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思想汇报 >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汇编12篇【完整版】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汇编12篇【完整版】

时间:2023-07-09 20:42:02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第1篇为了帮助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提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水平,进而提高数学专业素养,本书主编王永春于出版了专著《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该书一经出版,便受到广大小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汇编12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汇编12篇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1篇

为了帮助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提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水平,进而提高数学专业素养,本书主编王永春于出版了专著《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该书一经出版,便受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欢迎,参与学习活动的老师们把自己的写出来,在教学中去实践自己的学习收获,主编王永春把这些鲜活的学习体会和宝贵的教学经验案例结集出版,形成了本书,让更多的老师分享通俗而深刻的理论解读和接地气的实践经验。

本书作者王永春,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编辑室主任,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致力于课程、教材的研究,对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基于对提高教育质量、落实教育目标的强烈责任感,作者撰写了系列文章,就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专门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书。

本书是《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线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解读和教学案例的研究。因此本书的内容结构和目录与《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结构和目录是基本相对应的,其中第1章到第五章的目录与《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相对应,第六章教学案例部分,考虑到各年级案例分布不均,没有按照册数分节,把一、二年级分为第1节,三、四年级分为第二节,五年级分为第三节,六年级分为第四节。对学生来说,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概念与技能通常可以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而数学思想方法则需要通过教师长期的渗透和影响才能够形成。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后者一般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而数学思想方法需要通过在教学中长期地渗透和影响才能够形成。古语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希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能够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2篇

1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

8集合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就是运用集合的概念、逻辑语言、运算、图形等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非纯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小学采用直观手段,利用图形和实物渗透集合思想。在讲述公约数和公倍数时采用了交集的思想方法。

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10统计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图表是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求平均数应用题是体现出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

11极限思想方法

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极限方法的实质正是通过量变的无限过程达到质变。在讲“圆的面积和周长”时,“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分割思路,在观察有限分割的基础上想象它们的极限状态,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公式还能从曲与直的矛盾转化中萌发了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

12代换思想方法

它是方程解法的重要原理,解题时可将某个条件用别的条件进行代换。如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9把椅子,共用去504元,一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13可逆思想方法

它是逻辑思维中的基本思想,当顺向思维难于解答时,可以从条件或问题思维寻求解题思路的方法,有时可以借线段图逆推。

14化归思想方法

把有可能解决的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以便解决可较易解决的问题,以求得解决,这就是“化归”。而数学知识联系紧密,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扩展。让学生面对新知会用化归思想方法去思考问题,对独立获得新知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有很大帮助。化归的方向应该是化隐为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

15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

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如何把握数量关系,抓不变的量为突破口,往往问了就迎刃而解。如:科技书和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20%,后来又买来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占30%,又买来科技书多少本?

16数学模型思想方法

所谓数学模型思想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对象,从它特定的生活原型出发,充分运用观察、实验、操作、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所谓过程,得到简化和假设,它是把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模型的一种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或数学问题乃数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高数学素养所追求的目标。

17整体思想方法

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和分析从宏观和大处着手,整体把握化零为整,往往不失为一种更便捷更省时的方法。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3篇

之前一提到数学思想方法,总是感觉似乎知道一些,想过应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但是自身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不深透,另外又觉得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短时期难以见成效。所以,本人的教学现状中对数学思想渗透的深度远远不够。而读了《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这本书,王永春老师对数学各类思想方法的梳理和对新教材思想方法的解读,让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对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明确了教材使用和课堂环节中的渗透策略。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首先对数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概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的可行性与方法做了简介。其次,梳理了与抽象有关的数学思想:包括抽象思想、符号化思想、分类思想、集合思想、变中有不变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
与推理有关的数学思想:包括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几何变换思想、极限思想、代换思想;
与模型有关的数学思想包括:模型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优化思想、统计思想、随机思想;
其他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学美思想、分析法和综合法、反证法、假设法、穷举法、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应用。最后,对小学数学1-6年级共十二册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案例进行了解读。

经过研读我发现,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始终反映着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两方面,数学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乃至每一道题,都体现着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本人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搭配,就突出体现了分类思想、符号化思想。第一课时,我让学生体会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就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方法有序全面的解决问题。如在用数字0、1、3、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时,多数学生没有分类有序思考,而是比较杂乱地写了组成的两位数,只有少数学生有序地书写。当我让几个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交流比较后,发现,有学生漏写,有孩子写重复,其中一个孩子书写时分成三类:十位上是1的是10、13、15,十位上是3的有30、31、35,十位上是5的有50、51、53,保证有序全面地排列出来,肯定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再次放手让学生进行组数是,半数以上的学生能又对又快地进行分类有序排列了。第二课时搭配衣服,两件不同的上衣搭配三条不同的裤子,一次各选一件,有多少种搭法,学生已经有了分类的意识,如何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呢?这时我们需要将形象的东西进行符号化,可以将衣服用几何图表示,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绘图表示。也有孩子用数字来表示,然后进行连线搭配,这样保证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由此看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两条线应在课堂教学中并进,无形的数学思想将有形的数学知识贯穿始终,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

但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需要经历渗透、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常用数学方法和重要的数学思想引起重视,大胆实践,持之以恒,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才会日趋成熟,学生的数学学习才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4篇

其实,这本书搁置在书架上已经许久了,因为里面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所以读起来并不是那么趣味十足,之前读了几页,便没有再读下去。

之所以重读这本书,缘于这几天和学生一起收看《名师同步课堂》,在电视上做六年级数学直播课的是经验丰富的鲁向前老师,我发现他在讲课的时候,特别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这方面正是我所欠缺的。

鲁老师在讲解求体积的解决问题时,提到了把一个体积转化成另一个体积,正方体熔铸成圆柱体,小石子放入水中水面升高等等,体现了恒等变形的思想。

鲁老师特别提到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由圆柱体积的求法猜想并实验证明圆锥体积的求法,体现了类比的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经常说教方法比教知识重要,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需要系统的"了解数学思想方法。所以我便想到了书架上的这本书。说实话,读这本书是有些枯燥的,而且如果你不动脑子去思考书中的问题的话,那你可能仅仅读的就是字了。

在《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这本书的封皮上写着:

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后者一般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更应该是一个通过长期的渗透和影响才能够形成思想和方法的过程。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这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各类思想方法,下篇介绍各类思想方法在每一册教材中的体现,这本书可以当成我们的一本工具书,在我们备课的时候,方便我们查阅。比如,在总结十以内的加减法或者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中,都体现了函数思想,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必让学生明确知道什么是函数思想,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里面体现了函数思想,并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思想方法,让学生在以后面对类似的问题,能够联想到这种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仅仅花费两三天的时间,匆匆读完了这本书,书中的一些思想方法或者内容,有些地方还不是太懂,需要慢慢去领悟,但是我知道,在以后备课,做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这节课体现了哪些思想方法?我们应该向学生渗透哪些思想方法?为学生考虑的再长远一些。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5篇

为了帮助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提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水平,进而提高数学专业素养,本书主编王永春于出版了专著《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该书一经出版,便受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欢迎,参与学习活动的老师们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写出来,在教学中去实践自己的学习收获,主编王永春把这些鲜活的学习体会和宝贵的教学经验案例结集出版,形成了本书,让更多的老师分享通俗而深刻的理论解读和接地气的实践经验。

本书作者王永春,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编辑室主任,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致力于课程、教材的研究,对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基于对提高教育质量、落实教育目标的强烈责任感,作者撰写了系列文章,就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专门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书。

本书是《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一书的读后感,是一线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解读和教学案例的研究。因此本书的内容结构和目录与《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结构和目录是基本相对应的,其中第1章到第五章的"目录与《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相对应,第六章教学案例部分,考虑到各年级案例分布不均,没有按照册数分节,把一、二年级分为第1节,三、四年级分为第二节,五年级分为第三节,六年级分为第四节。对学生来说,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概念与技能通常可以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而数学思想方法则需要通过教师长期的渗透和影响才能够形成。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后者一般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而数学思想方法需要通过在教学中长期地渗透和影响才能够形成。古语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希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能够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6篇

今年寒假,本想在家好好地读一读书,丰富一下自己专业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但是受疫情的影响,心一直静不下来,专业性太强的书籍太让人烧脑了,但是一翻到王永春老师的《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一书时,特别引人入胜。

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阐述了与小学数学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并结合案例谈思想方法的教学。下篇介绍人教版各册教材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上篇中,通过王老师提供的一些案例,更加有利于读者(老师)了解和掌握思想方法;
在下篇中的教材案例解读分册编写更有利于教师使用。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我们平时所说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不是等同的概念。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理性认识。数学方法一般是指用数学解决问题时的方式和手段。而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提炼概括。

数学思想较高层次的基本思想有三个: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与抽象有关的数学思想主要有:抽象思想、符号化思想、分类思想、集合思想、变中有不变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
与推理有关的数学思想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几何变换思想、极限思想、代换思想;
与模型有关的数学思想有:模型思想、方程、函数思想、优化思想、统计思想、随机思想;
另外还介绍了其他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学美思想、分析法和综合法、反证法、假设法、穷举法、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应用等。

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它的抽象概括程度要高一些,而数学方法的操作性更强一些。人们实现数学思想要靠一定的数学方法;
而人们选择数学方法又要以一定的数学思想为依据。可以说虽然它们有区别但是又有密切联系。

以下以《三角形内角和》为案例,谈谈我读完这本书的收获: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理性思维形式。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模式,一般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结果,其实质是“发现-猜想”。而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本质是证明和计算。如:多边形内角和就是通过“先归纳后演绎“的推理过程。教学中先使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这是合情推理,接着通过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的过程进行演绎推理,并进一步要求学生推算十边形的内角和,以及内角和是1080度的图形是几边形,引导学生将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一般方法运用到特殊情境。所以在小学生学习新知时,大多先借助合情推理在不完全归纳中理解一般原理,然后在练习和实践中演绎。在教学中要针对例题的特点引导学生经历“先归纳后演绎”的过程,从而培养推理能力。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总之在以后教学中既要教数学思想,又要设法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努力的方向。而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书。它为我们做的分类,总结,以及列举的应用实例是一个全面而又具体的指导。仔细研读,慢慢尝试,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7篇

读王永春所著的《小学数学与思想方法》一书后,让我对数学学科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书中对数学思想的归类总结,让我明白了数学思想的基本划分。书中列举的课本中的实例,更是我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参考。23年的教学经历,也让我对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有了亲身的体会。

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主要讲述与小学数学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下篇是讲述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案例解读。全书的阅览,我更加觉得培养思维能力才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只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才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对有关极限的一些概念、教学要求和解题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极限思想是用无限逼近的方式来研究数量的变化趋势的思想,这里抓住了两个关键语句:一个是变化的量是无穷多个,另一个是无限变化的量趋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二者缺一不可。如自然数列是无限的,但是它趋向于无穷大,不趋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因而自然数列没有极限。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无限,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无限变化的量趋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极限以及在此基础上定义的导数、定积分是解决用函数表达的现实问题的有力工具。有限与无限是辨证思维的一种体现,要辨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不要用初等数学的“有限的”眼光看“无限的”问题,要用极限思想看无限,极限方法是一种处理无限变化的量的变化趋势的有力工具。换句话说,当我们面对无限的问题时,就不要再用有限的观点来思考,要进入无限的状态,数学上极限就是这么一个规则和逻辑,我们按照这个规则和逻辑去做就可以了。另外,对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理解和表示也体现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我们知道,在中学数学里一般用整数和分数来定义有理数,用无限不循环小数来定义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有理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整数和有限小数化成分数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那么,循环小数怎样化成分数呢?我们以前曾经介绍过用方程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我们再用极限的方法来解决。案例:把循环小数0.999…化成分数。分析:0.999…是一个循环小数,也就是说,它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多个。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接受的方法就是数形结合思想和极限思想的共同应用和渗透,通过构造一个直观地几何图形来描述极限思想。先看下面的数列0.9,0.09,0.009,…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这个数列用线段构造如下:把一条长度是1的线段,先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9份;
然后把剩下的1份再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9份……所有取走的线段的长度是0.9+0.09+0.009+…=0.999…如此无限的取下去,剩下的线段长度趋向于0,取走的长度趋向于1,根据极限思想,可得0.999…=1。对于教师而言,光有极限思想的渗透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如何用极限方法来解决。这是一个无穷比递缩数列的求和问题,根据公式可得0.9+0.09+0.009+…=0.9÷(1-0.1)=1所以0.999…=1。

总之,在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联系学过的理论知识,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我们的教学。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8篇

数学知识是思想方法的载体,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抽象概括,因而数学思想方法有一个特点,它并不像数学知识技能那样显而易见。我也是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小学数学课本里蕴含着这么多数学思想。我任教的是一年级,低年级学生受认知水平和数学知识的局限,教材比较注意利用操作直观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或初步了解数学思想。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说说平时是怎样渗透数学思想的,接下来说的都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

一、对立统一思想

书本17页《十几减5、4、3、2》做一做的题目是5+()=13,13—5=()。后面减法里算出的差就是前面一道算式的加数。充分体现了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分类思想

教学书本51页《摆一摆,想一想》时,用3个圆片在只有个位和十位的数位表上能摆出几个不同的数?可以有条理的思考,分为3种情况:位数上摆3个圆片的数是3,位上2个圆片的数是12,个位上1个圆片的数是21,个位上0个圆片是数是30。这样分类的摆出来的数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的。还可以这样分类:先在十位上摆3个圆片的数是30,十位上摆2个圆片的数是21,十位上摆1个圆片的数是12,十位上0个圆片的数是3。这样分类摆出来的数是按照从大到小排列的。通过分类讨论的方法,学生才能够更轻松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学生有的按材质进行分类,有的按人民币的单位进行分类。学生意识到人民币可以按单位来进行分类,单位最大的是元,最小的是分,才能更好地理解1元=10角,1元=10分,也为后面人民币的转换和计算奠定了基础。

三、演绎推理思想

书本41页的百数表,学生填完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表格中是0到99这100个数,每行的十位数相同、个位数从0到9,每列的个位数相同、十位数从1到9。学生发现了这些规律后就容易填写“做一做”的题目。后来在书本91页的练习中再次出现了百数表,并让学生填写空格里的数。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我再次引导学生去发现百数表的规律,发现每行的数依次加1,每列的数依次加10。这样学生填空格就更加容易,又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很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思想的渗透,应该是长期的,从小学一年级就要开始培养。为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充分地去挖掘教材中蕴含是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思维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9篇

本书作者王永春,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编辑室主任,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致力于课程、教材的研究,对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基于对提高教育质量、落实教育目标的强烈责任感,作者撰写了系列文章,就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专门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书。

本书是《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一书的读后感,是一线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解读和教学案例的研究。因此本书的内容结构和目录与《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结构和目录是基本相对应的,其中第1章到第五章的目录与《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相对应,第六章教学案例部分,考虑到各年级案例分布不均,没有按照册数分节,把一、二年级分为第1节,三、四年级分为第二节,五年级分为第三节,六年级分为第四节。对学生来说,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概念与技能通常可以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而数学思想方法则需要通过教师长期的渗透和影响才能够形成。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后者一般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而数学思想方法需要通过在教学中长期地渗透和影响才能够形成。古语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希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能够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10篇

小学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推理和模型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最高层面的思想方法,在实践中又派生出很多与具体内容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符号化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方程思想方法、函数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数学建模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优化的思想方法、假设的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

(一)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常使用。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时间、速度和路程 :S=vt ;反比例关系:xy=k );还有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加法交换律:
a + b =b + a ;乘法分配律 : a (b+c) = ab + ac )、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S = ah ;圆柱的体积:
V= sh );以及用符号表示图形(如三角形ABC 有符号表示角:∠1、∠2、∠3;两线段平行:AB∥CD ) ;还有其他的符号化思想方法的具体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使用符号的简洁性,逐步形成符号思想方法。

(二)、类比思想方法

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如果能够把新知识和新问题与已有的相类似的知识进行类比,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正迁移。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善于利用类比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数与代数中,与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相类比,可以导出到小数、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还有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相类比,可以导出比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并且可以推出它和分数一样能够进行化简和运算。问题解决中数量关系相近的问题的类比(如修一座桥,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的问题。通过类比的方法,修一条公路、生产一批零件的问题等,用同样方法可以解决);使用此方法最记忆犹新的就是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时,就类比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从而使得面积的推导更加轻松易懂,也让学生体会到类比方法的好处,从而形成类比思想方法。而这两种图形面积的推导方法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化归思想方法

化归思想方法就是转化的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如几何的等面积变换(例如:五年级上册学习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时,我们把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知识来进行探讨,就是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面积不变,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继而通过长方形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有在解方程中(例如:解方程的过程,利用一些等式的性质、积与因数的关系等,实际就是不断把方程转化为未知数前边的系数是1的过程(x=a) );公式的变形中也常用到转化的思想方法(例如: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就是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整数乘法和整数除法来进行解答)。

(四)、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就是以一定标准对某一对象进行分类。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在教学中,此思想方法经常用。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和偶数;若按约数的个数分为质数和合数。又例如我在教学《锐角和钝角》时,就采用了此方法,让学生给一堆凌乱的角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总结锐角和钝角的特征;还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通过让学生对实际物品进行分类,从而抽象出各种图形。

(五)、方程思想方法

方程思想方法的核心是将问题中未知量用数字以外的数学符号(常用x、y等字母)表示,根据数量关系之间的相等关系构建方程模型。方程思想方法体现了已知与未知数的对立统一。小学数学在学习方程之前的问题,都通过算术方法解决,在引入方程之后,小学数学中比较复杂的有关数量关系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方程解决,方程思想方法是小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思想方法。例如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等各种问题,还有用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等。

(六)、函数思想方法

设集合a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立关系f,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的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记作y=f(x)。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y叫做函数或因变量,与x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b叫做值域。这是函数定义的。函数思想方法体现了运动变化的、普遍性的观点。虽然在小学数学里没有学习函数的概念,但是有函数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函数最为接近的就是有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积随着另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表示为 渗透正比例函数关系)、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商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可表示为Y=XK,渗透正比例函数思想方法; 被除数不变, 商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可表示为K=YX, 渗透反比例函数思想方法)、还有六年级有关的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这块内容就是函数思想方法最好的体现。

(七)、集合思想方法

把指定的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简称集),其中每个事物叫做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集合思想方法就是运用集合的概念、逻辑语言、运算、图形等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非纯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例如在讲约数和倍数是渗透集合的思想方法,而且讲述公约数和公倍数时采用了交集的思想方法。还有关于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分类也应用了集合的思想方法。

(八)、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产生函数思想方法。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量是一一对应的;还有在一年级上《比多少》的教学中就已经使用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将物品一一对应起来,进而更容易比出多少。通过此方法的应用,学生逐步感受到,将比较的东西一一对应起来会便于比较,解决问题比较方便。

(九)、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不离形,形不离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如教学《植树问题》时,就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图”与“式”的结合继而找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除此之外,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如六年级上册探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的方法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

(十)、数学建模思想方法

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公式和理论都是由现实世界的原型抽象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例如:小学数学五年级的出租车计费的问题。出租车起步价是8元,2千米以后按照每千米元计算。小明去的地方离这里有6千米,需要多少出租车费?对待这个问题,学生难免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用乘6,忽略起步价;二是知道起步价之内公里数先减掉,最后忘记加上起步价。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最好用清晰的线段图示进行分析,让学生慢慢建立一个有关这类问题的一个模型,用起步价加上计价路程的费用,就是等于一共要付的出租车费用。当学生建立好这样的一个模型,对待类似有关问题,可以借助这类模型用同样的方法发散思维。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的一个课后题就是关于上网收费的问题就可以按照这个数学模型来解决。再说另外一个数学建模的例子,就是在六年级上册学习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时,通过学习分数除以整数的知识类比迁移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然后再结合整数除法,进行一个有关除法运算的一个知识建构,建立一个针对这几个类型都能使用的数学模型就是: A ÷ B = A × 1/B (B ≠ 0 ),也就是建立有关这类除法运算的万能公式模型。

(十一)、代换思想方法

代换思想方法是方程解法的重要原理,解题时可将某个条件用别的条件进行代换。例如小明买了一套衣服,上衣和裤子总共504元,上衣价格是裤子价格的3倍,上衣和裤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在解决问题中,用代换的思想方法,把上衣的价格用裤子的价格进行代换,这样把求两个未知量的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未知量的问题,这样就简单化了,问题迎刃而解了。

(十二)、优化思想方法

“优化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一个人数学综合素养的要素之一。优化思想方法就是在有限种或无限种可行方案(决策)中挑选最优的方案(决策)的思想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优化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处处可见渗透痕迹,如计算教学中的“算法优化”。例:教学中出现如下计算题:27+3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学生学到的方法有:

(1)笔算法:7+1=8,20+30=50,8+50=58;

(2)凑整法:27+3+28=(27+3)+28=30+28=58;

(3)分解法:27+1+30=(27+1)+30=28+30=58;

(4)口算法一:20+30=50,7+1=8,50+8=58;

(5) 口算法二:27+30=57,57+1=58或31+20=51,51+7=58。

这些算法,只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得到最优化的方法或基本的算法,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时,由于片面理解新课程理念倡导的“鼓励算法多样化”理念,认为只要学生喜欢的算法就应提倡,因而就忽视了算法最优化的过程。本题教学中,最优化的算法应该是口算法二,有些学生已经想到,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这是最基本、最优化的算法。实际上,在这五种算法中,口算法二的算法,他的解题过程思考的步骤最少,只有两步,口算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减少口算过程暗记次数,学生通过比较是很容易得出这一最优化的算法的,同时,这一最优化的算法对于接着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因而数学计算教学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必须以算法优化为基础,必须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算法,从而优化算法,使学生形成基本算法,为今后学习和提高计算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还有解决问题教学中的“策略优化”。例如:解决“鸡兔同笼”的策略有很多,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探索,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但各种方法之间也要突出重点,不能每种方法都泛泛而谈。在众多方法中,列表法、画图法都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基于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五年级,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体现一般方法——假设法和代数法的教学。由于代数法是四年级已接触学习过的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以假设法为重中之重来体现,用列表法和图示法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算理。这样无形之中,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多样化中有优化的特点。

(十三)、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最典型的应用就是《鸡兔同笼》问题了。学生学习完鸡兔同笼,无不对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使用的相当熟练。

例如有3个头,8只脚。

假设全是鸡

就有3_2=6只脚

但是还剩2支脚

兔比鸡多2只脚 就是有1个两只脚

所以有1只兔子2只鸡。

假设全是兔

就有34=12支脚

剩下4只

鸡比兔多2只脚 就是有2个两支脚

所以有2只鸡 一只兔子

(十四)、极限思想方法

极限是用以描述变量在一定的变化过程中的终极状态的概念。极限的思想方法为建立微积分学提供了严格的理论基础,极限的思想方法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方法武器。极限思想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纽带。在小学阶段渗透极限思想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在公式推倒过程中渗透极限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我们过了一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们来研究圆的面积公式。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生:可以把圆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怎么转化?

生:分一分。

演示把圆平均分成了2分,把两个半圆地拚起来,结果还是一个圆。

生:多分几份试一试。

演示把一个圆分割为完全相同的小扇形,并试图拚成正方形。从平均分成4个、8个、到16个……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课件继续演示把圆平均分成32个、64个……完全相同的小扇形。教师适时说“如果一直这样分下去,拼出的结果会怎样?

生:拼成的图形就真的变成了长方形,因为边越来越直了。

这个过程中从“分的份数越来越多”到“这样一直分下去”的过程就是“无限”的过程,“图形就真的变成了长方形”就是收敛的结果。学生经历了从无限到极限的过程,感悟了极限思想方法的具大价值。学生有了这个基础,到将来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时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办法,从而再一次加以利用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应用中学生的极限思想方法会潜移默化地形成。

以上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采用了“变曲为直”、“化圆为方”极限分割思路。在通过有限想象无限,根据图形分割拼合的变化趋势,想象它们的最终结果。既使学生掌握了计算公式,又萌发了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方法。

(十五)、统计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图表是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例如:求平均数应用题是体现出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统计一个班的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等这些参数,算出这些参数的平均数就是用统计的思想方法处理的。)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11篇

每次看书我都会发现自身的问题,这次也不例外。我会对比着去发现自己哪些地方还没有做到,然后再去发现我需要学习什么。

一.不足

1.尽管课堂上我会认真帮助同学们分析每一道题,一些时候会将习题变式,但只是就题做题。可是我却忽略了向同学们传授思想方法。也就是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教两年多来也算得上是一大败笔。

2.大多数授课都是将概念直接传授给学生,很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就像书上说的一样“只注重现成结论的传授,不讲究生动过程的展示,终究会走进死胡同”。现在细想会感觉到,让学生花费一节课去探索甚至比自己讲两节课效果都要好。

3.复习时,我还按着老式传统方法,出题做题讲题......反复循环。根本就没做到在思想方法上的总结提升。

二.改进之处

1.关于符号。在低年级的时候强调同学们的直观感受,高年级时涉及到的知识就不能单纯的通过特殊例子归纳总结让他们识记了。应该通过习题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归纳问题、总结问题。

2.通常在做卷子或者报纸时,最后都有一道能力提升题。其中有很多习题要求归纳总结、填空或者计算,而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拿住题就讲,却恰恰忘了问题的源头就是某些法则、公式或者定律。倘若我们能教给学生逆推出这样的的习题是用什么样的法则、公式或者定律而来的,那结果肯定事半功倍。

三.总结

看完前两章确实很惭愧,因为就自身而言都不能很好的将各种类型的思想方法掌握,更甭说将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了。既然发现了问题那么接下来的时间我一定好好改正,将还没有理解透彻的精髓反复研读,争取在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这方面能够有所提升。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12篇

(一)引导学生做到数形有机结合

        数形结合是将抽象与具体相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数与形的优势互补,将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凸显出来。如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节时,之前学生已对圆有了基本认识,因此,在教学如何计算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猜想圆的面积同什么要素有关。为了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教师还可要求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半径是3cm、4cm和5cm的圆。然后,再询问学生,这三个圆的大小不一样,那它们的面积大小是什么关系呢?是等于还是半径越小的面积越大,或是半径越大圆的面积越大?学生在思考了一下后大都认为半径为5cm的那个圆最大,半径是3cm的圆的面积最小。在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圆的面积同半径有关这样一个认识,之后教师就可据此引导学生如何求得圆的面积。综上所述,在引入圆的面积之前,我先让学生对圆同半径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取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头脑中抽象的东西通过图形展示出来并结合具体的数字印证出来的方法。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能够使问题直观化,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会转化,化难为易

转化的思想就是用联系、运动和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通过变换问题的形式,把未解决的或复杂的问题归结到已经能解决的或简单的问题中,从而获得对原问题的解决,因此转化的思想方法也叫划归的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转化的思想方法随处可见,特别是在解题时,我们可根据已知条件将问题转化,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将难化易。如在讲完《圆的周长》这一节后,课后习题中有一道题是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已知半径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我将这道题中的一个小题做了改编,让学生在已知正方形周长的情况下去求圆的周长。圆位于正方形内,二者是相切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正方形的周长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而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再套用周长C=d的公式就能求得圆的周长。这套题目要求学生能根据已知条件对问题进行转化,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已知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将新旧知识联系了起来,另一方面也扩散了思维,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及时做到归纳、总结

及时地归纳和总结既能够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又便于学生更好地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学中归纳的思想方法指通过对特殊示例、题材的观察和分析,摄取非本质的、次要的要素,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并概括普遍性的结论。在讲完《圆》这一节后,我会及时要求学生将跟圆有关的知识总结出来,并在总结的同时思考自己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哪里还没有真正掌握,哪里还存在欠缺。此外,我还要求学生将自己之前做过的练习题也做一个总结,甚至是再多做一遍。总结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做好知识的巩固与梳理工作,练习题的归纳则是让学生对于不同题目的不同解题思路和技巧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而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概括能力,这也是数学思想方法渗入到学生思维中的一个良好的表现与结果。

推荐访问: 汇编 小学数学 思想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汇编12篇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汇编12篇)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