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中历史---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高中历史---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时间:2022-07-20 15:06: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1 高中历史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标要求】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进程。

 学习难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

 【时空定位】

  【名词解释】

 1 1 、法治建设:就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的制度。

 2 2 、精神文明建设:

 就是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全面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 3 、宪法、法律、法规、条例:我国的法律体系是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组成的。下位法低于上位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 由全国人大制定通过, , 任何法律都要服从于宪法; ;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 ; 条例一般就是行政法规, , 由国务院制定的, , 其法律效力低于法律; ; 另外还有地方法规, , 由省级人大或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人大经省级人大批准制定的, , 其法律效力低于行政法规; ; 部门规章是中央各部委制定的, , 其法律效力低于地方性 法规。

 4 4 、以德治国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5 5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 ,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6 6 、民族主义

  2 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在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推动了民族解放与平等,是现代国际社会的源泉。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民族主义通常是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

 基础认知

 一、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 1 、开始:9 1949 年 年 9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

 》,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2 2 、初创:0 20 世纪 0 50 年代,先后通过《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4 1954 年,第一届全国

 大会制定了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作用: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建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3 3 、“**”时期,遭到严重破坏。

 4 4 、形成(改革开放后)

 (1 1)

 )8 1978 , 年底,

 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 ( 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2 2 )2 1982 年,制定了 2 1982 年宪法等基本法律, 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5 5 、完善

 (1 1 )中共

 大 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于

 年写入宪法。

 (2 2 )4 2004 年,“国家尊重和保障

 ”被写入宪法。

 (3 3 )到 0 2010 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系。

 (4) 中共十八大以来

 ①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②推进科学立法、 ___ 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③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 ___ 一体建设。

 ④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 _______ 。

 ⑤8 2018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⑥0 2020 年 年 5 5 月通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 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深化探究

 探究一

 我国法律制定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材料

 自新中国成立至 7 2007 年底,我国先后将 4 1954 年宪法、2 1982 年宪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行政诉讼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物权法等 5 15 部法律草案全文公布,征求意见。8 2008 年 年 4 4 月 月 0 2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从此,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成为常态。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定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3 探 究二

 “法制”与“法治”的比较

 材料

 0 20 世纪 0 90 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据材料,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治”。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简述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

 1 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 背景: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代表。

 “铁人”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

 ,科学家

 等是杰出代表。

 (2) 表现

 ①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②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 _______ 。

 ③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 _______ 。

 ④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2 2 .改革开放后

 (1) 背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 表现

 ①0 20 世纪 0 80 年代:“ _____________ ”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②0 20 世纪 0 90 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 _______ 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③4 1994 年,中共中央把 ______ 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④1 2001 年,中共中央颁布了《 ______________ 》,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3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1) 提出

 ①6 2006 年 年 0 10 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

 ③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 _____________ 观。

 (2) 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 _______。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深化探究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

  材料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同时,市场

  4 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 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 1996 年 10 月 10 日)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

 【知识框架】

  5

 一、单选题

 1.

 6 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 A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 B .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 C .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 D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2.从 从 0 1980 年2 ~ 1982 年底,国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等- - 系列的法律法规。

 这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A. 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C. “依法治国”的逐步确立

 D. 实行改革开放

 3.

 1954 ——6 1956 年, , 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 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

 1962 —4 1964 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 ( 试拟稿) )》 》, ,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材料认为民法典起草中断的关键原因是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

 C. 各个时期****的阻碍

 D. 商品经济仍尚未产生

 4. 有学者认为,4 1954 年宪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用根本法的形式,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固定下来, , 为整个过渡时期的 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根本法上的依据。这说明该宪法

 A. 立足于过渡时期的历史实际

 B. 做到本土性和国际性的统一

  6 C. 奠定了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

 D.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5. 下表是新中国 4 1954 年宪法制定的部分过程。由此可知,4 1954 年宪法的制定

 A. 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B. 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C. 因缺乏经验而过程漫长

 D. 反映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特点

 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4 C.195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D.1982 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0 7. 20 世纪 0 80 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

 ①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②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③加强纪律, , 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

 ④开展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以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智

 慧的结晶。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其形成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 创造了以和平改造的形式建 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理论

 D. 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9 9 .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 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 , 说明了

 A. 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C. 改革靳放的实践

 D. “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7

  10 .

 9 1979 年, , 邓小平指出: : “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 ,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 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 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讲话的主旨是

 A. 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B. 要全面实现国家现代化

 C. 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

 D.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二、材料阅读

 11 、社会主义法制文明建设

 材料一: :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指出: : “文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地发展适合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学艺术和电影创作,同时对民间原有的各种艺术和娱乐形式应广泛地正确地加以控制、利用、改革和发展”,并要求文艺工作者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人,鼓舞群众努力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

推荐访问: 精神文明建设 法治 当代中国 高中历史---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高中历史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