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6篇

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6篇

时间:2022-08-24 10:12:02 来源:网友投稿

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6篇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柴爱新|苏州报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6篇,供大家参考。

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6篇

篇一: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

望东方周刊》 记者柴爱新| 苏州报道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 你们知道几个? 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 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

 “我的同龄人, 当时都想出国读书, 我顽固地想学中国文化, 我说你们去外国读书, 把他们的书翻译过来, 我看就可以了。

 ” 南怀瑾说, 自己是“顽固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顽童”。

 一袭深蓝色棉布长袍, 翻出雪白的袖口, 一头银发, 一根根向后梳得一丝不苟。

 右手的拐杖, 只有在上下讲台时才拄一下地, 平地走路就提在手中, 步履轻盈。

 他每次出场必有弟子陪伴, 不离左右。

 弟子中有家资万贯的商人, 也有一身道袍的方外之人。他讲课时, 弟子们就坐在下面, 吃饭时, 弟子们就坐在身边。

 每天晚餐时, 他会在餐厅出现, 看着与他同桌的弟子们吃饭, 他常悠闲地吸烟, 有时喝一点稀粥。

 2009 年 10 月上旬, 《瞭瞭望东方周刊》 记者受太湖大学堂邀请参加了其开办的禅修课, 在太湖大学堂几日, 听南怀瑾先生讲课, 与其共餐, 聊天, 并就有关问题向老先生请教。

 “你拿着手枪, 我拿双筷子, 我也能制服你” 南怀瑾 1917 年出生于浙江, 少时受过严格的私塾教育, 一生有从戎、 修道、 经商、 执教的丰富经历, 又因其精通儒、 释、 道各家经典, 著有《论语别裁》 《老子他说》 《易经杂说》《金刚经说什么》 等多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

 2006 年, 其暂居于太湖大学堂, 著书立说, 少与外界接触, 也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

 听说记者姓柴, 他说:

 “几百年前赵家欺负你们家孤儿寡母, 抢走了柴家的江山。

 ”(指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后周皇权的历史。

 )

 谈到写文章, 他说:

 “文人写文章有一个限度, 到某一个程度打死了都不说。

 汉武帝把司马迁阉了, 他应该把汉武帝骂得狗血喷头啊, 但是没有, 他写刘邦有屁本事啊, 可是读了史记, 没有觉得他在骂人, 这是太史公的笔法。

 ”

  “做新闻记者很苦的, 真话不敢说, 假话不愿意说, 你看多苦啊。

 ”他又向记者调侃道。

 禅修期间, 每天下午和晚上, 南怀瑾都给家长们讲课, 除 10 日晚讲《楞严经》 , 其余时间都讲有关教育的问题。

 讲课时, 南怀瑾语速颇缓, 语气像话家常, 上下五千年如在眼前。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

 ”在讲课中, 南怀瑾多次说,

 “从古至今, 外国也一样, 这是一个自私的想法, 天下事为什么要你的儿女好, 别人的怎么办?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 你们知道几个? 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 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 ” “孩子成长要靠自己, 不要过分要求, 让他自由发展。

 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 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

 什么叫修佛修道? 规规矩矩做事, 老老实实做人, 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养。

 ” 他接着阐发道:

 “古语说‘良田千顷, 不如一技在身’。

 孩子将来能有自我谋生的技术, 比如做木匠、 泥水匠, 跟学问、 身份、 地位没有关系, 这是起码的。

 学问归学问, 吃饭归吃饭。中国原来有很多有学问有本事的人, 但是不出来做‘仕’的, 因为他有谋生的本事。

 朱熹的祖师爷程颐、 程颢, 在成都悟道, 他们的学问从哪里来的呢? 箍桶匠, 在街上做箍桶生意的, 二程遇到他, 哦哟, 大学问家, 跪下来拜师, 他(箍桶匠)

 传他们易经, 箍桶匠的名字叫什么, 没有留下。

 中国的十大商帮中, 徽商列在首位, 当地有句俗语, ‘前生不修,生在徽州, 十二三岁向外一丢’, 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就出门谋生。

 ” 因南怀瑾深居简出, 外界有人打着他的招牌大谈私塾, 甚至办了只读古代经典的学校。

 对此,他纠正道:

 “现在社会上大家带领儿童读经, 乱读。

 儿童读经, 我在台湾提倡了几十年, 李素美、 郭姮晏她们到不发达地区去推广, 现在差不多普及了。

 但是大家不要弄错了, 不要把读经和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对立, 不要以为读经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养, 不要以为读经就可

 以当饭吃了, 也不要每天读很久, 读烦了, 反感了, 一二十分钟快乐地朗诵慢慢就容易背下来了, 不要变成负担。

 ” “外面有人说我提倡私塾, 主张专门读古书, 那是害死人的, ‘读死书, 死读书, 读书死’。

 ‘私塾’是民国以后出来的名词, 与公立学校相对的。

 推翻满清以后, 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国家为了普及教育, 成立了教育部, 学校由国家办, 如果私人家庭办学, 不是政府登记申请,叫做‘私塾’。

 现在为什么要标榜私塾呢? 为什么一定跟时代、 跟政府对立反抗呢? 我们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政权, 不管它好与不好, 交给历史去评论。

 我们做现代人, 遵守现在政治法律社会规则, 慢慢地改嘛!

 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是向政府立案的。

 ”他接着说道。

 孔子的教育也是分科的,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孔门当年还有四科:

 ‘德行’, 做人的道德、 品格; ‘言语’, 要懂外文、 中文、 方言, 狭义说是学会说话; ‘政事’, 懂得做事, 如果出来做官可以做得很好; ‘文学’, 文章写得好。

 我们(大学堂)

 中文、 英语、 算术各种科学都在学。

 不能死读书, 外面的事情都要知道。

 ”在与记者的谈话中, 南怀瑾还谈及六十年国庆大阅兵的事情。

 一次讲课时, 南怀瑾指着座中的一个人说, “李(李传洪)

 老板是个博士, 从来没有好好读书的(‘死读书’)

 , 但是功课很好。

 ” “还有一个我, 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文凭, 但十八般武艺都会, 我十七岁曾经拿过武术比赛第一名。

 别看我现在手里拿着拐棍, (当年, 即使)

 你拿着手枪, 我拿双筷子, 我也能制服你。

 ” 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这个静坐(打坐)

 , 不是修道也不是修佛, 而是中国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 最基本的东西, 在中国文化中叫修心养性的方法, 简称‘心法’。

 不要看到静坐(打坐)

 就是学佛学道了, 那就笑死人了。

 ”禅修的几日, 打坐是课程中的重点, 南先生第一次讲课时就这样解释。

 讲堂的讲桌上摆着一尊象牙佛像, 讲课中, 他忽然停下来指着佛像说:

 “为什么放尊佛像在这里, 我怕人家拜我, 我不是佛, 只是普通人, 你别拜我, 你拜他, 你拜我也拜。

 ” 《瞭望东方周刊》 :

 在太湖大学堂国际学校的教育中为什么这么强调身心修养?

 南怀瑾:

 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不论你是什么职业, 什么地位, 只要你做人, 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

 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

 上古在轩辕黄帝以后, 唐尧、 虞舜、 大禹这三代, 除了传国家以外, 也传心法。

 有十六个字,“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 现在国家给你去管了, 你要注意呀, 人心太危险了, 坏的太多了。

 “道心惟微”, 你做帝王的, 要修养自己的心性学问, 思想情绪太难, 太微妙, 看不见摸不着的, 可是你要找出心性中道德方面的功能。

 “惟精惟一”, 这是修养功夫了, 你的心念不要乱, 万事要很精细精到, 心性要专一, 有一点不小心, 就容易向恶的方向走。

 后来佛学传过来, 佛经上有两句话“染缘易就, 道业难成”,我们习惯被社会环境、 被外在的物质诱惑, 或者被情绪、 思想迷惑, 容易把清静自在的心性挡住了, 一个人学坏非常容易, 要回过来恢复“惟精惟一”的境界、 修养, 很难。

 “允执厥中”, 慢慢修养到中道境界。

 “中”不是中间, 是恰当。

 譬如善与恶, 是与非, 好与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把握中道, 不是说偏向善就完全对, 要治天下, 有时候也只好用“不善”的方法达到“至善”的目的, 这就靠智慧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天下乱了, 那个时候不但中国乱, 印度也在乱, 欧洲也在乱。

 这时候中国出来孔子, 孔子整理六经, 但最重要的是传心法, 孔子怎么讲? “吾十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死后, 他的心法弟子是曾参, 曾子著《大学》 , 我前几年出了《原本大学微言》 就是讲这个。

 “大学”就是大人之学, 是讲身心修养的。

 所以“大学之道在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这是纲要, 是身心修养的“三纲”。

 下面接着讲修养阶段程度,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就是为什么要静坐。

 我叫它七个阶段:

 知、止、 定、 静、 安、 虑、 得。

 这个修行不一定要静坐, 不一定要盘腿, 随时都可以修养, 站在那里也好, 走路也好, 都可以修养心性的宁静。

 《大学》 接下来讲,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一百年来教育没目标

  “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 没有目的, 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 教育方法也有问题, 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

 《大学》 讲的内容, 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

 什么是教育的目的? 先教做人。

 做人从什么开始啊? 从心性修养开始。

 ”南怀瑾对中国教育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观点明确。

 “过去我们读书的时候, 老师坐着, 学生站着, 现在跟西方学习的, 学生坐着, 老师站着,我看将来, 学生睡着, 老师跪着。

 ”一次在开讲之前, 南先生如此调侃。

 《瞭望东方周刊》 :

 中国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 也在研究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南怀瑾:

 我曾公开讲过, 现代教育没有方向的。

 现在大学生那么多, 就业有问题, 教了知识,没有教他谋生的技能, (毕业了)

 按理说应该贡献社会, 但是现在找婆家(工作)

 也成了教育部的责任, 这是什么社会啊。

 现在几千个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 都希望到北京、 上海, 拿高薪, 他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拿到高薪, 自己也不清楚。

 《瞭望东方周刊》 :

 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在一百年前改革的, 学习了西方的教育制度。

 南怀瑾:

 一百年中(教育)

 有五次改革, 这个说出来要扒皮, 我不愿意扒一些人的皮。

 教育没有目标的, 基本的都是错误的。

 《瞭望东方周刊》 :

 中国传统教育中很注重“人”的教育, 讲究修身养性…… 南怀瑾:

 修身养性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 后来推翻旧的教育以后, 一个学校(负责)

 修身养性主要有三个部分, 教务, 总务, 训导。

 训导就是人品的修养, 现在还离不开, 但后来把训导变成政治, 就完了…… 这个问题跟你谈不清了。

 《瞭望东方周刊》 :

 对于人的品德修养的教育应该是家庭、 社会、 宗教和学校同时起作用,你觉得学校可以承担那么多吗?

 南怀瑾:

 学校当然可以承担, 现在学校哪有管这些啊? 你刚才讲的几个方面很好啊, 但现在很多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没有资格做家长啊。

 他们受白话文教育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都没有, 西方的也不懂, 大家向钱看, 赚钱, 买房子, 买股票最重要, 怎么教育啊?

 求人不如求己 “我从小读书时, 我的老祖母告诉我:

 ‘孩子啊, 读书可以, 不要去做官啊, ’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 你这一辈子做官, 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 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

 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

 ”一次讲课中, 南怀瑾讲起他小时候接受的教育。

 一日晚饭后, 有来自美国、 智利等国家的管理学、 物理学、 人类学、 心理学、 教育学等学者在座。

 座中, 麻省理工大学一位教授彼得·圣吉向南先生发问:

 “现在科技文明发展了, 可是整个人类的道德堕落了, 怎样重建人类的道德, 与科技文明接轨? ” 南怀瑾答道:

 “科技文明的发展, 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很多方便, 但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 甚至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烦恼。

 科技文明发展的同时, 全世界东西方道德文化都堕落了。

 西方文化过去靠宗教, 中国文化靠传统的道德观念, 东西方有个共同点, 人怕什么? 怕因果。西方文化说好人死后上天堂, 坏人下地狱。

 现在西方宗教衰退了, 中国的文化道德也堕落了,所以现代人不怕因果。

 那么, 过去的道德是以因果报应为基础, 现在有没有道德呢? 有呀,是什么? 以经济为基础的所谓价值观, 凡事都问有没有价值。

 不过, 这个价值观是对现世的,不管死后下不下地狱。

 ” 开讲之前, 因为在场的外国客人需要翻译, 老先生说道:

 “30 年前, 美国人说全世界不懂英文活不了, 30 年后全世界人不懂中文活不了, (转向美国客人)

 不过, 对不起, 你们都老了, 来不及学了。

 ”众人皆笑。

 《瞭望东方周刊》 :

 你说 30 年后全世界人不懂汉语没法活, 跟前不久去世的季羡林先生的观点很像, 他说 21 世纪西方不亮, 东方亮。

 南怀瑾:

 这句话是香港以前的总督、 彭定康之前的葛亮红讲的, 他说 21 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说说而已, 捧捧中国人, 中国人就“拿着鸡毛当令箭”。

 《瞭望东方周刊》 :

 中国的文化传统在近一百年内被割断了, 那么跟现代如何对接? 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南怀瑾:

 对接不上, 没有好办法。

 体制问题, 说改革, 改到现在改了谁啊? 大家洗了个澡,换了个衣服, 而体制就是身体啊, 能改革吗? 做不到, 只好等机缘。

 《瞭望东方周刊》 :

 从文化的角度呢?

 南怀瑾:

 文化是个什么东西? 文化是个空洞的名词。

 《瞭望东方周刊》 :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什么好办法吗?

 南怀瑾:

 现在很好啊, 人家外国人都跑来学啊。

 你好好读书, 人家就来向你学, 很简单, 求人不如求己嘛。

 中国历史上, 南北朝乱了近 300 多年, 一个国家分成两半, 后来, 出来一个人叫王通, 隋朝的, 他和隋炀帝的父亲谈, 想改变世界, 但做不到。

 就到山西等地讲学了, 培养后一代。

 30年后出来的唐朝开国英雄, 魏征、 房玄龄、 杜如晦、 李靖, 文官武将统统是他的学生, 才有唐朝的局面。

 太平天国乱了, 罗泽南在湖南办书院, 后来碰到太平天国打湖南, 曾国藩带领书院学生出来带兵打仗。

 文化教育的力量在这里, 不是求现在的。

 所以你不要担心, 文化推广不如自己求学读书, 影响后一代, 像我们太湖大学堂培养这些孩子, 撒种子而已。

 ■

篇二: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

squo;’ j_ ・. . . 一一t, o ‘√;・・●々÷・一・

 文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所谓儒、 释、 道、 易、 医、 武等都有揭示;本文力求从其来源、 原则、 方法、 价值等方面进行把握, 把准其思想脉搏, 提炼出思想精华, 以对现实中的我们有所帮助。

 同时, 又力争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予以审视, 希望能挖掘其中科学的因素,以对古今的文化作出某些沟通。

 当然, 由于研究方向的原因, 本文偏向于从佛学的视角来作出扫描, 兼顾其它方面。

 要全面进行把握,则另合写有拙著《南怀瑾讲养生》 一书, 可供参考。通过对南怀瑾养生思想的分析和把握, 我们发现他的养生思想的来源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等思想的吸收和消化上,是建立在他及其师长、 同道等长期修证的基础上, 而且已经过了至少百余年的检验。

 他所提出的养生理论带有东方文明注重整体、 和谐、 圆通及内省的精神, 讲究形神一统、 精气神兼顾、 养德调心等原则, 同时又努力吸取了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一些成果。

 因此他的养生方法是对传统修养精华的兼融并包, 是尝试可以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进行诠释的可行之道, 本文仅取其荧荧大者如行善、 观心、呼吸、 禅定、 声音与养生的关系作了介绍。南怀瑾养生思想的价值体现在, 在心理方面的养生上, 从启发人的生命自觉与超越、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提出了传统命题的现代演绎; 在身体自我疗养上, 得到了通过调动和开发人体潜能而达到自我调摄、 自我保健的目的, 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 防病于未然。

 H

 A B S T Y A C TT h e H e a lth T h o u g h to f N a nH u a i- jinh id d e n in h is te llin go f ala r g en u m b e r o f tr a d itio n a l c u ltu r e , th e p a p e rf r o mw h ic hto o r g a n iz ea n d tr yto c o m b it o u t. N a n h e a lth r e la te d t oa n c ie n t C h in e seth o u g h tina lla sp e c t so ftr a d itio n a l cu ltu r e,th e S O —c a lle dC o n f u c ia n ism , B u d d h ism , T a o ism , Z h o u y i, m e d ic a l,m ilita r ya n d o th e r s h a v e r e v e a le d :

 T h isa r tic le se e k s to itsso u r c e s, p r in c ip le s, m e th o d s, v a lu e sa n d o th e ra sp e c t s g r a spth ep u lseo f th e q u a si—th e ir th o u g h ts, toe x t r a c t th e e s s e n c eo fth o u g h tt o th e r e a l ityo f o u rh e lp . T h es a m e tim e , str iv et o c o m e f r o m th e p e r sp e c tiv e o f th e l if e s ci e n c e s to lo o k ,h o p in gtot a po n e o f th e sc ie n tif ic f a c to r s t o th e c u ltu r e o fa n cie n t a n dm o d e r nt o m a k e s o m e o fth e c o m m u nic a tio n . O fc o u r se ,th er e se a r c hd ir e c tio n , th isa r tic lef r o maB u d d h istp e r sp e c tiv einf a v o ro fm a k in gsc a n s, ta k in gin toa c c o u n to th e ra sp e c ts. O fc o u r se , th er e se a r c hd ir e c tio n , th isa r tic le f r o ma B u d d h ist p e r sp e c tiv ein f a v o r o f m a k in g sc a n s, ta k in gin toa c c o u n t o th e r a sp e c ts. T o g r a spth e f u ll sw in g , th eo th e r tow r ite a c lu m sy ∥ N a na b o u t h e a lth , 一ab o o k f o r r e f e r e n c e .B yN a n h e a lth a n a ly sisa n dg r a spo fth o u g h t, w ef in d th es o u r c e o fh is h e a lthth in k in gis b a se do n tr a d itio n a l cu ltu re,e sp e c ia llyB u d d h ism a n d T a o ism a n d o th e r th o u g h tso n th ea b so r p tio na n dd ig e stio n , isb a se d o n h e a n d h is tea ch er s,f e llo wa n d o th e rlo n g —te r mB a se d o n th e r e v ise dp e r m it, a n dh a s b e e n a t le a st a h u n d r e d y e a r s o f t e stin g . H iS p r o p o se dth e o r yw ith E a ste r n c iv iliz a tio n h e a lth h o listic , h a r m o n y ,III

 p h y sic a lse lf , h a s b e e n th r o u g h th e m o b i 1 iz a tio n o f a n dd e v e lo p m e n t o f h u m a n p o te n tia lt o a c h ie v e se lf ——a d ju stin gc a m e r a , th e p u r p o seo f se lf —c a r e , c a n e f f e c tiv e ly p r o m o tep h y sic a l a n d m e n ta l h e a lth , d ise a se p r e v e n tio nin th e f ir stp la c e . B u tN a nth o u g h th e a lthe x p e r ie n c e a lso in v o lv e d an u m b e ro f th in g sth a tc a nn o tb e e x p la in e d b y sc ie n c e , o risin c o n siste n t w ith m o d e r nsc ie n c e , a n d w h ile M r . N a n d idn o ta g r e eth a t n o w c a n n o t e x p la in , d o e s n o t m e a n th a t sc ie n c e isn o t th e f u tu r er e c o g n iz e th a t w e still h a v e t o th isu n iq u e e y e .K e y W o rd s:

 reg im en ; T ra d itio n a l c u ltu r e :

 lif e scien ce;N a nH u a i——JinIV

 目录摘要……. ………………. . . ………. …………. IA B S T Y A C T …. . . . . ………. ……………. …. . . …. . . III前言. ……. …………. …. . . ………. . . ……. …. . 1刖旨. ……. …………. …. . . ………. . . ……. …. . 1第一章南怀瑾养生思想产生的来源…………. . . ………. 5第一节生活来源…………. …. ………. ……. . …5第二节理论来源…………“……………………8第三节现实来源………………. . ………………9第二章南怀瑾养生思想的内容……………. . . …. . …. . 13第一节养生的原则. ……………. . . ……………. ; t13一、 养生重在养心…………………. ………. . 13二、 注重对自身精气神的把握……………………17三、 灵活把握性命、 动静和方法的选择……………. 2l四、 节欲为本………………………………. 27第二节养生的方法……………………………. . 31一、 行善改过…………. …………………. . . 31二、 不非时食…………. . ………………. …. 36三、 观心…………………………………. . 39四、 呼吸的锻炼. ………. . …………. . ………45五、 禅定…………………………. ………. 50六、 念佛法门……. . . ……………. . ………. . 57第三章南怀瑾养生思想的现实价值分析. . . …. . . ………. . 59第一节对现代人身心保健有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59一、 充分表达了对人心灵的关怀…. . …. . . . . ………59

 二、 提出了适合现代人的传统锻炼方法……………. 60三、 展示了传统养生的实践效验…………………. 60第二节对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 61参考文献………………………………………. . 65附录…………………√…………………. . …. 69后记………………………………. . …………7 0

 ———————————————————————————————————————————————————————————————————————————————————————————————————————————————————————————一南怀瑾佛道养生思想研究- ^厶刖舌. m ira ,一、 选题的提出与进行研究的意义南怀瑾先生是浙江温州乐清人, 生于一九_ 八年, 现在九十多岁。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奔波教化数十余载, 内容涵盖了儒、 佛、 道及诸子百家, 兼及医I- 天文、 拳术剑道、 诗词曲赋,著述凡三十余种, 影响遐迩, 是一位颇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

 虽已近期颐之年, 却依然身体康健; 他看起来面容清瘦, 然而精神矍铄, 步履轻盈; 与人交谈时诙谐风趣, 智慧敏锐, 引古借今, 纵横捭阖, 不会让人感觉到他已是耄耋老人。

 - _ 个老人能有这样健康的身心, 自然有其养生之道, 有让我们虚心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南怀瑾其师门及门下弟子大多长寿, 如其师袁焕仙8 0 岁, 一生聚众讲学修禅, 涉及儒释道三家学问, 对色身的修炼自有独到高妙的地方, 其门人普遍高寿, 如释通永11l岁、 李白申8 7 、 李更生9 7岁等。

 南怀瑾的门人之中, 黄孟林居士九十多岁时往生; 张尚德现8 0 岁、 叶曼9 8 岁、 刘雨虹也9 0 余等等, 个个还很健康, 这都说明其于养生方面有着深层的道理而不是偶然幸至的。

 而如能把南怀瑾养生的原则、 理论和方法挖掘出来, 想必至少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会有所裨益吧。南怀瑾养生思想, 是从南怀瑾先生的有关著述和演讲中提炼、整理出来的, 他本人并没有专门就这方面做过讲述。

 可是随着他对传统文化的不断讲述, 其对于养生的思想和方法也就逐步呈露、 展现出来。

 他曾经说:

 “吾闻学问之道, 在变化气质。

 变化气质之道,大约不外二途:

 从斋心敬一而诚意正心修身, 至于致知格物, 此为其一; 乃集义之所生, 由内而达外者, 理极平实, 行之非易。

 其次,

 硕十学位论文从占其筋骨, 劳其体躯做起; 至于炼气凝神, 以定静之功以变化气质之性, 乃修炼之功, 由外而进于内者, 事极易行, 而坚贞有恒笃行之者, 亦不易得。

 ” ①变化气质的意思, 是把整个身心都改变了过来, 气住神闲, 修养了心性, 也改善了身体; 改善了身体, 也修养了心性。

 但这个改善是有一个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

 儒家学说有这个提倡, 宋儒张载( 10 20 一10 7 7 )说:

 “为学大益, 在自求变化气质。

 不尔, 皆为人之弊, 卒无所发明, 不得见圣人之奥。

 故学者先须变化气质, 变化气质与虚心相表里。

 ” ④武术家也有这个讲究, 近代太极拳家郑曼青( 1902—197 5)论变化气质一事说:

 “学拳二十余年以来, 能自见之者无他, 振敝、 起衰、 去病则余有之矣, 可以恒久不倦矣; 屡辍屡迁, 其或可以改矣。

 至于沉静温穆之功, 非敢谓有所得, 然轻躁悍锐, 则或将有所去矣。"⑨总起来说, 积累到一定阶段, 修养与身体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按照南先生的意思, 作为一个读书人或者知识分子, 既要追求学问的通达, 也要追求身心的康健, 或者更进一步要有形而上方面的超越, 能进入现代科学所未曾涉入的领域。

 我们既要在物质上满足身体的需要, 也要在精神上满足心灵的需要。

 在养生方法上自然可以对现代医学的东西从教如流, 可是对于数千年下来的养生经验和智慧不可忽视。

 在养生理论上来说, 现代养生与古代养生实际上是东西方文明的差别, 国学大师钱穆( 18 9 5- 19 9 0 )说:

 “中国重和合, 西方重分别。

 "④西方重逻辑, 东方重直觉; 西方重演绎, 东方重归纳, 各有不同。

 要说注重身心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则非①南怀瑾. 中国文化泛言, < 气功之理论方法与效力> 序【M 】

 , 南怀瑾选集第六卷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566‘⑦( 宋)张载. 经学理窟・义理【M 】

 , 张载集. 上海:

 中华书局. 197 8⑦郑曼青. 郑子太极拳十三篇【M 】

 . 台北:

 大展出版社, 1992④钱穆.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f M 】

 , 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东方文明之莫属, 因为“中国文化, 素来秉承儒家的‘民吾胞也,物吾与也’ 的精神, 与佛家‘众生平等’ , ‘心、 物、 众生, 三无差别’ 的明训"①这实际上超越了养生的范畴, 把我们带入了古代传统哲学的领域。当然, 由于南怀瑾独特的佛道养生思想有着实在的效果, 他自己也是力求配合现代科学和医学的知识, 对某些现象加以了解,希望能融通传统文化义理与科学理性的关系, 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分析给科学者以引导。

 本文通过分析综合, 把这一面展现出来, 这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本文是沿着南怀瑾养生思想的来源、 原则、 理论、 方法四个方面以及其现实价值来进行的。。

 ,第一章是从南怀瑾养生思想的来源来谈的。

 从其人生经历、 传统文化吸收、 现实需要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其人生经历颇为丰富,走的是一条入儒学佛修道之路, 一生参学过九十多位老师, 交朋友无数, 由此见闻广博。

 又通读卷帙浩瀚的《大藏经》 , 披阅全套《永乐大典》 、 《四库备要》 、 《古今图书集成》 等经史典籍, 对传统文化的把握理解有其深透之处, 因此其养生思想具有传统的特点。

 但他结合现代众生的特性, 用现代语言进行演绎, 用科学理性进行分析, 从而注入了时代的特点。第二章是其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其养生的原则从清静心、 性命、 动静、 禁忌以及养生的物质基础等予以了把握; 其方法从善行、 不非时食、 观心、 禅定、 养息、 念佛等来论述。

 力求即立足于传统, 又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展现其养生思想的特点。①南怀瑾. 致答日本朋友的一封公开信【N 】

 . 台北:

 中央日报副刊,1969—1l一30.3

 硕+ 学位论文第三章分析其价值和现实意义。

 充分表达了对人心灵的关怀, ,从而在启发人的生命自觉与超越、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提出了传统命题的现代演绎。

 他所提出的方法都讲究精气神的凝聚, 通过调身、 调心、 调息让人回复到自然, 有使人体内阴阳和谐的作用。

 其养生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科学因素, 提出了许多传统与现代生理概念的交叉构想, 展示了锻炼后人体生理、 心理的种种变化, 这对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或不无裨益。最后我们发现, 南怀瑾养生思想的来源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等思想的吸收和消化上, 是建立在他及其师长、 同道等长期修证的基础上, 而且已经过了至少百余年的检验。

 他所提出的养生理论带有东方文明注重整体、 和谐、 圆通及内省的精神, 讲究形神一统、 精气神兼顾、 养德调心等原则, 同时又努力吸取了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一些成果。

 因此他的养生方法是对传统修养精华的兼融并包, 是尝试可以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进行诠释的可行之道。但把握诚属不易, 如元耶律楚材《题平阳刘子宁玄珠堂》 诗:

 “谁识这些关捩子, 再三捞漉始应知。

 ”. I

 笛一, p南怀瑾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修证体验是其养生思想产生的生活来源。

 南怀瑾先生小时候身体并不太好, 他自己回忆说:“在六至十余岁时期, 则因体弱多病而日与药物为伍, 且目患近视。

 "①大概因为这一段时期与他勤于功课有关, 他接受的是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 功课之余又嗜读武侠小说; 同时正餐不好好吃饭, 喜欢吃零食; 以致体弱目疲, 三天两头生病, 常从恶梦中惊醒。

 这样的经历, 使得南先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就比较注重饮食方面的养生了,后来对视力的保养也寻得了较好的方法。如-十二岁时起, 因为志慕侠客义行, 即开始习练种种武艺, 先习刚猛的硬拳, 衰弱之躯不堪承受, 每回习拳之后头昏脑胀而照练如仪。

 以后当他眼界渐丰时, 自然对这种不加识别的锻炼方法会加以反省了, 所以提出不同体质的人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的观点。

 但他的习拳弄武还是有收效的, 因为他从十二岁以后, 小病如伤风感冒等虽然是随时有, 但大病没有了, 而且从此以后一辈子也没有得过大病。

 这固然得力于后天体质的渐渐增强,然而与其积极的身体锻炼是密不可分的。十三到十六岁是其在家自修的阶段, 曾跟朱味渊先生学诗一段时间, 得其吟诵之乐。

 然后到家庙读书三年, 庙里一片幽深,正好读书, 正好养性。

 他晚年曾想到杭州隐居, 正是欲寻一片清净之地, 虽然说这个想法中或有其他的考虑, 但是注重环境对人的养生作用, 这是毋庸置疑的。

 后来改为建一太湖学堂以作隐居①南怀瑾. 太极拳与道功【J】

 . 十方杂志, 1966.S

 硕士学位论文之地, 那环境也是挺好的。南先生“其后负笈四方, 人事接触渐广, 以心喜武术道功,乃不计耗资, 不论宗派, 凡遇有一技之长的人, 或具神通, 或有道, 或有武功, 即顶礼叩拜为师。

 因此到二十岁前, 所拜的师父,各门各派, 积加起来亦多达八十余人。

 "①譬如他曾经在浙江国术馆学武两年, 课余就到闲地庵读了...

篇三: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

瑾: 教育是增上缘 原文: http://www.shixiu.net/nanshi/ks/729.html 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老师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 当前现代教育的弊端显现无遗。过分注重考试的功利从幼儿园开始就高喊不输在起跑线上严重忽略了身心人性的培养而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充满商品交换的意味。师道尊严早已无法庄重。

 于是人们开始焦灼地渴望传统师道的温情。

 南怀瑾先生的寓所常常高朋满座三教九流都来听他的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南怀瑾多次讲到师道与教育。

  以下根据南先生演讲整理 人师难求 《礼记》上有两句话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老师有两种一个是经师一个是人师。古代什么叫 “经师”教各种各样的知识学问。你看现在的幼稚园、小学老师 上至大学教授不过是传播知识的经师而已。

 我也做过大学教授很多年 在我手里毕业的硕士、 博士也很多我自己就笑我跟他们说小兄弟啊告诉你吧学位一定让你通过恭喜你不过你尽管拿到博士学位拿张文凭骗饭吃学问还谈不上。学问连我都没有活到老学到老学者效也效法和效果这个效果在哪里很难了。

 我常常说 现在的教育哪有老师啊我在大学里上课 派头很大 大家都晓得南老师来上课同学们喊立正啊 我说请坐请坐。因为我真怕为什么怕我二十一岁起带兵 上场校阅满校场几千人喊立正司令官万岁那时自己留个胡子冒充四五十岁自己觉得好高好伟大啊万人敬仰一呼百诺这个威风大吧。只要讲一声大家都害怕了眼睛看着茶杯好几杯茶就来了这个味道一般人觉得很好啊。可是一年以后我已经悟到了这是什么狗屁的事这是唱戏嘛没有道理。所以那个时候服侍我的勤务兵吃饭时要帮我添饭虽然当时都是勤务兵为长官添饭而我吃完了自己添勤务兵看到就傻了他说你不要我了啊我说没有啊。我是人你也是人我有两只手可以做我现在做官你给我添饭我老了谁给我添现在不能浪费我的手啊。你坐下来我需要的时候再叫你添。这也是教育。

 所以讲“经师易得” 传播知识容易 “人师难求” 用自己的行为、品性、言语影响学生有道德有品性一辈子给孩子们效法这叫人师。我少林、武当、十八般兵器都学过有**十个老师我对老师都很恭敬后来到台湾还碰到过一两个他看到我好高兴。我请他到家里吃饭他爱喝酒哎呀我请了一次再也不敢请了。他一餐饭吃了六个钟头慢慢喝酒就反复谈那些讲过的事情。我学文的老师差不多也有一百多个而且有前清的举人有功名的。真正的老师我只记得一个袁老师另外还有一两个。

 我现在提一个问题由幼稚园到初高中、大学请问哪个老师影响你一生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你最敬佩的有几个我想大家跟我一样 从小受教育到现在 多少老师都忘了 为什么“人师难求” 。

  师道尊严 中国文化分三道 师道、 君道、 臣道。师道超然独立于帝王和父母之上 这是做老师的尊严。上古历史有三公当了皇帝还要请老师讲课。唐宋以后做皇帝也要进修每个月要请一个老师来讲课老师是大臣学士或者翰林院的大学士请来的这些学者叫经筵侍讲直到清朝还保留这个制度。

 我们称孔子是先圣也称先师。除了孔子还有老子释迦牟尼都是耶稣穆罕默德是副

 教授。这些圣贤都是我们的老师是教育家。师道超越了做领袖做皇帝的君道和做宰相、做好干部的臣道这三道本来合一的。古礼上皇帝见到老师老师不需要拜皇帝师道很了不起。

 那么师道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传统文化上的 “化民成俗”四个字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这是师道的精神。

  教育是以变化气质为目的但变化气质非常难得 我教了一辈子二十岁起就看透了这些可是我没有放弃还是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为什么不敢写书譬如大家都讲跟我学佛 有几个有成就我也不知道 这是客气话 跟大家客气不是跟我自己客气。

 我说的几乎没有人听的 没有人真去做的 所以对教育我始终是很灰心一辈子讲教育无用论。孔子的一生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是真正有成就的十来个人而已。释迦牟尼佛一生也是这样真有成就的就是十大弟子尽管经典讲得那么热闹。教育是个牺牲很难有成果可是虽然如此它的影响还是非常大。

 师道尊严正是从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教育是增上缘 我一辈子受旧式教育出身然后又受到新的学堂教育还受过军事教育、武术教育。我专门学武功两三年那很费时间学出来做什么学武功出来可以做总教官教练。可是我的目的呢是兴趣我不想出去教人家练拳我是兴趣学会了再说。我学军事带过兵也教过兵也做过官文的武的大学也听过课也去上过研究所所有的教育我都受过了清清楚楚那么我个人的总结下来—— 教育无用论教不好一个人的。我的经验人不是学校教育能够改得了的。一个了不起的孩子你不给他读书给他按在泥巴里头他都会站起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站不起来的孩子你怎么培养怎么教育也只能成为一个很平庸的人。讲到这里想起两首诗 雨后山中蔓草荣沿溪漫谷可怜生寻常岂藉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

 自少齐埋于小草而今渐却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两首诗就谈个人成长与教育的密切关系。教育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性向先了解一个孩子www.的性情方向。看《大学》 《中庸》  “性”在学理上叫秉性。秉就是生下来带来的父母遗传的是其中一部分分成两方面生理、身体上的还有思想情绪上的。

 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老师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

 像我的学生里头有很多了不起的人 当时读小学的时候谁知道他啊现在觉得很伟大教育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几千年都是私人办教育现在是政府办学校。推翻满清之后所谓最好的学校你们知道北大、清华第一名的同学有几位啊他们做出了什么事业??不要迷信了教育不是这个道理不管哪一行业在社会上有贡献的或者成名的不一定是很好的学校出来的。

  我有个孙子打电话找我我问 “你是谁啊” “我是你的孙子啊” “噢我知道了什么事啊” “我的孩子要考某个中学分数差一点点他们告诉我请爷爷写一封信就行了??”我说 “你的孩子男的还是女的啊”我真的不知道他说是男的。我说“你是我的孙子难道不知道吗为自己的子孙写信向地方管教育的首长讨人情的事我是不做的你怎么头脑不清楚啊 ” “是啊爷爷这个道理我懂可是我被太太逼得没有办法一定要给你打个电话。

 ”我说 “告诉你的妻子随便哪一个学校都可以出来人才你看我一辈子都要靠自己努力这事绝不可以做。

 ”

篇四: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

iddot;序文

  ”经典文化建设”和海内外近几年来 倡导的“经典诵读” 以及“诗词诵读” 、 “儿童读经” 、

 ”读千古美文”等等都是 各地推广人或团体因时间、地点、环境不同 而提出的不同名称实际上都是围绕人类经 典文化传承工作的中心在转它们也各自产 生影响和推动力。

  但听到这些名称也许有人会误解我们 要复古要开倒车实际上这也是儿童智慧 潜能的开发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 一种教育。

  十二年前我资助北京大学恢复中国文 化的工作就是以这个观念为出发点引用 宋儒张横渠先生的四句话作为目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也是宋儒陈同甫所说的”为人们开拓万古之心胸” 。

  从儿童时期开始诵读历史上的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 方法。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又如 吴大猷、苏步青等都是在幼年时期受过这种启蒙教育有了中国文 化的底子然后又接受新时代的科学思潮才影响了这段历史。

  可是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以后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我 们逐渐忘失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教育精神。其实据我所 知欧美国家也开始反思现代教育中的流弊而逐渐恢复传统的诵读法 了。因此我们有责任对未来的一代担负起这项文化传承的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非只偏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而是提 倡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算术中英算并进的教育方法。还需注意 的是儿童读经典不是注入式的刻板教育而是启发式的活泼愉快 学习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益于儿童智慧开发的一种教育方 式。也有人怀疑背诵之后会不会忘记呢 7 我的答复是会忘记的。

  可是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 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在学习、工作、待人接物 中自然地运用出来。至于成年后再来读这些书因为有了先入为主 的观念犹如脾胃不健康的人即便面对丰盛的美食也难以吸收其 营养了。

 《礼记·学记篇》中所提到的”记诵之学不足为人师”也 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做这项工作已经多年了据中外教育界等各方面的反馈普 遍反映这种教育使儿童在人格、智慧、责任感、自制力等方面都有明 显的进步。同时也带动老师、父母、祖父母在学校和家庭中形成 了学习文化的风气。

  我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我常称自己是个”老顽童” 随时同年轻 人交朋友随时吸收年轻一代的新思潮。

 我的心情与思想感情正如古人所说

 “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 深。

 ”

  以此经验告诉诸位年老、年轻的朋友们希望共同为此目标努 力共创国家、民族、人类和平世界的美景。

 南怀瑾于香港寓所 缘起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的 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南老师为什么要推动儿童读经运动 7

  无论是在著作中、讲堂上还是在与学生或友人的言谈中南老师都表 达了对民族文化命运发展的深切关怀。他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 怕的是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 翻身。

  南老师无限感慨地说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如今有些人 却向西方讨文化的饭吃。

 ”这是因为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后经济、科技和军 事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一些知识 分子寻找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结果把账算到了文化传统的头上。他们以为 是旧的文化特别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拖累了中国社会 的进步。

  一部分旧文人分不清什么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经过几千年考验累积起来的 精华什么是后人穿凿附会、肆意曲解后加进去的糟粕结果就把精华与糟 粕一起抛弃就像倒洗澡水把小孩也一起倒掉了。

  一部分人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教育提倡接受新的教育。传统教育以人格 的养成为贯彻始终的精神。新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于开启国民知识和普及 教育的效果的确非前代可比。但知识并非就是学问人格的养成和国家民 族文化的传承并非有了知识就能成功。

  我们现在的教育大体上都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并没有真正顾及到国家 民族承前启后的百年大计。现在的教科书大部分只学语言没有文化。小孩 子上学读的是 j 小猫叫小狗跳猫叫狗跳好热闹” 没有任何文化内涵。

 这种教育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造成的流弊与祸害是很大的。

  南老师多次意味深长地说

 “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 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 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 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中国经过几千年考验形成的文化如果丢弃绝对是人类的巨大损失。

  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人类进步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现在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已出现很多社会病这些社会问题 依靠西方文化本身已很难克服。很多有识之士反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从东方 文明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我们一部分中国人却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的 文化月亮也是西方的圆这不是开放而是浅薄。

 ·目录 为谁读书„„  儿童为何要背诵经典„„„ 诵读经典从何处人手„„„

 自幼诵读好处多„„„„„ 学童“齐放好喉咙”

 „„„ 好文章为何千古传诵„„„ 温柔敦厚的诗教„„„„„ 读经与经济效益有没有脱节 一入耳根永为道种„„„ 从小学教育的课本说起„„ 以考试为学问的流弊„„„ 以经解经„„  寂寞的享受„一 学问的鸿沟„„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中国文化中家庭教育的论著 经典编选原则„ 附录一南怀瑾推荐·小学弦歌选本一

  编者的话„„

  教孝 

 „„„

  教忠 

  教夫妇„„„

 „„„ 教兄弟

 

 „„„65 教朋友

 „„„70 教学校-

 „„„7l 教立身

 „„„73 教恻隐-

 „„„74 教读书

 

 „„„76 教悯农

 „„„78 教知止

 „„„79 教知足

 „„„81 戒贪„

 „„„85 戒淫

 „

 „„„86 戒杀

 „

  „„„89 戒争斗

 „„„91 戒奸险一

 „„„92 戒黩武

 „„„93 戒求仙

 一

 „„„95 广劝戒一

 „„„96 补遗„一

 „„1 13 附录二 

  儿童经典教育的做法

  儿童经典教育的教法

  诵读经典是儿童开发潜能的有效方式„„„„

  经典教育与脑科学„„„„ 为谁读书

  子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两句话我们有几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点应注意到的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看法。

  第二点研究这两句话怎样为己怎样为人。一般说为己就是 自私为人就是为大家也可强调说是为公。

 “古之学者为己” 古 人为自己研究学问。

 “今之学者为人” 现在人为别人研究学问。这 个问题就来了从文字表面上看可以说后世的人求学问好像比古 人更好因为是不为自己而为人家这是一种观点。

  刚好昨天有一位同学讨论到这个问题。他写一篇博士论文 中间有一段引用了这两句话作东西文化的比较就是持这种观 点。我告诉他这一观点可以成立但是有一个事实我们中国人 过去读书的确有大部分人还保持了传统的作风。这一传统的作风 类似于现代大学中最新的教育或者西方最新的小学教育所谓注重 “性向教育” 就是依照个性的趋向就个人所爱好的加以培养教 育不必勉强。一个喜欢工程的人硬要他去学文学是做不到的。

 有许多孩子自小喜欢玩破表、拆玩具做父母的一定责罚他不该破 坏东西。在教育家的眼光中这孩子有机械方面的天才应该在这方 面培养他。我们中国人过去读书老实说不为别人求学问。而现在一 般人求学问的确是为别人求学问。一个普通现象大专学生为了社 会读书如果考不取做父母的都好像感到失面子对朋友也无法交 代。读书往往为了父母的面子、社会的压力不是为自己。目前在大 学里有些重要的科系男生人数还不到三分之一几乎满堂都是女 生。譬如哲学系的课学生有七八十人他们真的喜欢哲学吗天知 道连什么叫哲学都不懂为什么考到这一系将来毕业了出去教 书都没人要。社会上听到哲学系认为不是算命看相的就是神经。

 可是为了什么凭良心说只是为了文凭。有的女孩子学了哲学干 什么当然也可以成哲学家不过没有家庭的好日子过既不能做贤 妻又不能为良母那就惨了。可是现在的教育任何一系都少有 为自己的意志而研究的。曾经有一个学生告诉我当年他在大二读书 的时候有一天真被父母逼得生气了就对父母说

 “你们再这样逼 我我不替你们读书了 ”他说那时候心里真觉得自己努力读书是 为了父母在朋友面前觉得荣耀而读的在自己则并无兴趣。那么今天 的人读书从文字表面上看

 “今之学者为人” 为别人读书至少 是为社会读书。社会上需要自己觉得前途有此必要而已。说是自己 对于某一项学问真是有了兴趣想深入研究追求在今日的社会中 这种人不太多。

  照目前的状况我敢说二三十年后我们的国家民族会感 觉到问题非常严重。因为文化思想越来越没人理会越来越低落了。

 大家只顾到现实对后一代的教育只希望他们将来在社会上有前 途能赚更多的钱都向商业、工程、医药这个方向去挤。如物理、 化学等理论科学都走下坡路了学数学的人已经惨得很。在美国数 学博士找不到饭吃只好到酒馆里去当酒保替人调酒还可赚美金 七八百元一个月。

  放大点说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文化都如此没落。

 二三十年后文化衰落下去那时就会感到问题严重。

 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时代到了没落的时候人类文明碰壁 了就要走回头路。所以今日讲承先启后的确需要准备。可是全世 界的文化目前还没办法回头叫不醒、打不醒的非要等到人类吃 了大亏才行。没有人文思想人类成了机械将来会痛苦的。所以这 两句话也可解释为“以前的人读书是为了自私现在的人读书是为 公” 不过这种解释是错误的。

  再另外一个观点我们中国文化里宋代大儒张载——横渠先 生说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

 ”这四句名言已成为宋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学者 为这目的而学应该如此。

  谈到这位先生是孔孟以后的儒家宋明理学家中影响力很大 的一位。他年轻时等于是一个“太保” 意气非常盛身体棒思想 开拓喜欢闹事。后来范仲淹带兵在陕西经营边陲的时候张横渠才 二十多岁年纪很轻奔往前线要投军参加作战。范仲淹见他一表 人才约他谈话劝他回去读书告诉他将来报效国家的机会很多 等到书读好慢慢再来同时将一本《大学》交给他。那时他应该已 经读过这本书了可是范仲淹要他再读告诉他其中自有他的千秋事 业自有他的天地。张横渠听了范仲淹的话回去再读《大学》 从 此放下一切专心求学问了后来成为一代名儒。宋代几位大儒事 实上受范仲淹的影响都很大。范仲淹在前方出将人相以文人当统 帅他难道不希望培养好的军事人才但他一看张载这个人才不是将 才是对后世思想有贡献的人不能这样埋没就马上用这个教育方 法培养他。果然后来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思想尤其他所标榜的那 四句话影响非常深远。今天我们要谈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可以拿 他这四句话为主。我们如果以这四句话来研究学者又应该是为人 不只为自己求学同时也为人求学。这个“人”扩而充之为国家、 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文化。

 儿童为何要背诵经典

  儿童读经要背诵有几个问题。第一传统教育几千年至十九世 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教育读书素来是要背诵的不止是 儿童要背。第二背诵对脑智慧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问题中国过去两三千年以前有文字没有纸张、笔开 始是用刀雕刻文字在甲骨上后来发展到雕刻在竹简竹片上面 然后把一片片竹简打洞用绳穿起来。一片一片认字很困难所以读一 篇书都要背诵背了以后重新刻过这样传下来。到了商周、秦 在秦始皇这个阶段蒙恬才发明了笔他是秦始皇派出去守北方的大 将。那么用笔以后就进一步发展就用笔写在牛皮、羊皮上面可以 卷拢所以读书叫读一卷两卷是这样来的。

  当时读书借书很困难。除了帝王、世家和官府普通人几乎一 卷书都没有。人家有书卷借给你就要赶快背会抄下来非常非常困 难。所以古代读书又叫“传经” 传授你背经书书就叫做“经典” 。

 古人对书重视得很一辈子的经验或者只写了一卷书或几百字、千 多字记下来。所以传给学生叫传经传了要背、要抄写后来一直都是 靠背诵抄写的。这...

篇五: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

ww.linwan.com

  南怀瑾先生简历

 作者中华佛教

 文章来源中华佛教

 点击数3683

 更新时间2005-9-7

  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先生 1917 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及至少年时期已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

 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并深得其精要。

 青年时代正值抗战军兴。南怀瑾先生毅然辞亲远游西行入川。曾任教于中央军校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 以其服务社会大众。其时每逢假日闲暇胤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复于青城山灵严寺有缘结识名重一时的 川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遂拜门墙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追随袁先生左右潜心研修佛学。1943 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 闭关三年间遍阅《大藏经》万万卷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至终身受益无穷。1945 年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派得到贡嘎活佛等多位 著名活佛、高僧的真传佛法修持更为精湛得到白教、黄教、红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证被承认为密宗上师。

 1945 年南怀瑾先生离藏走滇任教于云南大学后又讲学于四川大学。1947 年内战开始不久南怀瑾先生返回浙江乐清故里旋即归隐于 杭州天竺披阅了文渊阁《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 继而于江西庐山天池寺旁结茅蓬清修。1949 年春南怀瑾先生辞别家乡只身 赴台。

 到台湾后南怀瑾先生先后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并应邀至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执教三十年桃李满天下不少台湾 党政、军政要人及工商巨子都曾拜在南怀瑾先生门下。

 南怀瑾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融贯古今教化涵盖儒、释、道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在台湾人们尊称他为“教授” 、 “大居士” 、 “宗教家” 、 “哲学家” 、 “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 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 。然而南怀瑾先生拒绝一切溢美之词 自谦为 “凡人” 。

 长期以来 流传最广的却是这个最普通的称谓------南老师。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这样称呼他。

 1985 年夏南怀瑾先生离台赴美。在美国期间成立了“东西学院” 旨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旅美三年南怀瑾先生未偿一日不思念中华故土身处异乡心系家国。其实又何止是旅美期间南怀瑾先生旅台三十六年因“书剑飘零

 不见慈颜” 常常是“几回好梦至家乡” 。其怀乡之情并非发于个人小私实出于爱国忧民之大公。不论在台湾还是旅居海外南怀瑾先生 每每念及国 南怀瑾先生于 1987 年结束旅美生活 移居香港 企能就近献力于国内各项建设事业及文化教育事业。

 上下五千年 纵横十万里 经纶三大教 出入百家言

 这是挂在南怀瑾先生客厅的条幅反映了他的修养和追求。几十年来南怀瑾先生虽屡经人间磨难然矢志不渝,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南怀瑾先生焚膏继晷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三十二部专著其中一些著作一版再版长销不衰。1990 年以来台湾及大陆多家出版社陆续 出版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 、 《原本大学微言》 《老子他说》 、 《孟子旁通》 、 《易经系传别讲》 、 《金刚经说什么》 、 《佛说入胎经》 、 《如何修正佛法》等三十几部著作颇受欢迎。

 南怀瑾先生从国内文化教育事业入手 相继成立了光华教育基金会、 国际文教基金会 自 1989年以来先后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二十多所高等院校及希望工程并其他科研文教机构捐款二百余万元设立多种奖学金和各类基金 鼎力推进国内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 南怀瑾先生还投资 2000 多万美元创建了十几家合资企业其中最为卓著者当数投资浙江金 温铁路一举。

 共产主义的理想 社会主义的福利 资本主义的经营 中华文化的精神

 这是南怀瑾先生对投资大陆建设的认识和理想做的概括.

 名士才情英雄肝胆 圣贤学问仙佛心肠。

 这是南怀瑾先生赠我国家领导人的一幅条幅用它来概括南怀瑾先生的高尚品德也十分确切。

 南怀瑾先生近况

 [b]南怀瑾先生的一些近况06 年 11 月

 [/b]2006-11-20 【大公网讯】南怀瑾先生目前在苏州吴江庙港镇的太湖大学堂居住那里面临太湖占地 200 余亩宁静而肃穆。日前上海《新闻晨报》记者随著一批特殊的学员

 前往大学堂面见这位国学大师。

 据报导六年前南怀瑾来到太湖之滨开始兴建太湖大学堂。当时这里是一片芦苇荡六年后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里变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先生打趣地说 「以前这里可是鸟不生蛋的地方现在来了很多鸟争著在这里生蛋。

 」一片荒地变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其中倾注了这位 90 高龄却执著于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心血。

 先生也敍述了他为何花如此大的心血 来创办太湖大学堂的原因。

 正因为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

 先生在数十年前就曾经讲到 「今日的世界由于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如交通的便利建筑的富丽生活的舒适这在表面上来看2000 多年前孔子感叹当时的时代「礼崩乐坏」 想要用上古的文化传统恢复社会的秩序。现在南怀瑾怀有的也是相同的理想他想运用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研究与传播挽回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危机。先生说 「我们虽失望但不能绝望因为要靠我们这一代才能使一些思想长存使来者继起。为了挑起这承先启后的大梁我们一方面要复兴东西方固有文化精华互相取长补短作为今天的精神食粮一方面更应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会以期消弭迫在眉睫的人类文化大劫。

 」

 此 次 来 到 太 湖 大 学 堂 参 加 学 习 讨 论 的 团 队  被 称 为ELIAS  那 是EmergingLeadersforInnovationAcrossSectors 的缩写意为「跨国部门创新成长中的领导者」 。ELIAS 专案起始于安南对在联合国全球契约计画中开发学习共同体工作的要求其参与者要求在单位、组织和部门之外有丰富的人脉关系和同事网络掌握共同理解并处理复杂问题的先进技巧还要对推动本地和国际社会的真正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深刻的个人愿望。

 南怀瑾的讲座是 ELIAS「国际创新领导人进修」2006 项目的一个环节。先生之所以在太湖大学堂接待了 ELIAS正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些学员「对推动本地和国际社会的真正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深刻的个人愿望」 也就是先生口中的「存救世之心者」 。

 那天晚上 《第五项修炼》的作者、世界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带领著 ELIAS 这支来自12 个国家 25 人组成的团队 来到太湖大学堂 聆听先生为期四天的讲课。

 这 25 个人里面有的是联合国环境、资源、卫生等组织的负责人有的是 BP、联合利华、巴斯夫、日产等跨国公司的高级主管。他们来到太湖大学堂向先生请教「救世之方法」 。

 在大学堂的演讲厅先生对著这些存救世之心者郑重开讲

 「我看了各位的背景感觉到每位都有救世主的思想。以诸位的抱负关心致力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平问题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问题。但是综合起来研究这些问题不是三天五天或几个小时能够解决的。

 但是我以一个老年人的经验告诉大家 读了一辈子书我看到宇宙人类只有一个字变。

 」

 「宇宙万物随时随地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

 对于我们 思想情绪感觉 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没有不变的道理。至于宇宙万物的法则 ‘变’ 明天会「这个规律的法则可以找得到不是找不到法则。不过大原则是物理世界也好精神世界也好总而言之没有不变的事情。认知科学的基本也就在这里。

 」先生这样解释「变」的重要性。

 「而对于我们来讲我们要能够首先认识怎么 ‘变’ 。

 但如果知道了 ‘变’  跟著 ‘变’  那还差一点 没有智能了。

 认识 ‘变’ 同时领导‘变’ 这才是智能之学。

 」

 先生说人类的智能是要知道如何先行应变 「而先行应变的关键是要掌握两个重点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掌握了合适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掌握好「变」 。

 「譬如我们诸位担心世界的未来怎么走 人类的环境问题啦 能源问题啦 经济问题啦 战争问题啦 很多很多问题。但是自己忘了我们就在‘变’的当中。只不过你没有办法改变现有的‘变’罢了。

 」先生说。接下去他解释了中国儒释道三家对于应变的不同方法。

 儒家意识到时代的转变 以孔子、 孟子的教义来说 他们认为世界越变越不对了 越变越坏

 儒家的精神有四个字——「中流砥柱」 。但是时代的巨变好似黄河、长江那样大的洪流那个水势是挡不住的。但是儒家的精神硬要站在中间要把它砥住挡住洪水冲往下流。

 道家不是这样道家认为这样没有用你站在时代洪流的前面想挡住是不可能的。你越提防力量越是大会把你冲垮。所以道家是四个字「因势利导」 。因为时代的大洪流是这样走的你站在中间挡是挡不住的你只能计算它水流的速度计算流到什么地方变弱了再在那里轻轻引导方向才不会出事。

 先生比较赞同 ELIAS 学员采用「因势利导」的办法 「我看你们诸位都用这个方法吧。看你们担心这个担心那个都想领导时代所以也非常佩服你们。

 」

 至于佛家的办法就不同了 「来去皆空」 反正开始奔流以后不论如何变易万变最终都归于「空」 开始新的时空了。

 「所以我们了解了诸位的想法我主张先要认识‘变’的原则然后再找出出路来依个人的思想、 个人的修养再作出一个方针。

 」 在第一堂课的最后 先生总结说。

 一堂课两个小时接下去ELIAS 成员可用整整一天的时间就进行深入探讨。

 附人民大学与太湖大学堂签订合作协议书

  6 月 19 日纪宝成校长、冯俊副校长会见了南怀瑾先生的特别助理马宏达先生冯俊副校长代表学校与马宏达先生代表的东西精华农科苏州有限公司太湖大学堂签订了中国固有传统文化合作研究框架协议书。

 太湖大学堂是由南怀瑾先生主持创办的教育基地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在会谈中纪校长再次代表学校邀请南怀瑾先生到人民大学国学院做报告马宏达先生表示要尽力促成此事。

 陪同马宏达先生访问还有南怀瑾先生的学生、中国工商银行董事赵海英女士学校出席签字仪式的人员还有国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家洲、 发展规划处处长刘向东和学校办公室副主任胡娟。

推荐访问: 思想 南怀瑾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