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时间:2023-02-19 19:3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1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女性处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把女性打入与“小人”同类的行列,“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奉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给女性套上了难以解脱的精神枷锁。同时。在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不再被笼罩在男性的阴影之下,丧失了自身的意义,而是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主动性,充满了进取精神,她们在爱情婚姻的追求上表现得大胆热烈,毫不顾及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敢于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愿,义无返顾地去追求,忠贞不渝地去爱,直到实现与所爱的人的幸福结合。爱情背景下聊斋女性的代表主要有:

  (一)敢爱敢恨的狐妇

  《武孝廉》中的狐妇在石某病时救了石某,也不嫌弃他的落魄嫁给他,并且帮助他走上仕途,但石某不知恩图报,百般侮辱、谋害狐妇,狐妇在得知石某要杀死自己后决然收回自己赠给石某的丸药,让石某旧病复法而亡。作者让那些负心汉一个个没有好下场,一方面表明了作者对这些被侮辱女性的同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鞭笞。不难看出,这些被侮辱的女性她们虽然普遍命运悲惨,都是为男子所遗弃所侮辱,但是她们都有坚决的反抗精神,最终都惩罚了那些负心汉。

  (二)外貌丑而心灵美的乔女

  乔女在丈夫穆生死后,志不二嫁。后来孟生不嫌其“黑丑”,欲要迎娶,乔女不嫁,然而她却认为孟生不嫌自己丑陋,是自己的知己,所以孟生死后,她为了酬报知己挺身而出,急其家难,抚其遗孤,撑其门户,增殖其产,自己却廉洁自守贫贱以终,表现出“士为知己而死”的美德。仇大娘则是在娘家面临破产时,挺身而出担起重担使家庭得以重新振兴。作者在这里着重肯定的是传统女性那种善于治家的天性。不畏困难、勇挑重担是她们所共有的美德。

  (三)要独立,只要婚姻实质而不要名分的侠女

  侠者是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人,他们路见不*,拔刀相助。而《侠女》中的侠女却是大家闺秀,但她同样具有“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特点。主要是为报父仇。更为特别的是她为报答顾生的养母之德,甘心情愿地未婚生子,给顾家传宗接代却不接受明媒正娶。侠女的婚姻观在讲贞节,讲究婚姻是“终身大事”的社会中,像她这样只讲求婚姻实质,而不讲表面的礼法和名分的表现,可以说是极其*的思想。

  更值得注意的是,《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不但敢于主动追求爱情,而且当爱情遭到背叛时能果断采取行动,毅然离开曾爱过的人,去寻找新的真正的爱情。《云翠仙》中的云翠仙母女为梁有才的苦苦追求和百般表白所打动,应允了他的

  求婚。但后来张有才见利忘义,密谋背叛云翠仙。对此,云翠仙怒斥他的卑鄙行径,愤然离去。《阿霞》中的女主人公则在看到自己所爱的景生薄情寡义时,立刻断绝了与他的联系,同郑生结为姻缘。

  不同环境与背景下的聊斋女性人物

  在爱情和婚姻家庭生活中,聊斋女性呈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社会生活中,她们机智勇敢地同恶势力做斗争,谈笑嬉闹之间却敌兵,她们的才能、文才、治国才能也让庸碌的男子望尘莫及因此,环境对女性人物的性格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婴宁为例:先从自然环境来说,婴宁这种纯净自然的性格是在一种纯粹自然的环境中形成的。婴宁就在这个处处是烂漫的山花的世界里长大。从古到今,花从来都是一种美好、高洁的象征,从她出场“拈梅花一枝”到最后,作者都把她置于花的海洋,在花的世界中所养成的爱花性情,如花的品格,这就揭示出了女主人公之所以具有憨直无邪、活泼开朗的天性的原因,这显然跟那个未经世俗熏染过的特定典型环境有着不可分的关系。自然环境在人物性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样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婴宁》中,婴宁未入世前与她最亲密的是鬼母和婢女小荣,社会关系单纯而朴素。她们都是源于自然,不属于那个秽浊的现实社会,她们是自由的,不受拘束的,对于自己的爱情,她们选择敢爱敢恨,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她们的思想中没有男尊女卑,女人不是天生受男人控制的,她们和传统的依附男人的女人截然不同。她们有主见,既主动热情又敢于追求爱情。而且独立不羁,拿的起放的下,进退自如。

  而另一方面,黑暗社会,恶势力猖獗,官不为民做主,即使是七尺男儿有时在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也会一筹莫展,而聊斋女性却能在家庭和个人为难的关键时刻,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给恶势力以致命的一击,像复仇女神,使正义得到伸张。商三官、窦氏、庚娘就是这样的奇女子。《商三官》中的商三官,在即将完婚之际,父亲被恶霸杀害,哥哥告状一年多都毫无结果。商三官为父报仇,巧扮优伶,在仇人庆贺生日的当夜,将其杀死;《窦氏》中的窦氏本是一个痴情的女子,却被土豪南三复始乱终弃,活活逼死,死后化为厉鬼,终于报仇雪恨。现实生活中人不能做的事,鬼做了,做得痛快淋漓,大快人心;《庚娘》中的庚娘在公公、婆婆和丈夫遭到歹人王十八暗害,自己面临生死考验时,沉着冷静,勇敢机智,既保住了自己的清白,又亲手杀死了仇人。

  《聊斋志异》中的女鬼大都与民间传说中的鬼不同:将鬼高度审美化了。弱化,淡化了鬼身上的鬼气,最大限度地来表现鬼的善与美。她们大多有娇好的容颜,娴静的妍姿,有着聪明才智与善良的心。

  狐女小翠是一个性格塑造得很成功的狐女形象。她最引人瞩目的特点便是“善谑”。 同时聪慧、干练、果断和坚强。她那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开朗性格在王太常仔细端详下露出的嫣然微笑中,在同母亲分别对“殊不悲恋”的表现中,就已有所露。在她身上,永远也找不到一丝愁苦的痕迹,永远也看不见半点忧伤的影子。同痴儿元丰一起生活,小翠是“殊欢笑,不为嫌。”她把自己的别院变成了一个游戏场,终日和元丰以及丫头们一起嬉戏。“刺步作圆,蹋蹴为笑”,“涂公子作花面如鬼”,以及扮古人,玩的名目既多,花样也新奇别致,整天奔逐笑闹,弹琴跳舞,不但闹得全家皆知,最后连邻里也知道。这个“善谑”的特点表现在小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在王给谏与王待御政治斗争的环境中,王给谏越是寻隙中伤小翠的公公王待御,她的玩笑开得也就愈大,以致最后王待御时而无可奈何地概叹“余祸不远矣”,时而“惊颜如土”,大哭“指日赤吾族矣!”通过这种反衬,小翠“善谑”的主要性格特征更加鲜明耀眼了。但是小翠并不是单纯的“善谑”,通过这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善谑”中透露着小翠的聪慧、干练、果断和坚强。在整个事件中,小翠的杰出之处,不仅表现在计策本身的仔细周密,使仇敌自投罗网,还表现在她知道王给谏要害王太常,与元丰成礼后,就开始准备,把元丰的痴疾这一生理弱点变成有利条件。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了小翠的足智多谋。

  还有《小谢》中的小谢是个活泼可爱,不懂世事,乐不知愁的鬼仙。她聪明好学,心地善良,学什么都是一次就学会。与秋榕成为朋友后两肋插刀,和陶生在黑暗力量斗争中彼此帮助。作者充分利用鬼仙和幽冥世界所提供的超现实力量,通过人鬼相杂,幽冥相间的生活画面,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的矛盾。

  *古代传统女性是不能有陶生、小谢等人的相互帮助,也不能有婴宁的笑,女性被定位为男人的附属品,扮演被支配的角色,小谢、婴宁、小翠的.行经是对这一制约的颠覆和重新置配。使她们摆脱了“笑不露齿”、“三从四德”、“七出”等精神的桎梏都在嬉戏和畅笑中被消解了,令人刮目相看。这也充分体现了女性自主意识的崛起。

  清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黑暗,蒲松龄举业一再受挫的不幸,昔日友情的冷淡,现实中可望不可及的真实、自主的人生、情感,世态炎凉深沉凝重的体验,如此种种压抑郁积于蒲松龄胸中,作者只能将它们埋藏于意识的深处,最终借助于文学创作来得以表现和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说《聊斋志异》就是蒲松龄所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形象载体,其笔下的术形象中都涵纳着作者蒲松龄的“真”性情。从《聊斋志异》全书来看,虽是儿女情长、谈狐说鬼,却是最贴近社会人生。在其大部分的篇章里,作者的爱憎强烈,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新的高度。蒲松龄所设计的奇幻情节和塑造的奇幻人物形象,都具有理想的性质,但是这些只能存在于花妖鬼狐的幻境之中。因此,《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多半有着更美的品性。联系作者的一生不得志的际遇,则可感知他笔下的狐鬼故事大部分是他个人的生活感受而自由生发出来的,凝聚着他大半生的酸甜苦辣,表现着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

  参考文献:

  [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上下卷.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2]清·蒲松龄著:刘跃宵主编.《聊斋志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马瑞芳:《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东方出版社.2017年.

  [4]朱一主:《聊斋志异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周先慎:《明清小说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袁行霈:《*古代文学史》.*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一版. [7]姜维枫:《聊斋志异女性形象浅议》.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扩展阅读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扩展1)

——婴宁的人物形象分析论文3篇

婴宁的人物形象分析论文1

  一、憨笑如痴

  古代小说里,哭得最美的是谁?红楼千金小姐林黛玉,什么情况下都能哭,哭得花瓣为她落地,小鸟飞走不忍听。笑得最美的是谁?聊斋狐女婴宁也。《婴宁》全文四千字,涉及到“笑”的竟然达到四十多处。“婴宁爱笑,无拘无束地笑,无法无天地笑,连结婚拜堂她都能笑得不能行礼”含笑、隐笑、嗤笑、可笑、纵笑、复笑、狂笑、微笑、忍笑、憨笑如此爱笑的婴宁,真是笑得摇曳多姿,美不胜收。

  婴宁是笑着出场的,“梅花一枝,荣华绝代,笑容可掬”,使书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而婴宁看到书生的呆状,笑吟吟说了句“个儿郎,目灼灼似贼”,这一笑,笑出了书生的情思,笑出了少女的纯真。然而这只是婴宁笑之诸多美好的一个序幕,其奇特的笑便是她独特性格的美好展现。再次出现的时候,“执杏花一枝”,“含笑站花而入”,等鬼母唤婴宁出来见王子服时更是“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到门口时“嗤笑不已”,进门后“尤掩其口,笑不可遏”,被鬼母斥责后“忍笑而立”,当王子服问“妹子年几何矣”后,婴宁再也忍不住“复笑,不可仰视”。在后园中,婴宁在树上看见王子服,“狂笑欲堕”,直到“失手而堕,笑乃止”;王子服扶之,婴宁于是再次大笑,“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后来婴宁随王子服回家,“但闻室中嗤嗤皆婴宁笑声,”及至王母入室,婴宁“犹浓笑不顾”最后连举行婚礼时也“笑极不能俯仰”,致使婚礼不能正常进行下去。作者不厌其烦地巧妙地写出了他在不同场合的无拘无束呵纯真笑语,无不感染着众多读者,她的笑声可以解忧——“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可以去哭——“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可博爱人——“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可增其媚——“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女人只能“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只能笑而不能露齿,笑不出声,否则就是有悖纲常,有失检点,不正经。而婴宁,她面对陌生男子,毫无羞怯地笑,自由自在地笑,任何场合都可以笑,真是任性而为,一切封建礼教对她都不过是春风吹马耳。她生活在“乱山合杳、空翠爽肌、寂无人行、只有鸟道”的深山里,她没受过封建礼教的毒害,没受过世俗社会的污染,她像野花一样烂漫,山泉一样清澈,山鸟一样灵秀。她是古代文学女性形象中笑得最烂漫、最恣肆、最优美的一个,她是天真烂漫、是真性情的化身。

  二、爱花成癖

  花自古以来便是女性美好的象征,如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梅花之“香自苦寒来”这些美好的品质和节操都是人们对美好现象的向往或希冀。古今文人皆爱用花来描写女性,如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李白的“荷花羞于颜”。而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也让花自始至终的陪伴在狐女婴宁身边,让花决定了她的命运,用花的灿烂来特写她纯真烂漫的性格。

  婴宁爱花,无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在婴宁初露面,“捻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此处也是以梅花之高洁淡雅来突出婴宁的风华绝代。以至于王子服“注目不移,竟忘顾忌”。而后婴宁“遗花地上,笑语自去”,在这里,婴宁似乎是无意丢花,却是以花作为她与王生爱情的信物,交给了王生。

  而王子服“拾花怆然,神魂丧失,至家藏花枕底,不语亦不食。”可见婴宁在王子服心中已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他无法释怀。而王子服往寻于山中,偶见婴宁时,她正“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随后“含笑捻花而入”,当王生与婴宁第一次单独相处时,也需是“穿花小步”而婴宁正于树头之上,而后王生与之交谈,又因婴宁之痴憨,只能说出“我非爱花,爱捻花之人耳”之语,也可见王生对婴宁的喜爱至深。而她所住的地方“门前皆柳树,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豆棚花架满庭中”,就连室内也有“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至舍后,又有“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此处,作者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婴宁居住的环境优美,庭院中花枝繁华盛放的景象,这也正是为了从侧面体现婴宁爱花至深的性格,体现她与孩童般活泼灵秀,天真烂漫的.心灵。试想若无婴宁爱花成痴的性格,她位于幽僻山村的家中,又怎么会有如此繁花似锦的景象。而这一描写,也与下文中婴宁的举动遥相呼应,更加生动的体现婴宁爱花成痴的性格特征。

  婴宁随王子服来到王家,始终保持着她纯真美好的心灵,她不仅让她的笑声留在王家,更是把她爱花种花的习性带到的王家。她 “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出,花已经是婴宁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爱花,她可以四处物色,不遗余力;为了爱花,她不惜冒着为人责骂的危险,典当随身的金钗;而后,因为爱花,她更是能够亲力亲为,悉心照料培育,使得王家随处可见花的踪影。而婴宁爱花,还体现在她经常攀登王家院后靠近西邻的木香架,“摘供簪玩”,即使是王母的呵斥,也没有能够改变她的做法。可见,在婴宁的心中,对花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纯真向往的情感,始终没有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三、聪慧狡黠

  天真无邪,爱笑美丽又聪明狡黠的婴宁,是生活中可以遇到的,却又打着鲜明的现实烙印。不容这样的她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上存在,被束缚在封建制度中。婆母嫌她“太憨生”,接着又因为墙脚的恶作剧惩罚了西邻之子险些被逮对质公堂,当时母亲责备她说“疯癫成这样,要知道乐极生悲。幸好县官神明,没有受到牵连;要是碰上糊涂的官员定会把你推倒公堂上去质对,那我儿子还有什么面目见亲戚相邻?”经婆母的这番封建礼教的训诫,婴宁“矢不复笑” 哪怕故意逗她,也始终不笑,不过她也从来没有愁容。

  从此天真烂漫爱笑的理想性格就这样被封建礼教所封—杀。这个墙脚下的恶作剧,写出了婴宁既天真又狡猾。虽然狡黠是婴宁的陋处,但同时也是婴宁的真处。天真是因为婴宁出生于幽谷,受育于鬼狐,不审三从,不知四德,无视长幼之序,不用进退之仪,不知封建礼教。用笑声蔑视、笑声动摇一切封建礼教的束缚。婴宁从天真烂漫的笑到最后经过一场无知的恶作剧变的“矢复不笑”。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是一种可悲,笑是婴宁唯一的资本,当这一最基本的权利都被残忍的扼杀,我们不能不为之痛惜。作者在前面大段的喜剧式的描写已经让人们渐渐喜欢上了婴宁的笑容后,又突如其来的打击真让人有些承受不了。这正是蒲松龄作者笔下的理想性格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导致的变化,同时,也阐明了当时女性的悲哀。

  婴宁性格中现实的一面最终代替了理想性的一面,虽不免让读者感到惋惜,但却把封建社会残酷的生活规律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个女性地位卑下的封建社会国度里,我们也看到了作者蒲松龄他对女性真性情的肯定和赞扬。亦憨亦黠的性格,写狐写人,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婴宁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性格上具有“亦憨亦黠”的特点,作者写狐目的是为了写人。婴宁是人和狐的和身。在她的身上既有人性,也有狐性,因为她与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感情丰富:时而大笑,时而哀哭,时而憨语,时而伤感,时而任性。她比谁都勤劳,她比谁都孝顺。作者这样对美的构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美的渴望、美的向往和颂歌,同时也折射出现实与愿望之间遥不可及。

  当她对着王生哭泣,讲述自己的悲惨身世,并希望王生把抚养自己成长的鬼母与秦氏合葬式,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多么善良,知恩图报的美丽形象啊,她的一举一动,不仅突出了她性格中深沉的内容,也给她纯真可爱的品质增添了亮色,使她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她的笑,正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而作者却把它撕破了给大家看,婴宁的笑被扼杀了,可作者却让人们在“小婴宁”身上看到了希望,然而,“小婴宁”的命运恐怕也是不容乐观的。

  参考文献:(罗超潜)

  [1]作者:蒲松龄.《聊斋志异选》.出版地:*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

  [2]作者∶蒲松龄(风梳柳编译).《白话聊斋之狐仙故事》.出版地∶九洲图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0年.

  [3]作者∶马瑞芳.《马瑞芳讲聊斋》.出版地∶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7年.

婴宁的人物形象分析论文2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鲁迅评价它说:“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换之状,如在眼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锁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理想主义的笔触塑造了一批敢于藐视封建礼教法规,按自己的自由意志行事的血肉丰满的女性艺术形象,憨直任性的婴宁,活活泼机智的小翠,多情狭义的秋荣、小谢,温柔拘谨的青凤,绰约可爱的聂小倩,意绪风流的林四娘,等等。《婴宁》的女主人公就是其中之一。《婴宁》写的是狐女婴宁与王子服真诚相爱,并终于结成美满婚姻的动人故事。表达了封建社会中青年人追求坚贞,纯洁爱情的美好向往,也揭露和鞭挞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迫。对婴宁的形象,作者更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称其为“我婴宁“,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刻画,确立的《婴宁》在《聊斋志异》中的艺术代表地位。

  少女婴宁是一个狐狸精与人所生的狐女,从一开始就受到封建社会的摒弃,但她一出场,就是笑容伴着鲜花,“撚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完全没有被遗弃孤儿那种愁容,此后,作者反复用笑容对婴宁进行了细腻深入的刻画,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可爱动人形象。

  婴宁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便是与鲜花相伴。她的少女时所居住的山村,处处是花,到王子服家之后,爱花成癖,甚至不惜当掉金钗四处购置良种,在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花。鲜花在小说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以大自然中美丽的鲜花来象征婴宁的的美丽和纯洁,以花衬人,以人比花,将婴宁花一样的容貌和内心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外,王子服和婴宁的爱情一是由于花而引起的,园中的对话更是围绕花来进行。是花引起了王子服勇敢的追求,使他得以接近婴宁并最终实现完美结合。

  众所周知,在封建礼教重重压迫之下,女子有所谓“三从四德”,“行不露趾,笑不露齿”,然而婴宁却蔑视这些礼教的清规戒律。在我看来,她的蔑视完全是由于“不知者无畏”。这和她从小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婴宁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般与世隔绝的山林里,那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村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这里是一个没有受到世俗气息污染的的人间仙境,一切都是那么纯净,充满生机,朝气勃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养育了一个纯真美丽的婴宁。当她在上元郊游中,见到注视自己的王子服,不仅敢笑,而且还笑着打趣他,说他“目灼灼似贼”,正是反应了婴宁的天真可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当王子服独自到山中找到婴宁时,她丝毫没有少女的矜持,先是从门不时的露出脸来偷看,见了面也是谈笑自若,毫无顾忌。当养母拍婢女叫她与王子服见面时,“户外嗤嗤笑不已”,进门后还用手捂着嘴,笑不能止,当王子服作自我介绍时,她又开始了笑。这段描写,婴宁虽没有说话,却通过笑表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她与王子服之前已经见过面,此时又来自我介绍,自然可笑,同时她的笑声也包含了她对即将获得的爱情所感到的欢心。当她第一次见到王子服那含情默默的眼神,聪明的狐女便知道了王子服的情意,当王子服找

  到婴宁家,却找不出相间的理由,坐卧徘徊时,他的这种深情和执着,婴宁怎么会不知道,当她的带一个青年如此的垂爱,怎能不由衷的痴笑几声呢。

  婴宁的爱笑是故事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人物形象塑造的神来之笔。她“笑容可掬”地出场;与王子服二次相见时,人未到而“户外嗤嗤,笑不可遏”;入内则“尤掩其口,笑不可遏”;受母斥责仍“忍笑而立”,转眼间又笑得“不可仰视”;甚至于无所顾忌地与向自己求婚的王子服在树林中嬉笑,并在树头“狂笑欲望”;见到婆母“犹浓笑不顾”, “才一展拜,翻然遽入,放声大笑”。举行婚礼时,则“笑极不能俯仰”。爱笑尽显出婴宁的天真烂漫,憨态可掬,也尽显作者对人物的偏爱,因为在作者笔下,这笑归根结底是“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当人们“使华妆行新妇礼”的时候,她仍然憨笑,使场面出现了尴尬,当王子服一家多她的身世感到怀疑的时候,她只是“孜孜憨笑”,王子服一家无可奈何。她的笑不仅使她自己感到快乐,她还把这样的快乐到给周围的人,每当母亲有忧愁的时候,她一笑即可化解,她就像个天使,有她在的地方,就有快乐。为此,她很受人们欢迎。然而,当她以恶作剧的方式惩罚了好色之徒“西人子”之后,没有人对好色之徒进行谴责,而是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了婴宁的身上,在母亲的叱声厉责中,婴宁发誓再也不笑了。

  笑,是婴宁唯一的资本,当这一基本的权利被残忍的扼杀之后,我们不能不为之痛惜。前面大段的喜剧式的描写已经让人们渐渐喜欢上了婴宁的笑容,可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却让人真的有些承受不了。当她对着王生哭泣,讲述自己的悲惨身世,并希望王生把抚养自己成长的鬼母与秦氏合葬式,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多么善良,知恩图报的美丽形象啊,她的一举一动,不仅突出了她性格中深沉的内容,也给她纯真可爱的品质增添了亮色,使她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她的笑,正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而作者却把它撕破了给大家看,婴宁的笑被扼杀了,可作者却让人们在“小婴宁”身上看到了希望,然而,“小婴宁”的命运恐怕也是不容乐观的吧。

  婴宁形象的成功刻画,与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渲染不可分。小说篇幅不长,要在如此篇幅中将人物写得血肉丰满,生气贯注,栩栩如生,作者高度凝练出神入化的细节捕捉功力堪称一绝。只是在轻轻几笔之间,婴宁的性格神态,爱花﹑爱笑就跃然纸上。尤其是多处写到婴宁的笑,均各具情态,有“笑容可掬”,也有“含笑拈花而入”;有“户外隐有”的笑声,也有入内不可遏制的笑;有“狂笑欲望”,也有“笑极不能俯仰”等,这一连串对笑的描写,笔墨简洁,点到即止,却又毫不重复,充满情趣,声态并作,使人物形象饱满逼真,出神入化。而“昧爽省问”与“*红”之描写,看似随笔带过,全似 漫不经意,实际上却匠心独运,有丰富的蕴涵,点划之间已使人物性格走向复合化,更加饱满。

  作者在环境氛围的渲染上也不惜笔墨,如王子服为寻觅婴宁,伶仃独步,望南山而行,以王子服的视角,移步换形地对小里落及周围环境层层点染,氛围烘托已足,则令主人公婴宁出场。整个氛围诗意盎然。环境之清幽脱俗,人物之超凡美洁,宛如一幅风景画轴,缓缓展开,妙笔天成,人与美景融为一体。

婴宁的人物形象分析论文3

  一、憨笑如痴

  古代小说里,哭得最美的是谁?红楼千金小姐林黛玉,什么情况下都能哭,哭得花瓣为她落地,小鸟飞走不忍听。笑得最美的是谁?聊斋狐女婴宁也。《婴宁》全文四千字,涉及到“笑”的竟然达到四十多处。“婴宁爱笑,无拘无束地笑,无法无天地笑,连结婚拜堂她都能笑得不能行礼”含笑、隐笑、嗤笑、可笑、纵笑、复笑、狂笑、微笑、忍笑、憨笑如此爱笑的婴宁,真是笑得摇曳多姿,美不胜收。

  婴宁是笑着出场的,“梅花一枝,荣华绝代,笑容可掬”,使书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而婴宁看到书生的呆状,笑吟吟说了句“个儿郎,目灼灼似贼”,这一笑,笑出了书生的情思,笑出了少女的纯真。然而这只是婴宁笑之诸多美好的一个序幕,其奇特的笑便是她独特性格的美好展现。再次出现的时候,“执杏花一枝”,“含笑站花而入”,等鬼母唤婴宁出来见王子服时更是“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到门口时“嗤笑不已”,进门后“尤掩其口,笑不可遏”,被鬼母斥责后“忍笑而立”,当王子服问“妹子年几何矣”后,婴宁再也忍不住“复笑,不可仰视”。在后园中,婴宁在树上看见王子服,“狂笑欲堕”,直到“失手而堕,笑乃止”;王子服扶之,婴宁于是再次大笑,“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后来婴宁随王子服回家,“但闻室中嗤嗤皆婴宁笑声,”及至王母入室,婴宁“犹浓笑不顾”最后连举行婚礼时也“笑极不能俯仰”,致使婚礼不能正常进行下去。作者不厌其烦地巧妙地写出了他在不同场合的无拘无束呵纯真笑语,无不感染着众多读者,她的笑声可以解忧——“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可以去哭——“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可博爱人——“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可增其媚——“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女人只能“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只能笑而不能露齿,笑不出声,否则就是有悖纲常,有失检点,不正经。而婴宁,她面对陌生男子,毫无羞怯地笑,自由自在地笑,任何场合都可以笑,真是任性而为,一切封建礼教对她都不过是春风吹马耳。她生活在“乱山合杳、空翠爽肌、寂无人行、只有鸟道”的深山里,她没受过封建礼教的毒害,没受过世俗社会的污染,她像野花一样烂漫,山泉一样清澈,山鸟一样灵秀。她是古代文学女性形象中笑得最烂漫、最恣肆、最优美的一个,她是天真烂漫、是真性情的化身。

  二、爱花成癖

  花自古以来便是女性美好的象征,如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梅花之“香自苦寒来”这些美好的品质和节操都是人们对美好现象的向往或希冀。古今文人皆爱用花来描写女性,如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李白的“荷花羞于颜”。而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也让花自始至终的陪伴在狐女婴宁身边,让花决定了她的命运,用花的灿烂来特写她纯真烂漫的性格。

  婴宁爱花,无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在婴宁初露面,“捻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此处也是以梅花之高洁淡雅来突出婴宁的风华绝代。以至于王子服“注目不移,竟忘顾忌”。而后婴宁“遗花地上,笑语自去”,在这里,婴宁似乎是无意丢花,却是以花作为她与王生爱情的信物,交给了王生。

  而王子服“拾花怆然,神魂丧失,至家藏花枕底,不语亦不食。”可见婴宁在王子服心中已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他无法释怀。而王子服往寻于山中,偶见婴宁时,她正“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随后“含笑捻花而入”,当王生与婴宁第一次单独相处时,也需是“穿花小步”而婴宁正于树头之上,而后王生与之交谈,又因婴宁之痴憨,只能说出“我非爱花,爱捻花之人耳”之语,也可见王生对婴宁的喜爱至深。而她所住的地方“门前皆柳树,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豆棚花架满庭中”,就连室内也有“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至舍后,又有“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此处,作者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婴宁居住的环境优美,庭院中花枝繁华盛放的景象,这也正是为了从侧面体现婴宁爱花至深的性格,体现她与孩童般活泼灵秀,天真烂漫的.心灵。试想若无婴宁爱花成痴的性格,她位于幽僻山村的家中,又怎么会有如此繁花似锦的景象。而这一描写,也与下文中婴宁的举动遥相呼应,更加生动的体现婴宁爱花成痴的性格特征。

  婴宁随王子服来到王家,始终保持着她纯真美好的心灵,她不仅让她的笑声留在王家,更是把她爱花种花的习性带到的王家。她 “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出,花已经是婴宁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爱花,她可以四处物色,不遗余力;为了爱花,她不惜冒着为人责骂的危险,典当随身的金钗;而后,因为爱花,她更是能够亲力亲为,悉心照料培育,使得王家随处可见花的踪影。而婴宁爱花,还体现在她经常攀登王家院后靠近西邻的木香架,“摘供簪玩”,即使是王母的呵斥,也没有能够改变她的做法。可见,在婴宁的心中,对花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纯真向往的情感,始终没有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三、聪慧狡黠

  天真无邪,爱笑美丽又聪明狡黠的婴宁,是生活中可以遇到的,却又打着鲜明的现实烙印。不容这样的她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上存在,被束缚在封建制度中。婆母嫌她“太憨生”,接着又因为墙脚的恶作剧惩罚了西邻之子险些被逮对质公堂,当时母亲责备她说“疯癫成这样,要知道乐极生悲。幸好县官神明,没有受到牵连;要是碰上糊涂的官员定会把你推倒公堂上去质对,那我儿子还有什么面目见亲戚相邻?”经婆母的这番封建礼教的训诫,婴宁“矢不复笑” 哪怕故意逗她,也始终不笑,不过她也从来没有愁容。

  从此天真烂漫爱笑的理想性格就这样被封建礼教所封—杀。这个墙脚下的恶作剧,写出了婴宁既天真又狡猾。虽然狡黠是婴宁的陋处,但同时也是婴宁的真处。天真是因为婴宁出生于幽谷,受育于鬼狐,不审三从,不知四德,无视长幼之序,不用进退之仪,不知封建礼教。用笑声蔑视、笑声动摇一切封建礼教的束缚。婴宁从天真烂漫的笑到最后经过一场无知的恶作剧变的“矢复不笑”。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是一种可悲,笑是婴宁唯一的资本,当这一最基本的权利都被残忍的扼杀,我们不能不为之痛惜。作者在前面大段的喜剧式的描写已经让人们渐渐喜欢上了婴宁的笑容后,又突如其来的打击真让人有些承受不了。这正是蒲松龄作者笔下的理想性格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导致的变化,同时,也阐明了当时女性的悲哀。

  婴宁性格中现实的一面最终代替了理想性的一面,虽不免让读者感到惋惜,但却把封建社会残酷的生活规律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个女性地位卑下的封建社会国度里,我们也看到了作者蒲松龄他对女性真性情的肯定和赞扬。亦憨亦黠的性格,写狐写人,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婴宁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性格上具有“亦憨亦黠”的特点,作者写狐目的是为了写人。婴宁是人和狐的和身。在她的身上既有人性,也有狐性,因为她与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感情丰富:时而大笑,时而哀哭,时而憨语,时而伤感,时而任性。她比谁都勤劳,她比谁都孝顺。作者这样对美的构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美的渴望、美的向往和颂歌,同时也折射出现实与愿望之间遥不可及。

  当她对着王生哭泣,讲述自己的悲惨身世,并希望王生把抚养自己成长的鬼母与秦氏合葬式,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多么善良,知恩图报的美丽形象啊,她的一举一动,不仅突出了她性格中深沉的内容,也给她纯真可爱的品质增添了亮色,使她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她的笑,正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而作者却把它撕破了给大家看,婴宁的笑被扼杀了,可作者却让人们在“小婴宁”身上看到了希望,然而,“小婴宁”的命运恐怕也是不容乐观的。

  参考文献:(罗超潜)

  [1]作者:蒲松龄.《聊斋志异选》.出版地:*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

  [2]作者∶蒲松龄(风梳柳编译).《白话聊斋之狐仙故事》.出版地∶九洲图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0年.

  [3]作者∶马瑞芳.《马瑞芳讲聊斋》.出版地∶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7年.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扩展2)

——罪与罚人物形象分析

罪与罚人物形象分析1

  《罪与罚》是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全名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12年生于莫斯科马林斯基贫民救济院的一个医生家庭,一生与疾病斗争。1849年因参加农奴*运动被判死刑,临刑一刻钟改判西伯利亚服役,十年后返回彼得堡。“假死刑”改变他的生活,所以作者写出来的作品也与众不同。“不肯写赏心悦目的东西,把一切隐藏的东西翻将出来”“引发和刺激读者的思考”。一般公认他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为俄罗斯文学史上三大巨人。这位“残酷的天才”用他以往的写作风格写下了这部深受好评的《罪与罚》。

  《罪与罚》以谋杀为主要线索。起初作家想写一个犯罪故事:一位大学生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并用她的钱接济母亲和妹妹。然后他放弃学业,只身去国外,一辈子积德行善。但事与愿违,*之后大学生精神崩溃,他投案自首,甘愿接受惩罚。而最后的构思是:23岁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为筹借学费而*。经过侦探彼得罗维奇的多次问讯和“妓-女”索尼娅的感化,他最终认罪,并接受惩罚。在索尼娅身上,他发现了他一度丧失的人性。拉斯科尔尼科夫被发配到西伯利亚服苦役,索尼娅自愿跟随他,陪伴他。拉斯科尔尼科夫开始了新的生活。该部社会哲理性质的小说于1866年一发表,便引起强烈的反响,使作者获得了世界声誉。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形象也成为了学者争论的焦点。

  大学生洛迦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个虚无主义者否定一切社会权威,坚称个人有绝对自由。由于家庭的接济一度中断,再穷极无聊中患上妄想症,把自己视作“超人”,有权力支配世界,制裁坏人。因

  此在此种偏激思想的控制下,他计划杀死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读完乡下母亲的来信后他曾经动摇了,可是在小酒店听到一位军官与某大学生的谈话:一件小小的罪行可以换来数千的善事应该是值得做的。坚定了他的信心,除掉对人类毫无益处的虱子——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伊凡诺夫娜。拉斯科尔尼科夫在逐渐意识到他要*的同时也感觉到对*的厌恶。在谋划过程中他从未将“*”二字直接说出口只是用含糊的“那件事”来代替。当拉斯科尔尼科夫从丽莎韦塔——伊凡诺夫娜的妹妹和小贩的谈话中得知第二天晚上七点只有老太婆一人在家。次日主人公按他早已想好的计划将斧子藏在外套里来到伊凡诺夫娜家里,乘其不备将其砍死。不料,丽莎韦塔提前回来一并被杀。你可能会说他丧心病狂,但主人公是个有人道主义思想倾向的青年。他对马尔梅拉多夫一家的同情以及在梦中因被折磨致死的老马而痛哭,对想要娶贫穷的妻子以便支配、统治她的鲁金的坚决拒绝等等。犯罪后的主人公精神极度紧张,当要走出警察局时,听到因老太婆凶杀案而拘捕了人,拉斯科尔尼科夫昏厥了过去。回到家后他把一切的赃物藏在一块大石头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认识了老马的女儿,一个“操贱业”的女孩——索尼娅,他的母亲和妹妹来到彼得堡。妹妹是为了他而嫁给鲁金,来这里是为了完婚。拉斯科尔尼科夫得知后坚决反对。他对她说:“就让我成为卑鄙的人,而你不应当……”家虽然很穷却充满爱。最后主人公的妹妹——杜妮亚嫁给了他的大学好友拉祖米亨拉祖米亨。而此时的主人公因*饱受良心的谴责,大病一场后更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而且侦探彼得罗维奇也开始怀疑他。终于忍受不住,他把“那件事”告诉了索尼娅,索尼娅依然对他不离不弃,劝他去自首。经过苦痛的挣扎,在爱人的感化、母妹的温情、好友的开导、刑警的劝诱下拉斯科尔尼科夫戴着爱人送的十字架跪在中央的广场三吻土地高喊:我*啦。最后又向警察局自首。由于自己的坦白加上有利的旁证,拉斯科尔尼科夫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八年。拉斯科尔尼科夫获得了心灵上的*,同时也赢得了索尼娅对他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

  犯罪只是社会问题引发的吗?还是人性深处的邪-恶在作祟?批评家皮萨列夫认为,对社会的失望和绝望是导致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原因之一。而拉斯科尔尼科夫认为他是伟人,有权力而且有资格在

  破而立的过程中犯罪,他举的就是拿破仑的例子。他宣称,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可以去*,包括像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这样的“虱子”,因为这样将有利于共同幸福。作为知识分子,他脱离人民,而作为理性主义者他对生命始基缺乏兴趣。最终导致*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个人主义的高傲与宽恕一切和接受苦难的索尼娅的温顺形成鲜明的对比。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扩展3)

——聊斋志异论文提纲

聊斋志异论文提纲1

  一、 总述《聊斋志异》的地位、前人研究《聊斋志异》关于讽刺艺术的情况。

  二、概括《聊斋志异》中鬼狐妖的形象。与魏晋、唐传奇中鬼狐妖形象进行对比,突出现在《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妖的形象是拥有完美的人性、超凡的本领和美貌,这与前人所塑造的厉鬼和狡猾狐狸妖的形象有着颠覆性的变化,这一种变化就一方面说明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勇于打破常规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鬼狐妖的形象有一种提升的空间,鬼狐妖的形象人格化了。

  三、鬼狐妖的形象塑造上就具有讽刺艺术。讽刺用于暴露对象的缺点和可爱之处,用夸张或者反讽等方式揭示事实。以《婴宁》为例。婴宁爱笑的形象到最后不笑的形象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容不了像婴宁这样纯真、笑得烂漫的女子的存在,讽刺当时肮脏的人间社会容不下一点美好的事物的存在。

  四、人与鬼狐妖形象的对比,更显出鬼狐的人性的光辉。作者用鬼狐代表正义的呼声,没有塑造典型的英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下,人非人,甚至远离人间的鬼狐妖比君子更可爱更具有人性的光辉,所以作者只能寄托虚幻的鬼狐妖来展示出世间的美好,另一方面,也讽刺了在当时社会的人都带着一颗邪恶贪婪的心活着,导致了人性的毁灭,人都不能算是人了,只能通过鬼狐原本被认为是邪恶的代表来传递人性的美好,而原

  本最应该具备人性的美好的人却比不上鬼狐妖。

  1、以《武孝廉》为例。石孝廉原本是身患重症之人,靠的狐女的一颗救命丸续命,狐女不求回报而且还愿意伺候石孝廉,后来石孝廉得知狐女的真实身份后却要杀了她。一个善良、宽厚和气、得体的狐女和一个以怨报德、豺狼野心的石孝廉这两个形象有着鲜明的对比,反衬出人类的丑恶,竟然比狐狸还要凶狠,进一步讽刺了人类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丑恶。

  2、《葛巾》为例。葛巾这一美艳的花妖,被常大用的爱花之情所感动,而以身相许,葛巾不仅使常大用家业兴旺,而且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常大用的弟弟,两姐妹为常家生了儿子,葛巾做到了传统妇女的典范,但是在常大用知道了妻子的真是身份后,以前对葛巾的痴爱却消失了,甚至对葛巾产生怀疑,与叶公好龙这一故事一样,作者辛辣地讽刺了常大用这人物,揭示了他的虚伪、表里不一的坏作风。

  3、以《小翠》为例。一个狐仙,对于王家无意之中施予的恩德,还想着报答,而王家傻公子受小翠再生之福,却因一只破瓶打碎而被打碎而失声叫骂,何其鄙吝之至,和公子分手后又破镜重圆,找好替身后又从容离去,从这件事可以知道,仙人之情,远比世俗之人深厚。讽刺了世俗之人鄙陋的人性,不及狐狸的情谊之深。

  五、结束语。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扩展4)

——《故乡》人物形象分析3篇

《故乡》人物形象分析1

  故乡,熟悉而有陌生的名词。

  一次次在梦里看见故乡在向我招手,因我那久别的故乡,对于我们,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在我们的心中永不老去。

  文章里重点刻画了几个人物:“我”、“闰土”、“杨二嫂”。通过他们,让我们目睹了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更加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是决不等同于作者。“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那回忆中的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世界,那更是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我想念和“我”一起小时候的哪个闰土,我对闰土怀着深厚的感情,但当闰土叫出那一声“老爷”的时候,我才明白,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层不可逾越的隔阂,这隔阂是旧社会人与人之间阶级隔膜和等级观念的思想束缚造成的,使我产生了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怜悯。我便成了一个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

  我所铭记了一个少年,他名叫闰土。儿时的印象如今又浮现在眼前,那是一个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有智有勇,热情又纯真的小英雄,小伙伴。当闰土把干青豆拿出时,说:“请,请老爷……我明白,一切都变了,唯有善良纯朴没有变。当他拣起一幅香炉和烛台时,我知道,这时的闰土麻木迟钝,把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祈求祷告上。我们聊了些闲天,却早已经没有了儿时的纯真友谊,昔日的闰土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木讷,麻木,市侩,猥琐……他时生活的重压之下艰难挣扎在贫苦深渊中的广大*劳动民众的代表。他的生活不仅是他自己的辛酸史,也是当时广大农民的一个缩影。

  零星的记忆让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个美丽的女子,“豆腐西施”杨二嫂,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中辛苦也压碎了她们的道德良心,看着她说的“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迅哥儿,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还说不阔……”杨二嫂的话中,恭维带挖苦,拉下脸皮,讨要东西,而且随意编造,心口胡说,要走的时候,顺便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在人眼前偷东西却没有一丝羞耻之心……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的人,变成了庸俗小市民的典型。

  昔日的故乡变成这样,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但我听到了那句话“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咧!”你听,那也曾经是我和闰土的对话啊!宏儿和水生之间的情谊,像记了我和闰土小时候的情谊,看着宏儿天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但也同时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下一代的命运会怎么样呢?会和我们之间一样吗?

  不知是谁打开了记忆的枷锁,那句话轻轻地飘到了耳边:

  “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往事一幕幕,美好的回忆都变成了痛苦的现实,小英雄的形象为“木偶人”所代替,谁的心中能不悲哀呢?但“我”此时的悲哀并不等同于“绝望”,“我”依然相信,我的故乡会有美好的未来,不过,有些渺茫罢了!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对啊!有了希望,并矢志不渝地奋斗追求,一定会实现的。“希望”是“无所谓有,也是无所谓无”的,如果人们都朝着希望的路走,那样便会迎来新的生活。

  写到这里,掩卷沉思,作者以“我”这次回故乡的经历为题材,写出了当时社会中痛苦根源。*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中。但是,我相信,总有一缕阳光会冲破黑暗……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想,当我们久别故乡时,我们不会再用起这句话,那时,我们感叹的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时我们感叹的会是故乡的灿烂与辉煌。

《故乡》人物形象分析2

  故乡,熟悉而有陌生的名词。

  一次次在梦里看见故乡在向我招手,因我那久别的故乡,对于我们,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在我们的心中永不老去。

  文章里重点刻画了几个人物:“我”、“闰土”、“杨二嫂”。通过他们,让我们目睹了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更加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是决不等同于作者。“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那回忆中的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世界,那更是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我想念和“我”一起小时候的哪个闰土,我对闰土怀着深厚的感情,但当闰土叫出那一声“老爷”的时候,我才明白,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层不可逾越的隔阂,这隔阂是旧社会人与人之间阶级隔膜和等级观念的思想束缚造成的,使我产生了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怜悯。我便成了一个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

  我所铭记了一个少年,他名叫闰土。儿时的印象如今又浮现在眼前,那是一个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有智有勇,热情又纯真的小英雄,小伙伴。当闰土把干青豆拿出时,说:“请,请老爷……我明白,一切都变了,唯有善良纯朴没有变。当他拣起一幅香炉和烛台时,我知道,这时的闰土麻木迟钝,把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祈求祷告上。我们聊了些闲天,却早已经没有了儿时的纯真友谊,昔日的闰土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木讷,麻木,市侩,猥琐……他时生活的重压之下艰难挣扎在贫苦深渊中的广大*劳动民众的代表。他的生活不仅是他自己的辛酸史,也是当时广大农民的一个缩影。

  零星的记忆让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个美丽的女子,“豆腐西施”杨二嫂,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中辛苦也压碎了她们的道德良心,看着她说的“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迅哥儿,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还说不阔……”杨二嫂的话中,恭维带挖苦,拉下脸皮,讨要东西,而且随意编造,心口胡说,要走的时候,顺便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在人眼前偷东西却没有一丝羞耻之心……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的人,变成了庸俗小市民的典型。

  昔日的故乡变成这样,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但我听到了那句话“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咧!”你听,那也曾经是我和闰土的对话啊!宏儿和水生之间的情谊,像记了我和闰土小时候的情谊,看着宏儿天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但也同时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下一代的命运会怎么样呢?会和我们之间一样吗?

  不知是谁打开了记忆的枷锁,那句话轻轻地飘到了耳边:

  “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往事一幕幕,美好的回忆都变成了痛苦的现实,小英雄的形象为“木偶人”所代替,谁的心中能不悲哀呢?但“我”此时的悲哀并不等同于“绝望”,“我”依然相信,我的故乡会有美好的未来,不过,有些渺茫罢了!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对啊!有了希望,并矢志不渝地奋斗追求,一定会实现的。“希望”是“无所谓有,也是无所谓无”的,如果人们都朝着希望的路走,那样便会迎来新的生活。

  写到这里,掩卷沉思,作者以“我”这次回故乡的经历为题材,写出了当时社会中痛苦根源。*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中。但是,我相信,总有一缕阳光会冲破黑暗……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想,当我们久别故乡时,我们不会再用起这句话,那时,我们感叹的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时我们感叹的会是故乡的灿烂与辉煌。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扩展5)

——《童年》人物形象分析3篇

《童年》人物形象分析1

  (一)外祖母

  1.慈祥善良:外祖母在父亲死后对我和母亲的照顾;收养小茨冈;为每个人祈祷;讲怜悯穷人、歌颂正义的故事;教导我不要报复别人;打走欺负外乡人的五个小市民;帮助乞讨的格里戈里;与外祖父分家后该她出钱做饭时就做得很好;对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

  2.聪明能干:外祖母在火灾中抢出硫酸盐,有序指挥大家救火;很小就能织精美的花边补贴家用。

  3.对他人的忍让:外祖母被外祖父打骂还替他解释;儿子们为争财产而争吵斗殴还照旧疼爱、帮助他们。

  4.热爱生活:外祖母在船上欣赏*景色;用诗一样的语言讲故事;充满激情地跳舞、唱歌。

  (二)外祖父

  1.吝啬:与外祖母分家;分家后该他出钱做饭时吃的不好;一起泡茶要数茶叶片。

  2.贪婪:怂恿小茨冈偷窃;卖外祖母的衣物换钱放债;到处借钱放债。

  3.专横:不同意女儿的婚事曾一度与之断绝关系;强迫母亲改嫁。

  4.残暴:把“我”打昏;打骂外祖母。

  5.慈爱(残存的一点人性):提醒外祖母保护母亲;给“我”讲故事,教“我”读书;母亲改嫁后教导我自立。

  6.上进:年轻时拉纤,同生活抗争。

  (三)阿廖沙

  1.重感情:母亲死了,伤心了很久;知道“好事情”被赶走,很伤心。

  2.正直:母亲被打,拿刀刺向继父;报复酒馆女主人。

  3.热爱生活:建花园、住花园

  4.孝顺、懂事:因怕母亲生气没有逃学,卖破烂挣钱,为了母亲接受继父。

  5.善良:救了三兄弟的老三,不肯偷窃,总想为别人做一些好事。

  6.明辨是非:对外祖父的行为十分厌恶。

  7.热爱知识:偷钱去买书。

《童年》人物形象分析2

  (一)外祖母

  1.慈祥善良:外祖母在父亲死后对我和母亲的照顾;收养小茨冈;为每个人祈祷;讲怜悯穷人、歌颂正义的故事;教导我不要报复别人;打走欺负外乡人的五个小市民;帮助乞讨的格里戈里;与外祖父分家后该她出钱做饭时就做得很好;对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

  2.聪明能干:外祖母在火灾中抢出硫酸盐,有序指挥大家救火;很小就能织精美的花边补贴家用。

  3.对他人的忍让:外祖母被外祖父打骂还替他解释;儿子们为争财产而争吵斗殴还照旧疼爱、帮助他们。

  4.热爱生活:外祖母在船上欣赏*景色;用诗一样的语言讲故事;充满激情地跳舞、唱歌。

  (二)外祖父

  1.吝啬:与外祖母分家;分家后该他出钱做饭时吃的不好;一起泡茶要数茶叶片。

  2.贪婪:怂恿小茨冈偷窃;卖外祖母的衣物换钱放债;到处借钱放债。

  3.专横:不同意女儿的婚事曾一度与之断绝关系;强迫母亲改嫁。

  4.残暴:把“我”打昏;打骂外祖母。

  5.慈爱(残存的一点人性):提醒外祖母保护母亲;给“我”讲故事,教“我”读书;母亲改嫁后教导我自立。

  6.上进:年轻时拉纤,同生活抗争。

  (三)阿廖沙

  1.重感情:母亲死了,伤心了很久;知道“好事情”被赶走,很伤心。

  2.正直:母亲被打,拿刀刺向继父;报复酒馆女主人。

  3.热爱生活:建花园、住花园

  4.孝顺、懂事:因怕母亲生气没有逃学,卖破烂挣钱,为了母亲接受继父。

  5.善良:救了三兄弟的老三,不肯偷窃,总想为别人做一些好事。

  6.明辨是非:对外祖父的行为十分厌恶。

  7.热爱知识:偷钱去买书。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扩展6)

——婴宁人物形象分析3篇

婴宁人物形象分析1

  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虽然一生仕途不顺,屡试不第,但却才华盖世,以其独特的艺术想象创造了一个奇幻瑰丽、美不胜收的鬼狐世界,留下一部《聊斋志异》传于后世。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的呕心血之作,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民的称赞。而这当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描写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的篇章。小说虽然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理性认识。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可见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是作者愤懑中的呐喊,绝望中的希望。可以说《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用心血写就的一部愤书。

  一、《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聊斋志异》中创造了众多的狐女形象,她们是被高度理想化和审美化的艺术形象,是美和爱的象征。深受*悠久的狐女文化的滋养,尤其是在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原型的直接启示下,《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狐形象,如美丽多情、行动拘谨的青风,娇俏聪慧、无私助人的`娇娜,诙谐风趣、善于属对的狐女,侠肝义胆的红玉、舜华,“百折千磨、之死靡他”的鸦头,慧眼识人、见识超卓的青梅、封三娘,大智大勇的小翠,宽宏大度的莲香等等,数不胜数。《聊斋志异》对狐女的描写与以前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她们寓言式地人格化,使她们充分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她们是一个个可近可信、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婴宁笑声不断,似无心肝,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令人动容;青凤既感耿生知己之情,又念叔父抚育之恩,情深意重;娇娜见孔生为救自己而死,大哭曰:“孔郎为我而死,我何生矣”,与孔生结下矢共生死的情谊,但她也忠于自己的丈夫吴郎;舜华见张生是风雅之士,便推扉自荐,备极欢好。当张生提出离家三年,想念妻子,求舜华携归时,舜华立即微露不悦,她与世俗女子一样,也有嫉妒之心,然而虽有私心,她最后还是选择携张生回家与妻子团聚;小翠终日嬉闹,虽多次遭到翁姑的诃责,但惟憨笑,并不置一词。她以开玩笑的方式帮助公公挫败了官场宿敌,又用瓮蒸衾蒙之术使痴呆的丈夫得以治愈。最后因失手打碎了玉瓶,受到公婆责骂,不堪侮辱,负气出走。她善良聪明,情深而独立。这些虚诞的超现实的狐女都具有人类社会的感情,她们的爱憎和追求都具有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特征,象现实社会中的人一样充满着矛盾,具备了丰富多彩的人性。正因为如此,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读者才能在她们的故事中体尝到一些现实世界的人间烟火味,才能与她们产生共鸣。蒲公笔下的狐女,不仅美丽、善良,而且还能"棋洒谈燕",得此女子,何尝不是读书人苦难中的美梦,不是累入科场而不仕的蒲公梦寐以求的慰藉。但是在清冷的现实生活中,蒲公只能浮白载笔,为千万个同在青灯黄卷下砥砺心志的士子提供精神的幻想和安慰。

  二、婴宁形象分析

  在这众多的狐女形象中,婴宁也许不是最美的,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真的那一个。蒲松龄称婴宁是“我婴宁”,爱惜之情溢于言表,口吻之亲密真像是称呼自己最心爱的小女儿。

  婴宁是蒲松龄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是他着力渲染的宁馨儿。首先看“婴宁”的命名,这个名字没有“云翠仙”的神话色彩,也没有“娇娜”的巧俏艳丽,也不没有“莲香”、“胭脂”的世俗风情,但是这个名字简约而不简单,单从名字上就可看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偏爱。婴宁二字语出《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攖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何谓攖宁?历来各家对于这段话都有不同的解释。综合各家之说,攖宁大约是“扰乱中保持安宁”[1]的意思。那么,有着这样一个非凡的名字的人物,必然是倾注了作者深沉的感情的,婴宁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凝聚了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特质,是纷繁世界中作者留给自己心灵的最后一方净土。

  文章中,婴宁一出场就不同凡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她超脱凡俗的艺术形象,她“容华绝代”,手捻一支梅花,走在上元节如云的游人当中,是那么的与众不同。生生的看痴了的王子服,竟不顾封建礼教之大防的露出“灼灼似贼”的目光。当婴宁发现王子服不合礼仪的盯着她的时候,不怒反笑,并把手中梅花像一方香帕一样遗于地上,这对于一个封建时代的未字少女是大不检点的行为。文章开篇,作者就用寥寥数语对婴宁的形象进行了一个轮廓的勾画,她美丽、纯真、爱笑、爱花,确是一个“出于幻境,顿入人间”的精灵。这之后写王子服对婴宁茶饭不思的痴恋也是对婴宁的侧面烘托,正是婴宁的卓然独有的美和魅力,才使得王子服“忽忽若迷”,也为后来王子服按照吴生的话到西南山中寻找婴宁埋下伏笔。在王子服归家后的一大段描写中,王子服的辗转反侧,吴生的奔走,王母的忧心,字里行间都有婴宁的存在,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也从侧面烘托了婴宁的美好形象。

  当王子服终于不耐相思决定只身去寻所爱,文章就写到了婴宁的住处,“空翠肌爽”、“丛花乱树”,“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住在这样清雅脱俗的所在的女孩子,也该是不染红尘的仙子吧。把他的“我婴宁”安排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所在,作者对婴宁的偏爱可见一斑。描写完住处,女主角再次出场,“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又是花,又是笑,婴宁的出场总是和这两样东西分不开。转回头看婴宁初见王子服的“顾”而笑,这颇具挑逗性的回眸一笑使得王子服一介书生痴痴地走了三十里路来寻婴宁。这次的“含笑”又使王子服生出了无限的希望,在门外傻傻的从日出等到日落。簪花一节也值得推敲,本是要“俯首自簪”的,看到生来却把簪花的动作停了下来,“含笑捻花而入”,这个举动是羞怯么?应该不是。所以我想这可以算作再一次的暗示,簪花人已来,又何必自己动手呢。王子服的精诚终于有所致,鬼母扶杖出门来询问来意,并由此得以认亲,还得到小住的机会。

  直到这时王子服才第一次和婴宁正面相见,不是初见的顾而笑,也不是再见的捻花含笑,这次婴宁还未进门就“嗤嗤笑不已”,进门后更是“笑不可遏”,王子服刚开口她就又笑的不能自制,最后终于忍不住以袖遮口,出门大笑去了。婴宁在笑什么呢?大约是在笑这呆头小子情深如许吧,也欣喜自己果然看对了人,这“贼腔未改”的青年,终于是找上门来了。心中的快乐全化作串串笑声,终于借着“视碧桃开未”的理由大笑而去。次日花园又见,王子服向婴宁出示他所珍藏的上元节婴宁遗落地上的那支梅花,花已然萎谢,但情依然炙热,婴宁却又装作不知,说是若是喜欢改天可送王子服一巨捆。看似憨痴懵懂的问话,却使得王子服一步步坦白说出了自己的真情。同样是古典小说里常见的小心的试探、不安的揣测、恋情即将明朗前的难熬而美好的一段,婴宁的试探具有更多的喜剧色彩,既不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咿咿呀呀的唱段使人不耐,也不像红楼梦里宝哥哥和林妹妹般让人揪着一颗心替他们洒泪,但却取得了异曲同工的妙处。婴宁的试探是诙谐轻松的,好像轻喜剧般的让人愉悦。尤其是王子服说出了略带轻薄色彩“夜共枕席”之后,婴宁巧妙地在耳聋的鬼母跟前转述了他的话,令王子服非常难堪。略施惩罚,却也不至于太过,谁说婴宁是一个只懂得嗤嗤憨笑的无心之人,这一连串的试探都显示了婴宁的聪慧和有心。婴宁是个该笑时则笑,不该笑时不笑,该痴时则痴,不该痴时则不痴的聪明姑娘。她在保持一颗婴儿般明净的心的同时,也是个聪慧有见识的姑娘。

  接下来的情节也是每个故事都会有的结局,婴宁和王子服结了婚。然而这一次却不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老套桥段,婴宁终于进入了一个设置了种种行为规范、人的天性被束缚被扭曲的世俗世界。在这里,女子当是“目不斜视”的,是“凡笑语,莫高声”,恪守“妇容、妇功、妇德、妇言”戒律的没有个性可言的温文淑女。婴宁天真烂漫的个性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么?这时婴宁的笑又救了她,自抵家之后即“但闻室嗤嗤,皆婴宁笑声”,而当“母入室”,为此女“太憨”而不高兴时,还“浓笑不顾”,叫她出来还“极力忍笑”,“才一展拜”,即“翻然遂入”而“放声大笑”,对封建家庭的应酬礼俗、清规戒律都以笑待之。当舅表吴生到山野查她的来历时,她也只是“孜孜憨笑而已”,以不置可否的态度巧妙掩饰自己的隐秘。婴宁的笑也感染俄别人,“满室妇女,为之粲然”,甚至还迎来了友谊,”邻女少—妇“也无不”争承迎之“。即使是”每值母忧“,只要”女至一笑即解“。甚至奴婢有小错害怕责罚,婴宁代为求情也可无事。而且婴宁还精于女红,虽脱略礼法却又懂得尊敬老人,每日对母亲嘘寒问暖,实在是个识大体的好媳妇。生活看似*稳而美好,然而一个转折使这一切美好戛然而止,婴宁的亲切笑容不仅赢得了邻里家人的喜爱,也招来了好色的西邻子,给家人带来了麻烦,一场诉讼扰乱了原有的祥和安宁,母亲呵责婴宁闯祸,婴宁从此不复展颜。这一节也是许多学者对婴宁进行批评的原因,施法术毒死邻家子,实在是过分了些,全然不像是出于婴宁之手,然而我想这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艺术形象,她不是单薄的十全十美的完美小姐,她是一个丰满可信令人亲近的狐女形象。而这也正是蒲松龄在处理狐女形象上的过人之处,她们全是有血有肉的,是有缺点有情绪的。行文至此,爱笑的婴宁终于寂然无声了,甚至有一天突然哭了起来,说是思念鬼母要报养育之恩。谁能知道这由笑而哭隐藏了几多心酸?

  回顾全文,从初见面的“遗花地上,笑语自去”,到后来的“隐有笑声”,“笑不已”,“笑不可遏”,“忍笑而立”,“狂笑欲坠”等等,都有“狂而不损其媚的真与美”,如果说《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是眼泪的代表,婴宁便当之无愧是笑的化身。然而这真这美只能存在于作者幻想的世界里,随着婴宁进入俗世,这真和美就被—迫中止,其中隐含的生命中深沉的悲怆令人动容。然而小说到此并未结束,一段由笑而哭得转折之后,作者写下了这样一个结尾:“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淡淡一笔,却寓言般让人深思,这寄予了作者精神世界中生生不息的执著追求,但是也不得不让人担心,这新一代的小婴宁又能开心的笑上多久呢?

  历来研究婴宁形象地学者大多把婴宁的性格归纳为天真和狡黠,或认为她浑不知事,终日憨笑而已,或认为她表面天真,却是个工于心计的利害角色。笔者认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观点都过于偏颇,蒲松龄在前人的基础上所塑造出来的狐女形象,已不是简单的害人的狐魅,勾搭男人吸其精血的妖怪,或者报恩穷书生的添香红袖,破庙里的一场邂逅,而是立体丰满的有着人的情感和个性的新的狐女形象,婴宁即是这当中的一个。她终日嗤嗤不已似全无心肝,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识大体的聪慧的好姑娘。如果单方面的说她天真或狡黠,都是失之偏颇,不够公允的。

  三、婴宁形象的创作动机

  作者蒲松龄在《婴宁》一文中所构建的自然纯真富于智慧的人性美,正是蕴含在具体人性中的带有一般共同性特征的优美的人性素质。这种人性素质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大多数人的一种人性理想和审美追求,这也是婴宁形象仍在今天读者心中产生审美愉悦的原因。蒲松龄并没有写过关于人的本质或人性问题的理论著作,但他在《婴宁》等一系列小说中对人的本质和人性问题进行的艰苦探索和深刻思考。他用文学艺术的手法,以人物形象塑造为载体,生动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下人异化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当时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善良人们的人性理想和对美好人性的追求,这正是蒲松龄的天才贡献。

  如果我们去寻求蒲松龄思考人性问题的动因,不难发现,明代中叶兴起的左派王学对蒲松龄自然、纯真、智慧的审美取向的形成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左派王学代表人物王艮、李贽等人大力宣扬人的性情,反对程朱理学以理*,泯灭人性,大声疾呼“以情抗理”,积极推崇个性*,主张“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童心者,真心也”,主张还人以本来面目,充分肯定人的物质精神需求以及情爱的合理性。这种观点在当时及其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一种重要文化思潮,它所蕴含的审美理想和对人性问题的见解必然引发和影响蒲松龄对人性问题的思考,并对蒲松龄审美取向的形成发生作用,进而在作品中折射了出来,婴宁就是这样一个寄托了作者理想应运而生的人物。

婴宁人物形象分析2

  婴宁是个内心善良美丽,有着普通老百姓的优秀品质的女子。她放纵而有节制,率性而有知礼,玩笑而有分寸,粗狂而有细腻;活泼而不风骚,热情而不轻狂,诙谐而不粗俗,机警而不怪讹,和气而不盲从,尊重而不迁就……。她针线活“精巧绝伦”;对公婆孝敬如宾;对奴婢宽怀大度;对丈夫痴情尊重;而其爱花成癖,私下典当了首饰买种栽花,改善环境使家园面目一新的举动,更让人真的感动;至于对临西花—花—公—子的惩处,那更是其善恶分明品质的写照

  蒲松龄塑造出这样一个形象,显然是对封建礼教的一个挑战。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扭曲了“人性”;而婴宁,却像野花一样的烂漫,山泉一样的清澄,山鸟一样的灵秀,花一样时刻展露着她的心灵和笑语。这是蒲松龄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表现了蒲松龄对于归真返朴的人性的向往。蒲松龄以浪漫主义的方法塑造他的人物,但他对生活的观察却是一个清的现实主义者。

  婴宁是蒲松龄塑造的最理想的女性形象。婴宁由笑到不笑到哭,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导致的一个结果,封建礼教无处不在,封建礼法的力量竟迫使一个人改变天性,它的震慑力量如此巨大,足见其残酷性。

  他不甘心爱笑的婴宁就这样消失,不希望笑声在人间消逝,就在文章的最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尾:“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

婴宁人物形象分析3

  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虽然一生仕途不顺,屡试不第,但却才华盖世,以其独特的艺术想象创造了一个奇幻瑰丽、美不胜收的鬼狐世界,留下一部《聊斋志异》传于后世。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的呕心血之作,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民的称赞。而这当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描写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的篇章。小说虽然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理性认识。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可见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是作者愤懑中的呐喊,绝望中的希望。可以说《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用心血写就的一部愤书。

  一、《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聊斋志异》中创造了众多的狐女形象,她们是被高度理想化和审美化的艺术形象,是美和爱的象征。深受*悠久的狐女文化的滋养,尤其是在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原型的直接启示下,《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狐形象,如美丽多情、行动拘谨的青风,娇俏聪慧、无私助人的娇娜,诙谐风趣、善于属对的"狐女,侠肝义胆的红玉、舜华,“百折千磨、之死靡他”的鸦头,慧眼识人、见识超卓的青梅、封三娘,大智大勇的小翠,宽宏大度的莲香等等,数不胜数。《聊斋志异》对狐女的描写与以前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她们寓言式地人格化,使她们充分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她们是一个个可近可信、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婴宁笑声不断,似无心肝,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令人动容;青凤既感耿生知己之情,又念叔父抚育之恩,情深意重;娇娜见孔生为救自己而死,大哭曰:“孔郎为我而死,我何生矣”,与孔生结下矢共生死的情谊,但她也忠于自己的丈夫吴郎;舜华见张生是风雅之士,便推扉自荐,备极欢好。当张生提出离家三年,想念妻子,求舜华携归时,舜华立即微露不悦,她与世俗女子一样,也有嫉妒之心,然而虽有私心,她最后还是选择携张生回家与妻子团聚;小翠终日嬉闹,虽多次遭到翁姑的诃责,但惟憨笑,并不置一词。她以开玩笑的方式帮助公公挫败了官场宿敌,又用瓮蒸衾蒙之术使痴呆的丈夫得以治愈。最后因失手打碎了玉瓶,受到公婆责骂,不堪侮辱,负气出走。她善良聪明,情深而独立。这些虚诞的超现实的狐女都具有人类社会的感情,她们的爱憎和追求都具有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特征,象现实社会中的人一样充满着矛盾,具备了丰富多彩的人性。正因为如此,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读者才能在她们的故事中体尝到一些现实世界的人间烟火味,才能与她们产生共鸣。蒲公笔下的狐女,不仅美丽、善良,而且还能"棋洒谈燕",得此女子,何尝不是读书人苦难中的美梦,不是累入科场而不仕的蒲公梦寐以求的慰藉。但是在清冷的现实生活中,蒲公只能浮白载笔,为千万个同在青灯黄卷下砥砺心志的士子提供精神的幻想和安慰。

  二、婴宁形象分析

  在这众多的狐女形象中,婴宁也许不是最美的,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真的那一个。蒲松龄称婴宁是“我婴宁”,爱惜之情溢于言表,口吻之亲密真像是称呼自己最心爱的小女儿。

  婴宁是蒲松龄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是他着力渲染的宁馨儿。首先看“婴宁”的命名,这个名字没有“云翠仙”的神话色彩,也没有“娇娜”的巧俏艳丽,也不没有“莲香”、“胭脂”的世俗风情,但是这个名字简约而不简单,单从名字上就可看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偏爱。婴宁二字语出《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攖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何谓攖宁?历来各家对于这段话都有不同的解释。综合各家之说,攖宁大约是“扰乱中保持安宁”[1]的意思。那么,有着这样一个非凡的名字的人物,必然是倾注了作者深沉的感情的,婴宁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凝聚了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特质,是纷繁世界中作者留给自己心灵的最后一方净土。

  文章中,婴宁一出场就不同凡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她超脱凡俗的艺术形象,她“容华绝代”,手捻一支梅花,走在上元节如云的游人当中,是那么的与众不同。生生的看痴了的王子服,竟不顾封建礼教之大防的露出“灼灼似贼”的目光。当婴宁发现王子服不合礼仪的盯着她的时候,不怒反笑,并把手中梅花像一方香帕一样遗于地上,这对于一个封建时代的未字少女是大不检点的行为。文章开篇,作者就用寥寥数语对婴宁的形象进行了一个轮廓的勾画,她美丽、纯真、爱笑、爱花,确是一个“出于幻境,顿入人间”的精灵。这之后写王子服对婴宁茶饭不思的痴恋也是对婴宁的侧面烘托,正是婴宁的卓然独有的美和魅力,才使得王子服“忽忽若迷”,也为后来王子服按照吴生的话到西南山中寻找婴宁埋下伏笔。在王子服归家后的一大段描写中,王子服的辗转反侧,吴生的奔走,王母的忧心,字里行间都有婴宁的存在,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也从侧面烘托了婴宁的美好形象。

  当王子服终于不耐相思决定只身去寻所爱,文章就写到了婴宁的住处,“空翠肌爽”、“丛花乱树”,“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住在这样清雅脱俗的所在的女孩子,也该是不染红尘的仙子吧。把他的“我婴宁”安排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所在,作者对婴宁的偏爱可见一斑。描写完住处,女主角再次出场,“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又是花,又是笑,婴宁的出场总是和这两样东西分不开。转回头看婴宁初见王子服的“顾”而笑,这颇具挑逗性的回眸一笑使得王子服一介书生痴痴地走了三十里路来寻婴宁。这次的“含笑”又使王子服生出了无限的希望,在门外傻傻的从日出等到日落。簪花一节也值得推敲,本是要“俯首自簪”的,看到生来却把簪花的动作停了下来,“含笑捻花而入”,这个举动是羞怯么?应该不是。所以我想这可以算作再一次的暗示,簪花人已来,又何必自己动手呢。王子服的精诚终于有所致,鬼母扶杖出门来询问来意,并由此得以认亲,还得到小住的机会。

  直到这时王子服才第一次和婴宁正面相见,不是初见的顾而笑,也不是再见的捻花含笑,这次婴宁还未进门就“嗤嗤笑不已”,进门后更是“笑不可遏”,王子服刚开口她就又笑的不能自制,最后终于忍不住以袖遮口,出门大笑去了。婴宁在笑什么呢?大约是在笑这呆头小子情深如许吧,也欣喜自己果然看对了人,这“贼腔未改”的青年,终于是找上门来了。心中的快乐全化作串串笑声,终于借着“视碧桃开未”的理由大笑而去。次日花园又见,王子服向婴宁出示他所珍藏的上元节婴宁遗落地上的那支梅花,花已然萎谢,但情依然炙热,婴宁却又装作不知,说是若是喜欢改天可送王子服一巨捆。看似憨痴懵懂的问话,却使得王子服一步步坦白说出了自己的真情。同样是古典小说里常见的小心的试探、不安的揣测、恋情即将明朗前的难熬而美好的一段,婴宁的试探具有更多的喜剧色彩,既不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咿咿呀呀的唱段使人不耐,也不像红楼梦里宝哥哥和林妹妹般让人揪着一颗心替他们洒泪,但却取得了异曲同工的妙处。婴宁的试探是诙谐轻松的,好像轻喜剧般的让人愉悦。尤其是王子服说出了略带轻薄色彩“夜共枕席”之后,婴宁巧妙地在耳聋的鬼母跟前转述了他的话,令王子服非常难堪。略施惩罚,却也不至于太过,谁说婴宁是一个只懂得嗤嗤憨笑的无心之人,这一连串的试探都显示了婴宁的聪慧和有心。婴宁是个该笑时则笑,不该笑时不笑,该痴时则痴,不该痴时则不痴的聪明姑娘。她在保持一颗婴儿般明净的心的同时,也是个聪慧有见识的姑娘。

  接下来的情节也是每个故事都会有的结局,婴宁和王子服结了婚。然而这一次却不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老套桥段,婴宁终于进入了一个设置了种种行为规范、人的天性被束缚被扭曲的世俗世界。在这里,女子当是“目不斜视”的,是“凡笑语,莫高声”,恪守“妇容、妇功、妇德、妇言”戒律的没有个性可言的温文淑女。婴宁天真烂漫的个性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么?这时婴宁的笑又救了她,自抵家之后即“但闻室嗤嗤,皆婴宁笑声”,而当“母入室”,为此女“太憨”而不高兴时,还“浓笑不顾”,叫她出来还“极力忍笑”,“才一展拜”,即“翻然遂入”而“放声大笑”,对封建家庭的应酬礼俗、清规戒律都以笑待之。当舅表吴生到山野查她的来历时,她也只是“孜孜憨笑而已”,以不置可否的态度巧妙掩饰自己的隐秘。婴宁的笑也感染俄别人,“满室妇女,为之粲然”,甚至还迎来了友谊,”邻女少—妇“也无不”争承迎之“。即使是”每值母忧“,只要”女至一笑即解“。甚至奴婢有小错害怕责罚,婴宁代为求情也可无事。而且婴宁还精于女红,虽脱略礼法却又懂得尊敬老人,每日对母亲嘘寒问暖,实在是个识大体的好媳妇。生活看似*稳而美好,然而一个转折使这一切美好戛然而止,婴宁的亲切笑容不仅赢得了邻里家人的喜爱,也招来了好色的西邻子,给家人带来了麻烦,一场诉讼扰乱了原有的祥和安宁,母亲呵责婴宁闯祸,婴宁从此不复展颜。这一节也是许多学者对婴宁进行批评的原因,施法术毒死邻家子,实在是过分了些,全然不像是出于婴宁之手,然而我想这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艺术形象,她不是单薄的十全十美的完美小姐,她是一个丰满可信令人亲近的狐女形象。而这也正是蒲松龄在处理狐女形象上的过人之处,她们全是有血有肉的,是有缺点有情绪的。行文至此,爱笑的婴宁终于寂然无声了,甚至有一天突然哭了起来,说是思念鬼母要报养育之恩。谁能知道这由笑而哭隐藏了几多心酸?

  回顾全文,从初见面的“遗花地上,笑语自去”,到后来的“隐有笑声”,“笑不已”,“笑不可遏”,“忍笑而立”,“狂笑欲坠”等等,都有“狂而不损其媚的真与美”,如果说《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是眼泪的代表,婴宁便当之无愧是笑的化身。然而这真这美只能存在于作者幻想的世界里,随着婴宁进入俗世,这真和美就被—迫中止,其中隐含的生命中深沉的悲怆令人动容。然而小说到此并未结束,一段由笑而哭得转折之后,作者写下了这样一个结尾:“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淡淡一笔,却寓言般让人深思,这寄予了作者精神世界中生生不息的执著追求,但是也不得不让人担心,这新一代的小婴宁又能开心的笑上多久呢?

  历来研究婴宁形象地学者大多把婴宁的性格归纳为天真和狡黠,或认为她浑不知事,终日憨笑而已,或认为她表面天真,却是个工于心计的利害角色。笔者认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观点都过于偏颇,蒲松龄在前人的基础上所塑造出来的狐女形象,已不是简单的害人的狐魅,勾搭男人吸其精血的妖怪,或者报恩穷书生的添香红袖,破庙里的一场邂逅,而是立体丰满的有着人的情感和个性的新的狐女形象,婴宁即是这当中的一个。她终日嗤嗤不已似全无心肝,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识大体的聪慧的好姑娘。如果单方面的说她天真或狡黠,都是失之偏颇,不够公允的。

  三、婴宁形象的创作动机

  作者蒲松龄在《婴宁》一文中所构建的自然纯真富于智慧的人性美,正是蕴含在具体人性中的带有一般共同性特征的优美的人性素质。这种人性素质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大多数人的一种人性理想和审美追求,这也是婴宁形象仍在今天读者心中产生审美愉悦的原因。蒲松龄并没有写过关于人的本质或人性问题的理论著作,但他在《婴宁》等一系列小说中对人的本质和人性问题进行的艰苦探索和深刻思考。他用文学艺术的手法,以人物形象塑造为载体,生动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下人异化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当时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善良人们的人性理想和对美好人性的追求,这正是蒲松龄的天才贡献。

  如果我们去寻求蒲松龄思考人性问题的动因,不难发现,明代中叶兴起的左派王学对蒲松龄自然、纯真、智慧的审美取向的形成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左派王学代表人物王艮、李贽等人大力宣扬人的性情,反对程朱理学以理*,泯灭人性,大声疾呼“以情抗理”,积极推崇个性*,主张“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童心者,真心也”,主张还人以本来面目,充分肯定人的物质精神需求以及情爱的合理性。这种观点在当时及其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一种重要文化思潮,它所蕴含的审美理想和对人性问题的见解必然引发和影响蒲松龄对人性问题的思考,并对蒲松龄审美取向的形成发生作用,进而在作品中折射了出来,婴宁就是这样一个寄托了作者理想应运而生的人物。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扩展7)

——李广人物形象分析 (菁选5篇)

李广人物形象分析1

  小时候看小人书时就知道汉朝有个飞将军李广,还知道有个被刘邦拜为大将的韩信。韩信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更广泛,母亲是个家庭妇女,也知道韩信“胯下*”的故事。小时候看小人书只是看热闹,知道李广的箭射的好,一次李广打猎,把一块石头看成老虎,一箭射去,箭头都射进石头中,可见李广功力之深。小人书还有韩信从市井无赖胯下爬出来的画面,一市人都在嘲笑韩信胆怯。这是多么侮辱人,使人羞愧的场面。那时觉得韩信是一个被人经常欺负的“窝囊废”;虽说韩信后来被拜为大将,但对他从无赖胯下爬出来的阴影总也挥之不去。成年后,司马迁的《史记》是必读的史书,看史记你会不知不觉被司马迁带进几千年前的场面,你会为一些宏大、壮烈的战争场面时而振奋时而叹息,有时又会为一些人物的冤屈、悲壮而掩卷扼腕。这真是“台下看戏,替古人担忧”。

  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对李广给与高度评价:“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是说李广生不逢时,假如早几年跟随汉高帝刘邦打天下,被封为‘万户侯’是没问题的。“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这是说李广因为迷路而延误军期,不愿为此再吃官司而自杀了,全军知道了此事都哭了,老百姓听说了,知道不知道的、老的、少的都为之垂泪。“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司马迁在最后把李广比喻为“桃李”,“桃李”不会说话,但花的芬芳美丽和果实的甘美,引来的人把树下都踩出小路来。唐朝诗人也赞李广:“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广一生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但总没达到“封候”的标准,而且他一生悔恨的事是杀了已经投降的八百个羌人。李广因征战失利,被免了官职,一次夜间外出,在霸陵亭被霸陵尉禁止通过,被迫留了一宿。《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李广因为被免了职,他的随从通报:“这位是原李将军”,霸陵尉不买账:回答:“就是现在的将军也不准夜行,更不用说是原来的将军了!”这个霸陵尉虽说喝了点酒,但他也是在执行公务,是按制度办事,按说也无可厚非。但李广却耿耿于怀,在重新启用任右北*太守时,趁机把这个霸陵尉带到右北*斩首了。笔者未解的是:令匈奴闻风丧胆、数年不敢近右北*的“飞将军”,何致如此心胸狭窄?!定要将一时因喝了一点酒,得罪于他的霸陵尉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是典型的“公报私仇”,我们没法去推测李广的心理活动,司马迁也没对此事作更多地评论,但李广如此狠毒的报复心与他的英雄形象着实不符。但也有人非常宽容的说:“对于一个安邦定国,保卫边疆的英雄来说,没有必要计较李广他的这一点点人格瑕疵。”是的,李广保卫边疆是为了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可对于霸陵尉来说,却是家破人亡了,他的妻子怎么想?他的儿子怎么想?他的父母可怎么过?!

  相比之下,韩信倒是一位知恩图报,恩怨分明的人。在他建立赫赫战功,被封为“楚王”后,立马派人找来当年给他饭吃数十天的一位漂洗丝絮的老妇人,赏千金。也找来了曾经给韩信饭吃数月之久,却因妻子阻挠没坚持到底的一位“亭长”,赏百钱,并狠狠训斥这位亭长做好事不做到底。这一点我觉得韩信做得有点过,你白吃白喝数月了,什么时候是个头!也难怪亭长妻子不耐烦了,毕竟大家吃碗饭都不容易。韩信更找来了当年使他“胯下*”的那个少年;凭韩信“楚王”的地位和权利,杀一个当年曾侮辱他的人,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要比李广杀霸陵尉程序简单的多,并且韩信受到的耻辱远远大于李广被霸陵尉留置一宿所受到的怨恨,理由也更充分。但是,韩信并没杀这个人,反而给他安排了一个“楚中尉”的职务。韩信和他的部下说:“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由此看来,韩信的胸怀气量远比李广大的多,韩信在穷困潦倒时就能够审时度势,全面长远的看问题了。

  楚汉相争,形势处在相持阶段,当时韩信是齐王,手握重兵,韩信如果倾向刘邦,项羽就会失败,如果倾向于项羽,刘邦就会失败。项羽派人说服韩信,要韩信自立为王,不偏不向,使全国形势行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韩信对刘邦感恩戴德。《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这是说韩信以为:我在项羽手下时只不过担任“郎中”的小官职,是一名护卫,我说的话没人听,计策也不被采纳,所以我就投奔到刘邦这里来了。刘邦任命我为上将军,统领数万部队,把他的衣服给我穿,把他的饭给我吃,言听计从,才有了我的今天,我要是背叛了刘邦,是不道德的,所以我不会听从你没的劝说,请为我谢谢项羽。

  有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韩信千金谢“漂母”,和对策反他的人的对话中不难看出,韩信是一位“知恩图报”的人,他对刘邦的知遇之恩的回报,是帮刘邦打下汉朝四百年的基业。韩信虽然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却在全国*定,人心思治的情况下阴谋叛乱,被吕后处死。我们只能说韩信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而不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否则,缤彩纷呈,斑斓壮阔三国演义的故事,就不是东汉末年,而是西汉初年了!

  我们且不去评论韩信的功劳和最后的下场,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里已经对韩信充分的肯定和极大同情,韩信在对待给自己饭吃的“漂母”知恩图报和对侮辱自己的少年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的做法,两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成为千古美谈。“天下熙熙,为利而来;天下攘攘,为利而去”,市场经济在追逐“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大力提倡“知恩图报”的美德,放宽我们的胸怀,多一分宽容?!

李广人物形象分析2

  李广是西汉名将,在汉武帝时是有名的将军。他多次打败侵略军,因为他行动快,忽来忽去,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侵略军给他起了个外号“飞将军”。

  飞将军有一对浓浓的眉毛,形象像个倒“八”字,长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多年习武让他练就了射箭百发百中的本领。他头带头盔,身穿盔甲,英姿飒爽的骑在战马上,侵略军听到飞将军的名字时,就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李广小时候就立下了长大后保卫祖国的志向,所以他从小开始拜师学武练箭,可是箭术一直没有进步,他就找到了一位高人,拜他为师,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他闻鸡起舞,不惧寒冬腊月,盛夏酷暑,终于练成了每箭必中,箭无虚发的本领。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李广带军巡逻,路过一片树林,发现草丛中影影绰绰影蹲着一只老虎,他连忙拉弓射箭,“嗖”的一声射了出去,第二天,李广发现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大家拔也拔不出来,李广将军真是力大无穷啊!

李广人物形象分析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今天背了这首王昌龄写的《出塞》,文中的飞将指的是西汉时代的李广。我不由得想起了有关“李广学箭”的故事。

  李广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保卫国家,可他的武力样样都好,就是射箭不行,因此,他想向吉疾学箭,吉疾把手放在李广一晃,李广的眼睛眨巴了几下,吉疾对他说:“你还是回去吧。什么时候,你能目不转睛再来找我。”

  李广回去练了一年,终于能目不转睛了。又去找吉疾。吉疾指着窗外的柳树,让李广一眼数清楚一枝柳枝上的树叶数,再来找他。

  李广又回去苦练了两年,终于能数清百步之外的树叶数了。又去找吉疾,吉疾又把一条蜈蚣挂在墙上,让李广数清楚蜈蚣的腿数才来找他。李广回去后,又苦苦练了三年,抓遍了所有的蜈蚣之后,他还抓蚊子数蚊子的腿。三年后,他又去找吉疾,希望吉疾能收他为徒。

  吉疾终于收下了李广。把自己的"浑身解数都教给了李广,最后李广成为赫赫有名的神箭手。

  读完这些故事,我很敬佩李广的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是李广中途就放弃了,他可能就成不了飞将军,也就没有“但使龙城飞将在”这样的诗句了。

李广人物形象分析4

  李广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历史人物,但由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悲情描述及历代文人骚客对他悲凉身世的无限感发,使得他的形象单一化、固定化了。人们所传唱的、心目中的李广,是一个勇敢善战、挽雕弓射天狼,却终生未被封侯的悲剧形象。然而,大人物的性格总是非常复杂的,真实的李广也有着多重性格,有多面特征,扮演着多种角色。

  李广出生于军事世家,自幼习射,长大后手臂比一般人要长,司马迁说他:“善射亦天性也。”他曾把草中之石当作老虎,飞箭射去,结果“中石没镞”。这件奇事,唐朝诗人卢纶曾用脍炙人口的诗歌来表达:“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由于李广善射,有百步穿杨的能力,且作战十分勇猛,匈奴人非常害怕他,视为“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进攻他做太守的右北*“李广才气,举世无双”,是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

  但是,李广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军事指挥员,他不重视军队的操练和建设,行军打仗采取自由的作风。不重视纪律,与士兵以恩义相结。《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行军,“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这种风格,机动性很强,士兵也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常常能够以少胜多、反败为胜,但由于没有章法,也常常失败,最终是功过相当,甚至功不及过。

  司马迁曾列举了当时与李广齐名的另一将领程不识与之对比,程不识重视纪律,行军布阵非常严谨,安营扎寨很有章法。部队出战时,总是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这种风格,机动性虽然差了点,但非常稳固,从未让匈奴人从他那里得到过什么好处,能够不断地积累胜利。司马光针对二人的风格,曾有如下评价:“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己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李广带兵的危害。很显然,仅凭一己的勇猛、不重纪律的个人英雄主义做法,无法打赢一场大的战争,不是一个统帅的作为。作为一个指挥官,可以说李广是不够格的。楚霸王项羽以及李广的孙子李陵都有这方面的缺陷。

  李广体恤士卒,爱兵如子,但似乎流于妇人之仁。史载:“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以此故,再加上李广的声名,士卒都“爱乐为用”。但结果怎么样呢?由于李广的个人英雄主义作风,打仗喜欢逞强,敌人不近身不射,多次使自己的部队处于危险境地,“将兵数困辱”。结果往往是“汉兵死者过半”,“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这样,李广个人的虚荣心倒是满足了,但代价却是有多少他心爱的士兵战死呀!或许这也是另一种“一将功成万骨枯”吧。《周易》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如果不能很好地以尽量少的伤亡换取胜利,尽量保全下属的生命,那么生活上对士兵再好,恐怕也只能是妇人之仁而已。

  李广把自己的“难封”归结于命运使然。由于汉代迷信风气盛行,李广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在看到“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的时候,李广想不明白,自己的才能“不为后人”,为何始终不得封侯。在排除各种可能性后,他最终把原因归结到命运上来,“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蒙恬把自己之死归结为“绝地脉”的那一声喟叹(《史记·蒙恬列传》)。

  实际上,“李广难封”是因为军功不够,这是许多学者的共识。汉武帝时,军功封侯是有明确的战功标准的,且这样的标准行之于文。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诸将多中首虏率”,“而广军无功”,李广从弟李蔡因从卫青出征“有功中率,封乐安侯”。《索引》小颜云:“率谓军工封赏之科,著在法令,故云中率。”李广一生就是缺乏“中率”的功绩,他自己也说过“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这样的话。

  进一步考察来看,李广的军功不够,实是与他治军打仗的风格联系在一起的。前文说过,李广治军的风格虽然使他经常获胜,但也常常失败,最终是功过相当。也就是说,“李广难封”的原因主要在于他自己。后来,心性高傲的李广不愿面对刀笔吏,愤而自杀时曾言:“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至死,他仍把自己的不封侯归结于“天”,未能从自身上找原因,不禁令人唏嘘感叹。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生活中和战场上判若两人的李广。战场上,李广喜欢表现自己,常常通过展示自己的勇猛获得将士们的喝彩,个人英雄主义作风严重;但在生活中,他却木讷寡言,不善言辞,不愿言辞,“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阵”,只以射箭喝酒取乐,完全看不到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炫耀自己的影子。

  另外,司马迁记述的李广杀霸陵尉的一件小事,则让人看到了李广气量狭小的一面。李广闲居在家时,一次于南山打猎晚归,至霸陵亭,霸陵尉以李广是“故李将军”的原因不让他进去。李广怀恨在心,当被重新起用时,请求霸陵尉与他一同赴任,到军中就把他杀了。这件事成了李广的一个大污点,被后人诟病不已。

  李广是一个有着鲜明爱恨情仇的人物,优缺点并存。但毕竟,历史的叙述“累积”成就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形象,他也就永远成了那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李广,永远成了那个能够引来民间无数惆怅,“李广不封侯,古往今来同一哭”的李广。我想,李广生前虽未封侯,但身后赢得如此名声,千古以下,又夫复何求呢!若泉下有知,也许李广能够接受元代诗人张弘范所说的:“但教千古英名在,不得封侯也快人”的告慰吧!

李广人物形象分析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唐边塞诗人王昌龄著名的《出塞》,曾被后人广为传颂。汉唐作为*古代历史上少有的盛世,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但同时长期被边塞不断的骚乱困扰。因此,唐诗里总有很多来自汉朝尤其是西汉的典故。其中,王昌龄这句出塞里的龙城飞将,指的就是西汉时三朝老臣——李广。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在今天应该是甘肃天水秦安人。李广的祖先叫李信,战国时秦国将领,曾取得过追获燕太子丹的赫赫战功。而李广家世代也精于弓箭射术。《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也就是说,李广的一箭力道之大射进了石头!其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多次出击匈奴,战功赫赫。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随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迷失道路,遭卫青长史(相当于专门负责文字的秘书)簿责而自杀!年六十有余。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从戎,用弓箭射杀俘虏众多来敌,被拜为中郎将;汉景帝时,曾领数百骑远去数十里拒匈奴数千骑,射杀匈奴一白马将,*安归营,先后做过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太守;汉武帝时,李广曾随卫青、霍去病四次出击匈奴,也可谓是战功卓著。但就是这样一位三朝老臣,却一直没有被封侯,临死前最大的官职也不过是郎中令,这才有初唐四杰之王勃《滕王阁序》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万世喟叹。

  李广作为“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汉书?李广苏建传》)的一代名将,何以终生不得封侯,个人认为原因有二:

  一、生不逢时。自古时势造英雄,李广成名于汉文、景之时,而此时,大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主要是以“和”为主,无论是汉文帝还是汉景帝,在位时都曾数次与匈奴和亲,原因不外乎就是国力贫弱,汉朝根本无法与强壮的匈奴的相抗衡。冷兵器时代,骑兵是决定胜负的中坚力量,匈奴居草原而兴兵,自由得天独厚的优势,汉高祖刘邦携定江山之势尚有“白登之围”,何况文景之帝。固如果此时汉文帝或者是汉景帝封李广为侯,那就标志着汉朝对匈奴的政策是以战为主,那匈奴必定侵扰不断。这一点,汉文帝心中十分了然,《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也就是说,假如李广生在汉高祖刘邦之时,封万户侯都不在话下!

  二、悲剧命运。李广开始显出自己的才能,声名鹊起是在汉景帝之时。当时,李广被授骑郎将,“七国之乱”的时候,跟随太尉周亚夫大战昌邑,开始被人关注。但此时发生的一件事,令汉景帝对李广心生戒备。

  汉景帝有个亲弟弟,梁孝王刘武,也是窦太后所生。汉景帝即位,还没立太子的时候,曾对刘武说过千秋万岁之后,传位给梁王。梁王虽然嘴上辞谢,心中却是十分高兴,窦太后也是支持的,再加上七国之乱,梁王*叛有功,“得赐天子旌旗,从千乘万骑”(《汉书?文三王传》),最好的时候,他和汉景帝晚上同睡一张床,外出同乘一辆车。

  后来,汉景帝先立自己的长子,栗姬的儿子为太子,又废掉,窦太后的心里想让梁王刘武为继承皇位者,遭到了众大臣的反对。之后,汉景帝立胶东王,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为太子,这等于是断送了梁王的皇上梦,梁王怨恨当时反对他继承皇位的大臣,派自己的手下去刺杀,被擒。汉景帝心里已经猜疑是梁王所为,后来审问刺客果然是梁王派来的,心下十分愤怒,虽然窦太后求情没有杀梁王,汉景帝还是越来越疏远梁王,最后梁王郁郁而死。

  这位梁王,在李广刚刚声名鹊起的时候,私下授了李广一枚将军大印,李广没有接受还给了梁王刘武,但就因为这件事,李广*“七国之乱”的功劳没有了,赏赐也没有了。甚至有人建言汉景帝,李广的才能天下无双,如果他背叛了汉朝投降匈奴,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还是杀了他算了!汉景帝没有听,仍然授李广上郡太守,但汉景帝对李广有提防之心那是再所难免的,说不准再出个什么王,笼络了李广,来反他的话,何人能抵挡李广?所以,汉景帝在位时,李广先后做过陇西、北地、雁门、云中的太守,就是没有封侯。

  汉武帝的即位,原本对李广来说是个重大的转折,此时的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已是日益强盛,尽管也有外戚干政的弊病,但毕竟已不能和汉文帝、汉景帝时同日而语。再加上汉景帝已死,梁王刘武也早就魂归九泉了,那段过节也早就没人再去追究了。

  当汉武帝初登大宝之时,众大臣都赞李广是名将,于是汉武帝封李广为未央宫卫尉。这是什么意思,未央宫是汉武帝居住的地方,卫尉相当于警卫班班长,这不是多大的官,但汉武帝把自己的安全保卫交给了李广,这标志着李广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貌似李广的春天要到来了,可事实是否如此呢?

  元光六年,汉武帝拜卫青为车骑将军,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公孙敖为骑将军,李广为骁骑将军,各领万骑出击匈奴。单从将名,就可以看出李广以骁骑二字显声于其他诸将军,而此时的卫青才刚刚崭露头角。但这一仗,却成就了卫青,湮没了李广,并在他身上牢牢打上了一个耻辱的符号。

  这一仗,据《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匈奴兵多,破广军,生得广。《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也就是说李广被生擒,成了匈奴的俘虏,尽管后来抢了一匹匈奴的马逃了回来,但这在当时也是要被斩首的死罪。只有卫青在笼城杀了数百匈奴,被赐爵关内侯。

  被俘,成了李广身上永远不能抹去的烙印,这个钉子深深扎在了李广身上,也注定了李广悲剧的命运,同时也让李广失去了汉武帝的信任,尽管李广也一再出战匈奴,想斩杀单于,洗脱罪名,但汉武帝对李广却是又用又疑,封侯变成了李广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果然,元朔六年,李广再次被启用,以郎中令被拜为后将军,与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沮都归属大将军卫青指挥,师出定襄,以攻匈奴。无功。

  元狩三年,李广率四千骑与张骞率万骑从右北*出发,霍去病与公孙敖从北地出发,以攻匈奴,李广率先遇匈奴,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包围,激战数日,几乎全军覆没,但因也斩杀了相同数量的敌人,功过相抵,不予赏赐。

  元狩四年,汉武帝令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出击匈奴,李广数次请战。汉武帝认为李广已经老了没应允,后来又拜李广为前将军,随军出征,却又暗地里给卫青下令不能让李广战单于。卫青令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一起作为右路大军从东道前行。这让李广十分不满,他去找大将军卫青,说了一段话,大意是:我是前将军,先锋,你今天却派我跟右路大军一并从东道前行,何况我二十岁就和匈奴打仗,今天才得到一战单于的机会,我愿意当先锋,先跟单于决一死战。卫青并没有应允李广,还是命令李广和赵食其作为右路军从东路前行。在漠北,卫青摆出武刚车阵,自己率五千骑战匈奴万骑,第二日挂起了大风迷沙,人跟人根本看不见,右路的李广和赵食其迷了路,直到卫青大败匈奴后才遇到大将军卫青,这时候,仗早就打完了。

  卫青派自己的长史去问李广、赵食其迷失道路的情况,按今天的说法是写好战斗总结上报汉武帝,李广回答,都是我的错,其他的将士没有错,是我走错了路。

  回到自己的军营,李广对属下说了一段话,大意是:我二十岁就和匈奴打仗,大大小小也打了七十多仗,现在幸运的是跟随大将军直接战匈奴单于,但大将军却派我走最远的东路,而且我还迷了路,真是天意!我今年六十多岁了,却连个玩笔杆子的小官都应付不了。说完这段话,李广就拔刀自杀了。死时,官职仍然还是郎中令!

  李广的死,大将军卫青追责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应该说是汉武帝的不信任、被俘的耻辱符号、封侯无望的希望破灭,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促成了李广的引颈自杀。否则,就算是卫青上书陈述了李广迷路的罪责,那也罪不当诛。卫青心里是明白这一点的,因此,当后来李广的儿子李敢因为怨恨卫青逼死了他的父亲击伤卫青之时,卫青隐瞒了这件事,从中就可以看出卫青对李广的死时心存愧疚的。

  客观来讲,自汉朝以来,几乎每一次出击匈奴李广都参与其中,他麾下才能、军职不及他的将士因为军功而被封侯的有数十人,为何偏偏他不能封侯。这一点,李广曾经问过一位叫做王朔的相面之人,是不是他生来就没有封侯的面相。此人问李广,有没有做过令自己悔恨的事。李广回答,他当陇西太守的时候,羌族经常犯乱,他诱降了八百人,后来又把这八百人杀了。王朔说,人最大的罪过莫过于杀了已经投降的人,这就是你不能封侯的理由。是否确有其事,暂且不论,我宁愿相信这更多层面上是为了给后世读史之人一个心理脱责,也是为了给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都没有封侯李广一个开脱理由。

  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并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彰显李广的高尚品德。然*心而论,卫青、霍去病皆为万户侯,李广之战功并不逊色于二位。李广最终选择杀身以成仁,并得到班固的赞同,后李广被列为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而我是不认同的。所谓的名节,死后追谥,那也只不过是对先死之人之后人的一个安慰罢了,而人之已死,风过沙尘,雨淋荒冢,对先死之人已是毫无用处。生前得不到的名节,身后其又何知?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扩展8)

——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

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1

  明朝的文学家、剧作家汤显祖是一位反封建礼教、理学束缚,追个性*的创作者,在他的作品中,最能体现其“主情”创作原则的是剧作《牡丹亭》———“玉茗堂四梦”。这部剧作中女主角杜丽娘是继崔莺莺之后,林黛玉出现之前,*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在她身上集中体现出在礼教严苛的*封建传统统治下,女性追求真情、真性,反抗压迫的人性光辉。

  一、社会思潮革新下的“情”与“理”

  杜丽娘所处的社会环境令人窒息:明代统治者大力推崇程朱理学,皇帝后妃亲自编写提倡贞操节烈的妇女道德教科书,大肆旌表所谓的贞妇烈女,以束缚妇女的身体和精神,为礼教殉身的妇女,数字大得惊人,创造了空前的历史记录。“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的空前强化。杜丽娘根本没有机会像元代的崔莺莺一样邂逅一个少年郎。对于爱情,她只能依靠自己的本能觉醒依靠自己灵与肉的不懈追求。所以她的反抗比莺莺主动、彻底、顽强也更艰难。汤显祖在《题词》中写道:“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杜丽娘“情”指生命的欲望,生命活力的自然和真实的状态,“理”是指使社会生活构成秩序的是非准则。“理”具有制约性,而“情”具有活跃性,两者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杜丽娘的对手不是某个人、某个家庭,而是由这些人物所代表的整个正统意识和正统社会势力。从追求情爱的天性被压抑,到只能在梦幻与幽冥中才能实现人性*,到最终无法摆脱只能流俗。这个有情的人与无情的世界就这样无形而尖锐地对立着,造成丽娘性格的反叛但却压抑,热情却又矛盾。

  杜丽娘“以情抗理”,她追求的“天然之情”,追求人性与人的本能被承认,这在晚明的黑暗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牡丹亭》也就是那个最压抑年代的一场春梦。因此,杜丽娘只能走入虚幻。她以鬼与梦梅相恋结合,充满浪漫,然而这更加显示出现实世界的无奈,只有在梦境与幽冥中,她的爱情才能得以实现。等她回复到人身,她又不得不守起礼法。当丽娘含恨化为鬼魂,她释放了被压抑许久的情绪,苦苦寻觅,奋力争取冥判,热情地“幽媾”,而千辛万苦复活团聚后,书生求婚,她却要“扬州问过了老相公老夫人,请个媒人方好。”这时的杜丽娘还是有着许多的矛盾与懦弱,但是当后来杜宝对他们的婚姻不停阻挠,打破他们乐观的估计后,她的思想有了突破,面对皇帝重复提出她回生时承诺的:“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始可成亲,她侃侃答道:“真乃无媒而嫁?保亲的是母丧,送亲的是女夜叉!”丽娘的坚强抵抗发挥在了至高处,但当“夫荣妻贵”皆大欢喜的道路铺*了,她也便妥协顺从了。当爱的目的达成了,她反倒对她对抗的封建势力感激涕零。这才是更深的一层悲哀。这层悲哀是潜在的,也是作者的刻意之作。

  二、被压迫的青春意识的觉醒

  (一)礼教禁锢和情欲苏醒

  杜丽娘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官的家庭,父亲杜宝是“西蜀名儒,南安太守”,母亲甄氏贤德爱女,家教甚严。她秉风貌、擅丹青、女红刺绣、知书识礼,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这就注定她从降生就要受到封建社会一系列规矩的约束,不能稍有越礼出格,否则就要受到责备。“闺塾”一出中说“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不仅如此,礼教对于源自人内心的情感也不放过,该爱什么,该恨什么,到什么程度都有着严格的界定。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杜丽娘,最显著的性格特征是“嫩脸娇羞,老成尊重”。

  一个花季少女,本应天真自然,开朗活泼,封建礼教却将这些生命本真活力一点一点从她身上剥离,再加上沉重的枷锁。可是人之本能,其基本的特征是要满足自身的新陈代谢、繁衍生息以及纯真的情感欲求。因此,不管社会意识的压制多么严重,都不可能摆脱自然之躯和生命的自然规律。于是,一种莫名的的惆怅在她体内潜滋暗长着。她隐约感到“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的愁绪。及至游园,那暗暗生长的情思清晰起来。可是她生活中没有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只能发出“生在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的叹息。在当时环境下,即使连衣裙上有对鸟、白日打瞌睡都被当做大忌,更不要说春情动摇了。情欲已然苏醒,却不懂如何宣泄,难谴的情欲在体内堆积,等待着一次爆发,一次冲击。“惊梦”一出满足了她本性的需求,其实却将她陷入更深的惆怅。“径曲梦回人杳,闺深珮冷魂消。似雾濛花,如云漏月,一点幽情动早”。梦总有醒来的时候,梦醒了,人还未醒。相思磨人,有情难诉。而这情欲在当时却是有违礼教传统的。可是人的需要一旦构成,就不容忽视,它必然会反抗规范的约束,以求满足。杜丽娘处在道德责难、压抑束缚与生命本能苏醒的夹缝中,只有煎熬至死。

  (二)肉体的死亡与精神的充盈

  如果说前一阶段是生理需要为主导的不自觉的反抗的话,从“旅寄”开始,精神枷锁的去除,已使其思想上的反抗转化为自主自觉的为个性*而抗争的行动。这时的杜丽娘不请自入,自荐枕席,与柳生欢会。还魂后,她又鼓励柳梦梅打探父母消息,希望自己的婚姻得到父母的认可。当父亲指她为“花妖狐媚”拒不认女时,她勇敢地说出“眼前活立着个女孩儿,亲爹不认。”“爹爹,你不认呵,有娘在”。在金銮宝殿力陈情由,毫无俱色。此时的杜丽娘已由一个“嫩脸娇羞”的少女成长为为幸福抗争的觉醒女性,展现出一个勇敢的女性形象。她的性格发展正是在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的过程中完成的。

  这种完成是“情”对“理”的"胜利,是对“克己复礼为仁”的胜利,是对宋明理学禁锢的胜利。情到尽处,“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情”已经超越生死,恣意驰骋,是“理”无法抗衡的;人的正常欲望,生命规律是“理”无法消弥的。礼教的束缚再也不能阻止她生命的欢欣流动,真情的恣意张扬。

  (三)多种的性格特点

  一个永恒的艺术形象,其性格除了典型外,还应该有复杂和真实的一面,这样的人物形象才是有血有肉的。在杜丽娘身上,这种复杂与真实则体现在她性格中软弱与妥协的一面。

  *传统的女性观是建立在儒家文化基础上的,讲究三从四德和男尊女卑。因此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任何涉及女性这一“第二性”的言谈话语都不会纯粹的客观公正。虽然这种男性本位文化最初是经济形态决定的,但是在人为的强化男女社会性别差异后,随着岁月的递嬗,逐渐形成一种心理积淀。不仅男性认为自己是社会当然的主宰,女性也从心理上认可了自己弱者的地位。

  “女性的心态举止基本上受其文化传承和环境的制约。因此,出身、教养、职业、社会地位,更能说明女性心理的形成变化。”所以,当我们回到杜丽娘所受的传统教育与所处的社会氛围中,会发现她性格中的软弱与妥协,一方面源于意识形态的压迫,另一方面源于女性自身的弱点。

  首先,她生活的范围十分狭窄,仅仅拘囿于家庭或者闺房这个小环境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连自家的花园都不知道。这种局限使她感情封闭,缺少与人的正常沟通和情感宣泄。其次,女性内倾型的性格特点,使她更注重内心的情感变化,而轻视客观理性的分析,容易产生怕羞、怯弱、依附的心理。“幽媾”中丽娘说“妾千金之躯,一旦付与郎矣,勿负奴心”。“冥誓”中云“请媒相聘”“怕聘则为妻奔为妾”。可见封建礼教的遗害是无处不在,就像一张黑网,时刻准备吞没有主体地位的女性。第三,封建礼教传统提出的一系列女性行为准则,要求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教条阻隔了她们对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的追求。即使受过一些教育,也不过是为了“他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这种历史的局限与女性自身的弱点,直接导致了杜丽娘行动上的延宕。

  她与柳梦梅成亲,虽然出于自愿,也是情势所迫。因为陈最良要“上小姐坟去,事露之时,一来小姐有妖冶之名,二来公相无闺阁之教,三来秀才坐迷惑之讥,四来老身招发掘之罪”。而“婚走”一出还魂为人后,她认为“鬼可虚情,人需实礼”,坚持“必待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所以,尽管妇女*已提了很久,若不从人们的心理层面纠正女性是弱者的观念,这一问题并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不从经济上、人格上开始,那么一切都将是空谈。杜丽娘作为一个觉醒的形象,有她的进步性。她所表现的不仅是一种潜意识的律动,更是一种生命本能的追求;不仅是少女情怀之梦,还代表着一些女性反抗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我的生命光辉。她性格中的妥协与软弱并不能掩盖这种光辉。因为她所受的教育、生长环境、封建社会的荼毒、礼教的戕害已经决定了她

  反抗的不彻底性。唯其不彻底,更凸显出封建礼教满口的“仁义道德”,不过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三、结语

  *滚滚向前,今天的社会已经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时代,一个个性*、讲究自由民主*等的时代,再来读《牡丹亭》,已经不会像俞二娘、商小玲、冯小青那样自哀身世,恸伤而死。今天的人们会以新的目光、新的评价接受这部剧作,这一人物。

  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作品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女主角也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她的独立自主、勇敢抗挣还是建立在男性本位的价值观上的,但作家提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几千年来的男权思想让女性的从属成为一种本能,这是女性真正的生存困境。即使在当今时代,要解决这一问题也非易事,因为它不仅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还要受到女性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影响。这就需要当代文学家继续挖掘这一主题。不仅要关注人的命运,更应该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思考生命价值,探索生命意义,为女性、为人类的更深层次的*作出贡献。

推荐访问: 聊斋志异 人物形象 分析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1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聊斋志异人物塑造 聊斋志异人物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