了,因为学生感悟的时间比较少,对于无0的万级数学生会读,但更重要的读法的补充有问题。我原来是通过两个问题来推进的:一是无0万级数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以此来完善无0万级数的读法,二是对于无数位表的12345678怎样读比较简单,从而完善万级以内数的读法。到底是先比较相同点还是先比较不同点。从课堂生成来看。这样的三个步骤我觉得比较好。一、万级上的2356与个级上的2356有什么不同,生答:多一个万字。二、其它还有什么不同?生:没有。三、师收:也就是万级数按个级数来读,再多一个万字。我有点过于纠缠了。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叫学生写数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写在数位表中,没体现出分级读的优势,应提醒学生写在表外。这样学生就会应用刚才所学知识来读新的无0的大数。关于有0的数的读法,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是:一是在读万级数的时候,因为规则没有完整归纳,所以导致到有0数无法顺利迁移,即万级数按个级数读,然后再找读法是否相同,再让学生读起来就比较方便了。所以这里的第一层次是先学生读,再比较0读法是否相同。第二层次应让学生有一个知道0的读法相同之后,读一读,再一次感悟。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

  *角和周角是两种特殊的角,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本节课充分利用旋转这一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首先借助学具活动角, 让学生先固定角的一边,旋转角的另一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中的各种角,让学生在玩学具中建立角的`概念。理解锐角、直角、钝角、*角、周角的联系。

  具体设计如下:

  1、同学们,你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老师的要求,用你手中的教具,你能摆出几种角,它们有什么关系。

  2、如果我们把这条边继续旋转,就得到这样一个新角,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它是*角,老师画出来)

  3、看着这个新朋友*角,你有什么感觉?说一说*角和一条直线有什么区别?

  4、想一想:一个*角中包含几个直角?你是怎样知道的?

  5、*角和钝角相比,哪个角更大,为什么?

  6、如果我们把*角的一边再旋转,旋转到与另一边重合,我们就得到了周角。(标示周角)周角和其他角相比,有什么不同?(周角转一圈,像一条射线。)周角与射线有什么不同?

  7、你们想想,周角和*角相比,哪个更大一些,为什么?

  8、你能说出一个*角或周角的例子吗?(打开的扇面、打开的书;表盘上时、分、秒针的轨迹等)动手摆一个*角、周角,和你的同桌互相展示一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对计算器有着程度不同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能熟练操作了,所以以往我们会教给学生怎样开机、关机,认识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显示屏,会板书按键的程序框图等这些内容我认为都不需要教。这样教,并没有起到教学的促进作用。我以为,需要教的,是储存数据和提取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指导上。在这节课上,我不是问“你会用计算器吗?”而是以不断地追问“我会用计算器吗?”来贯穿全课,体现了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建构的理性认识和培养学生反思智慧的高度自觉,应然的课堂和实然的课堂达到了很好地一致,我非常满意。

  人们在生活中是十分相信计算器的,甚至是“迷信”。但计算器算出来的结果一定又对又快对吗?

  通过课始三道题和男女大比拼。在组织学生交流完感受后,老师的.概括是----

  第一,为什么要用计算器?或者说什么时候才用计算器?遇到大数目的计算才用计算器来帮助,并不是所有计算都需要用计算器。计算器不是神,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

  第二,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真正用好计算器,首先要熟悉你的计算器,它是聪明型的还是傻瓜型的。像第三题,聪明型的计算器,当然可以直接输入了;傻瓜型的计算器,最好要学会用“M+”和“MRC”这两个键。

  考虑到可能有学生用“倒减”的方法来解决记忆中间数的问题,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20655÷ (27×45) =”,对全班同学是巩固,对提出“倒减”的同学还是醒悟:“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

  第三,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并可以用估算来帮助验算。

  新课标指出“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资源”的生活情境,借助计算器的计算,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计算器的"优越性。

  关于“猜数字”游戏

  借助计算器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数和运算的美妙。我把一些传统的题材在这节课中做了教学加工。不只是一种展示和欣赏,而更多的是一种激发和挑战。

  在这节课上,我正视并接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课中创设的“猜数字游戏”,由于数位多确实需要用计算器,但正由于数位多,学生可能会把9个“5”输成8个或10个“5”,“12345679”也可能输成“123456789”。“计算器算的也会错?”分析错因的过程就是学习使用计算器的过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这一周的教学任务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效果明显的不好,错题的类型很多。我仔细地分析了学生的错题,发现,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负迁移的干扰比较大。

  1、商的位置写错,因为,试商的时候是将80除以20看成8除以2来看的,所以就将商写在十位上了。这是试商带来的负影响。

  2、除的时候不该落下的零就落下了,主要出现在商是两位数的时候,最高位上商的时候,除数的个位上本来不需要落下来,也就错误的落下了,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以前学了末尾有零的乘法的影响。

  3、基础问题也是运算错误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有些同学不会退位减法,尤其是连续退位减法;乘法口诀也不熟练。

  4、还有部分同学,计算竖式完全正确,但在横式后写结果的时候,抄写错误,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验算习惯,完全是任务观点。计算错误,验算却是正确的。

  总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效果不好,原因很多,总觉得学生在低年级学得很不扎实。也许是训练不到位;也许是本来计算就枯燥,且有一定难度,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浓;一些家长也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不能很好的配合教师的教学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6

  《合理安排时间》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里面的知识,是通过简单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节课我是这么设计的:

  一、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客人到了,先为客人沏杯茶,这是常见的招待客人之礼,也是小学生比较熟悉的。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精心设计了先为客人沏茶,再请客人吃烙饼的活动场景,浓郁的生活气息,把学生请进招待客人的具体情境中。当画面呈现出妈妈让小明给李阿姨烧壶水沏杯茶的信息后,不马上提出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问题,而是让学生想一想,*时沏茶需要做哪些事,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老师要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以一个个的具体事例,组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操作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体会优化思想。

  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借助学生交流的成果,直观再现烙三张饼最佳方法的过程,让全体学生清楚的看到,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印证了学生的发现,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烙三张饼最佳方法的理解。再如:在学生一次解决四张饼、五张饼、六张饼的最短用时后,请学生讨论解决烙七张、八张、九张、十张饼分别最快需要几分钟的问题。这些活动,让所有的学生了解了小伙伴的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发现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这些活动,还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

  上述教学活动既使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向上学习态度的体验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尽量改善。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万以上的数的信息,在课堂中又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于大数目有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一万、十万,甚至更大的数到底是多少,大数在孩子的头脑中不再是没有意义的。在教学计数单位时,从已经学过的个级入手,结合计数器,学习万级、亿级,以及各个数位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太保守,始终牵着孩子走。如学习万级的计数单位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亿级的计数单位,各个数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对计算器有着程度不同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能熟练操作了,所以以往我们会教给学生怎样开机、关机,认识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显示屏,会板书按键的程序框图等这些内容我认为都不需要教。这样教,并没有起到教学的促进作用。我以为,需要教的,是储存数据和提取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指导上。在这节课上,我不是问“你会用计算器吗?”而是以不断地追问“我会用计算器吗?”来贯穿全课,体现了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建构的理性认识和培养学生反思智慧的高度自觉,应然的课堂和实然的课堂达到了很好地一致,我非常满意。

  人们在生活中是十分相信计算器的,甚至是“迷信”。但计算器算出来的结果一定又对又快对吗?

  通过课始三道题和男女大比拼。在组织学生交流完感受后,老师的.概括是----

  第一,为什么要用计算器?或者说什么时候才用计算器?遇到大数目的计算才用计算器来帮助,并不是所有计算都需要用计算器。计算器不是神,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

  第二,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真正用好计算器,首先要熟悉你的计算器,它是聪明型的还是傻瓜型的。像第三题,聪明型的计算器,当然可以直接输入了;傻瓜型的计算器,最好要学会用“M+”和“MRC”这两个键。

  考虑到可能有学生用“倒减”的方法来解决记忆中间数的问题,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20655÷ (27×45) =”,对全班同学是巩固,对提出“倒减”的同学还是醒悟:“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

  第三,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并可以用估算来帮助验算。

  新课标指出“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资源”的生活情境,借助计算器的计算,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计算器的优越性。

  关于“猜数字”游戏

  借助计算器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数和运算的美妙。我把一些传统的题材在这节课中做了教学加工。不只是一种展示和欣赏,而更多的是一种激发和挑战。

  在这节课上,我正视并接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课中创设的“猜数字游戏”,由于数位多确实需要用计算器,但正由于数位多,学生可能会把9个“5”输成8个或10个“5”,“12345679”也可能输成“123456789”。“计算器算的也会错?”分析错因的过程就是学习使用计算器的过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9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线的认识》,我在备课时参考了很多教学设计,同时拿出自己第一次使用这册教材教学生时学生出现的问题,感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三种线,确实得花点功夫。

  从“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顺序,再到“认识射线——直线——线段”,到现在符合学生学习顺序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顺序,教材作了很多改进,但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生活的例子不难,但真正让学生抽象认识,问题就很多。

  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学生认识这三种线容易出现认知错觉。一是认为很长的线就是直线,如教材有句“如果铁轨像这样向两端无限延伸……”,用铁轨让学生认识直线,处理不当学生会形成像铁轨那样很长的线就是直线。二是认为直线比射线长,因为直线可以向两端延长,射线只能向一端无限延长,而四年级学生对无限长,空间想象是有,但换成文字来理解,很容易出现偏颇。

  在课堂上,由于现实生活中取不到真实的素材,学生理解起直线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脱节。教材用假设无限延伸的铁轨的例子,很多老师引用孙悟空金箍棒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我觉得更需要通过一种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才能真正理解。

  以生活中的素材或者一些民间传说形象来引入,但通过什么有效的活动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顺利过渡,为学生认识线搭好脚手架呢?

  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动手画线来理解。

  师:象人行道这样的线,有一定的长度,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线段”,我们可以用一条有两个端点的线画出来表示。

  线段

  (在这里,由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画法)

  师:象手电筒这样射出来的光线,一端在天空中无限延伸,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射线,你们能在纸上把它画出来吗?

  (学生尝试画,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纸上如何表示无限长的光线,有了画线段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能用一端画端点,另一端不画端点的方法来表示射线)

  师:像金箍棒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的线我们把它称作直线,在纸上我们该如何来表示这样无限长的直线呢?

  (学生有了画线段和射线的基础,很快能用没有端点的线表示直线)

  这样在动手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如何表示有限长和无限长有了切身的体会,自然通过动手画的活动,把具体形象的线抽象为数学知识,对这三种线的区别理解也很深,无须通过死记硬背、大量练习来认识这三种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

  根据数学新课标理念,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经历探索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上。课开始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特殊算式的口算,例如:25×4,125×8,25×8等,为学习简算作铺垫,再让学生猜一猜情景图中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并估一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出示课本情景图,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写出计算小长方体个数的不同算式,在计算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合作交流讨论后,举例验证,进而建立模型,归纳总结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最后应用规律,由学生独立尝试练习,集体交流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课后仔细分析,我觉得从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来看,应该让学生边学边练,讲完乘法结合律就来进行简便运算的教学,这样更利于运算定律的掌握、理解。并不是每次按照学生上课随机调整教学就是灵活的课堂,就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时也应该把学生调整到自己预定的计划、预期目标、认准的方向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篇(扩展5)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10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1

  一、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每一节课都是经过认真构思和计划的。

  1、作为一名育人工作者,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所以我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适当的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有些书本没有提及到但是又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某些以前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稳固就适当及时进行补充复习,让学生重新回忆已学知识同时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拓展学习。

  3、考虑教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特点用不同的方法把已掌握的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为了更形象的教学,能用多媒体上的课都尽量用多媒体,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比赛的形式来上课。让学生多动手,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出结论,在教学里让学生思考发现规律和引出结论。回忆从前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的时候对怎样的教学感觉郁闷没兴趣,所以尽量避免满堂灌,避免照本宣科。该班学生向来对数学不怎么感兴趣,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我常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他们喜欢比赛,我就抓住这个特点,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一起比赛,上新课时比赛看看哪个组最快发现规律和结论,练习课就比赛看看哪组的同学最快全部做完而且是又快又准确。*时上课都尽量能穿插和该节学习内容有关的小活动。比如该班学生的反应比较慢,口算能力比较差,为此我专门制作了大量的口算卡片,每天上课之前都抽几分钟抢答。而这些小活动也使学生热情高涨,不知不觉的喜欢上数学了。

  二、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注重抓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喜欢数学并乐意参加课后的数学辅导。

  本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注重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以朋友的身份又以教师的身份教育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喜欢数学并乐意参加课后的数学辅导。

  四、我都积极参与听课,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

  不管是本校的公开课还是其他学校的公开课,我都积极参与听课,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为了提高自我素养,我经常到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时经常和身边的同事以及其他学校的同行交流,请教教学问题。有时候主动要求去听别的教师的课以学习人家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教育好学生并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工作。

  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我觉得每一位教师都有义务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教育好学生并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工作。所以,除了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的知识的同时我也很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些问题班主任可能没发现但是我发现了我也会找班主任商量一起及时解决问题。

  小学生的思想容易受环境影响,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薄弱,做教师的有义务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发现了问题我会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会告诉班主任,班主任也会适当进行思想教育。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课任老师和班主任的合作很重要。

  六、进行自我检讨,力求不断的提高自我教学质量。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每上完一节课都会进行自我检讨,力求不断的提高自我教学质量。比如上几何知识的课我总要准备很多资料,制作相关的图片,以让学生能形象的理解几何概念,但是还是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对几何的"知识非常的不敏感,考试的时候几何的失分非常严重,我也经常给他们补习几何知识,可是还是发现有部分学生连低年级学过的“直角等于多少度”这样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

  我也想,这方面除了学生本身的问题之外,我觉得我也该找更好的方法去让学生理解抽象的几何问题。这个问题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摸索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做个合格称职真正能帮到学生的好教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5班和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回顾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可以说既紧张忙碌而又很充实。本学期,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课标,通过对课标的研读,对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有了更准确的认识。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用心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针对本班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直观演示、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精心设计练习课,讲究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练习效率。从不同角度创设了课堂有效教学情境,整体上使不同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具体如下:

  1、创设各种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2、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了"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3、及时复习。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中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4、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5、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鼓励,勇气。

  三、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补给优秀,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注意培优,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由于班额过大,学生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在*时教学中,我采取书上的题学生做完后教师检查到位,我认为这样能准确掌握学生学得怎么样。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了争做小小主考官的策略,让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各项基本能力考核,当上主考官,再指导他们考核选拔第二批、第三批主考官,既为教师减负,又培养学生的能力,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次达到学习要求,效果比较明显。

  本学期,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做作业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书写较差,正确率较低;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不能积极与老师配合,造成了学习差。据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经常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3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四年级的数学学科,学生在学习程度上,学习态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两极分化有些严重,相对而言,优等生人数要好于差生,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出现低分的同学比较集中,所以在本学期内,差生我侧重于补差,优生我侧重于培优。

  对于差等生的培养,我首先会从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做起,在这个班里有两三个同学,基础很差,家长又不重视,原来我总是对他们特殊照顾,有些作业他们可以不作,但是从最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发现有些任务他们是可以完成的,当然这得需要老师不断的指导和监督,所以这学期将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同时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注意他们,关心他们。

  通过和差等生的接触,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尤其是这个班的学生,在智力上和其他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所缺乏的是让自己学习的动力,以及让自己逐步提高的耐心,这方面的

  工作就需要老师课下和他们的接触、交流,以及对他们思想的熏陶。

  对于优等生的培养,则是让他们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扩展他们的课外阅读面,比如适当的给他们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如各种名著,以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同时也常给他们多一些练习,让他们接触到更多更深层次的题型。而且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

  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对于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总结,让他们明白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总之,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包括班级中间的部分,在本学期工作中,我都将一如既往的关注他们每一个人,设法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力争以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课堂之外,则尽自己的最大可能让他们保持着这种兴趣,而且我永远记着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所以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也要及时给予他们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能力,当然这种夸是需要技术的,这就更加要求我在本学期工作中多和孩子们沟通、交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将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我的教育下,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在进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4

  这一学期我们四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数学老师秉着认真、务实的态度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努力把教学抓紧、抓细、抓实,在实践中探讨、反思、交流,求得共同成长,以求达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回顾前阶段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和本学期教研组活动计划。

  开学初,根据教务处工作计划的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方向和重点,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为了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采用了集体学习教材,讨论研究重点、难点,并有一人负责主讲,进行集体讨论二次备课,每位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再进行修改,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二、加强理论学习,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强化学习意识,我们把强化理论学习,拉近理论和实践之间,理论和教研组教师之间的距离作为本学期教研组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立足课堂,学习理论,营造课改研究氛围,创造更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沃土。在研究教材,钻研教参的前提下,正确领会教材意图,并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的原则,合理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理解课标。

  三、提高教研活动质量,促进教师成长。

  1、我们数学教研组是一个团结温馨的团体,我们充分利用每周星期四下午进行学习与研讨,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或某一个知识点可能会在教学中出现,这时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课后我们又再一次聚在一起说说上课后的体会、心得。

  2、每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做到每次活动有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开课、评课,为教师创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教研有活动计划,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分析、总结。通过开公开课,促使组内老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课堂教学上多研究、多探讨、多提高。

  3、加大教科研力度,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组织教师积极学习教科研的有关理论知识,提高教科研意识。

  4、我们四数教研组还对全校承办了聚焦实践、打造有效课堂”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得到了我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四、下阶段的改进措施。

  1、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认真看图、学会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关注课堂效率。

  2、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首先教师要做到精讲,一题多讲,举一反三,使每个知识点能讲全讲透,以便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成的知识网络,追求知识的连贯性。

  3、对于后20%的学生,要注重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以书本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力求做到课课过关,作业天天清,抓*时,重积累,让学生循序渐进,慢慢地赶上来。

  当然,本学期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活动前的组织安排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方面工作做得较少、教师和学生的竞赛活动开展得不够充分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研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5

  时间过的很快,一学期就这么匆匆而过,总结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人任教四(1)班数学,学生人数为25人。学生思维活跃度相对较弱,根据中年级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是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书写规范化的习惯、检查验算的习惯,要结合知识的复习整理,逐步培养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的习惯。

  二、教学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

  (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和教师精讲例题学生大量演练习题的所谓“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转变角色,便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肯钻研、善思考、勤动手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感受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如本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教学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五)改进教学评估方法。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6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4年级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工作,对孩子们*常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习惯基本上有所掌握,也能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精致计划,认真谋划好学期工作。

  精致的计划是工作有成效的重要保证。学期初,我就认真研读教材,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细化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教学进度,使得教学计划有很强的操作性。

  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较大,同时,相当多的学生有着较严重的知识缺差。针对这一教学现实,我进一步制定了各个单元的教学计划,注意在各个单元的教学中,都安排了重点的训练内容,厚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每单元结束,我还要回过来反思单元教学情况,进一步完善新单元的教学计划。精致的计划,保证了学期各项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认真备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精致的计划需要认真的备课,认真的上课和细致的反思来贯彻和落实。本学期,我严格遵照学校不备课不上课的要求,认真的教材研读,思考最优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组织,力求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以思考,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积累良好的学习经验,实效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备课中,我注意反思,认真梳理自己课堂教学流程,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把握程度。一学期来,我认真反思,力求做到每课有反思,单元有小结。

  三、作业设计认真,反馈评价有效。

  孩子的学习,作业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为响应教育局推进的减负理念和计划,我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发掘每一节课的知识点,作业结合知识点循序递进,让学生精练习,细思考,力求做一题,练一片,切实提高练习实效。

  结合班级里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现实,我还注意精选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每日精选试题一、两道,通过抄写或利用校讯通发布,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对于学生的练习,我能做到批阅及时,结合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我都能认真思考,找到学生思考的忙点,开展有效的指导。

  四、培养良好习惯,关注学习品质。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基础性学习,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尤其重要。可以说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是关系到孩子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学中,我注意从细节入手,从作业的格式,作业的书写、作业的订正以及书本的整洁等做严格要求,并且定期的开展检查和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我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分析和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五、认真多好沟通,力求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学科教师以及家长等的系统协调和配合。教育工作中,我注意和学生家长沟通,认真就教育的细节与家长交流,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技能。我还注意和班级的学科教师交流,综合了解孩子的学习表现,开展分析,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效。

  一学期,尽管班级中有些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看到班上整体的学风在好转,相当多的孩子在进步,我甚是欣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7

  本学期本人根据四年级学生的情况,对个别优生进行培养,发挥优生的所长,并对差生进行教育,提高差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校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有内容地开展工作,巩固他们的学习基础,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一、在培优辅差方面做了这些工作:

  1、定期开展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安排好内容。

  2、进行分层教学,优生以提高为主,差生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还设立培优及辅差部,完成分层练习。

  3、向学习传授学习方法,发掘他们的潜力。

  4、经常出一些思维性较强的练习和能力型的训练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利用课堂、课间时间进行辅导,确保学习时间和质量。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6、经常向优生进行思想教育,找差生谈话,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生帮助差生,以照顾个别差生的发展。

  二、取得的成绩:

  进行了一学期的培优,优生碰到难题也注意了学习的方法,促进了思维发展,这个学期的培优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差生的转化也相对比较明显。

  三、经验及存在问题:

  通过教育,培养了优生肯学的思想,肯大胆去钻研一些难题,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问老师。虽然有些知识学生不会,但通过思维过程,他们觉得很有成功感。如果能坚持这样做,对学生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培养机会。

  存在问题:在方法的探讨上还要多式多样,针对不同的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

  四、今后如何开展工作:

  今后要继续发扬好的方面,扬长避短。以学校的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宗旨,多想办法,提高学习成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8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钻研业务

  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说实在的,四年级数学教学比上学期教学难度大多了,有些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想一想,让学生会做那就更难。比如:用5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什么时候积最大,什么情况下积最小。教学中很难让学生明白。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智力。

  三、作好复习工作

  在复习时,我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9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四年级的数学学科,学生在学习程度上,学习态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两极分化有些严重,相对而言,优等生人数要好于差生,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出现低分的同学比较集中,所以在本学期内,差生我侧重于补差,优生我侧重于培优。

  对于差等生的培养,我首先会从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做起,在这个班里有两三个同学,基础很差,家长又不重视,原来我总是对他们特殊照顾,有些作业他们可以不作,但是从最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发现有些任务他们是可以完成的,当然这得需要老师不断的指导和监督,所以这学期将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同时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注意他们,关心他们。

  通过和差等生的接触,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尤其是这个班的学生,在智力上和其他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所缺乏的是让自己学习的动力,以及让自己逐步提高的耐心,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老师课下和他们的接触、交流,以及对他们思想的熏陶。

  对于优等生的培养,则是让他们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扩展他们的课外阅读面,比如适当的给他们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如各种名著,以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同时也常给他们多一些练习,让他们接触到更多更深层次的题型。而且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对于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总结,让他们明白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总之,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包括班级中间的部分,在本学期工作中,我都将一如既往的关注他们每一个人,设法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力争以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课堂之外,则尽自己的可能让他们保持着这种兴趣,而且我永远记着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所以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也要及时给予他们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能力,当然这种夸是需要技术的,这就更加要求我在本学期工作中多和孩子们沟通、交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将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我的教育下,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在进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10

  一转眼,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结束,这个学期担任四年级(3)班数学等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下面就数学教学工作进行小结。

  一、教学常规工作。

  这一学期担任四年级(3)班数学等科教学工作。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请假,没课时也尽量早到学校写教案、批改作业。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学生们也应该了解了我的性格及上课方法,这一学期下来,上课纪律比较良好,只有黄磊磊同学不能完成作业与练习。

  教学中,学生虽然是分层次的学生,但是有10多人是另外进来的,因此在教学简单的内容时,也得照顾他们,教学进度也不能太快,这样就使得已经明白了的学生觉得浪费时间,这部分学生感觉是重复教学,就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上课就会开小差,因此教学过程中有时感到教学课时不够用,可能是自己教学水*差的缘故吧!也有可能是自己做得不够到位。

  第一、二次月考,成绩不太理想,我自己研究了每一个学生的试卷,找出错误严重的题目,特别是大分题目,进行了深思,并在瓦校长组织的年级组会议上进行了小结,虚心接受年级组老师的建议,瓦校长给我班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并查看了试卷,并对我做出了建议,感谢瓦校的关心与指导。经过年级组会议及几个同科老师们*时在一起的交流;我们几位老师积极上公开课,互相取长补短,特别是期末冲刺阶段,我们找了前几年的期末试卷并设计了答题卡,并从网上找了一些试卷,对学生们进行复习巩固,四年级几个班大部分学生在后面的月考及期末统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存在的不足。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教学中课多的那一天,不注意会把字看错、讲错。缺乏克制脾气的耐心,看见学生不认真听课、打瞌睡时会高声批评学生。

  三、今后的打算。

  今后多向其他老师学习新课教学,锤炼自己的脾气,借助“班班通”设备,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时刻提醒自己做得还不到位,努力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篇(扩展6)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本册内容提供了现实环境学习的题材,创设了探索数学规律的载体,重视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强化统计知识的过程学习,为此在教学中要设计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思想,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1、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3、能对大数进行改写

  4、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

  第三单元乘法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6、较大数的估计方法

  7、计算器的认识与运用

  8、乘法运算定律的探索

  第五单元除法

  9、两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10、常见的数量关系

  11、探索商的运算规律

  12、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13、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14、能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结合起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线与角

  1、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

  2、*行线与垂线的认识

  3、*角、周角的认识

  4、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5、认识较复杂图形的形成过程

  6、认识图形变换的操作过程

  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7、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8、知道任意角度的方向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

  1、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3、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的经历简单的数据的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实例,正确地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

  2、注重培养计算能力

  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练习有计划地安排,在防止学生负担过重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练习。

  3、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空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学进度:

  (见教参课时安排)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篇(扩展7)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3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

  乘法分配律是第三章的教学难点也是重点。这节课的设计。我是从学生的生活问题入手,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图植树问题展开。这节课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中,通过这次植树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是从身边的生活中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4+2)×25=4×25+2×25这个等式。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同时利用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乘法分配律”,为后来“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重点是理解算式的意义,我们在引导中进行总结(4+2)个25的和也可以写为25分别乘以4和2,再把他们的积相加的形式,接着让同学们再次深化理解自己尝试写出几个类似的算式,由于是网上教学,没办法直接展示学生的算式,于是我在大屏幕上写出几个算式,让同学们来说一说他们的观察到的算式,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规律。进而通过计算,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这节课的不足:

  当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练习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做题时会错误的把中间的+抄写成×,导致错误。这说明学生没有完全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区分,还需要再次进行强调。

  这节课上对学生的主题地位有所忽视。虽然是网课教学,没办法与学生共同在一间教室,没办法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但是顾虑到时间的限制与学生的互动,留给学生的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接下来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减少授课容量,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篇(扩展8)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

  教材说明

  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与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有所不同。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只把被除数的尾数省略,求它的近似数。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则要先分别求出被除数、除数的近似数。而且除数是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被除数从哪位起省略尾数,可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及运算的方便程度来决定,使求出的两个近似数可归结为表内除法口算。由于被除数、除数都要先求出近似数,比第六册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要难。

  例6,通过运酱油的情境引出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

  教材给出了两种估算方法:一种是把被除数、除数取近似数后,用除法口算;另一种是把被除数、除数取近似数后,用乘法口算,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教学。教学例6,完成练习十四中的习题。

  2.教学例6时,可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取538和62的近似数进行估算比较合适?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使学生明确:取近似数时首先要考虑所取的近似数与原数不能相差很大,然后要考虑运算的方便,可以归结为表内除法的口算。

  让学生做“做一做”的题目时,要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取近似数后再计算。

  3.关于练习十四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3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提示学生怎样取近似数后再进行计算。

  第51页最下面的思考题。其解答的思路是:根据题意可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从图中看出:①只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28-10=18(人);②只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是14-10=4(人);③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的人数是42-18-10-4=10(人)。

  教材说明

  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过程,实质上是先除以几,再除以100的连除过程。如3600÷300=3600÷3÷100=1200÷100=12。在这个过程中,用一位数除是重要的一步;用100除则是用十除的类推。因此,教材首先复习了用一位数除、用整十数除,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准备。

  例4教学用100除一个数。教材从除法的意义入手,明确用100除的口算算理。然后出例5教学用整百数除。所出的两道口算题,一道是商一位数的,另一道是商两位数的,都通过方框中的话突出用几百除的口算方法。两道例题后,引导学生讨论、总结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规律。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2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两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80÷2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设计练习更实效?怎样把新知识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一堂课下来,如何轻松的让学生接收新知识。

  通过这节课口算教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备课中学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维的训练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点。同时涉及的都是计算题,应该让学生多一点训练。我们作为指导者就可以了。

推荐访问: 上册 反思 小学四年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