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党建材料 >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9篇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9篇

时间:2022-08-17 19:18:02 来源:网友投稿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9篇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 大和镇党建引领基层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典型经验总结 **镇:“尚法善治”探索法治社区新路径 **县**镇坚持&ld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9篇,供大家参考。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9篇

篇一: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

镇党建引领基层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典型经验总结

  ** 镇:“尚法善治”探索法治社区新路径

  ** 县 ** 镇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法治为基”工作原则,充分整合区域化党建单位资源,共同探索社区法治 ** 新模式,拓宽便民服务渠道,打响“尚法善治”党建联盟品牌。

  凝聚共识,完善“家门口”法治 **“聚民意”

  ** 镇积极构建共享型、联动型、服务型模式,“打破内部壁垒,拆除单位围墙”,把区域化党建联建制度的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坚持全覆盖,制度引领推进。以片区为整理,建立“1+5+11”党组织推动工作体系。如育秀社区成立“尚法善治”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5 个党总支做实区域化党建,聚合法治资源;11 个党支部服务辖区党员及群众,确保党群服务全覆盖。坚持因地因需,导向发力推进。育秀一居、育秀二居党总支先后与 ** 县司法局法治科党支部及 ** 县检察院机关第四党支部等结对共建,搭建机关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平台,将法治氛围带进社区,持续增强社区居民法治意识。坚持共驻共建,多元参与推进。立足“15 分钟党群服务圈”,近距离服务社区居民化解矛盾。如:育秀七居依托“好邻居我帮您”区域化党建项目,开设“好邻居法治课堂”,向居民宣传各类法律法规知识,让居民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

  三个融合,促进“家门口”法治资源更“接地气”

 建立健全“区域协同、部门协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依托“三个融合”,打通基层法治**“最后一公里”。党建与宣传融合,让“学法”更易。将法治文化融入党群服务阵地,开展“法律知识进社区”“法‘智’服务 我参与”等系列活动;利用“钟灵育秀”等社区微信公众号、居民区电子屏幕、小区宣传栏等平台,躬耕“普法教育”之田。党建与队伍融合,让“知法”更深。与司法部门党组织共建联建,组建一支“育秀法律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 ** 服务、法律法规宣传、政策咨询等活动,富康居委党群服务站开展“司法教育进社区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亲子活动,让司法教育从娃娃抓起。党建与调解融合,让“用法”更实。结合居民需求,在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内设立矛盾纠纷调解点,切实做到小事不出门、矛盾不上交。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法治 **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寻找热心调解工作的“老娘舅”,助力矛盾化解在基层,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民呼我应,实现“家门口”服务体系“** 生”

  聚焦“抓重点、攻难点、找特点”“三点一线”**,不断提升区域党建动力,扩大“尚法善治”品牌影响力。线上线下,畅通“呼”的渠道。融合社区党群服务理念,以辖区现有司法资源为“切入口”,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与司法所、派出所等共建单位,经常召开警民座谈交流会、“以案释法”学习交流会等,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密切关注和反应的突出问题。在辖区内广泛推广社区云治理平台、** 警民 e 家等线上平台,快速收集社情、民情,并于司法所、派出所等驻区单位达成共识,形成快速反馈机制,进一步延伸法治工作触角。党建联建,下沉“应”

 的力量。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领头羊”作用,时刻关注辖区内各居民区党组织党建工作进程,详细掌握社区内党建共建资源分布,切实做好居民区党组织和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之间的“联络员”。在 ** 镇党委的牵线搭桥下,育秀一居党总支与临近的区级机关局、区人民检察院等进行协调,办理“共享停车”,为小区内 20 多户居民解决了老旧小区停车难的老大难问题,通过针对性服务,不断提升区域化党建服务基层的工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

篇二: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

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对强化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增强社区自治共治、共建共享的能力。同时提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和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市委“1+6”文件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其中要高度重视运用信息化理念和方式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中共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在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思路的指引下,为更好提升党建工作成效,丰富传统治理手段,以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综合平台为契机,针对社区治理中部分数据分散,精准度不高,交互不畅等问题,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发了社区治理数据库。为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完善党建工作的力量整合和工作覆盖,推动社区自治共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辖区内汇聚着渔阳里团中央旧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周公馆等众多红色党建资源。街道具有老年人口多、统战对象多、历史名人多、保护建筑多、文化亮点多等特点。党的十九大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要求,而其中社会治理智能化正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治理方式相融合,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方式。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目标,对街道层面数据进行梳理、归集、共享和利用,开发“社区治理大数据应用平台”(以下简称“应用平台”),运用新手段有效激发基层活力,强化社区资源统筹;利用新技术更好找准居民需求,提高服务精准度,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数据整合,在创新治理方式上做文章“应用平台”以发挥基层党建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为核心,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汇集街道各工作数据为基础,以实有人口信息库、网格管理平台、 “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数据库和业务平台提供的数据为依托,以手机应用、小区视频监控、GIS动态地图等采集的动态数据为补充,凸显社会治理中“人、事、物”三要素(即生活工作在社区的人、反映社区治理的事、保障社区安全有序运转的物),使党建工作在引领社会治理的手段运用中,更具针对性。目前,数据总量已超过109.2万条。二、优化功能,在提升服务能级上求突破“应用平台”包括在政务内网上运行的“社区治理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和在外网上运行的“黄浦瑞金 APP”(以下简称 APP)。数据库以上海黄浦区:“大数据”实现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创新■瑞工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对强化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增强社区自治共治、共建共享的能力。党建32

 党建“IDEA”为设计思路,设置查询、会诊、应急、分析四大功能。APP以服务民生、调查民情为核心,设置在线服务、履职记录、数字全岗通、社工日志等主要功能,并搭建与数据库互联互通的桥梁。分类梳理,清晰个体,深化数据的查询功能。数据库打破街道各项工作的信息边界,对各类社区数据重新予以梳理、关联和管理,并以标签化方式实现以“人”为核心信息的精准定位。一是进行数据梳理。汇总8个办公室各类工作项目,并按项目对应形成数据子库,一个数据子库即为一个标签,已累计生成114个数据标签,其中党建标签23个。二是进行数据查询。针对不同查询需求,设定模糊和复合2种查询模式,既能以单一关键字进行索引查询,也能以多个关键字或不同标签叠加为索引进行复合查询,准确查询结果。三是进行数据管理。增强数据开放性,按需增加数据子库和相应标签。自数据库运行以来,已添加了“双报到” “社会组织” “双向认领”等28个标签。同时,制定数据更新规则,以亮灯方式督促各办公室及时更新。科学分析,精准施策,强化数据的交叉对比。数据库对社区党建、社区人口、民生保障、城区管理等变化性大、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重点数据进行后台自动交叉比对、关联分析,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精准把握不同人员的需求,使基层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更有针对性,两者结合更加紧密。一是分类展示。将党建工作情况和社会综合情况进行展示,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分析。二是交叉比对。把党建工作和社区治理的工作数据,关联比对,找出工作关联性,提升工作科学性。三是强化互动。将党员、党组织、驻区单位、 “两新”单位等党建工作数据同GIS地图展示相结合,通过动态撒点、复合点选的方式,直观展示基层党建工作状态。整合资源,强化会商,拓宽数据的广泛应用。为了让党建引领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数据库有针对性的拓展了线上会诊、应急、维保等数据应用功能。一是线上会诊功能。针对社区综合性问题,由主办部门线上发起“会诊”,通过协办部门数据共享,参与“综合施策”,让协商更便捷,过程更清晰,提升了疑难问题的处置效率,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通过会诊的开放性,可以随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社区党建资源,共同参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也通过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建设,将好的、成熟的案例推广出去。二是应急处置功能数据库内还设置了应急功能,在对历次应急事件处置数据统计基础上,对台风、火灾等突发事件预设规范化操作流程,提升处置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智能维保功能。对小区铁门、消防设施等重点部件安装NFC标识,巡查人员运用APP实时将巡查和维保数据反馈至数据库,实现对社区内重点部件运行情况的“全掌控”。创新技术,方便快捷,打造全天候的服务体系。APP以服务民生、调查民情,满足居民需求为基础,以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形成数字全岗通、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活动、社工走访等5大功能板块,内容涵盖受理大厅、养老服务等各类社区服务;对象覆盖党员、党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等各类社区骨干力量。通过发挥移动数据实时采集、自动采集等功能优势,随时随地采集社区骨干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动情况、社情民意情况,广泛动员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如社区党员可以通过APP参加线上“三会一课”,进行组织生活,党组织也可以通过APP进行需求、资源的双向认领。同时,通过APP数据与数据库对接,可以在数据库中形成个性化的“党员档案” “组织档案”,清晰党员和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力度,形成有说服力的考核依据,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管理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三、强化运用,在提高治理水平上下功夫应用平台是党建引领下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探索,不仅实现了对各类党组织、党员数据的有效掌握,更是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区域化党建、 “两新”党建及居民区党建“三建融合”,实现社会治理力量整合更加突出、服务举措更加精准、管理手段更加智能、日常工作更加规范。社区治理中力量整合更加突出。党组织、党员、社区代表、社会组织等各类社区骨干力量广泛参与是提升社会治理成效的核心力量。应用平台以党建数据为基础,融合社会治理数据,不仅将街道内各工作条线工作力量充分整合,更进一步发挥了各类社区骨干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推动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社区治理中服务举措更加精准。应用平台以广覆盖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为支撑,基本建立了社区日常管理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的有效发现机制,推动街道从以往“居民到社区要服务”到“社区主动上门送服务”转变,提升了社区服务精准性与个性化。社区治理中管理手段更加智能。应用平台开放性数据采集、科学化分析和智能化应用,为规范社区管理流程、提升社区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基层党建承担着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责任,对于推动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最大的优势在于如何调动社区各方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瑞金二路街道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数据库借助“互联网+”的思维,摒弃以党建论党建的工作方法,努力克服传统观念和手段的局限,积极推动基层党建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数据库产生的“倒逼机制”,同样对如何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党建机制产生着积极的作用。数据库搭建的多元沟通的渠道,构建的多方协商沟通平台,不但对推动社区治理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党组织建设也意义匪浅。数据库模式的示范作用,必然会对大数据时代下的党建工作创新提供更多的积极的“创意”思考。本刊综合33

篇三: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

治理[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3-0028-03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以区域化党建为重要平台,发挥党的核心引领功能,发挥商会枢纽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整合区域内各种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探索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取得良好反响,值得进一步完善并加以推广。非公企业;社会治理;党建引领● 顾

 荣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从“社会管理”正式转向了“社会治理”,强调治理体系的主体多元化。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等要素共同构成了新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党的领导是核心,非公企业是重要的参与力量。一直以来,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非公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有着优良传统,取得较多经验。豫园社区的非公企业具有数量多、小微企业多、雇员人数多、吸引人流大的特点。豫园小商品市场是上海市小商品经营种类最多、人流量最大、市场最集中的商业区域之一,市场的投资和管理公司均为无主管的非公经济组织,市场内共有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4800多户,雇工约2万人。豫园街道一方面以区域化党建为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整合区域内小商品市场党组织资源和党员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街道非常重视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在加强党建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成立了豫园街道商会,以抓好非公企业成员单位党建为引领,积极引导成员单位参与社会治理,成绩斐然。(一)形成“全覆盖、全渗透”的市场党建工作新格局。豫园街道有18个小商品市场,非公企业党建以市场党建为主。早在2000年1月豫园社区就成立了小商品市场党总支,隶属综合党委(现社区党委)。豫园街道党工委把建设平安市场、诚信市场、和谐市场作为市场管理的要义,发挥小商品市场非公有制党组织在个体工商户中的政治核心和引领作用,成立了上海市专业市场(商业街城)党建工作创新基地,建立了体现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特点、符合社区市场管理实际情况的“全覆盖、全渗透”的市场党建工作新体制。第一,市场党建工作做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小商品市场党总支属于无行政单位依托的区域性非公经济党组织,覆盖了全部18个小商品市场,现下设8个党支部,有党员68名、入党积极分子35名。党总支在18个小商品市场管理公司都挂牌建立了党群工作联系服务站,与市场管理部门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相继成立了社区小商品市场管理公司经理党建沙龙、9个市场工会、22个市场团支部、巾帼联谊会和4个个私协会分会,建立了基干民兵排、义务消防队和市场少数民族经营者服务联络站。针对市场党员经营分散、工作时间不稳定、一、豫园街道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新情况二、党建引领在新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核心和枢纽作用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年3月号28

 社会治理人员难以集中的特点,党总支发挥上海“两新互动网”支部网站的功能,引导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运用网络工具参加支部活动,加强支部建设。第二,党建引领渗透到了市场管理的各个方面。党总支把服务党员和群众、服务市场和社区作为党建工作的主线,实现党建在市场管理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一是建立“六必访”工作制度,即党员生病必访、经营有困难必访、党员经营地必访、新转入的党员必访、入党积极分子必访、家有喜丧事必访。二是完善了市场党员联系群众责任制,党员经营户全部亮牌示范;建立党员责任区,每个党员联系50多家经营户,履行“协助管理、商户服务、倾听呼声、表达意愿、矛盾调解、慈善帮扶、消防监督、综治维稳”的职能。三是引导、协助组建义务消防巡逻队,每月轮流巡查2天;党总支还发动其他市场的党员经营户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市场管理检查监督队,开展对小商品市场安全隐患的循环检查和整改落实。四是提供生活服务。比如,举办健康讲座,联系和引进社区卫生中心和解放军411医院,为小商户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针对外省市经营户子女入学难的情况,党总支与附近中小学结对共建,先后解决了60多名孩子就学困难问题,为市场商户解决后顾之忧。(二)充分发挥行业党建的枢纽作用。豫园街道商会是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由社区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共同组建的基层商会,现有会员81名。如果说市场党建更多面对的是市场内的小商户,是小微非公企业的党建,那么作为全国百强商会之一,豫园街道商会则是在街道范围内有一定规模的非公企业党建中发挥着枢纽作用。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商会推动会员非公企业的党建覆盖,同时协助建设团的组织和工会组织,形成为非公经济发展服务的“组合拳”。通过增强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内部的话语权和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式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二是抓理想信念。商会动员民营企业家关心和支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21家企业党支部采取各种形式征求员工和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在民营企业工作的390名党员中,被评为合格的占99.5%。同时,在会员企业家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发动企业家讲责任、讲参与、讲奉献,提高非公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以贴近实际的生动典型案例,在走访会员或会员互访中进行宣传。三是做好服务。商会充分发挥桥梁枢纽作用,急企业之所急,主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比如,商会把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作为服务会员的突出工作,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和引导下,组建了豫园街道商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合作社,先期成员包括民生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部及全体商会会员。之后,合作社又在豫园地区七个规模较大的小商品市场成立市场金融服务专业分社,把融资服务的范围向豫园社区5000多户个体工商户开放,向豫园地区经商的各类企业开放。自创办合作社以来,通过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输血”,增强了他们做强做大的意愿,也提升了社区内非公企业对街道党工委和商会的向心力。(一)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一方面,街道党工委搭建平台,引导区内非公企业回馈社会、反哺社区;另一方面,非公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志愿服务、助学帮困、人员就业、社区活动等各方面反哺社区,实现与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其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主体的良性互动。一是主动参加社区助困助学助老助岗助服务。2014年商会会员“五助”帮困总次数在3800人次以上,帮困总金额超过220万元,共有近60家非公企业累计为社区新提供劳动岗位近250个。街道商会连续十三年春季及秋季举办“爱心洒豫园、真情育新苗”社区帮困助学活动,筹集到民营企业家捐赠的助学金782000元,累计助学871人次。二是骨干力量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商会副会长数十年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先后获得了“中华慈善之星”和“统一战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带动了相当一批民营企业家投身社区服务之中。(二)参与社区公共管理。一方面,以非公企业成立或加入党组织、民营企业家加入街道社区党委或居民区党组织为形式;另一方面,非公企业本身就是社区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一是非公企业家积极参与社区政治生活,在社区治理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商会中有6名企业家分别担任区工商联(商会)副**、副会长,有区人大代表5名,区政协委员4名,还有多名企业家分别担任市区各类行业协会组织的负责人。5位区人大代表把关注豫园老城厢民生作为参政议政的重大课题,不断呼吁加快旧区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商会推荐,2名会员企业家担任了街道社区党委委员,多名企业家担任新设立的社区委员会委员,还有部分会员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居民区党总支委员,进一步增强了非公企业人士在社会治理中的责任感和话语权。二是小商品市场中的商户落实门前责任制,包干包块,自我三、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年3月号29

 社会治理管理,责任自担。世博期间,小商品市场商户积极参加“迎世博、保平安”岗位承诺书签名活动,公开服务项目,落实门前责任制,并定时定点巡查。(三)参与社区公共安全。第一,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一位民营企业家于2009年在小商品市场内创建了“豫园小商品市场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25个工作站),至今调解5300余起纠纷,涉及人民币近550万元,制作调解书1570余份,各类民商纠纷引起的“110”报警数由每天6-7次下降至每周1-2次。调解委员会将大量易激化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激化之前。街道商会动员众多非公经济人士成立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和新航阳光驿站,对社区刑事犯罪刑释人员回归社会正常生活提供帮教和服务。近几年来帮教协会探视黄浦区籍**对象近200名,许多企业家还提供劳动岗位,推荐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就业160多人。第二,维护社区安全预防重大或突发事件发生。小商品市场党总支利用党建工作平台,组建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培训消防和应急救援骨干300余人。17家会员企业派出45名员工在上海世博会、亚信峰会期间担任了市场周边的维稳值守工作。商会非公企业主动参与到豫园地区153块网格化组团式服务网络之中,参与面占会员总数的60%以上。(四)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社区内非公企业参与创建文明单位。目前已有17户民营企业申报认证为2013-2014年度黄浦区文明单位,其中4户企业申报2013—2014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二是小商品市场开展“创平安市场、创诚信文明经营户(示范店)”为主题的“双创”活动。评选出23家示范店、90名示范经营户,引领诚信文明的市场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双创”活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导向作用,评上示范店的觉得生意好做了,没评上的也主动以诚信文明经营的标准反省和改善自身经营行为,整个社区氛围体现日益充足的“正能量”。三是非公企业积极支持社区开展文明健康的娱乐活动。参加社区歌咏比赛,协助开展羽毛球、乒乓球、拔河赛等体育活动,企业还资助冠名“文汇杯”、“丰收日杯”等,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的兴趣,提高社区群众的文明素养。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党的领导是核心,非公企业的有序参与是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主次分明又缺一不可。要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下的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用好“三个平台”。一是要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平台。黄浦区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已经成立,接下来要形成“区-街道-居民区”的三级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健全完善街道、居民区驻区单位党组织联席会议的组织架构和功能,以做好群众性、社会性、地区性、公益性事务为目标抓手,通过组织互联、资源互通、功能互补、工作互动,围绕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的动力机制。二是要优化社区协商共治平台。完善社区代表会议制度,代表构成覆盖居民骨干、社区行政单位、非公企业、驻区单位等,对社区群众性、社会性、地区性、公益性事务行使议事、协商、评议、监督职能。建立健全议题形成、调查研究、协商议事、项目执行、评估评议、跟踪监督等机制,注重发挥各界人士作用,共同解决社区治理难题。三是要发挥好商会平台的枢纽作用。作为全国百强商会之一,豫园街道商会在豫园社区的非公企业党建中发挥着枢纽作用。通过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切实发挥好商会这一枢纽型组织的资源整合、服务管理作用。一方面要在街道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指导和帮助会员企业建立党组织;另一方面要通过做好服务,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话语权,引导会员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区域化党建平台中。(二)抓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引导非公企业积极参与社区共治,街道党工委和居民区党组织就要切实提升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密切联系服务非公企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以服务换有为”,增强党组织在企业内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切实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跟随党组织甚至先于党组织进入社区内非公企业,引导暂时未建立党组织或者党员人数较少的非公企业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三)发挥好非公企业优秀带头人的骨干引领作用。豫园街道的非公企业有着良好的参与社区共治传统,一些有影响力企业的优秀带头人对豫园社区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认同企业的发展与社区的发展有着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往往主动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带动身边的企业家共同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作者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教师■责任编辑:周奕韵四、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若干思考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年3月号30

篇四: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

引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工作总结汇报(两篇)

  篇一

 ******在青海省西宁市文亭巷社区考察时强调, “一个社区要搞好, 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组织, 把社区各方面服务搞周到, 把群众自治性的事情组织好。

 ” 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 和“最后一公里” , 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 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强化社区治理要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个核心和关键, 充分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近年来, XX 市 XX 区一直把深化“党建+社区治理” 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以点带线、 以线促面的模式, 致力打造社区服务好、 社工队伍好、 物业管理好、 社会组织好的“四好” 社区, 让居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更加充实、 更可持续。

 精益求精狠抓“点”

 ,

 增强“头雁”

 效应。

 “群雁高飞头雁领” , 姜堰区充分发挥社区治理工作中的先锋带头作用, 用好“三步棋” , 着力挖掘培育向心力强、 执行力强、 凝聚力强、 战斗力强的“四强型” 社区“头雁” 队伍。

 一是下好社工队伍“先手棋” 。全面推行全科社工专业素养“轮训” 计划, 搭建社工常态培育平台。

 主动探索全科社工服务模式, 梳理形成 8 大类、 54 项“全科

 社工” 工作目 录清单, 推动“全科” 服务机制的运转, 让有限工作资源力量下沉到群众身边去。

 二是走好先锋党员“制胜棋” 。

 推动党员进社区“带头讲政治、 带头顾大局、 带头讲文明、 带头树新风、带头办实事” , 实施“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 的闭环服务, 推动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 办好事、 办身边事。

 三是弈活业 主能人“关键棋” 。

 梳理摸排各社区乐器类、 声乐类、 舞蹈类、 体育类等多方面的能人, 形成社区“专属人才库” , 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组建社区“草根社团” , 进一步推动形成业主“共建共治共享” 的社区治理模式。

 整体推进巧连“线”

 ,

 激发“耦合”

 效应。

 社区治理不是“独角戏” , 而是“协奏曲” , 需要多元化的共治力量协同推进、 合作共赢。

 一是吹响社会组织孵化“集结号” 。

 建成 3 个社会组织孵化中心, 按照“按需建团、 作用明显、 长期坚持、 群众欢迎” 的原则, 培育发展和扶持一批实体运作的社区服务类、 公益慈善类、 社会治理类等社区志愿服务型社会组织, 积极参与社区“微治理” 。

 二是奏响红色物业管理“最强音” 。

 大力推进业委会、 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攻坚行动” , 选派 31 名社区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 采取单独组建、 区域联建、 行业统筹等方式, 推进党的组织应建尽建。

 三是谱写社区人气集聚“主旋律” 。

 深化“1+N” 服务阵地体系建设, 建成

 38 个党群服务中心, 综合区位特点、 居民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 延伸建成 106 个党群连心睦邻点, 形成覆盖全域的“15 分钟便民服务圈” 。

 提质增效强扩“面”

 ,

 发挥“辐射”

 效应。

 优化社区治理纵向格局, 构建“社区—街道—区” 的三级管理机制。

 一是社区层面“定向释能” 。

 坚持党建服务品牌协同创建, 深化“一社一品” 创建活动, 围绕普通居民和特殊群体的困难帮扶、 家政服务、 资助关爱等方面, 打造特色鲜明、 可复制推广、 示范带动性强的服务品牌, 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品质, 推动党建引领惠民生、 保稳定、 促和谐。

 二是街道层面“集中赋能” 。

 既当好执行者、 落实者, 也当好组织者、 推动者, 根据街道实际和辖区内社区特色, 制定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性地抓好落实, 切实担负起细化工作方案、 分解目 标任务、 创新工作谋划、 督促检查落实等具体责任。

 三是区级层面“整体聚能” 。

 实行“一月一调度、 双月 一观摩” 机制, 搭建区级层面相互学习借鉴、 持续创新提能的交流平台, 组织社区书记到优秀社区开展“夜观摩” “夜调研” , 营造互学互比、 互促互进的浓厚氛围, 共同推动姜堰区城市社区品质提升行动取得新成效、 迈上新台阶。

 篇二

 2021 年, 我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布局, 聚力推进‚ 红色网格、 服务网格、 活力网格‛ 建设, 持续强化网格治理, 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

 打造‚ 红色 网格‛

 , ,

 基层治理一网囊括。

 针对辖区居住小区人员结构复杂的实际, 突出完善社区治理组织架构, 按照‚ 合理定界、 规模适度、 无缝覆盖、 动态调整‛ 的原则, 充分整合结对单位和社会组织、 退休党员、 志愿者等资源, 统筹到网格中开展工作, 推动各类资源、 服务、 力量下沉到社区、 延伸到网格, 凝聚形成‚ 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 的组织体系, 推动党的基层组织进小区、 入楼宇, 填补小区管理空白。

  打造‚ 服务网格‛

 , ,

 大事小事一格解决。

 推行‚ 网格集单、 社区派单、 多方接单、 群众评单‛ 模式, 各社区通过‚ 线上线下‛ 问卷调查、 登记等多种渠道不断了 解群众诉求, 定期组织网格长、 业主委员会、 包联单位召开联席会, 优化资源配置, 形成服务需求清单。

 针对群众不同类型需求, 通过社区自办、 志愿服务承办、 转办相关部门,履行‚ 吹哨人‛ 职责, 实现接单主体、 社区和居民群众的精准对接。

 各社区和志愿队伍根据社区派单, 结合自身资源与服务方向,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解决居民群众的闹心事儿、 烦

 心事儿、 揪心事儿。

 定期组织居民党员、 群众、 结对单位等召开座谈会, 征求群众建议, 实现党建引领、 志愿服务、 合力共治的网格治理良好氛围。

 打造‚ 活力网格‛

 , ,

 深化惠民一站到底。

 积极鼓励辖区党员结合自身职能优势、 职业特点和服务意向, 主动融入社区、 服务网格, 推进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共驻共建。

 同时, 在辖区网格中开展‚ 战‘疫’情、 我先行‛ 、 环境卫生整治、 知识讲座、 走访慰问和义诊等活动,把党员责任岗和党员服务驿站建到为民服务第一线。

 疫情防控期间,我街道动员 150 余名党员主动承担起值班值守、 体温检测、 人员随访、物资配送、 环境整治等疫情防控任务, 党员志愿者们还积极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清理整治, 凝聚起了 党群联动、 群防群控的工作合力。

篇五: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

基层治理“四部曲” ( 心得体会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力争用 5 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基层是问题反映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基层治理要统筹各类资源,打通惠民利民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着力提升“四度”,奏响“四部曲”。

  要提升“全局一盘棋”的高度,奏响“主题曲”。基层治理点多面广,要铺开棋局、下好棋局,就是要突出红色主题,奏响“主题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社区大“党委”为抓手,通过社区“大党委”来激活基层治理的“一盘棋”。由社区整合各类下沉资源力量,具体来说,就是要推行好、落实好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的“三单”服务模式,即收集群众需求,建立“需求清单”,结合辖区下沉干部、下沉单位特有的优势资源、服务意愿建立“资源清单”,将“资源清单”与“需求清单”对接形成“服务清单”,进而实现资源整合及资源共享。

  要提升“敢啃硬骨头”的深度,奏响“进行曲”。基层治理要精准对接解决群众诉求,聚焦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升基层治理的“深度”,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风貌奏响基层治理的“进行曲”。要推动基层治理走向深入,就是要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的“大提升”。党员干部是基层治理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要以自身能力的“大提升”来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的“大提升”。基层直接面向群众,基层

 干部直接和群众打交道,要充分利用好基层接近群众、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特点,经常深入群众中间发现问题,再回到群众中寻找解决办法,**治理难题。

  要提升“举措见实效”的力度,奏响“同频曲”。基层治理重在实效,要打好“组合拳”,通过建好班子、健全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举措落实的“力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确保基层治理取得实效就要锻造一支信念坚、本领强、作风硬的村(社区)骨干队伍,尤其要注重选优配强村(社区)带头人,锻造红色“火车头”。当前,正值换届期间,要严把选人用人关,优化班子结构、提升整体功能,为基层治理选好“红色头雁”。在建好班子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居民广泛参与,通过打造各类特色互助项目,实现党员干部全员参与、群众共同参与治理,奏响多方联动的“同频曲”。

  要提升“服务暖民心”的温度,奏响 “连心曲”。“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基层治理归根到底要立足于群众诉求、立足于民生福祉,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为群众解决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以“微治理”撬动“大民生”。在工作中,要通过做好“线上+线下”的结合文章,进一步密切同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民呼我应”,一方面,要通过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让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基层治理实现信息化;另一方面,要依托下沉干部力量、网格员、社区干部等资源,上门入户,主动倾听了解群众诉求,选准民生“小切点”,真正为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好的暖心服务。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在基层治理这个“大课题”背景下,我们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提升高度、深度、力度、温度,奏响基层治理的“四部曲”,切实推动基层治理取得实效。

篇六: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

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研究 2019-05-15 11:09:28 理论观察 2019 年 3 期 邓力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到基层社区则充分体现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这是理解新时代中国基层治理的实践基础和逻辑起点。我国各个城市在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出关于党组织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案例。本文基于江汉区 Y 社区的实践探索,开展实际调研,以此分析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并相应提出多方位、多角度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党的建设;基层治理;政治引领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3 — 0024 — 03 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区治理是在国家大政方针要求下结合社区实际状况开展的细化组织活动,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不断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城市基层治理有效路径,从基层治理“1+10”系列改革,到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致力于构建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强引擎”,凝聚人心,和谐共治。

 一、Y 社区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基本经验 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近十年经历了外来人口激增和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江汉区 Y社区位于武汉中心城区,随着新商圈、新楼盘的入驻,在近年来同样经历了所辖区域内常驻、流动人口激增的过程,告别了过去固定单位制的人口分布和管理制度,这为 Y 社区的治理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江汉区政府的政策指导下,Y 社区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尝试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体系。

 (一)巩固“主心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论断。社区作为我国社会最基础的组成单元,是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平台。社区党建则是社区工作的核心内容,以基层党组织的主导推动社区自治、共治的发展,更符合社区治理的本质,关系到社区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基层党组织规定了五大职能,即“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1〕,更加明确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功能。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作为社区发展的“主心骨”,对其发展现代化具有根本性、方向性作用。

 (二)秉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福祉为最终目标 社区建设发展是围绕服务居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而展开。随着居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城市治理者需要面对的关键性议题。Y 社区党委在基层社区治理实践中将提高社区居民福祉作为最终目标,在服务项目引进和针对性方面进行主动突破,由社区党支部带头,由党员为活动骨干,通过深入调研,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从低保户扶助、家庭纠纷帮助、青少年教育、丰富文体活动等方面切入,创设一批贴近居民、贴近生活,能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的服务项目,使社区着力向完善服务、管理、文化和保障全方位综合功能发展。

 (三)构建“多元共治”:培育社区治理原生动力 社区党建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作为引导,转“管理者”为“服务者”,保证社区和谐、稳定和共同利益最大化,有效地整合优化社区各单位参与“多元共治”,引导各种社会力提供专业化社区服务,使社区各方都成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从而增强社区建设活力,提升社区治理的效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Y 社区组成社区大党委和社区居務监督委员会,形成联动整体,并且,社区去行政化与培育社治理原生动力指引下,Y 社区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前提下支持“两新”组织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社区所辖范围内的资源。

 (四)创设“„街坊文化”:营造社区文化浸润人心 良好的社区文化具有浸润人心,匡扶正气的作用。社区文化是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社会文化的营造和引领是基层党建引领的重要方面,对居民的思想改观最终助推社区的长久发展。Y 社区党委在全市率先创设“街坊”节,每季度以一份《街坊》报,居民以切身参与其中,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和谐美好、人心向一的良好社区文化氛围营造下来。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能够涵养社区的整体风气,无形中在居民间形成了平等交流的机制,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进而

 培养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由此,社区基层党组织能更好地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兼顾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在潜移默化中维持社区治理的成果。

 二、Y 社区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主要问题 (一)引领作用亟需平衡 现阶段下,由于实践中的种种因素,导致党组织政治功能发展不平衡。党组织政治功能发展不平衡呈现为部分地区发展边缘化现象,原本持有向心力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导致服务不到位、缺位,展现出不稳定的状态。一方面,由于基层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通道和途径,产生“去组织化”的碎片状态,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形象、领导力。二是由于党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呈现出党性观念淡薄、思想僵化,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参与能力不足。三是社区居民普遍缺乏公民精神,没有足够的政治权利意识,“各扫门前雪”,而从深层次来说,主要是利益表达和整合功能没有发挥,以至于处于“冷漠”状态。

 (二)社会组织发育欠缺 目前,Y 社区社会组织发育欠缺,并且社会组织发展程度不一,一是社区自发组建的部分社会组织因各种程序和流程因素,没有得到民政部门认可,虽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社会合法性存在问题,二是社会组织一味寻求政府合作,多以政府资源和政策倾斜为导向而非以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工作,三是部分社会组织归于主管单位,活动形式趋于模式化,缺乏自主性和活力,其作用难以发挥。作为社区而言,以上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发展,而 Y 社会亟待培育和发展属于自身的社会组织。

 (三)党建工作覆盖不全 随着社区区域不断变更和旧楼翻新改造,社区空间随之变化,特别是人口流动性增大,人口构成多元化,导致社区部分地区党建发展呈碎片化状态。这不利于基层党组织全面把握社区状况,更难以发挥支部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导致社区部分地区或组织的党组织薄弱问题。

 (四)社区服务供小于求 随着居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种类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基层政府统一领导下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方式因为服务低效、单一,饱受诟病。Y 社区通过购买服务为社会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经过数年的实践,也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覆盖的种类和惠及率及其有限,得到居民的反馈有限,证明这样的方式也极具局限性,导致社区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市场化的优势也难以发挥。这个过程中,社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角色受到影响,难以实现治理结果共建共享的理想局面。

 三、Y 社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党建引领的全面体系 首先是健全社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工作的全面沟通机制。结合社区网格化发展、小区和组织等的发展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党建功能区和基层服务分点,通过设置党员之家、党代表工作室、流动党员服务点、网络党员服务群等阵地,将党员和社区居民全面组织起来,定期搜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在社区党建联合会议上集体协商。由此破除居民与党组织建设之间的障碍,形成党群沟通的无缝对接,基层党组织一方面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发挥居民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为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的普及和传达搭建有效平台。

 其次是社区党组织应不断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以此作为引领社区治理的基础。社区党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紧随时代发展提升自身本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能力。为保证社区治理的良性运行,要厘清社区党组织同社区居委会之间的职责边界,在社区现有情况下,应该设立社区党建专职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专人专责,保证党建工作投入量。

 最后明确社区党组织的引领工作职责,给予社区具体事务处理上的自主性。以社区党组织为统领,进一步保障党员在社区工作中的权利,明确党员的社区工作义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基层党组织充分掌握社区发展变化规律,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并不断提高社区党员参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实社区党建内容,不断明确发展方向。

 社区党组织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建立起一支有过硬本领的干部队伍,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社区基层党组织网络是促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关键。

 (二)健全社会组织培育机制

 社区自身的社会组织对培育社区治理发展的原生动力起到关键作用〔2〕。首先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对社会组织和社工发展的方向具备前瞻性眼光。结合社区实际需求,对原生非正式社区服务组织积极引导,开展政策帮扶,给予各方面支持,鼓励进一步发展合法化和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并鼓励党员发挥模范作用领头带动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

 其次建立健全对社会组织的鼓励培育机制。政策上落实社区公共资源对社会组织的扶持机制,同时落实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社工的吸纳和培养,积极为社区社会组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要主动对公共服务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并提供咨询和交流的机会,拉近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的距离。

 同时基层党组织要结合社区需求各方面中的薄弱点,“对症下药”。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和扶持,帮助社区组织提高活动内容策划、运作模式、服务质量等各方面水平,协助其规范合法的运行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的内部规范和各项制度,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发展建设。

 (三)细化社区党员管理制度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细化社区党员的管理体制,改变以往党员干部着重管理,放任“口袋党员”、流动党员任意发展的状况。

 首先,在方式上通过落实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结合社区内各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发挥各自的优势,轮流牵头主持联合支部活动,以达到信息交流互通,相互监督,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其次,在区域化工作格局形成的过程中,社区各党支部深入进小区、楼宇及“两新”组织开展工作,并且将驻社区的各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也以各单位代表的身份进入社会联合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并保证社区党员和各社会组织的党员拥有共同平等的话语权,在社区共建中实现共治融合。

 最后将党员管理责任细化到个人,精准落实各项职责。通过单独或联合组建党组织,在各个区块通过灵活建立党支部、党员联络点、联络群的组建方式,灵活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真正做到党员管理全覆盖。

 (四)打造精细化社区服务 在社区基层公共服务内容供给上,“一刀切”的总揽方式的弊端已经暴露,只有不断进行精细化、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管理和展开,了解并针对居民实际需求,并根据实践发展不断改进和调整,才能实现治理效率和效能的双提升,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方面,对有刚性需求的公共服务,如社区物业管理、后勤保障以及其他各类便民中介服务,社区可通过购买服务或者推动居委会引入市场化经营主体,通过居民、业委会协商决策,形成自主管理经营的形式。

 另一方面是公益性的公共服务,如法律援助、就业咨询、扶弱兜底等,社区党组织可动员社会公益力量和组织,争取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社区服务,并调整功能性服务场所,尽可能从资金、人力、场地等方面大力支持公益性社会工作顺利开展。

 四、结语 在当代我国社会,党建如何实现对基层社区治理的科学引领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社区规模扩大,加之多元价值观冲击,社区治理愈加纷繁复杂。******多次强调,“社会治理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3〕。其中,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基层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4〕。社区治理应注重发挥基层党建的凝聚作用,从而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终将在实践中领导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完善,走向善治。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3. 〔2〕栾晓峰.“社会内生型”社会组织孵化器及其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17,(03):44-50. 〔3〕本报评论员.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N〕. 光明日报,2018-12-13(003). 〔4〕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S〕.中办发(2010)27 号,2010-08-26. 〔责任编辑:谭文富〕

 理论观察 2019 年 3 期

篇七: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

第 1 篇: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心得体会

  X 社区位于 X 区汉口路中段,面积约 X 平方公里,由 X 个自然院落组成,共有楼栋 X 栋、X 户、X 人,共有党员 X 人,其中自管党员 X 人。X 年 X 月以来,X 社区以创建“四项机制”示范社区为契机,把基层民主科学决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全力推进,针对近年来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小区整治、低保和廉租申请等热点难点问题,在社区全面推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切实提升了社区的民主化、法制化管理能力,切实提高了社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具体做法是:

  一、深入学习,掌握方法 习,掌握方法

  社区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对“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专题深入学习,并组织模拟演练,让社区“三委”人员在学习讨论中找不足、理思路、明职责,在演练中掌握“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决策程序、操作要领等,切实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双重准备。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会议、党务居务公开栏、社区中的广播等方式,广泛宣传推广“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意义和方法步骤,为广大党员群众了解、接受、参与、运用好“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健全制度,阳光透明 二、健全制度,阳光透明

  在推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过程中,社区紧密结合辖区实际,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健全社区重大事项决策报告制

 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居民代表联系户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凡是重大事项均按照“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程序决策实施,并对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及时性、真实性监督评议。完善了“社区干部坐班制”“党员责任分区”“社区居民代表意见公开”“党员承诺公开栏”等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利于各支部和党员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充分沟通党员和群众联系渠道,及时了解和公开社区居民的意愿和要求,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同时宣传、引导执行各项决议。完善党务居务定期公开制度,设立了专门的公开栏,至少每个季度对社区级事务集中公开一次,对于“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确定的事务随时进行公开,使群众及时了解社区里的大小事务。

  三、落实责任,加强督导 三、落实责任,加强督导

  一是明确责任。社区党委书记作为主要负责人,时刻牢记责任担当,对制度落实要亲自抓、具体抓,抓住不放、抓出成效;社区党委副书记作为具体责任人,对决策事项具体抓;居务监督委员会作为监督部门,对实施过程和结果全程跟踪督查,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副书记具体抓、监督委员会审核审查,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督导。明确由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社区落实“一征三议两公开”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年度纳入“一征三议两公开”

 决策范围重要事项办理情况,实行全程跟踪督办;通过微信、电话、面对面等方式,向社区居民代表了解社区党员、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的工作情况,督促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到“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中,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每月进行一次督导检查,检查会议记录、照片资料等,并将督导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四、规范程序,探索创新 四、规范程序,探索创新

  一是严格规范决策程序。坚持决策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策中让群众参与、决策效果由群众检验,使群众的意愿得到充分体现、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如针对辖区破产单位电焊条厂家属院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社区党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经过“两委”提议、与业主代表协商、经全体业主投票表决,最终形成了小区环境整治方案,着重解决小区硬化、煤池改造、车位规划、绿化等问题。随后通过党风政风公开栏对实施措施和实施结果予以公示,使得电焊条厂家属院的环境得到彻底解决,小区居民满意度由不到 X%提高到 X%以上。二是细化简易程序,提高运行效率。对涉及不同问题的类似事件进行集中提议、商议,逐个进行决议,减少召开党员和居民代表会议次数。如每年 X 月份和X 月份是低保和廉租房复核最集中的月份,每次复核都会有一些家庭出现是否符合条件的问题,社区都会统一征求意见,共同进行提议、商议、听证,分别召开居民代表会议进行决议,

 集中解决了一批问题,提高了效率。

  五、突出实效,群众满意 五、突出实效,群众满意

  X 社区主要是单位型社区,除 X 家属区外,还有几个破产单位的小区,大部分小区建设年代久,基础设施差,水、电、气、暖以前基本没有配套到位,由于仅 X 元的垃圾清运费,物业管理基本形同虚设,社会治安问题较为突出,曾被市综治委定为高发案社区。X 年底开始,X 社区以区委区政府推进旧小区综合整治惠民工程为契机,将一些旧小区纳入政府整治范围,通过整治,现在社区各小区基本实现了物业全覆盖,一些破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在我们将一些旧生活小区纳入综合整治时,大多数的居民都很高兴,但意见却难统一。为把区委区政府拨付的资金用好,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我们采取“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操作,整治后居民十分满意,目前社区已经完成 X 个小区的整治。低保和廉租房审核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前,社区干部为减少麻烦,只要居民提供材料,社区干部讨论商议就审定上报了,往往到区有关部门审核时会有一些家庭因各种原因被审掉,群众总是意见不断,到社区又吵又闹,有的甚至为提高标准把老年人留置在社区,社区干部夹在中间,工作实在难做。自从推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后,我们严格按照工作法办事。在每年度低保审核工作前,我们就针对一些可能存在争议的低保家庭提出议案,社区“两委”班子商议、党员议事会

 审议、居民代表会决议等环节都严格把关,必要时组织居民代表举行听证,认真审核,最后公示上报,接受群众的监督,不仅真正解决了需要帮助群众的疾苦,而且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和支持。今年以来,社区共利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便民服务中心改造、小区水网改造、小区暖气安装、节日慰问品发放等问题 X 件,受到群众好评。

  经过近半年多的“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广与运用,现在群众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度高了,同时对社区干部的信任度也明显得到提高。“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不仅让我们规范了社区事务管理,使社区财务透明化、议事程序规范化、决策依据科学化,使群众能广泛参与、监督到位,不同意见能得到及时反馈和化解,使社区里因社区事务管理不民主而引发的群众矛盾纠纷日趋减,少,而且也树立了社区“两委”班子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学习兄弟社区先进经验,进一步健全配套制度,规范民主程序,准确把握细节,完善监督检查,不断改进和加强社区服务,争取把X 社区建成民主和谐示范社区。

 第 第 2 篇: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心得体会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而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涉农社区,地域面积广,人口部分迁移,村级党组织党员队伍年龄老化,

 社会自治的需求与能力不相匹配,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服务与管理碎片化等问题,社区治理模式有待创新。

  党建引领,探索社区治理创新模式。以基础党建工作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群众生活实践,精准把握社会需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实行支部项目化管理、核心价值观宣传、困难帮扶、文化宣传等工作,探索和形成能够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自治举措。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满意的服务体系。强化运用“互联网+党建”思维和手段,结合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打造集党建、就业、社保等诉求反映、政策咨询、民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网络平台。畅通双向反馈渠道,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升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扩大社区事务参与和监督,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多方参与,凝聚社会治理的整体合力。在切实履行社区党总支主体责任的基础上,注重激发社区资源与力量。引进社会组织,强调以民生为导向,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教育、培训活动。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激发社会活力,提升民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发挥社区“大党委”、志愿者队伍、党员等多方作用,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弥补传统社区服务供给不足,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第 第 3 篇: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心得体会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善于从政治上把大局、看问题,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强化党的领导政治方向。

 创新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宽、联系党员群众广的优势,最大限度把群众组织起来,创新完善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完善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使党的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构筑好基层治理“桥头堡”,打通每一个“神经末梢”,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

  夯实人民立场政治根基。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强调人民是历史的

 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维,主动适应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的新变化,把老百姓的难点痛点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着眼于小事、琐事,着眼于急事、难事,着眼于公共之事、常规之事,从人民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抓起,让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更加利民、惠民、便民。把如何评判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基层社会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更充实、更有保障、更持久地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涵养清朗清爽政治生态。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基础性、持续性工作。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态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以优良的政治生态引领社会生态,以党风带民风,加强平安建设、治安综合治理,使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好转,树立起新时代社会新风尚,让全社会充满正气的力量、正义的光辉。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党的领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和关键,我们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法宝,贯彻落实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第 第 4 篇: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心得体会

  ******在我省视察时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学习贯彻落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要求我们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排头兵”,必须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找准党建和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契合点,把基层党组织的巨大优势转化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不竭动力。

  突出政治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突出政治引领,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凝聚人心、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织密基层党组织网络,发挥基层党组织集聚效应。着力建设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成立居民自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特色党小组,将居民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凝聚起自治管理的核心推动力量。坚持抓乡促村,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党组

 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农村党建整体水平。二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党员群众,凝聚共识。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牢不可破的思想基石,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三是以“小网格”激活区域“大党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筑牢社区网格体系,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网格服务、社会治理、文化活动等结合起来,构建起网格党员、居民共同参与的服务管理新格局,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根基;建立区、街道、社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大事共议、实事共做、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创新“网格+志愿服务团队”模式,分门别类组建志愿者团队,动员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并加入志愿服务团队。注重在居民小组、特殊群体中培养和发展党员,使更多党的红色细胞在群众中扎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强化组织引领,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要发挥党组织凝聚各类组织的核心作用,健全乡村和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

篇八: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

于强化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关于加快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的通知》、县委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X 办发〔20XX〕X 号)精神,切实加强住宅小区和物业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引领推动物业企业服务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着力打造“红色物业”,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全县物业服务行业党建工作,着力打造“红色物业”,把党的组织有效嵌入物业企业,推进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物业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物业企业服务质量水平。按照“提升专业化物业、组建公益性物业、规范自治型物业、覆盖脱管小区老旧小区”的思路,在新建商品房小区大力推进小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凸显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发挥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积极作用。在老旧小区和“三无”小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

 范作用,采取小区居民自治管理和组建“红色物业”公益服务团队等举措,逐步实现全县物业服务全覆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工作内容 (一)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 。

 住宅小区物业选优。居民小区开发建设单位要依法通过公开招标选聘前期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大会依法自主决定选聘、解聘物业服务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聘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信用评级高的物业服务企业,做到“话有人听、事有人管、矛盾有人化解”。

 自管小区物业建强。自管小区物业建设由社区党组织负责,小区党组织具体落实。要结合小区现状与居民意愿,探索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管理,落实小区环境卫生、绿化养护、安全防护、公共秩序维护等基本物业服务。

 老旧小区物业覆盖 。探索社区组织成立非盈利性质的“红色物业”管理服务团队,从辖区内低收入群体中选聘身体健康、热爱物业服务的居民,为老旧小区提供以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公共秩序维护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物业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专业化物业管理团队。社区负责对住宅小区物业进行兜底保障,实现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和管理全覆盖。

 (二)

 推进物业 服务企业党的组织 和工作全覆盖。

 实现党的组织应建尽建。

 。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创建,有 3 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物业服务企业要建立党组织;少于 3 名党员或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住建行业党委及社区党组织要加强指导,采取

 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和选派党建指导员“三建一派”的方式,帮助企业通过选聘党员从业人员、转接党员组织关系、发展新党员等措施,逐步实现物业服务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不断强化党对社会物业服务企业的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工作引领。

 实现党的工作高质量覆盖 。严格规范物业行业党组织党的建设,在健全制度上,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管理等基本制度,注重骨干培育,加强物业服务党组织书记选育和培训管理工作,培养一批抓党建工作的明白人;在党建引领上,全面开展党建引领企业管理和经营行为,落实党建宣传学习机制、重点问题和重要工作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党员融入团队凝聚员工工作机制、企业优秀人才发展培养机制。

 (三)

 提升 “ 红色物业 ” 内涵 。” 建好“红色阵地” 。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制度”的标准,统一物业服务企业“红色阵地”建设,突显党的元素,突出政治引领。激发业主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建设和谐社区。

 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 职”制度 。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兼职社区“大党委”委员或小区党组织委员,充分赋予物业服务企业对社区发展、小区建设的建议权。鼓励社区“两委”成员兼任物业服务项目义务质量总监,对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事项、服务质量、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及公共收入收支情况进行监督,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建立完善“三方联动”机制 。建立完善乡镇

 党委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社区党组织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领导作用,通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服务承诺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纠纷调解制度,实现物业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整合多方力量实施多元共治 。以“三方联动”为基础,由社区党组织及时将调处作用不明显的违章搭建、毁绿种菜、房屋质量差、电梯维护保养、噪音油烟扰民、违规养犬、传销活动、消防安全等公共问题提请乡镇党组织调处,将联动机制延伸至城管、住建、市场监督管理、环保、公安、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整合多方力量,实施多元共治、齐抓共管。

 (四)推动物业服务创新高质量发展。

 。

 强化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等级管理运用 。在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中,将党建情况作为投标物业服务企业的加分依据。在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中,凡评为各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推荐相关部门作为企业业绩信息记入信用档案。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差别化等级考评中,将物业服务企业党建、“红色物业”创建等情况作为评价内容,纳入物业服务企业综合考评。

 推行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定期公示机制 。建立业主反馈物业服务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社区归集线索、住建部门复核的制度,制定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评分标准,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信用评分。定期将物业服务企业所得分的前三名、后三名及主要情况在县公众平台进行公示,接受社会评议监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切实以业主为中心,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开展物业服务企业帮带活动。

 。住建行业党委对公众投诉频繁、服务质量差的物业服务企业实行帮带,帮助企业制定规范管理制度,指导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引导创建“红色物业”。对有条件的指导成立党支部,对没有条件的帮助创造条件,分区划块指导成立联合党支部,让党员参与到物业服务和管理的共建共管共享中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夯实企业综合服务实力。

 三、实施步骤 (一)全面摸底调查(2020 年 10 月至 11 月)

 。县住建局成立工作专班,联合乡镇社区对辖区内所有住宅小区和“三无”小区物业企业及业主委员会党组织建设及党员基本情况进行排查,全面登记造册。对不同类型的住宅小区和“三无”小区进行认真分析、梳理物业管理现状,研究制定不同类型小区管理方案,特别是针对“三无”小区要考虑连片整合后纳入统一管理长效机制方案。

 ( 二)

 )建 扎实推进应建尽建(2020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2 月)

 。集中推进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建立参与社区治理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应建尽建,向没有党员的物业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等。

 ( 三 )

 实现物业服务提质增效(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月)。在推进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的同时,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红黑榜”定期公示机制,全面加强各类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突出抓好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分类推进物业服

 务与社区管理相融合,加强物业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实现物业管理的改革创新,确保“红色物业”工作取得实效。2020年 12 月底前,完成住宅小区 20%的“红色物业”试点打造工作。每个社区明确 1 个试点小区,打造完成一个实施“红色物业”管理服务的小区。

 2021 年逐步推广,完成城区住宅小区 70%的“红色物业”打造工作。

 2022 年基本实现城区住宅小区红色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目标。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打造“红色物业”是加强和改善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住建部门负责牵头抓总,要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物业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优势,实行“双百制”分级分类评价机制,推行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定期公示机制,在“红色物业”评选、选聘引入物业企业等工作中,强化指导、全程参与。乡镇和社区党组织在打造“红色物业”中要主动作为,发挥重要作用,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创新思路、勇于担当,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

 (二)加强工作保障。加强“三无”小区物业服务补助费用保障,按照“低价有偿”原则,由县财政局负责制定“三无”小区物业服务费用补贴、 “红色物业”服务站建设补助等奖补政策,激励和促进我县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同时,加强物业企业党员骨干党建知识教育培训,打造“又红又专”的物业管理骨干队伍。

 (三)大力宣传引导。乡镇社区党组织、物业企业要利用社区公开栏、网格微信群等载体广泛宣传打造“红色物业”的做法成效。注重向居民群众宣传《民法典》物权编、《XX 省物业服务和管理条例》等相关内容,帮助居民群众了解物业企业和业主个人的权利义务,明确社区公共区域和业主专有部分、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的区别界限等,引导居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物业服务消费观,营造和谐共建的社区氛围。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定期公示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宣传报道“红色物业”的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传播“红色物业”“好声音”、正能量,塑造“红色物业”好品质、新形象。

推荐访问: 心得体会 党建 引领 治理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