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三国历史故事必备7篇(范文推荐)

2023年三国历史故事必备7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7-10 12: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三国历史故事第1篇曹操:仲业,卿真忠臣也。孙权: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陈寿:李通、臧霸、文聘、吕虔镇卫州郡,并著威惠。孙盛:臧霸少有孝烈之称,文聘著垂泣之诚,是以魏武一面,委之以二方之任,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历史故事必备7篇,供大家参考。

三国历史故事必备7篇

三国历史故事 第1篇

曹操:仲业,卿真忠臣也。

孙权: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

陈寿:李通、臧霸、文聘、吕虔镇卫州郡,并著威惠。

孙盛:臧霸少有孝烈之称,文聘著垂泣之诚,是以魏武一面,委之以二方之任,岂直壮武见知于仓卒之间哉!

李治:(李勣)临危守义,类文聘之怀忠;建策承恩,同奉春之得姓。

卢弼:文聘在江夏数十年;杜畿在河东十,在并州、冀州二十余年;吕虔在泰山十数年。皆久于其任,当时信任郡守、刺史如此。

三国历史故事 第2篇

孙匡——《三国志》中记载信息

坚四子:策、权、翊、匡。【志林曰:坚有五子:策、权、翊、匡,吴氏所生;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魏书曰:策当嗣候,让于弟匡。】

孙匡字季佐,翊弟也。举孝廉茂才,未试用,卒,时年二十馀。【江表传曰:曹休出洞口,吕范率军御之。时匡为定武中郎将,(遣)范令放火,烧损茅芒,以乏军用,范即启送匡还吴。权别其族为丁氏,禁固终身。臣松之案本传曰:“匡未试用卒,时年二十馀。”而江表传云吕范在洞口,匡为定武中郎将。既为定武,非为未试用。且孙坚以初平二年卒,洞口之役在黄初三年,坚卒至此合三十一年,匡时若尚在,本传不得云卒时年二十馀也。此盖权别生弟朗,江表传误以为匡也。朗之名位见三朝录及虞喜志林也。】

子泰,曹氏之甥也,为长水校尉。嘉禾三年,从权围新城,中流矢死。泰子秀为前将军、夏口督。秀公室至亲,握兵在外,皓意不能平。建衡二年,皓遣何定将五千人至夏口猎。先是,民间佥言秀当见图,而定远猎,秀遂惊,夜将妻子亲兵数百人奔晋。晋以秀为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封会稽公。【江表传曰:皓大怒,追改秀姓曰厉。干宝晋纪曰:秀在晋朝,初闻皓降,群臣毕贺,秀称疾不与,南向流涕曰:“昔讨逆弱冠以一校尉创业,今后主举江南而弃之,宗庙山陵,於此为墟。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朝廷美之。晋诸公赞曰:吴平,降为伏波将军,开府如故。永宁中卒,追赠骠骑、开府。子俭,字仲节,给事中。】

三国历史故事 第3篇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镇守荆北,刘表用他来抵御北方诸侯的进攻。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位。当时曹操起兵南征荆州,刘琮与众官商议,决定举荆州之地投降曹操,又唤文聘一起归降,文聘说:“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职,只应待罚而已。”曹操接收荆汉后,文聘才往见曹操,曹操问道:“为甚么来得这般迟呢?”文聘便答:“之前我不能辅弼刘荆州(刘表)一起侍奉国家,如今荆州虽然失去了,但我却常希望能据守汉川,保全土境,这样我才生不负于孤弱(指刘琮等),死亦无愧于地下,然而现在所设想的不能实现,还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聘的心里实在悲痛惭愧,没有面目早来进见明公而已。”说罢唏嘘饮泣。曹操为之怆然,说道:“仲业,你真是一个忠臣啊。”于是以厚礼招待文聘。又以军队授予文聘,令他与曹纯往长坂坡追讨刘备。

三国历史故事 第4篇

刘馥--东汉末年名守

刘馥在东汉末年曾到扬州避乱,后在建安初年劝服袁术将领戚寄和秦翊带着部队一起去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司徒府掾属。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讨逆将军孙策命其所属的庐江太守李述攻杀了曹操所属的扬州刺史严象,而梅干、雷绪和陈兰等庐江人在江淮之间聚数万人,当地郡县都因江淮地区局势混乱而残破荒废。当时,曹操正专注于在官渡之战中对抗袁绍,难以抽身,认为刘馥可以稳定东南地区,于是表奏刘馥为扬州刺史。刘馥受命后,单枪匹马来到合肥空城,在那里建立了扬州的新治所(原治所在历阳);同时安抚和稳住梅乾和雷绪等地方武装势力,使他们安心驻扎,其后他们也陆续归顺,且向朝廷缴纳贡赋。刘馥在任的数年期间,在当地大行恩惠与教化,百姓非常满意他的治理措施,有数万名以前因避乱而到附近州郡流浪的江淮人又都回到原居地。随着人口渐长,刘馥又汇聚儒人雅士,兴办学校和进行大规模屯田,修建芍陂、茄陂、七门、吴塘等土坝蓄水灌溉稻田,使官府和百姓都有了粮食储备。他又建筑高城垒作守护,积聚木石、以草和棕榈叶编织大量草苫、储存数千斛鱼膏等作为作战防御准备。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刘馥逝世。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孙权进攻合肥,发动第一次合肥之战。孙权围城百余日而未能攻破,但不久后连日下雨令到城墙快要崩塌,守军于是用草苫盖著城墙,而夜晚则点燃鱼膏照明,观看孙军有何行动以作防备。孙权无法攻陷,同时扬州别驾蒋济设计迷惑孙权,使其以为张喜援军快到,最终孙权不得不退军。扬州士民因而更加追念刘馥,更认为春秋时尽力防守自己建造的晋阳城的董安于的功绩也无法与刘馥相比。而刘馥所建的土坝和池塘,后世都一直沿用。刘馥及继任的扬州刺史温恢,与当时的兖州刺史司马朗、并州刺史梁习、豫州刺史贾逵、凉州刺史张既等六位刺史被陈寿载入三国志,合为一传叙述,赞颂其等是当时所有州刺史中“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的典范。

三国历史故事 第5篇

严畯--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

严畯,字曼才,彭城(治今江苏徐州)人。年少时喜爱学习,通晓《诗》、《书》、三《礼》,喜好《说文解字》。东汉末年,因避乱来到江东,与诸葛瑾、步骘齐名,且关系甚密。

严畯性情朴直淳厚,他对于人才,能忠告人家良好的道义,志在让他人能取得补益。张昭将他推荐给孙权,孙权任命他为骑都尉、从事中郎。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横江将军鲁肃病故,孙权任命严畯接替鲁肃职务,督领一万兵士镇守陆口。众人都为严畯感到高兴,而他却一再坚辞不受,说:“我向来只是个书生,不参与军事,不具有占据这种职位的才干,罪过与悔恨将会随之到来。”说时慷慨恳切,以至于流泪。孙权见他如此,才不再勉强,而让吕蒙接替了鲁肃的职位。时人都赞扬他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才能而辞让权位。

孙权称帝后,严畯任卫尉。曾作为东吴使臣出使蜀汉,蜀汉丞相诸葛亮对他深为欣赏。严畯不爱钱财,所得俸禄与赏赐,均拿出散发给亲戚故旧,因此家中常不宽裕。广陵人刘颖与严畯有旧交情,刘颖精研学问在家,孙权听说后便征召他,他称病不应。他的弟弟刘略为零陵太守,在职任上去世,刘颖前往奔丧,孙权知道他是装病,急忙传令将刘颖收捕审讯。严畯也赶忙去告知刘颖这一情形,让他马上回来向孙权认罪。孙权十分气愤,于是罢免严畯,而刘颖却得以免罪。后来,孙权也觉处置不当,复用严畯为尚书令。严畯七十八岁时去世。

三国历史故事 第6篇

刘谌——宁死不降,自杀殉国

刘谌(?~263),[liú  chén],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

景耀二年(259年),刘禅封其为北地王。景耀六年(263年),邓艾军队兵临成都门下,其父刘禅决定投降,刘谌劝阻无效之后,自杀于昭烈庙。

人物生平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刘禅封刘谌为北地王。

景耀六年(263年)冬,邓艾兵临成都门下,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准备向邓艾投降,刘谌愤怒地说:“国家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自然会有亡国之灾,这时候应该是父子、君臣一起作最后的努力,为蜀汉的江山而死,这样也可以去见先帝了!”刘禅不听其言,仍然向邓艾投降。刘谌为国家灭亡感到十分痛苦、悲愤,于是刘谌来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中痛哭,随后先将妻、子杀死,然后自杀。

 [5]

历史评价

陈普:何物谯周口似簧,几年汉帝手牵羊。纷纷蜀土祠诸葛,香火曾分北地王。

陈世崇  :孔明之子瞻、孙尚战死,张飞之孙遵,赵云次子广亦战死,北平王谌哭于昭烈庙,先杀妻子乃自杀,魏以蜀宫人赐将士,李昭仪不辱自杀。禅不特愧于将士,亦且愧于妇人矣。

胡三省:曾谓庸禅有子如此乎。

郝经:呜呼!亲王义兼臣子,国有难,犹当死义,以先诸臣,先王所以封建宗子,而故维城也。

罗贯中: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孙奇逢:考蜀之亡也,关氏后彝一门,歼于庞贼之手。外更得八人焉,北地王谌、武侯子瞻孙尚、张飞孙遵、赵云子广、傅彤子佥、李恢侄球,皆所谓不愧其先者也。

钟敬伯:北地王耻父之降,大哭祝庙,与妻子俱杀,曰:‘羞见基业弃与他人’,刘谌不愧于其祖,刘禅有愧于其子矣。

毛宗岗:独至后汉之亡,而刘禅虽懦,幸有北地王之能死,为汉朝生色。

康发祥:北地王谌慷慨激昂,洵贤王也。

《通鉴辑览》:北地王慷慨捐躯,凛凛有生气。

三国历史故事 第7篇

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出隆中。诸葛亮下了卧龙岗,帮刘皇叔烧新野,战赤壁,夺荆州,下西川,建立了蜀国。司马懿则投了曹操,后来也当上了骠骑大将军。司马懿和诸葛亮常年对阵,到底是计差一筹,常常败阵。葫芦谷一仗,差一点没叫诸葛亮把他们父子烧死在谷内。司马懿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计可施。

一天,司马懿正在发愁,忽听哨探报:“诸葛亮已死,葬在定军山,听人们传言,天书随葬墓内。”司马懿大喜,速命再探。各路哨探所报相同。司马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决计要扒墓盗书,以解心头之恨。他安排了各路接应人马

司马懿带领人马来到定军山,只见半山腰新建一座飞檐高挑的殿宇,殿前有一块大牌坊,牌坊上方有一块大石匾,上面写着“诸葛武侯之墓”六个大字。朝牌坊后面看去,静悄悄空无一人。司马懿正要迈步进去,猛地又连退几步,心想,莫非诸葛亮在此设下埋伏?就命令兵丁进内查探。不一会,兵丁出来禀报说:“里面确无一人。”司马懿这才放心大胆穿过牌坊,走进大殿。

大殿里迎门立着三尊神像,左边一个童子怀中抱把剑,右边一个童子手上捧张琴,再看中间这尊神像:头戴丝纶巾,身穿八卦衣,手拿羽毛扇,三绺长须,面如冠玉,飘飘然如神仙临世,正是那名震三国的诸葛孔明。司马懿一见这诸葛亮的神像,不由得他不想起空城计、八卦阵、葫芦谷旧事,心头一股无名火起,真想立时推倒这神像。但转念一想,他已是死去之人,从此以后,世上谁能与我匹敌?念在同窗之谊,我就拜他一拜吧!就命令兵丁燃烛焚香。司马懿走前几步,拜在诸葛亮像前。谁知这一拜,那身子就像在地上扎了根一样,再也起不来了。司马师、司马昭急忙上前搀扶,也搀不起来。司马懿惊得魂飞魄散。正在绝望之时,抬头看见殿顶梁上有几行小字:“念在同窗谊,饶尔一命归,脱尽盔和甲,方可离此地。”司马懿忙叫两个儿子帮他脱尽盔甲,这才站起身来。他又命令兵士掘开地皮一看,原来下面埋着一块很大很大的吸铁石。

司马懿恼羞成怒,想不到诸葛亮死后还差点儿害了自己的性命,真是越想越气,哗啦抽出青锋宝剑,恶狠狠砍断诸葛亮塑像的手和腿,又命两个儿子和兵丁一齐上前,左边推倒抱剑童子,右边推倒捧琴童子,正中间再推倒诸葛孔明之像。只听扑通一声巨响,诸葛亮的泥胎倒地,下面却现出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几行字:“可恨同窗友,毁像情不留。赠书姜伯约,与师报此仇。”

司马懿看罢碑文,一阵冷笑,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大殿后边,只见一座青石扣顶的大墓。他左看看,右瞧瞧,前后左右查看一遍,没见什么疑迹,就命人打开墓门。这司马懿生性多疑,生怕再中了诸葛亮之计。但天书就在眼前,别人进去,他又不放心,就决计冒险进墓。他命令兵丁点起火把,让司马师仗剑前头开路,司马昭在后紧紧相随,他自己居中。父子三人进到墓内,深一脚,浅一脚,东摸摸,西看看。司马懿摸到棺材头里,猛地碰着一个小盒子,心里一阵高兴,随即怀抱书盒,连忙出了墓门,掸了掸身上的尘土,让两个儿子把兵丁带到一边,自己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书盒。只见里面还包着黄绸子,掀开黄绸,啊,正是老师的那部奇书!司马懿心花怒放,正要掀开书本看个仔细,猛想起当年就上过老师的当,如今可不能再中诸葛亮的计。他脑子一转,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哼,我从后边倒过来看。”随即把书翻转,一页一页倒着看了起来。司马懿看书有个习惯,好用手指沾唾沫翻书,只见他翻一页,用手指沾沾唾沫,翻着翻着,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头晕恶心,猛看书的天头上有一行小字:“害人反害己,毒毙司马懿。”司马懿看罢,肝胆俱裂,不由得仰天长叹,泪如雨下。司马师和司马昭见了,慌忙跑到跟前,司马懿哭诉道:“可恨诸葛亮,死后还要害我呀!”父子三人抱头痛哭,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语。霎时药性上攻,司马懿一口鲜血喷出,扑通一声倒在地上,两眼一瞪,命绝身亡。这件事叫“泥诸葛治死活仲达”。


推荐访问: 必备 历史故事 三国历史故事必备7篇 三国历史故事(必备7篇) 三国历史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