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京城烟云读后感(3篇)(范文推荐)

京城烟云读后感(3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5-22 16:3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京城烟云读后感(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京城烟云读后感(3篇)(范文推荐)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京城烟云读后感篇一

《京华烟云》描述的是1900--1938年那个政权更迭,军阀混战,人心郁闷的北平城中,通过对姚家、曾家、牛家,这三大家族中各类人物在那一特殊时期的恩怨纠葛,凸显了儒、士、商阶层由盛而衰的过程。

这本书塑造出形形色色的人:热情似火的姚木兰,温婉如水的莫愁,崇尚自由的姚思安,才华过人的孔立夫,老实稳重的曾经亚,工于心计的牛素云,身世凄惨的银屏,优雅娴静的曼娘……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小说的描述,贴近日常生活,真实宛如人生。让我觉得不是在看一本枯燥乏味的书籍,而是在品读人生,汲取智慧。

《京华烟云》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姚木兰这个女孩。林语堂说:“木兰,乃真女子”她一面秉承道家女儿的随缘自在,活泼洒脱,一面又有儒家媳妇的孝顺贤惠,聪明多才。她会识甲骨,会京剧,会烹饪,懂女工,知人情……毋庸置疑,她是一个好女孩,好妻子,好儿媳,好朋友。曾荪亚和孔立夫这两个优秀的男人被她深深吸引,也是情理之中。最令我意外的是她的胸怀。曾荪亚在外面和曹丽华暧昧,还有了孩子,但她却不计前嫌,让丽华把孩子生下来,并且还帮她抚养孩子。而她对这件情感纠葛的巧妙处理,更是让人心悦诚服。当她得知曾荪亚和曹丽华之间的情感,她便满怀激情与同情的给曹丽华写信,并劝告她:“挥利剑,斩情网,断情丝”最终她凭借自己的智慧、真诚、豁达和友善感化了曹丽华,是使其幡然醒悟。她用最平和的方式,平息了这场情感危机,挽救夫妻之间的感情。

在读完本书后,对道家思想也有了新的认识。不同于拘泥于三纲五常的儒家,道家思想更加强调一种自由无为,随性洒脱。姚思安就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他没有让木兰和莫愁裹小脚,让她们上新式学堂,既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也允许他们阅览西方文化。同时还带着木兰四处走动,去收集甲骨……正是这些思想的影响,两个女儿也才有广博的见识,坦荡的胸襟,清新脱俗的气质。木兰也才有“京城第一才女”的美称。

读此书确实花费我诸多时间,因为它确实有诸多可取之处。文章并不单纯用文字勾勒出每个人的命运变化,情感纠葛,而且还包含建筑知识,社会风俗,历史变迁,他的描写和《红楼梦》极为相似,两本书都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并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更迭。但平心而论,它的文学价值与《红楼梦》相比,确实稍逊一筹。可于我而言,已足够丰富我的见识,教会我去思考人生,处理感情,并对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

《京华烟云》写于1938年,历时一年写完,那时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新无可待,旧无可取。即使这样,林语堂仍尽力宣扬着传统的忠孝观,家庭伦理观,鼓吹仁爱与慈悲,高举爱国奉献的旗帜,这一切都在文中人物身上有真实体现:牛素云虽做尽坏事,却在最后为国捐躯;
孔立夫在国力微弱之际,做了自然科学家;
木兰在逃亡四川的途中,一再收留流亡孩童……他在这本书中处处描写世间的爱与温暖,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读完此书一段时间了,如今仍觉回味无穷,哲思不断。此读后感写的略显凌乱,但却确实记录着书中种种触动我的瞬间,那些形象饱满的人物,至今浮现于眼前,久久不能忘怀……

京城烟云读后感篇二

读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想看电视,但是时间不允许。所以就花8元买了一本。

《京华烟云》历来享有现代《红楼梦》的美誉。今天看完《京华烟云》,心中暗暗与《红楼梦》比较了一下。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的相似点:

两本书都采用了回目,两句七言概括了一个回的主要内容。

都以当时的时代为历史大背景。

都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的几个较大的家庭。

《红楼梦》的经典在于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一如它的名字。在这梦幻般景致中,如神仙般的人物的音容笑貌,出于笔端,形成于读者的脑海中,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想象的林黛玉贾宝玉……对人物的细腻的性格描写,使得读者感到人物是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的。红楼梦里的人物依托于他们优异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优异的生活,给了他们这么个空间。这与更广大的人民的生活而言,确实一如他的名字而言,是场梦。当然,他也有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映射,但这是居于人物之后的。这里特别说一下,电视版的《红楼梦》,是历来我觉得最能表现书中内容的一部电视。他给人们找到了那神仙般人物,描绘了那梦一般的生活。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依托于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对社会的描绘占据了主要的篇幅。读完全书,对于人物只是大致了解了,人物的音容笑貌不是很明了,人物是衬托社会现状的。《京华烟云》透过和《红楼梦》里一样的大家族的兴衰,向读者展示了中国那段悲惨的历史,和在这段历史中不屈不挠的国人,歌颂了不屈于国外侵略的国人。《京华烟云》比《红楼梦》多了抱负、霸气,好似一个男人与一个女子。《红楼梦》的人物描绘又远非《京华烟云》所能比的。

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京华烟云》里达观的生活态度。达观的态度或许是林语堂阐述其对庄子的理解。

没有刻意,可是偏偏我看完了《京华烟云》后,电视版的《京华烟云》也播放了。看了几眼,真是失望,我控制了好久,想自己不做评价,可是最终觉得不单是失望,而是觉得编剧对原著的把握太不准确了,有点替原著不平。他根本没有理解原著的意味,原著对于在那个时代,对人生活的理解,都被编剧给破坏了,换成了普通的现代式的闹剧。他根本不明白人对生活的隐忍,有时候是那么的平淡,那么的自然,而隐忍的结局有时候恰恰就是幸福。我们这个时代的电视已经注定了吵闹,注定了不安定,注定了电视版的《京华烟云》只是套用了原著的名字,而内容面目全非了。我们没有了八十九十年代拍摄《红楼梦》时候的神定气闲,只剩下了过马灯似的喧闹的节目。在这个喧闹的时代,有时我们恰恰需要安静的作品,留着人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

京城烟云读后感篇三

《京华烟云》是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的代表作,曾两次获诺贝尔学提名奖。据说林语堂旅居美国时,本想把《红楼梦》翻译成英,但考虑到外国读者对《红楼梦》理解上可能会有隔膜,于是用英写了一个现代版的《红楼梦》,也就是《京华烟云》。

因为小说的格局和意境模仿了《红楼梦》,所以一开始看《京华烟云》,确实很不习惯,总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直到后读到抗日战争,家国情仇,浮生若梦,读到士兵们唱着歌开赴前线的情景,一声声: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我的心随之深深地震撼了。

通读全片,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塑造的女主木兰,一个对待生活、对待爱情和婚姻充满智慧的女性形象。

蒋勋在《细说红楼梦》中提到:曾有人问林语堂《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林语堂说:探春。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聪明、大器,精明干练,追求自由,实现自我。因为仿写,《京华烟云》中木兰有探春的影子,但并不限于探春,尤其是木兰对待爱情的态度。

有人说,从一个人写作的风格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以及当时的心情,我想是很有道理的。

据说,林语堂年轻的时候,他喜欢上了自己同学的妹妹陈锦端。陈锦端当时也是非常喜欢林语堂的,但是由于两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他们的交往遭到陈锦端父亲的严重反对。棒打鸳鸯,两个人不得不分开。

后他与富家姑娘廖翠凤相识,对方一句:贫穷算不了什么!此言一锤定音,成就两人的婚姻。婚后夫妻两人琴瑟调和,倒也乐哉悠哉,尽管林语堂在心里也一直留有初恋陈锦端的位置。

林语堂认为婚姻并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爱情在婚姻中滋长,男女互补所促成的幸福,是可以与日俱增的。

他的这一爱情观体现在他塑造的女主木兰的爱情中。

木兰和丈夫荪亚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双方家庭默认的一对。但从爱情的角度,木兰对荪亚的心跳频率还是低了点。结婚前木兰认识了奋发有为的青年立夫,一个朦胧中撞击木兰心扉的人。但木兰最终选择了和荪亚的门当户对、众望所归的婚姻。

木兰把对立夫的爱情仅限于内心,如花盛开,静静开放在心灵的一隅。(fsir)当立夫被捕时,爱情促使她夜访司令部,勇敢救立夫,却不让任何人感到疑惑。她是有分寸的。

木兰对爱情的理解:把爱情当点心,把婚姻当饭吃。

丈夫荪亚的温暖与平实给了木兰岁月静好。婚姻是她脚上那双最柔软的鞋,因为舒适,走得更远。木兰满足于自己的选择。对丈夫不想走官场之路,木兰也不逼迫,而是细心开导,遵从丈夫的意愿。当她察觉丈夫出轨后,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凭借自身满满的实力与无与伦比的智慧,从容淡定地击退第三者。然后,她也积极反思,之前一直一心过田园农妇生活的木兰,也光光鲜鲜的买了好多时新的衣服。

我认为木兰本质上对生活有着由衷的热爱的,她本身就是一个发光体。她有世俗的生存智慧,才会在权衡中拥有。

茫茫人海里,我们寻找另一半,很难十全十美,最终找到的未必就是满分。但我们懂得取舍,知道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遗憾。如果他是满足了你的核心价值需求的,你自己再进行一点自我修炼,那么成就幸福婚姻的可能性就特别大。

就像木兰,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和当初心动的那个人在一起,照样能幸福地过一生,不负光阴不负卿。

就像林语堂,在与妻子结婚时,就把结婚证书烧掉,以示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心。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

推荐访问: 京城 读后感 烟云 京城烟云读后感(3篇) 2023年京城烟云读后感(3篇) 京城烟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