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教案设计 >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

时间:2023-01-01 16:24:02 来源:网友投稿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碎纸片、铅笔、水彩笔、百洁布、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纸片,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片移到黄色盘子里?

  二、玩一玩,试一试。

  1.出示百洁布和水彩笔,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布和一支水彩笔,你能完成刚才的任务吗?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小实验:用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片。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原来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3.幼儿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摩擦起电”是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设计的一个大班科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究、猜想、验证、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述,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通过该活动,孩子们对摩擦能产生静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不过,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没有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没有对孩子的回答给予肯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注意贯彻“做中学”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重视与幼儿间的交流。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扩展阅读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扩展1)

——大班摩擦起电教案3篇

大班摩擦起电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敢于探索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锻炼与提高。

  活动准备:

  吸管、气球、尺子、梳子、塑料盒、碎纸片

  一、变魔术(出示尺子,碎纸片)

  教师示范:我有一支神奇的魔术棒,可以变魔术。念咒语:磨一磨,擦一擦,变变变!——吸起碎纸片

  提问:刚刚老师是怎样来变魔术的?用了什么动作呢?

  二、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尝试。

  1、教师:刚才小朋友猜想了一些结果,现在请你们来试一试,看看到底会发生样的事情?(幼儿第一次操作)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小纸屑是怎样吸上来的?

  3、多部位摩擦:你们猜猜,在衣服上磨磨会吸住碎纸片吗?那裤子上呢?(幼儿第二次操作)

  4、多种材料的尝试:除了尺子外还有什么磨磨也会吸住碎纸片?

  (幼儿第三次操作)

  三、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试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小朋友用哪些材料吸起小纸屑的?

  交流:为什么塑料尺、塑料吸管和气球后可以吸起小纸屑?

  活动小结:

  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塑料尺、气球、吸管和布摩擦后产生静电,因此吸起了碎纸屑,因此塑料的物品最容易产生静电。

大班摩擦起电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纸屑、铅笔、水彩笔、记录卡、两种颜色的盘子等。

  活动方法:实验法、观察法。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碎纸片,请小朋友们动动小脑筋想一想,如果我们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屑放到黄色的盘子里。

  小结: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到的办法可真多。

  二、玩一玩、试一试:

  请幼儿尝试用一支水彩笔把小纸片从一个盘子里取到另一个盘子。

  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看,这是什么呀?(水彩笔)水彩笔也能把小纸片取出来,你们信吗?请小朋友去试一试,玩一玩,注意玩的时候不要把小纸片掉在地上,做一个讲卫生的孩子。(教师巡回指导)你们把小纸片取出来了吗?谁来说说看?

  三、幼儿实验,尝试用水彩笔取出小纸片。

  我的办法和你们的都不一样,小朋友仔细看,彩笔彩笔头上擦,纸片纸片起来吧。你们看小纸片怎么样了?(吸起来了)谁来说说看我是怎么做的?(在头发上擦擦)那你们想试一试吗?(幼儿实验)你们刚刚实验成功了吗?谁来试试看?

  小结: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水彩笔在头上擦一擦就可以把小纸片吸起来了呢?原来水彩笔与头发摩擦以后产生了静电,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叫什么呀?(摩擦起电)

  四、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

  1、猜一猜。

  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看,这是什么?(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铅笔、筷子等)这儿还有一张记录表,先请小朋友猜一猜,它们跟头发摩擦以后,能不能产生静电,将小纸片吸起来,如果能就在下面打“√”,不能就在下面打“×”,看,这是小朋友第一次猜想,我们把它记录在第一次的表格里。

  2、试一试。

  刚才小朋友都猜想了,现在我们来试一试,看看小朋友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请小朋友拿每样材料跟你的头发摩擦,看看那种物体能将纸屑吸起来,把你的验证结果告诉老师记录在第二次的表格上。幼儿操作,老师进行记录。

  3、提问:为什么梳子、直尺、水彩笔能与头发摩擦起电呢?它们有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想一想?(因为它们都是塑料做成的)

  五、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这些塑料的"材料除了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大班摩擦起电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碎纸片、铅笔、水彩笔、百洁布、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纸片,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片移到黄色盘子里?

  二、玩一玩,试一试。

  1.出示百洁布和水彩笔,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布和一支水彩笔,你能完成刚才的任务吗?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小实验:用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片。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原来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3.幼儿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摩擦起电”是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设计的一个大班科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究、猜想、验证、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述,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通过该活动,孩子们对摩擦能产生静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不过,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没有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没有对孩子的回答给予肯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注意贯彻“做中学”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重视与幼儿间的交流。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扩展2)

——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3篇

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1

  工作准备:

  塑料筷子、塑料梳子、丝绸、小的泡沫屑或碎纸片、木筷子、铅笔

  直接目的:

  初步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

  间接目的:

  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活动延伸:

  幼儿尝试各种物体进行摩擦,并找出什么物体能够摩擦起电。

  操作过程:

  1、教师介绍工作名称:“今天我们共同分享的"工作是摩擦起电。”教师到教具柜请教具,将教具放到桌子中间,托盘放在桌子的右下角。

  2、教师示范用梳子梳头发,反复的梳几次,将梳子的一端放在泡沫屑上方,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3、将塑料筷子裹在丝绸里摩擦数次,将筷子的一端放在纸屑或泡沫的上方,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4、请幼儿尝试。

  5、总结:是因为在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电,所以才能将纸屑吸起来。这就是摩擦起电。

  6、请幼儿尝试用木头梳子和铅笔摩擦,看能不能起电。总结:并不是所有的躯体相互摩擦都能起电。

  7、教师将教具送*具柜。

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碎纸片、铅笔、水彩笔、百洁布、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纸片,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片移到黄色盘子里?

  二、玩一玩,试一试。

  1.出示百洁布和水彩笔,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布和一支水彩笔,你能完成刚才的任务吗?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小实验:用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片。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原来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3.幼儿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摩擦起电”是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设计的一个大班科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究、猜想、验证、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述,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通过该活动,孩子们对摩擦能产生静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不过,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没有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没有对孩子的回答给予肯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注意贯彻“做中学”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重视与幼儿间的交流。

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3

  工作准备:

  塑料筷子、塑料梳子、丝绸、小的泡沫屑或碎纸片、木筷子、铅笔

  直接目的:

  初步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

  间接目的:

  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活动延伸:

  幼儿尝试各种物体进行摩擦,并找出什么物体能够摩擦起电。

  操作过程:

  1、教师介绍工作名称:“今天我们共同分享的工作是摩擦起电。”教师到教具柜请教具,将教具放到桌子中间,托盘放在桌子的右下角。

  2、教师示范用梳子梳头发,反复的梳几次,将梳子的一端放在泡沫屑上方,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3、将塑料筷子裹在丝绸里摩擦数次,将筷子的一端放在纸屑或泡沫的上方,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4、请幼儿尝试。

  5、总结:是因为在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电,所以才能将纸屑吸起来。这就是摩擦起电。

  6、请幼儿尝试用木头梳子和铅笔摩擦,看能不能起电。总结:并不是所有的躯体相互摩擦都能起电。

  7、教师将教具送*具柜。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扩展3)

——摩擦起电中班教案

摩擦起电中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吸管摩擦起电后可以吸附纸片

  2、体验吸管摩擦起电现象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35根吸管,两只气球、红黄蓝三色鱼数条,红黄蓝框三个

  三、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出示吸管,碎纸片)

  1、教师示范:我有一支神奇的魔术棒,可以变魔术。念咒语:磨一磨,擦一擦,1234567,变!(吸起碎纸片)

  提问:刚刚老师是怎样来变魔术的啊?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动作)

  2、多部位摩擦:你们猜猜,在衣服上磨磨会吸住碎纸片吗?那裤子上呢?(先幼儿猜想,后教师实践)

  3、幼儿操作: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啊?那我们一起来做魔术师,一起变变变。

  (教师巡回指导,一边念咒语多次操作)

  4、交流经验:请成功的小朋友来讲讲经验,你是怎么做的,用???哪些部位?

  (二)帮猫妈妈钓鱼

  1、引入情境:猫妈妈刚刚打电话给我,她听说我们小朋友会变魔术,很好奇。猫妈妈有一个鱼塘,鱼塘里有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小鱼,她想请小朋友们帮她来钓鱼,红色的小鱼放在红色的鱼框里,蓝色的小鱼放在蓝色的鱼框里,那黄色的呢?那我们要用什么好办法来帮猫妈妈钓鱼呢?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帮猫妈妈把鱼送回去后,进行经验交流:你钓了多少条小鱼?有没有放对位置?

  (三)结束环节

  1、用气球摩擦头部,猜猜气球会不会黏住头发?

  2、两个气球同时摩擦头部,看看两个气球会发生什么现象?

  我们回家后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

  园任导师评议:

  1、时间没有掌控好。

  2、由于是科学活动,可以让幼儿自己多探索多思考。比如在“多部位摩擦”的环节中,老师可以抛出这个问题,让幼儿自己动手发现,然后自己来交流总结。老师一定要引导幼儿多说,幼儿是主体。

  自我反思 对于这堂课,除了我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控制以外,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堂课非常迎合幼儿的口味,在整堂课中,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相当高,并切切实实地体验到了学习探索的乐趣,让我更欣慰的是在这堂课结束后幼儿还念着上课教的咒语:“磨一磨,擦一擦,1234567,变!”我觉得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是相当重要的。

  另外,我也非常可以接受夏老师给我的意见,在“多部位摩擦”的环节中,我可以抛出这个问题,让幼儿自己动手发现,然后自己来交流总结。所以在下次的科学活动中,我要注意到这一点,让幼儿多说多动手。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扩展4)

——摩擦起电小实验作文10篇

摩擦起电小实验作文1

  今天我给大家说摩擦起电,我以前不知道什么是摩擦起电,我只知道冬天的时候脱衣服的。时候会听到电声。我今天听了电视上的老师讲,我终于知道什么是摩擦起电了。

  一天,我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室,先准备一把尺子,一把儿童剪刀和一张纸接着,将尺子放在头发上摩擦大约摩擦一二分钟,然后把纸条4片。最后把尺子放在纸条上面。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有的纸条贴在了尺子上面。有的立了起来,还有的没有动,拿着尺子慢慢移动表达,纸片也跟着动起来,这时我高兴极了。实验成功了,过了一会儿,我见池子上一个纸条都没有。我这时候有一些伤心,我就去妈妈说,妈妈为什么把尺子放在头发上摩擦一会儿,再放到纸条上面过一会儿。一个纸条都没动,为什么呀?妈妈说因为没有摩擦力了,所以才会没有纸条贴在尺子上面。我说明白了。

  我的实验成功了,我非常高兴,科学真的非常有趣,以后我还要做更多小实验。

摩擦起电小实验作文2

  星期天,我和妈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摩擦起电。

  妈妈说这是他们小时候经常做的实验,妈妈先拿出一把尺子,再把一张纸片剪得小小的,接着又把尺子放在头发中间摩擦,最后把尺子靠近小纸片。啊,小纸片就像看见了好朋友一样,吸了上去。

  我也准备了一把尺子和一张纸片,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纸片剪小,再把尺子放在头发中间摩擦了几下,然后慢慢的地把尺子靠近小纸片,咦,为什么吸不起来呢?我低着头愁眉苦脸地问道。

  妈妈微笑着说:“你剪得纸片太大了,还有你摩擦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力度要大一些。”我恍然大悟,又做了一次实验,这次我把纸片剪得更小了,接着把尺子在头上拼命地摩擦,再去吸纸片,哇,太棒了,终于成功了,我高兴极了,赶紧告诉妈妈。妈妈笑*地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因为尺子和头发摩擦时产生了电,所以可以吸起纸片。”

  摩擦起电的实验太有趣了。

摩擦起电小实验作文3

  今天,在班里老师给我们做了个有趣的实验——摩擦力

  一开始,老师拿出两本书叫我们观察这两本书有什么不同之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举起手,老师请了几个同学回答问题,他们以致都认为这两本书是重叠在一起的。老师笑眯眯地说:“没错,这两本书的确重叠在一起,那你们有没有人能把它分开?”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可以。”老师半信半疑地,便叫了两个同学出来试试。可他们使出了吃奶的劲都没把两本书分开。同学们有点不甘心,都不肯认输。于是,老师又叫了剩下的同学去试试,结果还是一样。

  老师偷偷笑着说:“看来你们是不行了。”老师一边说一遍接过被重叠在一起的两本书,轻轻松松地就把他们分开了。同学们的嘴巴瞬间变成了O型,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师,惊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老师对我们说:“两本书几页几页的互相重叠在一起,在你用力拉的时候,重叠的页面互相摩擦产生了摩擦力。力量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所以拉不开。抖几下,吹一口气就能轻易拉开,是因为这样使书的页面之间有空隙,无法产生摩擦力。”同学们觉得很神奇,纷纷拿起自己的书试了试,果然很有趣。

  今天这个实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摩擦起电小实验作文4

  今天我做了一项有趣的`小实验,——摩擦起电。

  首先,准备的材料有:塑料尺子、碎纸片。准备完后,我就开始做实验了,因为我头一次做,所以有点儿紧张,心怦怦的跳着。

  我把尺子放到头发上摩来摩去,只感觉头皮发痛,像一只虫子在咬我的头发,我把摩擦后的尺子放到纸片上,可是纸片没吸到尺子上,我有些失望。这时一旁的妈妈说:“你的纸片太大了,要小一些。”我又把纸片弄成了米粒大小的小碎片,把尺子放到了碎片的上方,尺子好像吸铁石一样,那些纸片争先恐后的跳到了尺子上,我再把尺子压得更低一些,纸片像着了魔一样一下子飞起来了,他们像蝴蝶一样在尺子上翩翩起舞,真神奇。

  神奇的实验让我惊叹不已,也让我迷惑不解。后来妈妈告诉我,塑料能吸起细小的纸片,是因为它摩擦后带有静电。

  这次实验既让我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快乐,真是有趣,一举两得啊!

摩擦起电小实验作文5

  今天,老师带着一张完好无损的白纸走进教室。

  老是拿起一张白纸,毫不犹豫的把这张完整的白纸,不费一点力气地慢慢的撕起来,最后老师白纸撕成了纸片,接着老师把纸片分给我们每人一张。我分到了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纸片,长大约有我的笔盖那么高。

  老师又让我们把纸片撕成了纸屑。我开始撕了,我先用左手捻住纸片右手情不自禁的撕了起来。起先我不费九牛二虎之力,就撕成了几十片大纸屑,撕了三四次之后,就要费力了,撕到越后面就越难撕,我撕了七八下就撕不动了。已经成了小纸屑了,有各种各样的,像图形军队。

  接下来老师又发令了,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老师先将笔慢慢地放进头发里,老师轻轻的摩擦了下,看了老师的示范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做实验。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每人的笔都不一样,我的是圆柱形的。我把笔放在头发里使劲摩擦了下,把笔放在纸屑中间,纸屑们争先恐后地要到我的笔上来,一上去跳了一个舞就掉下来了,有的在笔上待了二三秒,其中有两只例外,它们上去先跳个舞,然后使劲的抱住我的笔,我看了目瞪口呆,我好不容易才把它们放下来。

  通过这次试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塑料因为摩擦带上静电,就能吸起细小的纸屑。

摩擦起电小实验作文6

  今天,老师兴致勃勃的走进教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次趣味小实验。”

  首先拿出一把尺子,接着拿出一张纸把它撕成小小的纸屑,也就是第一步,然后把尺子在头上摩擦,摩擦到尺子发热就可以了,接下来将尺子靠近纸屑。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可是第一次我并没有成功,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认真回想老师讲授的步骤后,我觉得可能是我的操作顺序不对导致的,我是先摩擦的尺子然后才撕的纸屑。

  带着好奇的问题,我又开始了我的第二次实验旅程,这一次我先撕小纸片,然后再在头上摩擦尺子,并且这一次我要在头上摩擦的时间更久一些,我相信在我的认真操作下,这一次实验一定能够成功,果然这次成功了,我非常高兴而且超级兴奋。

  为什么尺子在头上摩擦后会让纸屑吸附在尺子上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这个问题,我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原来这是由于摩擦起电的科学原理引起的,“真的是太神奇了!”我兴奋的喊出声来。

摩擦起电小实验作文7

  今天我做了一项有趣的小实验,——摩擦起电。

  首先,准备的材料有:塑料尺子、碎纸片。准备完后,我就开始做实验了,因为我头一次做,所以有点儿紧张,心怦怦的跳着。

  我把尺子放到头发上摩来摩去,只感觉头皮发痛,像一只虫子在咬我的头发,我把摩擦后的尺子放到纸片上,可是纸片没吸到尺子上,我有些失望。这时一旁的妈妈说:“你的纸片太大了,要小一些。”我又把纸片弄成了米粒大小的小碎片,把尺子放到了碎片的上方,尺子好像吸铁石一样,那些纸片争先恐后的跳到了尺子上,我再把尺子压得更低一些,纸片像着了魔一样一下子飞起来了,他们像蝴蝶一样在尺子上翩翩起舞,真神奇。

  神奇的实验让我惊叹不已,也让我迷惑不解。后来妈妈告诉我,塑料能吸起细小的纸片,是因为它摩擦后带有静电。

  这次实验既让我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快乐,真是有趣,一举两得啊!

摩擦起电小实验作文8

  在天气干燥的时候,梳头发或脱毛衣的时候会产生静电,会听到“噼啪”的声响,妈妈告诉我,这是一种摩擦起电的现象,于是我在网上查询了摩擦起电的资料,准备亲自做个实验体验一下。

  首先,我找来一张纸,把纸任意撕成碎片,接着又找来一把塑料尺子,紧贴着衣服摩擦到发热,最后把摩擦发热的尺子靠近碎纸片,结果碎纸片纹丝不动,我很失望,心想,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网上写错了吗?

  我决定去请教妈妈,妈妈听后,温和地建议我说:“你把纸片撕得再碎一点试试看!”这简单,我迅速下手,很快就把纸片撕成了碎纸屑。再次把尺子贴近衣服摩擦摩擦,一直摩擦到发热,把摩擦发热的尺子渐渐靠近,只见这些碎纸屑像小精灵似的,纷纷跳到了尺子上,移动塑料尺,纸屑还会在尺子上翩翩起舞。看到这个现象,我既惊讶又兴奋,真是太神奇啦!

  纸屑为什么会吸到尺子上呢?妈妈告诉我:“这种想象叫做摩擦起电,尺子摩擦衣服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细小的纸屑。”听了妈妈的话,我才恍然大悟。

摩擦起电小实验作文9

  今天,我正在读书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个小实验。说是直尺在头发上,上下摩擦。放在纸上,纸就会被吸上来了。这是真的吗?直尺怎么可能把纸吸上来呢?我带着好奇心准备做这个实验。

  我准备好材料,先拿一个格尺放在头发上,上下摩擦,一直到起电为止。我只摩擦了一小会儿,就着急地把它放在纸片上,咦,怎么吸不上来呢?我并没有气馁,我反复做了三四遍才找到了原因,是我摩擦的时间太短了。我又重新做了一遍实验,加长了摩擦的时间,最后终于成功了。我让妈妈看一下我做的实验。妈妈表扬我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我心里甜滋滋的。

  但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纸片会吸上来?我上网找了相关的资料。我明白了,人的头发上最容易起静电,直尺摩擦了头头发上的静电起了电荷。才能够吸引比较轻,比较小的物体。

  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科学小实验。

摩擦起电小实验作文10

  今天是清明节,我早早地写完了作业。这时,妈妈对我说:“宝贝,我们一起做一个小实验吧!”“好!好!”我拍着手掌,怀着期待兴奋的心情和妈妈一起准备这个小实验。

  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实验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首先需要准备好材料:一把朔料尺和一张白纸。妈妈告诉我:“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发生很神奇的变化。”我和妈妈先把这张白纸一点一点的撕成纸屑,然后,我们又把塑料尺放在头发上反复地摩擦,发出“咯吱”的声音,大概一分钟不到就摩擦好了。妈妈说:“注意看,神奇的事情就要发生了。”然后她把塑料尺放在纸屑上方大约一厘米处,你猜怎么着?纸屑竟然争先恐后地跳到了塑料尺上,然后粘住了,尺子好像有魔力一样,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后来,我又用铅笔在头发上反复摩擦,然后把铅笔放到离纸屑大约一厘米的上方,可是纸屑却没有被铅笔吸起来。我心想:好奇怪,为什么失效了呢?于是我赶快向妈妈请教,妈妈告诉我:“塑料尺和头发摩擦会产生静电,是静电把小纸屑吸到了塑料尺上,但是木头制做的铅笔和头发所摩擦是不会产生静电的,所以,小纸屑自然也不会被吸到铅笔上哦。”

  这次的静电小实验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同时也帮我打开了科学世界的一扇窗,虽然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未知的神奇的世界,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学习,用心观察,就一定会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扩展5)

——摩擦起电作文10篇

摩擦起电作文1

  听说用塑料圆珠笔在皮毛上摩擦能把碎纸屑吸起来,我迫不及待的想做这个小实验。

  我到厨房准备了许多实验的材料,有皮毛、碎纸屑和塑料圆珠笔。

  材料准备齐全,实验就开始了。我先好奇又忐忑地拿起了手上的"圆珠笔,在皮毛上前后左右的摩擦了几下,说道:“这真能吸起来吗?”接着又摩擦了几下,把笔放到碎纸屑上,可是纸一动也不动。我在心里暗暗地想:“是我摩擦的力气太小了吗?”然后我再一次非常用力地把笔放在皮毛上快速摩擦。我心里满心期待的想道:“呼,这次可以成功了吧?”最后我把笔放到碎纸屑的上方,吸起来了,我脸红通通的,兴冲冲地跑到客厅对妈妈大喊道:“我成功了!成功了!这也太神奇了吧!”妈妈拿起湿纸巾擦了擦我通红的脸,抱了抱我:“怎么了儿子?那么兴奋?”我跟妈妈说我实验成功了,妈妈也很高兴。

  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用塑料制品在皮毛或头发等物品上反复摩擦才能产生静电,把小纸屑吸起来。

摩擦起电作文2

  晚上,我做了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小实验。

  一开始,我找了一张废纸,撕成无数个小纸片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小尺在头发上用力反复摩擦,可是当我去吸的时候,那些纸片却纹丝不动。我奇怪了,咦,怎么吸不上来呢?无意中我发现小尺是铁的,原来是这儿出的问题。

  我换了一个塑料小尺,在头发上反复用力摩擦,然后放在离桌面大约二厘米的地方去吸。只见那些碎纸片争先恐后的向小尺涌来,粘在小尺下面,似乎是顽皮的小精灵在欢快地跳舞。那些纸片不停地摆动,又好像是大钟里的钟摆。我移动了一下小尺,原来的那些纸片有一部分落了下来,没有吸上来的纸片吸上来一两片。我想:可能是静电减弱了吧。有的纸片在小尺下一个接着一个,像小毛毛虫似的。有的纸片似乎对小尺不感兴趣,在桌子上休息。过了一会儿,小尺上的纸片也所剩无几了,都从小尺上跳了下来。我仔细打量着这些顽皮的小精灵,恐怕它们到处乱跑。

  我又把小尺在头发上摩擦了几下,去吸的时候,那些纸片却没有动。我想:可能是摩擦的时间短,产生的静电还不能把纸片吸起来。

  通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用塑料的东西在毛衣、头发等地方反复用力摩擦,可以产生静电,能把碎纸片吸起来,这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摩擦起电作文3

  我十分喜欢科学课,在科学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做过许许多多的实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摩擦起电的实验。

  实验开始了,老师让我们准备小纸片,接着让我们把纸片撕得粉碎,然后拿出塑料尺子,在头发上反复摩擦,用尺子吸桌子上的小纸屑。第一次我没有成功,纸片躺在那里纹丝不动。我问老师:“我的`小纸屑怎么没有吸到尺子上呢?”老师说:“可能你的小纸屑撕得不够碎,也可能是你的尺子摩擦的时间不够长,不要灰心,你再试一次。”听了老师的话,我决定再试一次,我把纸屑又撕了撕,把尺子在头发上反复摩擦,一直摩擦到有点发热为止,这回,我把尺子放在纸屑的上方,一下子小纸屑像跳舞一样吸到了尺子上。我很惊讶,我问老师,这是什么原理,老师说,这是摩擦起电的原理。

  这个实验课真有趣啊!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秘密,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摩擦起电作文4

  听说用塑料圆珠笔在皮毛上摩擦能把碎纸屑吸起来,我迫不及待的想做这个小实验。

  我到厨房准备了许多实验的.材料,有皮毛、碎纸屑和塑料圆珠笔。

  材料准备齐全,实验就开始了。我先好奇又忐忑地拿起了手上的圆珠笔,在皮毛上前后左右的摩擦了几下,说道:“这真能吸起来吗?”接着又摩擦了几下,把笔放到碎纸屑上,可是纸一动也不动。我在心里暗暗地想:“是我摩擦的力气太小了吗?”然后我再一次非常用力地把笔放在皮毛上快速摩擦。我心里满心期待的想道:“呼,这次可以成功了吧?”最后我把笔放到碎纸屑的上方,吸起来了,我脸红通通的,兴冲冲地跑到客厅对妈妈大喊道:“我成功了!成功了!这也太神奇了吧!”妈妈拿起湿纸巾擦了擦我通红的脸,抱了抱我:“怎么了儿子?那么兴奋?”我跟妈妈说我实验成功了,妈妈也很高兴。

  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用塑料制品在皮毛或头发等物品上反复摩擦才能产生静电,把小纸屑吸起来。

摩擦起电作文5

  今天,老师教了我们一个既好玩又简单的实验,它的名字是——摩擦起电。实验需要的材料是一把尺子,和一页纸。

  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一遍,先用尺子摩擦头发,接着用尺子慢慢贴近纸片,然后尺子竟然把撕过的纸片吸起来了,有的同学疑惑不解,说摩擦过的头发的`尺子不还是一把尺子吗?老师告诉他说“塑料尺摩擦头发可以产生静电,而静电可以吸附纸片,让纸片立起来。”听了老师的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

  老师演示过后,便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我先用尺子摩擦我的头发,接着把刚才准备的纸撕成小纸片,然后我将尺子慢慢贴近小纸片,最后我没有吸起纸片,我有些失望。但是我不放弃,我在第二次试验中成功了,我高兴极了。

  通过这一次实验,我懂得了遇到新奇的事情,要公布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摩擦起电作文6

  听说摩擦会起电,产生的静电会吸住轻小的东西,老师想和我们做个试验来证实。

  课上,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把尺子和一些碎纸屑,老师先用尺子的.摩擦面去吸那些碎纸屑,,碎纸屑争先恐后地爬到了尺子上。同学们惊讶地叫起来:“哇,太神奇了!”看完老师的试验,我们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做起来,我用尺子使劲摩擦头发,然后轻轻地放在碎纸屑上,碎纸屑有的躺在桌子上纹丝不动;有的和尺子背对背好像很亲密;还有的连成一条线,像毛毛虫一样。

  原来,尺子真的能吸住那些轻小的东西。老师说:“尺子摩擦衣服也会吸纸屑。”我们试了一下,果然如此。老师告诉我们,物体摩擦后可以带电,带电的物体可以吸起轻小的东西。

  这节课我体验的成功,我仿佛成了一位科学家。我真开心呀!

摩擦起电作文7

  今天,老师教我们做一个试验,叫做“摩擦起电”,老师先把白纸撕成碎纸片,接着拿一支塑料圆珠笔在头上轻轻地摩擦了二十下,再把笔放在纸屑中间,只见纸屑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笔上来,真有趣。

  看了老师的示范,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做起实验。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每人的笔都不一样,我的笔是圆柱形的",我把笔放在头发里使劲摩擦了二十下,再把笔放在纸屑中间,纸屑们也争先恐后地跳到我的笔上来,一上去跳了一个舞就掉下来了,有的在笔上待了二三秒,有的干脆粘住笔不下来了。我看得目瞪口呆,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最后,老师告诉我们:塑料能吸起细小的纸屑,是因为它摩擦后带上了静电。

  摩擦起电,这试验可真有趣。

摩擦起电作文8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双休日下午,我正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看书,突然我在书上看见一个有趣而且又简单的小实验:“用一把尺子在衣服上来回摩擦之后,再轻轻靠近黄豆大小的小纸片会发生神奇的一幕。”我读着书上的文字。会发生什么呢?要不试试?

  说干就干,我找来一把淡黄色的透明塑料尺和一张彩色软纸。我先把彩色软纸按照书上所说撕成黄豆大小的小纸片儿,然后用塑料尺在衣服上用力地来回摩擦,然后小心翼翼地靠近小纸片儿。

  “什么玩意儿?!连动都不动一下的?”面对纹丝不动、毫无反应的小纸片,我无语至极,不由自主地大叫起来。

  第一次实验没成功,但是我不甘心,既然书上有那就说明有人做过,他们能成,我有何不可?

  我又重新摩擦塑料尺,不过我这次是在被子上摩擦的。摩擦完之后我又一次满心期待地靠近那几张“倔强”的小纸片儿。

  “不是吧!你只给我吸一张?”我看着那唯一一张被吸上起去的小纸片儿哭笑不得。

  “我就不信了,我怎么会成功不了!”我给自己打气。

  “哎,哎,哎,上去了,上去了!”我突然欣喜若狂地大叫起来。我成功了!

  我疑惑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纸片儿吸到塑料尺上的呢?我急忙翻到书本的最后一页寻找答案,原来让塑料尺吸到小纸片儿的不是其他东西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静电!因为毛衣产生的静电较大,就像我们大冬天的时候脱毛衣会听见“滋啦,滋啦”的声音其实就是静电。而我这次就是在毛衣上摩擦,所以很轻松的把小纸片儿吸了上去。

  这次实验不仅让我明白了静电可以吸东西,而且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好开心哦,满满的成就感!

摩擦起电作文9

  我以前只知道风力、水力、火力可以发电,从来没有听到摩擦可以起电,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就做了一个摩擦可以起电的实验。

  中午,我拿了一张费纸,把纸撕得碎碎的,放在桌子上。然后,我又从笔袋里拿出一把尺子,把尺子放在头上使劲摩,直到把尺子摩热我才停下来,最后把尺子放到纸片上。“咦!尺子居然把纸片给吸上来了!”我惊讶地说道。之后我又做了许多次实验,发现每次实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我去问妈妈什么原因,妈妈说“不知道。”

  第二天,我去问老师,老师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有静电,物体摩擦后静电在物体里运动,所以尺子能吸上纸片。”噢,原来如此。

  科学小实验真有趣,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而且让我知道了一些科学常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今后,我要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科学书,多学习一些知识,将来当一名科学家,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摩擦起电作文10

  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从小实验做到大实验。将来要成为科学家的我们也做过许多有趣的实验。不信,你看!星期天的上午。老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摩擦起电”。

  实验前老师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请大家准备一张纸和一把尺子”。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闹哄哄的。大家都在议论,一张纸和一把尺子能做出什么实验啊?真让人又好奇,又期待。

  实验开始了,老师让我们把塑料尺在头发上或者带毛的东西上进行摩擦,再把塑料尺靠近纸片,纸片能被吸起来就是成功了。我按照老师的方法试了一次。咦?怎么没成功?我想了想,老师说的步骤,我一步没差,怎么就不行呢?这时,老师走到我身边说:“我们要将纸片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越小越好,因为静电的力量没那么大,吸不起较大的"纸片哦!”这下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我的纸片太大了啊!我赶紧把纸片撕成碎碎的小块,又按老师的方法重新做了一遍,用尺子在头上反复摩擦,直到擦得尺子有些微微发烫了,再把尺子靠近撕好的小纸片,啊!果然成功了,只见碎纸片争先恐后地弹到了尺子上,并牢牢的吸在上面,像一只只顽皮的猴子一样不肯下来,直到我轻轻地抖了一下尺子,它们才飘飘扬扬地落了下来。实验成功啦,兴奋不由言表,我仿佛成了一位科学家,真开心啊!

  实验结束了,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实验原理吗?”这一问,班级里顿时鸦雀无声,仿佛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最后还是老师揭晓了答案:塑料尺在摩擦过程中会产生静电,静电具有吸附作用,带电的物体可以吸起轻小的东西。哦!原来是这个道理呀!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扩展6)

——有关摩擦起电教案4篇

有关摩擦起电教案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摩擦起电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摩擦起电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的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4、培养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中和现象。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荷量及其单位是教学重点,而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教法建议: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必须把这些比较简单的知识讲得丰富些,挖掘深度,不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本图4—3所示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验电器带电的多少与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大小相对应,从而引出电荷量的概念。电荷量的单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为了使学生对电荷量的单位库仑有个大概的了解,应举例说明: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荷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由于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这节课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有关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的资料(主要是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通过课堂上学生阅读课文、交换资料、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实验,可采用演示实验为主的方法,突出物理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采用演示和学生探索性实验相结合并以学生实验为主的方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二是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1、新课的引入

  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实验现象要新奇有趣,器材简易,并且用本节课的知识可以解释,这样可以做到教学上的首尾呼应,选择两片吹塑纸进行实验,一片吹塑纸固定,另一片吹塑纸摩擦后靠近固定的吹塑纸,两片吹塑纸相互靠近。实验简单易做,效果明显,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2、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的实验

  例如塑料尺跟头发摩擦,塑料笔杆跟衣服摩擦等,但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要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由于静电实验容易受绝缘及潮湿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教师要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并进行示范。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实验,以保证实验的效果。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摩擦起电现象,又可为后面学生探索性实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参考教材做好演示实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的边学边实验,并将实验分为两步:

  (1)通过学生实验认识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不同。

  这个实验教材上是用细线吊起玻璃棒或橡胶棒,容易晃动,不便操作,也浪费时间,为了方便省时,可以用废旧墨水瓶内灌注水泥沙浆,并直立插入一支削好的铅笔(削端朝上),将软木塞中心挖孔,塞入一很小的试管,固定好,将试管套在铅笔的项端,在软木的另一端中间挖一条凹槽,放置玻璃棒或橡胶棒,以免滚动。通过实验发现,这种支座由于摩擦小,稳定性好,效果良好,学生也容易操作。

  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可以预先设计表格。对表格中记录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注重渗透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是不同的。在此过程中,已经包含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作用规律。

  (2)提出自然界有没有第三种电荷的问题,讲解人类发现采用任何方式使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或者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所以自然界有且只有两种电荷存在。

  (3)通过探索性实验研究自然界只有这样两种电荷。

  上一点的分析是我们设计实验的基础。实验时可以分别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起来(或支在支架上),选择各种不同的其他材料相互摩擦,然后分别靠近上述的玻璃棒和橡胶棒,观察到总是跟其中一个相吸引而跟另一个相排斥,从而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4、验电器及电荷量的概念

  用不带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不张开。用带电物体接触金属球以及引入电量概念的实验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做,一是可使学生亲自动手使用验电器,二是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正负电荷的中和由教师演示,接着引出电荷量的概念及单位。为了使学生对电荷量的单位库仑有个大概的了解,应举例说明: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荷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探究活动

  取一个铝盒罐盖(其它金属盒盖均可),在火焰上*稳地给它加热,放一段蜡烛在铝盖的中心,直到它部分熔化并粘牢以做把手。取一略大于铝盖的塑料或碟(唱片盘),把这个盘或碟放在桌子上用一块毛皮或法兰绒快速地擦盘面十几下,然后,一手持铝盖把手,将铝盖*放在塑料盘面上,另一手指接触铝盖后马上离开,提起铝盖,铝盖就带电了。手持氖管接触铝盖,氖管就发光。如果手指靠近铝盖,会看到火花产生,还会有些击痛感。如此反复起电,可做数十次,再用毛皮擦盘面,又可做数十次,而且电量比一般摩擦起电要大。这种起电叫感应起电,这种装置叫起电盘。

摩擦起电教案 篇2

  摩擦起电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锻炼与提高。

  二、活动准备

  1、塑料尺子每人一把,碎纸屑,大块的厚卡纸,泡沫渣,毛线头、细羽绒、小石子、水彩笔、铅笔等材料分组准备好。

  2、《幼儿习得手册》(玩一玩做一做)上学期Ⅱ第28页。

  三、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游戏。

  师:小朋友们快坐好,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

  师生齐:一个手指点点点,两个手指剪剪剪,三个手指弯弯弯,四个手指叉叉叉,五个手指开了花。

  师:小朋友们说得可真棒!双手是我们亲密的好朋友,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那么,今天我们就用这对小手好朋友来玩一个好玩的魔术。

  2、幼儿动手操作,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⑴分发尺子,每人一把,分发碎纸屑,每组一包。

  师出示尺子,碎纸屑,让幼儿说它们的名称。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用尺子把碎纸屑吸起来,幼儿分组活动,要注意及时提醒幼儿千万不要把碎纸屑掉在地上,要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宝宝。

  让幼儿动手操作。幼儿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吸起纸屑的。

  师:刚才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可是纸屑没有吸起来呦!别灰心!你们知道吗?老师可是一个有名的魔术师,现在就让我这个大师来给你们变这个魔术吧!

  教师动手实验,让幼儿认真观察。教师边做边说,尺子头发擦呀擦,纸屑纸屑起来吧!吸起来了吗?

  幼儿再次分组做实验,教师巡回了解幼儿实验情况。让实验成功的幼儿到前面演示一下实验过程,并及时表扬。

  再由失败的幼儿也到前面来演示,教师点名其他幼儿帮助他完成实验并说一下为什么会失败。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认真观察,这样才是聪明宝宝,并对上前来帮助完成实验的幼儿提出表扬,强调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⑵第二次分发活动材料(大块厚卡纸,泡沫渣,细羽绒,毛线头,小石子)。幼儿分组活动,看看摩擦过的尺子除了吸起纸屑,是不是还可以吸起其它东西,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摩擦后的尺子都可以吸起什么东西?又有哪些东西吸不起来?

  和幼儿共同小结,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后,可以吸起纸屑,毛线头,泡沫渣、细羽毛等东西,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⑶组织比赛看看哪个小朋友可以用尺子吸起更多的东西。

  找几名幼儿上前,通过摩擦起电的方法吸起纸屑,最后教师评判结果,提问获胜的幼儿是怎样做的,从而引导幼儿得出摩擦速度快一点,时间长一点,吸起的东西也会多一点。对获胜的幼儿予以奖励,勉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

  ⑷分组投放气球、梳子、彩笔管、铅笔等活动材料,通过幼儿活动引发新问题:除了尺子还有哪些物品摩擦后也会吸起东西?

  幼儿动手操作最后和教师共同得出除了尺子,还有其他物品摩擦后也会吸起东西。

  3、活动延伸

  提出要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摩擦起电的现象,要求幼儿要仔细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

  活动评价: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设计了较多的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到科学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我及时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了解了什么是摩擦起电的现象,还注意了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意了及时对幼儿活动结果做出评价,当然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我感觉课堂设计有点过于啰嗦,课容量有点太满,没有注意到与其他学科适时的渗透,在以后我会努力提升个人素质,促使自己不断的进步。

摩擦起电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2.知道什么实验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有两种电荷;知道正、负电荷是如何规定的;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4.知道电量及其单位。

  (二)教具

  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验电一个,碎纸屑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1):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

  提问(2):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你有过这种体会吗?你知道上面提到的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吗?

  答:摩擦起电。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小学自然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摩擦起电的知识。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又是经常可以看到的。那么,带了电的物体具有哪些性质?头发为什么会随梳子飘起来?在这一节里,我们将继续进行学习和讨论。

  2.进行新课

  (1)物体带电与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演示实验:

  ①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我们看到,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就是因为梳子带了电,能吸引头发的缘故。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种方法简单、常见。

  下面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②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演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甲接触没有被摩擦过的橡胶棒乙,然后用乙去靠近纸屑、验电羽,观察橡胶棒乙能够吸引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这说明橡胶棒乙通过接触橡胶棒甲而带了电。

  (2)两种电荷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

  ①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排斥。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也互相排斥。

  ②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吸引。

  思考: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答: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

  教师总结: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起电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

  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①利用带电体具有的性质来判断。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分析:不能。如果轻小物体与带电体带异种电荷,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吸引;如果轻小物体不带电,由于带电体的性质,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吸引。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分析:可以。因为若轻小物体不带电,它们之间只能相互吸引,不会发生排斥现象。

  例3.如果两个物体互相排斥,你能作出什么判断?

  分析: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判断带电体必带同种电荷。

  例4.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D带正电。那么A、B、C物体各带什么电?

  分析:已知D带正电可由此分析其他几个物体的带电性质。因为D带正电,D又排斥C,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C应带正电。C吸引A,则A与C带异种电荷,即A带负电。A又排斥B,所以B也应带负电。

  ②用验电器来检验。

  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展示实物)。它的原理是利用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演示实验: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思考此时金属箔片带什么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有什么变化?张开角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教师总结: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4)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5)正、负电荷的中和

  演示实验: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使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张角的变化。

  这个现象说明: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抵消。如果实验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量相等,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不再张开,即正、负电荷完全抵消。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

  思考题:将一物体跟一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张开。

  试分析这个物体的带电情况。

  3.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讨论了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后的性质、带电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了怎样判断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和带电的种类。那么摩擦起电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物体带正电、负电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这些我们将在下一节里进行研究讨论。

  4.布置作业。

  (l)书上本节后的练习l、2、3。

  (2)思考题:梳子与头发摩擦后,怎样检验梳子是否带电?带什么电?

  (3)想一想,除了课上讲到的,还有哪些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备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

摩擦起电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二)教具

  挂图,投影仪,玻璃棒一根,丝绸一块,橡胶棒一根,毛皮两块,碎纸屑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演示: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将玻璃棒置于碎纸屑附近,观察玻璃棒吸引碎纸屑的现象。

  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

  答: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就带电了,带电物体会吸引轻小物体。

  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丝绸带了电,也会吸引轻小物体。

  演示:将摩擦玻璃棒后的丝绸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

  答: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提问4:想一想丝绸会带什么电荷?

  2.引入新课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要解释摩擦起电现象,需要知道一些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

  3.进行新课

  (l)物质的原子结构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

  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一点同学们在化学课上已经学过了。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哪位同学说一说水分子又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呢?

  分子和原子都是很小的微粒,不但用眼睛看不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看不到。若把原子看作球形,一般原子的半经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

  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往下分。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

  ②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6.25×1018个)由原子的核式结构可知,物质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的。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指导同学看课本“原子结构”部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③原子核所带的正电=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物体对外不显电性。

  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了解了物质的原子结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摩擦起电的原因。

  (2)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

  ②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讨论: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正电)为什么带正电?(玻璃棒与丝绸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弱,在与丝绸摩擦时,因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带什么电?(负电。)为什么带负电?(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为什么?(略)

  (3)摩擦起电的实质

  由上面讨论可知,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与它相摩擦的另一物体上,这个物体失去多少电子,那个物体就得到多少电子,而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

  因此,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它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4)讨论与练习:(投影片)

  ①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能带电吗?

  答: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去电子的机会多,得到电子的机会少;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失去电子的机会少,得到电子的机会多;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所以,一般来说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通过摩擦可以使它们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但是,若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都较强,就很不容易使它们通过摩擦发生电子的得失,因此它们就很难带上电。

  ②玻璃无论与什么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

  实验: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后,去靠近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实验现象,结果:玻璃棒与橡胶棒互相排斥,说明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排出几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起电的序列:兽皮一羊皮一石英一玻璃一丝绢一木条一胶木一松香一硫磺。

  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

  ③有人说:带电体发生中和现象时,正负电荷都消灭了,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中和现象的实质,也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使原来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都恢到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

  A.玻璃棒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了电子;

  B.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答:说法A和D正确。)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

  1.认真看本节教材。

  2.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小纸筒(图1)。小纸筒先被吸过来,这是因为______的缘故。当小纸筒与玻璃棒相触后,立刻又远离玻璃棒,这是因为______。

  3.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甲和乙,相互摩擦后,下面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A.甲带正电,乙带等量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等量正电;

  c.甲和乙都带等量正电。

  备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扩展7)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 (菁选3篇)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⑴、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⑵、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重点及难点

  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难点:通过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感知静摩擦力的存在。

  教法和学法

  引导法、讨论法、示范讲解法。

  教具或学具

  1、演示实验材料: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钩码、100目砂纸一张。

  2、分组实验材料:玻璃球10个、筷子一双、橡皮泥、棉布、线绳、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50g的钩码、一100目砂纸一张。活动记录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对比观察,感知摩擦和摩擦力

  ⑴、课件出示新旧轮胎,新旧运动鞋图片,请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它们的表皮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是什么使它们变得光滑了?

  ⑶、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会有摩擦现象发生?请学生举例。

  ⑷、15秒夹玻璃球比赛。

  思考:对筷子怎样改动能在15秒内夹得更多?

  ⑸、小结:(课件出示)由于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教师板书)

  (二)物体运动与摩擦力

  1、测量摩擦力

  ⑴、出示鞋子请学生思考鞋子往右运动时,摩擦力会朝哪个方向?(左)

  ⑵、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会是多大呢?我们可以用什么仪器测量?(生:用测力计测量)

  师示范,“一小格,两小格,三小格……六小格”(物体刚运动时读数)

  ⑶、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这是刚刚能够使鞋子运动起来的力。

  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⑴、(出示几种有代表性物体)这些物体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一样吗?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

  ⑵、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猜测。

  ⑶、提问:摩擦力有大有小,那么摩擦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让学生充分讨论,提出假设。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假设: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滑动或滚动有关系;

  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被拉动的物体的轻重有关系。

  ⑷、教师小结:看来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我们今天先选择“表面粗糙和光滑哪个摩擦力大?”“物体的轻重不同,哪个摩擦力大?”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三)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

  1、组织学生猜测: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怎样的关系呢?说说你的理由?

  2、师: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时,实验中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要不同?学生交流,教师填写在活动记录纸上。

  3、同学们的猜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老师今天给你们提供了一个测力计、塑料盒子(里面有两个50g的钩码)、一张砂纸。你们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吗?请你们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填写实验计划表)

  4、实验提示。

  ⑴、砂纸两面的区别

  ⑵、正确使用测力计

  5、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

  6、组织交流实验计划表,教师适时询问: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怎么改变?实验中不能改变什么条件,怎么保持它们不变?我们的实验做几次比较好?

  7、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1),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8、交流反馈,得出结论: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四)研究“物体轻重不同,摩擦力哪一个大?”(整个过程放手由学生分小组独立完成)

  1、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2、请同学们先猜测(物体重,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3、请学生谈谈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不改变的条件,改变的条件,怎么改变?)

  4、请各小组独立完成实验并填写记录单2

  5、生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2,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根据实验报告单反馈实验结果:物体重,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五)实践活动

  1、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实验的研究,你发现了物体在运动中,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2.摩擦力既然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和物体的重量有关,那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力,使之为我们服务呢?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汽车在雪地行驶时加防滑练,工人在自行车的转轴上刷油……

  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增大摩擦力,哪些是减小摩擦力?

  学生交流。

  4.做个小小设计家

  张大爷家最近买了一套新房,这两天准备装修卫生间了,装修公司的老板催他把地砖买回来。请你帮他出出主意,买什么样的地砖好呢?

  板书设计

  物体表面粗糙和光滑

  物体重量不同

  接触面积不同

  滚动和滑动

  课后小记:

  这节课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投入到备课活动中。包括课件的制作、教学的设计、精心准备的"有结构性的材料等。本课力求突出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指导和精心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关注探究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全面有效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和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难点】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将手举在空中并尝试前推,再请学生将手压在桌面上并尝试前推,引导学生发现将手压在桌面上前推时受到了某种阻碍。结合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受到了阻碍说明其中一定有力的作用,那么这种力叫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特点,进而引入本节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问答: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力时手和桌面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得到手紧贴着桌面移动,手和桌面之间产生了摩擦的结论。

  教师讲解: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提出“滑动摩擦力”并明确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自主探究: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显微镜下物块与桌面接触面的微观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显微镜下的接触面与肉眼观察时有什么区别。

  教师讲解: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总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正是因为接触面凹凸不*,所以当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彼此阻碍,产生滑动摩擦力。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小组讨论:请学生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一:将手压在桌面上前推时,发现手越用力压桌子,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所以猜测可能与接触面压力有关。

  猜想与假设二:滑动摩擦力是因为接触面凹凸不*产生的,所以可能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设计实验:带领学生回顾测量力的大小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明确实验器具,而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提示:教师提示学生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并且因为是通过二力*衡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所以在拉动物块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匀速。

  实施实验: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确实与接触面的压力和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情况下利用了摩擦力,哪些情况下需要防止摩擦力的危害。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观察生活当中还有哪些情况是利用或防止了摩擦力的危害,并想一想是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3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了解摩擦力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科学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实例。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体现复习旧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过程讲授、重难点突破、师生互动、问题设计、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环节)

  批注

  一、新课内容

  一、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视频播放:冬奥会冰壶

  问:冰壶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那么它离开运动员后会不会一直运动下去?

  生:不会,最终会停止下来

  问:冰壶从运动变为静止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生:有

  小结: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问:滑动摩擦力阻碍冰壶的运动,使其最终静止,你知道这个力的方向吗?

  生:与运动方向相反

  小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问:运动员一直刷冰面对冰壶有什么影响呢?

  生:让冰壶运动的更远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是固定的,哪些因素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呢?

  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

  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或假设。

  师:你们的猜想是什么?

  生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生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压力的大小有关。

  生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生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运动速度有关。

  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你们作出的猜想有合理的地方,要证明你们的猜想正确,怎么办?

  生:实验验证。

  师:很好,大家都已懂得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

  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只能对前面两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

  3.设计实验。

  师:滑动摩擦力是产生在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面上,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的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材料,接触大小有关,对这些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我们只能一个一个的单独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变化怎样影响摩擦力时,必须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否则,你就无法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是由哪个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问题时必须注意的“变量控制”方法。如在研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要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的影响时,则应控制压力等因素的变化。

  4.分析论证。

  三、摩擦力的分类

  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那静止的物体会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呢?

  演示:向左用力拉气球,气球从静止变为运动,请另一个同学同时向右拉气球,气球静止。

  师:当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同一直线的力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演示:用力提起气球,静止不动

  此时气球受到哪些力作用呢?

  小结: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四、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存在摩擦?这些摩擦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请大家分组讨论、交流。

  生甲:足球场亡,摩擦力可以帮助守门员抓稳足球,这个摩擦是有益的。

  生乙: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间存在摩擦,这个摩擦是有益的。

  生丙: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桌面对木块有摩擦力,这个摩擦力是有害的。

  生丁:机器转动时,零件间存在摩擦,这个摩擦也是有害的。

  师:同学们发言很踊跃,说明大家*时生活中很注意观察,这是一个好习惯,希望今后保持。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

  举例说明请大家分组讨论、交流。

  五、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忙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我们知道了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决定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增大有害摩擦的方法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教学反思

  摩擦力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扩展8)

——摩擦起电作文作文 (菁选2篇)

摩擦起电作文作文1

  晚上,我做了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小实验 。一开始,我找了一张废纸,撕成无数个小纸片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小尺在头发上用力反复摩擦,可是当我去吸的时候,那些纸片却纹丝不动。我奇怪了,咦,怎么吸不上来呢?无意中我发现小尺是铁的,原来是这儿出的问题。

  我换了一个塑料小尺,在头发上反复用力摩擦,然后放在离桌面大约二厘米的地方去吸。只见那些碎纸片争先恐后的向小尺涌来,粘在小尺下面,似乎是顽皮的小精灵在欢快地跳舞。那些纸片不停地摆动,又好像是大钟里的钟摆。我移动了一下小尺,原来的那些纸片有一部分落了下来,没有吸上来的纸片吸上来一两片。我想:可能是静电减弱了吧。有的纸片在小尺下一个接着一个,像小毛毛虫似的。有的纸片似乎对小尺不感兴趣,在桌子上休息。过了一会儿,小尺上的纸片也所剩无几了,都从小尺上跳了下来。我仔细打量着这些顽皮的小精灵,恐怕它们到处乱跑。

  我又把小尺在头发上摩擦了几下,去吸的时候,那些纸片却没有动。我想:可能是摩擦的时间短,产生的静电还不能 把纸片吸起来。

  通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用塑料的东西在毛衣、头发等地方反复用力摩擦,可以产生静电,能把碎纸片吸起来,这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摩擦起电作文作文2

  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们要做实验了!我们要做的实验是摩擦起电。

  老师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块报纸片,我的报纸片长五十毫米,宽三十五毫米。接着我们从身边挑了一件塑料物,我挑的是积分卡。你别以为有这些材料就可以做实验了,我们还要把报纸片“加工”一下,变成碎纸屑。你听,全班同学默不出声,只有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转眼间,同学们的报纸片就“粉身碎骨”了,我撕的报纸屑最大的有小指的指甲盖那么大,最小还不如一个蚕宝宝的卵那么一点点大呢!好了,我的碎纸屑准备好了,只等老师说实验开始了!

  终于,老师一声令下,实验开始了!我拿起积分卡,十分用力地在衣服上摩擦了大约三四十下,终于积分卡发热了,靠近纸屑,我发现小纸屑跳到了尺子上,我看了一下旁边的女同学,哇!她的尺子上吸了很多纸屑。小纸屑真顽皮,久久不愿离去,大约在尺子上站了一分钟。

  小纸屑为什么会被尺子吸起来呢?原来,尺子摩擦会产生静电,有吸附力。

  这次的.实验真有趣啊!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扩展9)

——科学活动摩擦力教案

科学活动摩擦力教案1

  活动意图:

  5—6岁的孩子已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并感兴趣,摸一摸、玩一玩是他们最渴望做的事情,学前后期的幼儿对周围生活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的态度,科学积极倡导让幼儿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大班科学活动《摩擦力》就是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自主操作、想象创造等,了解摩擦力特征,激发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发现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摩擦力。

  2、摩擦力对生活的影响。

  活动准备:

  课件3个,两次实验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鞋底特写图片。

  两双鞋底有什么不同?

  换穿可以吗?为什么?

  二、第一次实验,感知物体表面与摩擦力的关系。

  1、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实验。

  2、2条滑道——纸滑道和绒布滑道,2个纸筒。轻轻放上去,轻轻放手,会发生什么?

  3、四人一组进行。

  4、小纸筒从滑道上滑下来是有什么不一样?(距离远近、速度快慢)并记录(出示课件一)

  5、为什么同样的`纸筒有不同的结果?

  出示课件二, 教师小结:纸筒划下去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牢牢拉住纸筒,不让它滑下去,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当物体粗糙时,摩擦力就大,当物体光滑时,就拉不住纸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实验,感知

  1、实验要求:同样的滑道,给纸筒穿上不同的衣服(卫生纸、瓦楞纸、毛巾),与光纸筒的比较。

  2、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毛巾最粗糙)

  四、讨论

  如果登山员穿上冰刀去爬山,会怎样? 如果…… 会怎样?

  小结:登山员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稳步爬山,冰上运动员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课件三:厕所里为什么要垫防滑垫?(增加摩擦力,防滑)

  滑梯的光滑(减少摩擦力)

  活动延伸:

  手太滑打不开瓶盖,怎么办?

  活动反思

  活动中体现了“做中学”的思想。在实验活动中,充分引导幼儿操作各种不同的材料,探索摩擦力是一种阻力,不断感受、体验摩擦力现象的问题。体验到发现、探索的快乐,产生“我想做、我愿做、我能做”的学习态度。让孩子探索了解生活中离不开摩擦力。

推荐访问: 大班 摩擦 教案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3篇 《摩擦起电》大班教案1 摩擦起电的教案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