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三复习化学2(精选文档)

高三复习化学2(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15 20:18:02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三复习的化学第1?、认真读书与动脑动手相结合。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学试卷分析可发现,某些考生对综合性强、难度大的题能迎刃而解,而对一些“简单基础题”却失分。究其原因,不重视(或不认真)读书是易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复习化学2,供大家参考。

高三复习化学2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1篇

1?、认真读书与动脑动手相结合。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学试卷分析可发现,某些考生对综合性强、难度大的题能迎刃而解,而对一些“简单基础题”却失分。究其原因,不重视(或不认真)读书是易犯的毛病。在总复习阶段,既要一丝不苟地认真阅读教科书(包括书上描述的实验及课本上的每一道习题),读教科书时,从理解入手,体会教材内容,对于概念和定律中的关键词语必须“咬文嚼字”,融会贯通。也要动脑、动手,做适量的各种类型的习题,在此基础上牢固地记忆,这样,肯定获益匪浅。

2?、专心听课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教师总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当年的“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备课、讲课的。因此,考生在上课(或早、晚自习教师辅导过程中)一定要专心听课。听课时要抓住重点,每当老师讲解重点内容时,都会特别强调,此时,你务必用心理解,千万别嫌教师啰嗦。倘若个别地方未听懂,可做个记号,待课后迅速去问,以免影响自己继续听课。与此同时,做课堂笔记也应抓住重、难点。听课时还要用心尽快理解教师讲解的意图,围绕教师所讲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读书、做题并独立思考,在此过程中,若发现疑难问题,可问教师或同学,直到解决问题为止。少数考生误认为老师是“老生常谈”,喜欢我行我素,甚至一味埋头做题,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3、?全面复习与查漏补缺相结合。在总复习阶段都应全面复习。因为高考试题的考点覆盖面都比较宽,全面复习有利于对全部材料的系统掌握,并保持其完整性。在复习化学过程中,考生若发现掌握知识有遗漏,可即时进行查漏补缺(特别是化学高考中的“常考点”),通过努力,将其难点各个击破,从而增强兴趣和信心。一般说,先进行比较粗略的整体复习,后进行细微的重点知识复习,这样“面”、“点”兼顾,必然会提高复习效率。此外还应注意,复习要及时,要赶在没有遗忘之前进行,这样,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模拟考试与高考“实战”相结合。临考前,教师为了检查复习效果,往往要进行一些单元测验或模拟考试,这是十分必要的。考生应把每次模拟考试都当作高考“实战”来对待,并按高考的气氛要求自己。如认真审题、规范表达、快捷阅题或解答、减少或杜绝过失性失分等。这样多次的训练,必然使你取得丰富的经验,使自己临场不慌乱,应付自如。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2篇

分析近两年来的高考试题,总的变化规律是变中求稳、变中求新,并且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等,试题也都是常规试题,考生大都比较熟悉,而且难易适中。第Ⅱ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实验题、双基题(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周期律等)、元素化合物题(如框图推断或填空题等)。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重点、能力层次要求要做细心的研究。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3篇

招数1:用类比法辨析化学名词

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非常重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需要仔细比较。如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等等。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应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招数2:巧妙串记知识点

经过高中前两年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化学知识点已经学会。其实不然,关键是学会自主梳理知识,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招数3:对高考题“陈”题新做

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8个方面(几乎年年高考都有涉及):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

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学生选做习题时,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移到边,写毕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

招数4:隔一段时间就要纠错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查错寻因,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做好“错题归类”工作。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纠错”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地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

招数5:要勤动手做实验

在总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它知识块的复习。要特别重视开放性、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尤其注重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实验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很少有课本实验的简单照搬,可以说是课本实验的一种改进和创新。因此培养实验创新设计能力,贵在平时一点一滴积累,不能一蹴而就。

招数6:答题随意不能成习惯

从历年高考评卷时都能看到一些考生在多处因为书写结构式或结构简式不规范、不按要求作答而丢分,这都是考生平时练习不规范而造成的。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4篇

①题型练:对各种高考题型分别进行专项训练,掌握题型特点和其解题规律。②方法练:对各种思维方法、分析方法、解题方法等进行专项训练,如分析法、综合法、对比法、逆向法等,以求融会贯通,熟练运用;③规范练:对主观性试题要加强模板化训练,严格标准,规范过程,一丝不苟。争取解题过程不失分;④提速练:在做对的基础上尽量做快,提高解题速度,追求解题效率;⑤满分练:对一份试卷的作答,可不限定时间,但必须要求满分(作文除外),倒逼自己对不会的问题弄明白。上述各项专练要注意多练基础题、经典题、易错题、创新题,不要一味追求高难题。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5篇

过量型

①按照组成比例写出不足量物质参加反应的离子形式。

如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中Ca2+与HC 的比例一定是1∶2与不足量物质Ca(HCO3)2中Ca2+和HC的比例相同]。

②过量物质的离子满足不足量离子的需要,OH-的化学计量2,满足2HC 。综合起来可得离子方程式:Ca2++2HC+2OH- CaCO3↓+C+2H2O。

定量型

书写的关键是参加反应的离子与给定的量的关系保持一致

如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与明矾溶液反应,Al3+、S 、Ba2+和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显然OH-不足量,然后按照以少定多的方法写出离子方程式:2Al3++3S+3Ba2++6OH- 2Al(OH)3↓+3BaSO4↓。

目标型

先写出能达到目标的主要离子方程式,然后用设“1”的方法使其完善。

如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写出溶液呈中性时的离子方程式:先写出H++OH-H2O,再设NaHSO4为1mol,因NaHSO4Na++H++S ,Ba(OH)22OH-+Ba2+,所以当溶液中的H+被完全中和时,只需加入的Ba(OH)2即可,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2H++2OH-+Ba2+BaSO4↓+2H2O。

条件限定型

在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限定条件不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形式不同。

如N 与OH-反应,不加热时生成NH3·H2O,而加热时有NH3产生;再如书写澄清石灰水或石灰乳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所用的符号不同,前者用离子符号表示,后者则用化学式表示。

先后顺序型

一种物质与多种离子都能发生反应时,要考虑反应的先后顺序。

如氯气与FeBr2溶液反应,①少量氯气:2Fe2++Cl22Fe3++2Cl-;②过量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6篇

一、 目标:

通过复习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知识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 指导思想:

以考纲为依据,以教研室下达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充分合理利用剩余的时间,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地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 措施:

1、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

3、 注重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4、 加强考练及作业批改;

5、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科成绩;

6、 加强学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四、 复习进度表: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7篇

一、要集中精力,做好复习工作。高三是高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时间紧张,在这么关键的时间里,同学们一定要集中精力,做好复习工作。要稳定情绪,抛开其他杂念,全力以赴地迎接高考。

二、要紧跟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按照老师的指导做好每部分的专项复习。在复习阶段,要跟紧学校教师的复习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每个部分的专项复习,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各个知识板块的典型习题。

三、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没有搞懂的知识点,要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和同学商讨。问题不过夜,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每复习一个知识点,就牢牢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四、在抓住主干知识,落实基础的前提下,做好成套的练习。高考的复习,除了要抓住主干知识点,落实基础,也要在此基础上,做些成套的练习。因为理科综合试卷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满分是300分,考察时间是2个半小时。三科时间如何分配,需要不断的练习,按自己的特点合理分配。

1,【实验的复习】重视对基本实验的复习,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要通过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安全、实验评价等,能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学会准确、简练、全面地表述实验现象、结果、过程以及结论,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不要“迷恋”复习资料】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比盲目做题更重要。复习是一个学习阶段,将已经学过的各章各节的知识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豁然开朗,融会贯通,从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到整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复习固然可以提高能力档次,但是提高还是有一定极限的,学生要量力而行,能使精力、时间发挥最好的效果,在复习中贯彻拼搏精神,力争更好的效果。

3,【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各类习题或是各种考试题,无非都是设置一些新情景和条件,要求考生分析解决一些问题。这里所考核的,实际上就是接受信息(包括已经学过的知识、从做过的实验中所得到的信息、考卷上所给的信息等等)、处理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调用、筛选、转换、重组)和输出信息(运用文字、符号、方程式、图表等表达方式)的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培养要靠平时训练积累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8篇

通过对几年高中化学教学和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在认真分析考试大纲基础上,我认为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它不仅要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规律化、网络化,而且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近一年的复习中,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兼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探索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考化学试题主要查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考查学生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考查了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理科综合考试也启示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跳出题海,用好课本,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在基础上综合,在综合中提高,要学会做一题,会一类,举一反三。同时要研究理科综合试题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摆脱漫无边际的题海,防止好高骛远、舍本求末,要务本求实,提高应考能力。在此,我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情况,作今年高考化学备考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是本地区的二类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层次参不齐,化学基础较差,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浓,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学生心理波动较大。所以在备考复习中,得稳住学生情绪,以鼓励学生为主。尽力发现学生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备考策略

1、认真研究“三考”,把握命题方向

“三考”就是指考纲、考点和考题。研究“三考”对我们确定复习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复习少走弯路,可以减轻学生复习过程中不必要的负担,有利于正确把握复习方向。

(1).考纲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依据。新《考试大纲》明确指出,高考主要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了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化学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所要求的能力,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这一复习方向,认真研究这些能力要求的含义。并结合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不搞“偏、难、怪”试题,对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可以不复习,对考纲降低要求的内容不搞拓展,对考纲要求的内容要花大力气进行复习。

(2).研究考题

考题是高考题型的展示,对今后的高考命题趋势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因此,在研究考纲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前几年的高考试题有利于指导我们的备考复习,能够正确把握复习内容的深浅和难易程度,做到有的放矢。从前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的能力考查来看,高考命题的走向是从知识型考查逐渐转向能力型考查,特别是近两年考题以知识为载体,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考核目标。

(3).研究考点

考点是命题的导向,可以预测高考命题的趋势。因此,在研究考题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考点对今后高考命题方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从近三年的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的考点研究发现,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烃的衍生物、化学实验等主干知识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如氧化还原反应基本上是年年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其主要考点为:

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②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

③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

⑤根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静电荷守恒等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于是高三化学备课组全体成员经研究分析,总结出最常见的二十七个高频考点。年级上并征订20--学年高中化学高频考点的测试卷让学生进行训练。

2、夯实基础,是提高应考能力的源头活水

打好扎实的基础,是复习备考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切忌简单重复旧知识。

有些教师误认为抓基础就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再现,所以,往往把复习搞成了简单重复,温故有余,知新不足。如在复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几个考点时,采取按教材顺序复习,要求学生回忆什么叫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主族、副族?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如何??其结果虽然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重新的认识,并加深了记忆,但还是没有新的发现和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而我们可以采取将旧知识创设新情境,如采取:

①让学生不看书就能画出元素周期表,并在表中填上主族元素的符号;

②请写出10e-构型和18e-构型所有微粒的化学式或符号(把想到的都写出来)?

回答这样的问题,靠简单回忆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第②小题,要对元素周期表、尤其是原子序数18号以前的原子结构非常熟悉,才可能答好,如有的学生把10e-构型的CH4、H3 O+和18 e-构型的HS-、PH3、C H3 OH、H2 02、H2 N—NH2、C H3—CH3等都写出来了,真是出乎预料。这样复习,不但对知识进行回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知识进行了灵活应用。

(2)夯实基础要注重知识的具体应用。

在复习基础知识,特别是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时,一定要注重联系实际,多举具体实例进行应用,切忌干巴地复习概念和理论。如在复习物质构成、性质及其变化实质等考点时,让学生思考并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①一种元素可有多种离子,但只有一种电中性的原子;

②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彼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

③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都属于同种元素;

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果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变了,其化学性质就变了;

⑥构成宏观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如离子键、共价键等。要求举例说明理由(答案①③⑤是错误的)。学生在判断过程中,要举出实例加以证明,其思维容量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也是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实际应用,其复习效果不言而喻。

(3)夯实基础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全面复习是夯实基础的重点要求,所谓“全面复习"是对考纲中规定的所有考点都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复习,不能有任何遗漏,因为任何一个考点都有可能考到。但是,全面复习不等于对所有知识点平均使用力量,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复习“原电池"时,有的教师把大量时间用在复习:①什么叫原电池?②原电池形成的条件是什么?③请写出铜锌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结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不大,甚至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而我们可以采取把上述知识让学生自己复习,而把主要精力放到引领学生复习原电池知识的应用上。

3、培养能力,是提高应考能力的根本保证

知识学会学不会是一个掌握问题,而能否灵活应用知识则是一个能力问题。在新课程高考更加注重考查能力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对知识不能停留在掌握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要做到这一点,始终都要把培养能力放在首位。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复习备考时,对于用已有知识能解决的内容和问题,一定要安排学生自学,切忌包办代替,一讲到底。如在复习有机合成的推断题时,先让学生自己解决:①你学过的可使碳链增加的有机反应有那些?可使碳链减少的反应有哪些?举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②请写出通过有机反应引入下列官能团的有关化学方程式:“C==C”、“ —--(卤素)”、“ —OH"。通过对这些反应的回忆,使学生对学过的烃的衍生物及其有机反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解答有机合成推断题打下了坚实的甚础.此时,即使解答思维容量再大的有机合成推断题,学生也感到不难,一般是水到渠成,解答正确。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考中会有所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复习备考中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在复习备考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如复习烃类的结构特点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分子内含有6个氢原子的烃可能有那些?它们的性质如何?这样设问可大大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他们不仅要回忆起所有烃类、烷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环烷烃等)的通式,而且还要想到各类烃有哪些同分异构体,以及每种烃的结构特点和它们性质的一些差异等等,其思维容量之大显而易见。

(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综合应用是高考能力考核的最高要求,这里的综合应用不仅仅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科能力的综合及应用、实验技能的综合及应用,同时也是学科思想的综合及应用。我们应创设情境,重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三、复习时间安排及实施目标

第一轮(--年8月---年2月):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分板块按章节复习

复习目标:全面复习,打实双基,消灭知识盲点。

强调“细、低、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精心复习全面的基础知识点,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规定的基础知识,不搞侥幸心理。“低”是指复习时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那些孤僻怪诞“挖深、挖宽”的知识。严格控制例题和练习题难度,做到不脱离学生自身学习状况,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全”是指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把握第一轮复习的中等难度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化学知识。

第二轮(--年3月---年4月):进行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

复习目标:完善学生知识框架,熟练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加强能力训的一堆零件而不能发挥其各自功能。近三年高考主要都是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但学科内综合程度有了提高。这需要学生将知识点统一整理,有序存储,经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层次是比较高的。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强调“熟、活、能”。“熟”是指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活”是指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活学活用。“能”是指重点训练审题、分析、归纳、能力。

第三轮(5月份):综合训练

复习目标:弥补知识缺陷,查漏补缺

此阶段是备考复习的综合阶段,模拟试题要精选、精练、精批、精评,习题类型应具备基础性、层次性和梯度性。关注高考动态和高考信息。如历届高考试题、新旧教材的对比、新旧大纲的对比、各地最新模拟试卷,从中精选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练习题。试卷的批改要认真对待, 正确的评价学生,查找学生知识缺漏点,及时给补上。考前阶段关注好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考试心理辅导,让学生顺利进行考试。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9篇

相似对比

进入高中之后,学生需要学习的高中化学知识非常多。其中也有很多非常相似的名称,学生需要分辨这些名称,也需要了解这些化学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化学元素可能性质相似,而相同的化学元素,由于化学键不同,导致这些化学物质的稳定性,化学特性都不同。

看似相同的一些元素,由于组成特点不同,就导致这些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出这些化学题目。高中化学学习好方法有哪些?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更多学习方法,学生也能够通过老师的教授,能够掌握更多学科知识。

分析技巧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分析技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很多理论知识,也需要这些学生懂得一些分析题目的技巧。学生分析对了题目,学生就能够找对正确的思路,通过对这些题目进行分析,学生能够了解考察哪些知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通过寻找正确的方法,帮助自己提升化学成绩。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10篇

基础要打好

很多同学在进入高中时抱有这样的想法——我高一玩一年,等高二高三再学习。其实这是不妥的。因为学习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一开始学习的就是所谓基础,基础没学好的话,之后复习的时候,就会感到很吃力,会很容易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

二轮复习时,同学们也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改变学习计划,但在新课和一轮复习这种专攻基础的阶段,还是要跟着老师的步伐来,这样才能掌握全局。

学习要专心

人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是11个小时,而实际上高中每个同学上课的时间已经达到,那么成绩之所以会有高下之分,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是否专心决定的。有些同学看似也很努力,每天都在读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就是因为他们心有旁骛。

做题要扎实

我在高中学习时感触最深的就是有些题目你明明会做,却仍然会做错。后来反思,才发现当初自己以为会做这一类题了,就大略看一眼就跳过了,而后来做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高手低”。所以,即使是简单题,仍然有做的价值,而近年高考题目也并不是很难,所以基础题不能丢。

此外,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就坚持一个原则——做题可以错,但绝对不能猜。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猜的答案即使是对的,仍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只有你自己错了,才能有深刻的记忆,才能保证下次遇到类似的题不错。

学会独立思考

平时学习在有迷惑时,我一般不会轻易去问老师,而是会努力自己思考,而在苦苦思考不得之后,才会去请教。事实上,学习过程中,大多数问题都是能够靠自己领悟搞定的,而一般来说老师讲的经常是自己所想不到的关键,听完后会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就是因为独立思考,才能在做题方面举一反三,不会因题目变了个形式就又不知道做了。高考的题目虽然不难,但形式都是比较新的,就是对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较高。

抓住别人忽略的时间

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一些同学抱怨作业做不完,而其他同学却还能完成自己买的习题的原因就是对一天时间利用程度的不同。每天的课间十分钟有时就可以利用来完成上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另外,在中午和下午的吃饭时间里也可以挤出时间来做题或是记忆当天的内容。天道酬勤。没有人能够轻轻松松考出好的成绩,若想在成绩上有突破,就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松弛有度,有效学习

高中三年里难免会遇到压力很大的时候,尤其是在考试不断的高三,压力有时让人喘不过气来。在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压迫自己去学习,因为心情不好也会使学习效率下降,导致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又会使信心下降,压力更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应找一些能让自己适当放松的活动,比如和朋友散散步、听听歌,当心情好起来时再去做题就不用去担心效率的问题。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11篇

考试答卷是演练,考后总结才是提高。每次考后,要分类找出自己卷面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分析错因,明确自己的知识漏洞及思维短板,切实解决“根本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各种问题。错误分类:①粗心大意之错:分明会做,反而做错。②似是而非之错: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应用不熟练,表述不清楚,答案不严密、不完整、不规范、不确切。③根本不会之错:卷面空白或答非所问。把典型错题记入错题本,拿出下步学习措施。

四步纠错法:①使用错题本,按照“原题+错解+错因+正解+总结”的顺序写进错题本,并注明回望日期;②在回望日期重做该题,要用“不容二错”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③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进行变式训练;④与同学交换错题本,汲取他人教训,为我所用。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12篇

化学复习要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当一轮复习结束时,可能存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完整、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化学实验能力差、思维的变通性差等问题,在二轮复习中要进一步严格要求,重视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采取多提问,多动笔,边总结边纠正的方法。

审题是最大的障碍:应学会抠题眼,看清关键字词和符号,防止思维定势曲解题意,然后仔细琢磨,体会命题意图,降低过失性失分。

规范用语,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做到简答完整,要点准确,语言简练,而今的高考难度已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高考不是比谁难题做得好,而是比谁做得准。

要规范解题步骤,做到思维清晰,步骤齐全,减少失分的环节。

在复习中,坚持以大纲为准,夯实基础,把握主干,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接受信息、融合知识的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13篇

(一)观

“观”即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去观察实验呢?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绪言部分的第四个实验,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最后与前面三个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念。

(二)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三)记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l)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本人认为:(1)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死记硬背);(2)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四)“思”

“思”指勤于动脑,即多分析、思考。要善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主要是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碰到疑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深钻细研,直到豁然开朗;对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可朦胧而过,应深入思考,弄个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了。

(五)练

“练”即保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它是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书面形式,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并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绩。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14篇

燃烧规律:

凡是除了F,Cl,Br,I,O,N这六种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负价元素的化合物(NH3除外)不能燃烧外,其他非惰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都能燃烧,且燃烧的火焰颜色与对应单质燃烧的火焰颜色相同或者相似。

气味规律:

a、凡是可溶于水或者可跟水反应的气体都具有刺激性难闻气味;如卤化氢。

b、凡是有很强的还原性而又溶于水或者能跟水起反应的气体都具有特别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如H2S。

等效平衡的两个推论:

a、定温和定容时,在容积不同的容器进行的同一个可逆反应,若满足初始时两容器加入的物质的数量之比等于容器的体积比,则建立的平衡等效。

b、在定温、定容且容积相同的两个容器内进行的同一个可逆的反应,若满足初始时两容器加入的物质的数量成一定的倍数,则数量多的容器内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对数量少的容器加压!

离子化合物在常态下都呈固态。

一般正5价以上的共价化合物(非水化物)在常态下是固态!如:P2O5,SO3。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15篇

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此题的关键何在?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此题为什么这样做?做题过程中暴露了哪些弱点?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另外,可以对一道典型习题反思,可以对一套试卷反思,也可以对学习环节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反思,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16篇

通过对几年高中化学教学和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在认真分析考试大纲基础上,我认为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它不仅要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规律化、网络化,而且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近一年的复习中,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兼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探索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考化学试题主要查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考查学生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考查了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理科综合考试也启示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跳出题海,用好课本,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在基础上综合,在综合中提高,要学会做一题,会一类,举一反三。同时要研究理科综合试题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摆脱漫无边际的题海,防止好高骛远、舍本求末,要务本求实,提高应考能力。在此,我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情况,作今年高考化学备考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是本地区的二类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层次参不齐,化学基础较差,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浓,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学生心理波动较大。所以在备考复习中,得稳住学生情绪,以鼓励学生为主。尽力发现学生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备考策略

1、认真研究“三考”,把握命题方向

“三考”就是指考纲、考点和考题。研究“三考”对我们确定复习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复习少走弯路,可以减轻学生复习过程中不必要的负担,有利于正确把握复习方向。

(1).考纲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依据。新《考试大纲》明确指出,高考主要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了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化学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所要求的能力,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这一复习方向,认真研究这些能力要求的含义。并结合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不搞“偏、难、怪”试题,对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可以不复习,对考纲降低要求的内容不搞拓展,对考纲要求的内容要花大力气进行复习。

(2).研究考题

考题是高考题型的展示,对今后的高考命题趋势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因此,在研究考纲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前几年的高考试题有利于指导我们的备考复习,能够正确把握复习内容的深浅和难易程度,做到有的放矢。从前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的能力考查来看,高考命题的走向是从知识型考查逐渐转向能力型考查,特别是近两年考题以知识为载体,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考核目标。

(3).研究考点

考点是命题的导向,可以预测高考命题的趋势。因此,在研究考题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考点对今后高考命题方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从近三年的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的考点研究发现,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烃的衍生物、化学实验等主干知识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如氧化还原反应基本上是年年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其主要考点为:

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②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

③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

⑤根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静电荷守恒等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于是高三化学备课组全体成员经研究分析,总结出最常见的二十七个高频考点。年级上并征订20--学年高中化学高频考点的测试卷让学生进行训练。

2、夯实基础,是提高应考能力的源头活水

打好扎实的基础,是复习备考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切忌简单重复旧知识。

有些教师误认为抓基础就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再现,所以,往往把复习搞成了简单重复,温故有余,知新不足。如在复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几个考点时,采取按教材顺序复习,要求学生回忆什么叫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主族、副族?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如何??其结果虽然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重新的认识,并加深了记忆,但还是没有新的发现和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而我们可以采取将旧知识创设新情境,如采取:

①让学生不看书就能画出元素周期表,并在表中填上主族元素的符号;

②请写出10e-构型和18e-构型所有微粒的化学式或符号(把想到的都写出来)?

回答这样的问题,靠简单回忆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第②小题,要对元素周期表、尤其是原子序数18号以前的原子结构非常熟悉,才可能答好,如有的学生把10e-构型的CH4、H3 O+和18 e-构型的HS-、PH3、C H3 OH、H2 02、H2 N—NH2、C H3—CH3等都写出来了,真是出乎预料。这样复习,不但对知识进行回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知识进行了灵活应用。

(2)夯实基础要注重知识的具体应用。

在复习基础知识,特别是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时,一定要注重联系实际,多举具体实例进行应用,切忌干巴地复习概念和理论。如在复习物质构成、性质及其变化实质等考点时,让学生思考并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①一种元素可有多种离子,但只有一种电中性的原子;

②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彼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

③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都属于同种元素;

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果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变了,其化学性质就变了;

⑥构成宏观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如离子键、共价键等。要求举例说明理由(答案①③⑤是错误的)。学生在判断过程中,要举出实例加以证明,其思维容量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也是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实际应用,其复习效果不言而喻。

(3)夯实基础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全面复习是夯实基础的重点要求,所谓“全面复习"是对考纲中规定的所有考点都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复习,不能有任何遗漏,因为任何一个考点都有可能考到。但是,全面复习不等于对所有知识点平均使用力量,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复习“原电池"时,有的教师把大量时间用在复习:①什么叫原电池?②原电池形成的条件是什么?③请写出铜锌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结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不大,甚至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而我们可以采取把上述知识让学生自己复习,而把主要精力放到引领学生复习原电池知识的应用上。

3、培养能力,是提高应考能力的根本保证

知识学会学不会是一个掌握问题,而能否灵活应用知识则是一个能力问题。在新课程高考更加注重考查能力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对知识不能停留在掌握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要做到这一点,始终都要把培养能力放在首位。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复习备考时,对于用已有知识能解决的内容和问题,一定要安排学生自学,切忌包办代替,一讲到底。如在复习有机合成的推断题时,先让学生自己解决:①你学过的可使碳链增加的有机反应有那些?可使碳链减少的反应有哪些?举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②请写出通过有机反应引入下列官能团的有关化学方程式:“C==C”、“ —X(卤素)”、“ —OH"。通过对这些反应的回忆,使学生对学过的烃的衍生物及其有机反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解答有机合成推断题打下了坚实的甚础.此时,即使解答思维容量再大的有机合成推断题,学生也感到不难,一般是水到渠成,解答正确。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考中会有所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复习备考中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在复习备考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如复习烃类的结构特点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分子内含有6个氢原子的烃可能有那些?它们的性质如何?这样设问可大大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他们不仅要回忆起所有烃类、烷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环烷烃等)的通式,而且还要想到各类烃有哪些同分异构体,以及每种烃的结构特点和它们性质的一些差异等等,其思维容量之大显而易见。

(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综合应用是高考能力考核的最高要求,这里的综合应用不仅仅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科能力的综合及应用、实验技能的综合及应用,同时也是学科思想的综合及应用。我们应创设情境,重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三、复习时间安排及实施目标

第一轮(--年8月---年2月):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分板块按章节复习

复习目标:全面复习,打实双基,消灭知识盲点。

强调“细、低、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精心复习全面的基础知识点,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规定的基础知识,不搞侥幸心理。“低”是指复习时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那些孤僻怪诞“挖深、挖宽”的知识。严格控制例题和练习题难度,做到不脱离学生自身学习状况,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全”是指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把握第一轮复习的中等难度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化学知识。

第二轮(--年3月---年4月):进行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

复习目标:完善学生知识框架,熟练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加强能力训的一堆零件而不能发挥其各自功能。近三年高考主要都是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但学科内综合程度有了提高。这需要学生将知识点统一整理,有序存储,经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层次是比较高的。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强调“熟、活、能”。“熟”是指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活”是指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活学活用。“能”是指重点训练审题、分析、归纳、能力。

第三轮(5月份):综合训练

复习目标:弥补知识缺陷,查漏补缺

此阶段是备考复习的综合阶段,模拟试题要精选、精练、精批、精评,习题类型应具备基础性、层次性和梯度性。关注高考动态和高考信息。如历届高考试题、新旧教材的对比、新旧大纲的对比、各地最新模拟试卷,从中精选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练习题。试卷的批改要认真对待, 正确的评价学生,查找学生知识缺漏点,及时给补上。考前阶段关注好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考试心理辅导,让学生顺利进行考试。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17篇

第一轮的目的是巩固基础,也是复习的重点。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点还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在学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按照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认真阅读、梳理教材,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复习时应以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一轮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18篇

第一,全国的高考化学卷的类型逐年减少,趋于统一

就20XX年为例,除了几个直辖市、几个教改省份,基本已经被全国卷统一了,这将会成为一个趋势。那么,这就意味着原来不考全国卷的考生,必须要努力适应全国卷的"考试风格,有针对性地复习。

第二,考试内容三分天下

从考试内容上分析,除了选考和个别体例特殊的省市以外,大体上呈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

基本概念包括了: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物质的量与NA、化学与STES、溶液与胶体等等;

基本理论包括了:热化学与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水解与沉淀平衡等等;

化学实验包括了:基础实验、定量实验、探究性实验、工业流程等等。

这三个部分几乎占据了必考题90%的内容,而总结这三大板块,就是八个字:立足双基,回归本质。这就意味着,复习高考时我们要加强基本功的培养,每个概念到底啥意思,每个理论的规律、前提条件、注意事项都是啥,这个必须搞清楚。另外,化学的本质在于实验,这也是化学区别于别的科目之所在。加大对实验的考查,无论在分值上,还是在灵活性上都会越变越大。

第三,根据各省命题特色有针对想的复习

考虑各个省市的命题特色,那么各地考生在准备高考时就需要有针对性。

比如北京,由于选五有机化学是指定选修,那么在复习中就不能不加大投入。类似的还有上海,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有机内容。再比如天津卷,基本理论的考查会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如电化学与平衡理论的考查,还有探究性实验,也是北京卷和江浙等几个教改省份的当家题目,所以也是得作必要的准备。

其次,如何安排考前三个月的复习计划呢?

我认为应该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先诊断自己的学情

即根据高三前半年历次考试的成绩和自己的错题本,分析一下自己在学习内容上和学习方法上或者说能力上各有什么问题。

所谓在学习内容上,就是看看自己在哪个板块失分比较多,有没有“一遇到题目就错”的这种问题;而所谓学习方法或者能力上,则是看我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记不住,还是不明白,是方法不会操作还是没有注意前提条件与注意事项,亦或是不知道变式题目或综合题目的处理。当然,也有的同学是基本学习能力的缺失,与化学无关。比如读不明白题,算不清楚数等等。

第二,确定学习目标

做任何事,我们都要有个目标,不然就无法落实,也无法监督。我们要根据之前问题的诊断结果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当然,也可以按顺序订几个目标,然后一个一个达成。但是,目标制定要客观,既要有挑战又可实现,不宜太低或太高。

第三,根据学习目标安排好学习计划

这既包括时间,又包括内容。但是,不宜一下子把一百天的计划一下子列出来,应该先有按月的整体安排,然后再把第一个月按周拆分,列出计划,后几个月可以暂时搁置起来,这样是防止把计划流于形式,效率低,不聚焦。然后还要注意,一些时间是不确定的,就可以逐步试探地做,一边做一边制定新的计划。

第四,做好计划完成情况的落实反馈,即:之前制定的目标是否按计划完成?

如果没有完成,那么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个必须及时补救,已经计划好的事,不可以一拖再拖,必须监督自己保质保量完成。做好这四个环节,我们就一定能制订出一个优秀的学习计划来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

当然,在这三个月中,我们会陪大家做好每一步,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再跟大家分享更细致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19篇

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辨析理清概念。

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较好的学习计划,使复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既要全面复习,更要突出重点。要多看书,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精髓,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要注重实验原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实验的复习要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分析、设计和评价,从“怎么做”到“为什么”,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

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的方法较多,首先可以将做过的习题再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部分。其次要选好一本化学参考书,根据复习的进展,选做其中同步的习题。不要做一题对一题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检查对错,加以订正,遇有不懂之处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同学或老师请教。还可以把今年各地的高考化学试题作为练习,检测一下自己目前的化学水平。练习时要注意分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如针对物质结构中的“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等效平衡的应用、离子共存的条件、用守恒法解计算题等,多问为什么,不要陷入题海。做题可以检查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能开阔解题思路。

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20篇

第一章 物质的量

本章综述

本章内容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应用特点可分为三部分:一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量之间的关系及其计算应用;二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有关推论;三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本章内容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涉及面广。

本章知识概念多,与学科内知识联系较多,牵涉到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计算问题,以及物质的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等的计算。

本章不仅是化学计算的核心,也是数、理、生、化等相关学科计算的“桥梁”,比如物理学中的气态方程、分子质量的计算,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的估算等。

鉴于本章知识是历年高考之热点,复习时应予以特别重视: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的概念,加强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二是要建立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算体系,正确灵活地运用以物质的量为枢纽和其他量的转换关系。

第一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知识理解:

(1)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掌握技能:

(1)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目、气体体积、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2)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命题趋向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问题是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热点。从高考试题看,此类题目多为选择题且题量和题型保持稳定,命题的形式也都是: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具体涉及以下内容:①已知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体积求粒子的数目或比较其粒子的数目大小;②已知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求溶液中溶质的粒子的数目或比较其粒子的数目大小;③已知粒子的数目求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粒子的浓度或溶液的浓度;④物质在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数目。试题在注意有关计算关系考查的同时,又隐含对某些概念的理解的考查,试题虽然计算难度不大,但概念性强、区分度好,预计今后会继续保持。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题型常以选择题为主,命题的热点通常是:已知同温同压(或同温同容)下不同气体的某些条件,推断或比较其物理量的大小;或者根据反应原理、阿氏定律推断气态产物或反应物的化学式。

考题荟萃

(20XX·全国·7)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1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

原子数 密度

质量 质子数

(20XX·上海·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碳酸钠中NA个CO32-

OH-含NA个电子

重水(D20)中含NA个中子

标准状况下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

(20XX·苏粤·1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常温常压下,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的NH4+;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常温常压下,48g 0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20XX·广东)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

常温常压下,4g氦气所含有的中子数目为4NA

标准状况下,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氢气,则电子转移数目为NA

(20XX·广东)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20XX·广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气体含有×1023个O3分子

常温常压下,气体含有×1023个NO2分子

·L-1CuCl2溶液中含有×1023个Cu2+

标准状况下,含有×1023个H2O分子

(20XX·苏粤·25)取一定量的Na2C03、NaHC03和Na2S04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然后加入(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溶液中过量的碱用 mol/L盐酸恰好完全中和。计算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20XX广西理综8).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标准状况下,所含的分子数为

所含的电子数为1NA

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20XX广西理综)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0XX全国理综9).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cm-1,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300mL该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20XX重庆理综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

标准状况下,氦气与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20XX江苏6、)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1023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为×1023

与H2O反应生成(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1023

S8单质中含有的S—S键个数为×1023

S8分子结构

N2中所含的分子数为×1023

(20XX上海)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有1个氧原子 有2个氧原子

有1个A原子 有2个A原子

(20XX上海)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A

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A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0XX广东)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答案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21篇

1、实验的复习。重视对基本实验的复习,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要通过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安全、实验评价等,能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学会准确、简练、全面地表述实验现象、结果、过程以及结论,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不要“迷恋”复习资料。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比盲目做题更重要。复习是一个学习阶段,将已经学过的各章各节的知识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豁然开朗,融会贯通,从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到整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复习固然可以提高能力档次,但是提高还是有一定极限的,学生要量力而行,能使精力、时间发挥最好的效果,在复习中贯彻拼搏精神,力争更好的效果。

3、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各类习题或是各种考试题,无非都是设置一些新情景和条件,要求考生分析解决一些问题。这里所考核的,实际上就是接受信息(包括已经学过的知识、从做过的实验中所得到的信息、考卷上所给的信息等等)、处理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调用、筛选、转换、重组)和输出信息(运用文字、符号、方程式、图表等表达方式)的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培养要靠平时训练积累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22篇

认真阅读考试说明和教科书

建议同学们把书读两遍:第一遍先像读小说一样从开篇第一页读起,每一个字、每一幅图、每一道习题都不放过地通读一遍,先在心里有个整体的了解,同时也能找出前一阶段因只重视一些重点问题而忽略的一些小问题,尤其遇到特别不熟悉或有问题的地方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明白,可以查笔记、问老师,总之书一遍读下来应该不留“尾巴”。第二遍读书时手里就要有考试说明了,拿着考试说明逐项的对照,有了第一遍读书的基础再看考试说明时,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找到每一个考点在书上的具体位置,并做出相应的答案。

注重基础知识并关注热点问题

平时反复练习的基础知识是考试中分值最大的重点内容,任何时候都要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联系实际、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热点,因此在复习时也要给与足够的关注。比如社会发展与化学密切联系的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并认识化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复习,尤其是读书时,可以将与这些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作整理。

把握课堂、提高效率

到了后期复习阶段,总有学生放弃课堂的老师讲解,人在课堂,有时却一心二用,没仔细听课却还以为自己节省了时间比别人多做了题。陷入题海中的学生,减少了思考总结的时间,效果不会好。其实综合复习阶段才更应该把握好每一节课,老师这时讲解的都是点睛之处,认真听课并且会听课的学生才是效率最高的学生。课堂上不仅听,还要多思、多问。不要只做记录员,老师说一句就记一句,一定要听清楚老师拿到这道题怎么分析的,从什么地方入手解决的,用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把学过的知识变成试题的答案回答出来,怎样完整地回答问题等等。

善于整理、查缺补漏

高考复习的最后一个月,应该把以前做过的练习、总结的笔记和复习要点拿出来重新整理一遍,重点看曾经做过重点标记的内容和用红笔改过的试题,这种整理可以使你把不是很扎实的地方彻底弄通。另外通过各区及学校的模拟考试来查缺补漏,遇到不会的题型或不会的知识点一定不放过,最后的这项工作会使你受益匪浅。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23篇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特征反应现象:])([])([32OHFeOHFe红褐色白色沉淀空气 ????

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24篇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严格按照要求答题,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过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时达不到,会挫伤学习积极性。

高三复习的化学 第25篇

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推荐访问: 复习 化学 高三 高三复习化学2 高三复习的化学(推荐25篇) 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