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万科地产企业管理,万科房地产策划(合集)(完整文档)

2023年度万科地产企业管理,万科房地产策划(合集)(完整文档)

时间:2023-05-28 16:42: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万科地产企业管理,万科房地产策划(合集)(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万科地产企业管理,万科房地产策划(合集)(完整文档)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万科地产企业管理 万科房地产策划篇一

王石作为一名企业家,把自己整得像明星似的。

王石和万科在因此受益的同时,一个不留神,也会被群起而攻之,遭受到滚滚骂名。从万科霸业到个人登顶,从地产拐点论到赈灾赞助事件,王石似乎走得毫不畏惧,但也并不轻松。

说白了,这位带头大哥很倔。这正如他选择登顶,像海明威笔下的黑豹一样,孤独地表达他的征服欲。

全球经济仍是严冬,这不仅是重塑金融体系的时候,也是重塑房地产市场体系的时候。真正的改革者应该对身外的是非和背负的骂名不屑一顾,孤独的前行。

万科的两顶“红帽子”

“路轨旁抛扔着死猪,绿头苍蝇嗡嗡起舞;
空气中弥漫着牲畜粪便和腐尸的混合臭气。”这是1978年的4月,王石第一次来深圳。后来他在《道路与梦想》一书中,写下了上述在笋岗北站消毒库工程现场的真实观感。王石当时的职务是广州铁路局工程五段给排水技术员,当时的他一门心思盼望深圳的工程做完后可以“逃”回广州。

5年后,已经通过招聘进入广东省外经委,并做了3年招商引资工作的王石决定杀到深圳。在深圳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公司——深圳市特区经济发展公司(下称特发)谋求发展。

王石和特发公司掌舵人孙凯峰对话的结果是,他作为广东省外经委派出人员,同特发合作做生意,特发提供营业许可、银行账号,但不提供资金(广东省外经委也不提供资金),赢利部分省外经委和特发五五分成。

就这样,在拥有进出口批文特权和资金空手道功夫的双重魔力下,王石从倒卖玉米开始,转战仪器设备等所有能赚钱的行业,直到造就了后来的万科。

王石语录:“没有红帽子,发展就没那么快;
没有红帽子,发展大了更麻烦。这是我的两点结论。”

《21世纪》:说到国企改革,不能不谈到红帽子,上世纪**十年代的深圳企业,几乎都有一顶红帽子,万科也不例外,你当时的考虑是什么?

王石:改革开放之初,对民营经济,对市场经济是逐步依次展开的,先建立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再扩展到沿海城市,进而铺展到全国。

当时的民营经济发展十分艰难,大多数企业是挂靠在国有或集体企业下面的,这就相当于有了一道红色的保护伞:虽然目前企业经营方式是市场经济的,但从理论上来讲还是国营为主,这就是红帽子的由来。

万科创业时隶属特发公司这家深圳当时最大的国营企业,特发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不同,也是计划外的,但它的执照是国有。即使当时政府投的资金很少,可能就几万元,就像现在的种子基金、风险基金一样,但是是非常关键和有价值的。我相信,包括万科在内,深圳当年有一批公司都是这样挂靠的。(后来特发因摊子铺的太大、经营不善等原因出现了问题,直至2005年才最终完成债转股,由国有独资转为产权多元化)

《21世纪》:但万科当时毕竟还算是特发的子公司,你本人也是特发贸易部贸易一科的业务员。万科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84年成立的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7年更名为深圳现代科仪中心,1988年更名为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在1986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出台前后,甚至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万科的产权还是比较含糊的,为此,后来的“脱帽”也大费了一番周折。

王石:在看到了政府的《暂行规定》影印件之后,我和公司决策层很快统一了思想,要把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进行股改。当时的股改确实有难度:1986年文件就出台了,但是万科到了1988年才完成股份制改造,还是国内第一批股份制公司。其中的困难在于产权界定。当时政府并没有投钱给万科,都是创始人投的,因为是国营牌子,产权就含糊。产权含糊时你是当家人,现在改制了,国家和个人的比例分配就很难平衡,你拿多了国家不干,拿少了自己不愿意。戴上红帽子之后要摘掉就不容易了。股份制改造之初,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的含糊产权关系。

但是无论如何总要界定出万科是谁的。当时我并不在乎我能占多少,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它,而是希望产权明晰了,能按市场经济方式来运作。后来,主管体制改革的副市长朱悦宁约我谈话,他说国家六你(指职工股)四怎么样?我最初有过五五分的打算,但再争执于事无补,就转变了过来。虽然后来还有波折,但产权比例问题就这样谈定了。

(王石这里所说的“后来还有波折”,是指和朱悦宁副市长谈妥的事情,第二天遭到了特发公司领导层的强烈反对,要求市政府办公厅撤回批准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文件,理由是政府越权干涉企业管理。万科接下来只能走迂回路线,先是做市委、市政府秘书班子工作,制造股改舆论先机,接着争取到了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的支持,时任深圳市委副书记秦文俊也跑来与特发领导层沟通。1988年11月21日,深圳市政府批准股份制改造方案,人行深圳分行批准发行万科股票,公司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特发公司则从上级主管公司变为持股30%的第一大股东。)

《21世纪》:可问题最终解决还是到了2000年,特发把股权卖给华润之后?

王石:我觉得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1988年的股份改造,你是你,我是我。国家占60%,职工占40%。最后特发把股权卖掉,是因为自身经营不善,贷款无法偿还,就拿持有的万科股份做有效资产质押。如果特发不卖你也没办法,它那时候情况不好,它如果经营好也不会卖;
但反过来说,如果它能一直经营得很好,也一定是采用了市场化方式。

《21世纪》:但至少从1988年到1993年万科b股上市,甚至上市之后一段时期,特发作为第一大股东,对公司还是有着非常强的影响力?

王石:事后来看是这样,但股权问题已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万科涉及的股权结构是一种内部人治理,它本身的设计是多次控股、扩股,第一大股东(那怕是现在的华润)真要再增资、再控股万科也不是做不到。但是万科的品牌、团队比较强势,比较严谨,经营绩效也好。作为上市公司,它不是大股东说了算,它更多的是靠优秀的管理层,这样的设计参照了香港大公司的架构。

一个企业成功之后,很关键是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培养现代经营团队,这个是比控股更重要的。实际上大的上市公司到最后谁也没法控制它,比如说汇丰银行,谁是大股东?最大股东持股只有2%。当然这种设计会让第一大股东有点难受,我们在改革中不能强悍地去维护一些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东西,我们和华润合作得很愉快,华润持股不是2%,是15%,是有发言权的。

《21世纪》:之所以提出红帽子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特别关注两类国企个案。一个是在香港的央企,它跟内地的国企有太多的不同;
另外一个是学术界提出的南派国企概念。北方的传统国企到了1998年才开始真正改革,而这一批市场化的南派国企,它不是从某一个点上突然进行改革,实际上一直在变化,包括深圳的特发、赛格这一系列的大型国企。但是这些市场化发展起来的国企,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市场化进一步成熟之后反倒凋落了。在这个过程中,万科既跟南派国企有衣钵关系,后来又跟香港的央企华润集团有关系,你个人前后打交道时应该对国企改革有一些自己的领悟。

王石:中国是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中,纵然是深圳特区,你会发现它真正的主旋律,都是百分之百戴着红帽子的公司,像招行、中兴、华侨城,各个行业都是这样的。真正发展起来的还是这种戴红帽子的公司,这就是中国改革的特点。像平安保险、招商银行(12.16,-0.11,-0.90%,吧)这样的金融企业,民营根本不可能,你刚开始一定要戴着红帽子。北方也一样,像海尔、联想,只要有响当当字号的都是这样。

第二种情况,在体制改革创新方面,你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创新方面联想很成功,tcl也很成功,市场变化到现在,加之企业到一定规模后,不大适应市场,被迫转型。无论是南是北,你会发现这批品牌,尤其在深圳企业群,后来发展可能不好了,但其市场形态,已经跟所有制没有关系了。

《21世纪》:其实万科和平安有点相似,但是和华侨城、中兴通讯还是有一些非常根本性的区别。

王石:万科和平安还是不大一样,平安、招行、中集属于招商系,招商局从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到建立蛇口实验区,都是国家级试验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这都是特许经营,没有那样的背景(指红帽子),连执照都拿不到。

万科首先是国营牌照,深圳成规模的企业,当初有这块牌子和没有这块牌子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我们首先要承认其中的差异性。同样,虽然后来我们的产权是弄清楚了,但是红帽子还是很重要的。1998年特发同意把它的股权卖掉,同时让我们来选择买家,结果我们选的不是私企、不是外企,而是香港的一家央企。为什么?我们还是看重这个背景,当时是我们主动向华润伸橄榄枝的,我们只是换了一家国企大股东而已。

《21世纪》:你这句话似乎在想把万科往蛇口系上靠,蛇口系企业的特点很符合万科:头戴红帽子,同时也是市场化运作的。

王石:它的意思不一样。招商局是交通部管,在交通方面享有特权;
招商局是中国官方引进外资(港资算外资)对外开放的前沿,从李鸿章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华侨城是侨办,他们对外联络的是华侨和华侨子弟,投资华侨城的中国旅行社在香港也是有实力的特许经营机构,他们是另外一条系统。为什么侨办成功,招商局成功了?因为它有国资背景。

反过来,同样是有红帽子,但是像万科、金地地产的情况就是不一样的,它们是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特权的。但即使是不一样的红帽子,也非常重要。我们为什么选华润,华润的背景和招商局、华侨城差不多,因为华润是外经贸部的。我们挂靠在那儿,虽然没有享受他们的特权,但是有没有红帽子还是不一样的:第一、没有红帽子你的发展就没那么快;
第二、没有红帽子你发展大了之后就更麻烦。这是我的两个结论。

王石再澄清君万之争

对于发生在1994年的君万(君安证券和万科)之争,王石称万科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但不是资本市场的玩家。

《21世纪》:万科作为上市公司对应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这十八年,你个人觉得有哪几个阶段?万科在这几个阶段里有没有主动的角色认知?

王石:我倒没有去想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因为万科是股份化改造之后第一批上市的公司,我们对早期资本市场有认识,然后也看到了股市后来的起起落落,再到股权分置改革——原来不能流通的法人股可以流通了,直到现在。

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万科是比较幸运的:该筹的钱都筹集到了。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很多不好的风气,大家比较浮躁。但是万科从1988年股份化改造到1990年上市到现在,一直算是资本市场的宠儿。《21世纪》:我们感觉1998年以前万科还没有告别多元化,包括1994年的君万之争等一系列事件,都在表明万科那时候心还没定,万科是否曾想在当时粗放的资本主义市场里扮演一个玩家的角色?

王石:玩家哪能规范化呢?万科从里没想过要做玩家。从规范化的角度来讲,1993年发b股时我们是多元化,发了b股之后,再怎么样往下走,我们描述得非常清楚,那就是专业化。万科管理层对此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形成的书面结论。

君安证券是万科b(5.940,0.15,2.59%,吧)股的主承销商,对我们很了解,对万科管理层的自我判断,也是认可的。但君安1994年却建议万科应该怎么走,把万科管理层已经确认的方针,说成是君安建议我们要这样做的,这本身是很滑稽的。一年前的主承销商,一年之后它就建议万科改组,这个本身从职业道德上是不可取的。

只不过君安没有成功,它做了狙击手,而万科是反狙击。你现在说万科是个玩家,万科没有,不是万科现在好了,就对过去的事不承认了。

(据《道路与梦想》记载,1994年3月30日15时,君安证券总经理张国庆主导发表了《告万科全体股东书》。这份近万字的改革倡议书,对万科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并认为万科应全力发展和充实房地产业务,同时提出重组万科董事会。随后数日,双方展开了对万科当时的4家股东(深圳新一代企业、海南证券公司、香港俊山投资、创益投资,合占万科总股份的10.73%)与君安结盟和拆散结盟的争夺。王石认为君安的动机非常明显:通过告股东万言书,争取万科股东的支持,达到改组万科董事会,从而操纵股票走势的目的。君安因承销万科b股有1000万股仍压在手,按当时市场价亏损3000万元。王石先争取到股票连续4天停盘,后拆散了结盟。“3·30事件”在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张资平的调停下告结。从万科日后的发展轨迹看,王石和万科显然一分为二地对待了这份来自资本市场的改革倡议书,并令万科步入新的发展历程)

《21世纪》:当时确实存在一个乱象,企业的高层、企业的管理不规范。

王石:没有,从来没有,你说万科不规范,哪里不规范?你说万科是玩家,万科从来不是玩家,万科就是从多元化到专业化的一个过程,这是应该承认的。君安把万科管理层对自身的认识,反说成给是你的建议,这个是很不地道的。但是最后我们没有吭声,没有吭声有两个原因,一是君安发展非常快,在资本市场上起的作用非常大,我们不敢得罪,之后这事就不了了之,我们也不再说什么;
第二是君安后来操纵股票,玩收购概念,出事后被并到国泰证券了,我们更不好说什么。但现在要私下里说万科当时是玩家,我坚决不认同。

《21世纪》:其实,当时和现在大家对规范化的认识是不同的,万科的规范化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是否可以说万科是从1993年发行b股时才开始逐步规范的?

王石:不是1993年,我们从1988年就开始了。应该说1988年之前你也不知道什么是规范,改革开放就是闯,就是来赚钱,你做的一切都是不规范的。当然我们从来不行贿,那是非常明确的。

到了1988年股份化改造时,香港新鸿基证券派代表邱小菲女士来万科作指导,建议按香港的上市公司标准做。我们先是在财报上和在公司制度上照抄了香港的上市公司标准——要筹集资金,必须这样做。但资金筹到了,是到此为止,还是真的按照香港的规则做?那时候在万科内部就引发了大讨论

当时我说我们对未来要做出判断,中国未来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是要规范的还是不规范的?市场将来规范了,我们现在不规范,就会养成坏毛病,再改就难了,甚至可能死掉。我们现在规范了如果不死掉,将来肯定会很好。这是1988年我进行股份化改造时的全部意见。

虽然当时大部分人不同意,因为我是创始人,说话有绝对的权威,我说就这样定了。万科是否规范化管理,1988年是一个分水岭,至于说选择行业上的专业化是从1993年才确定的。1993年之前,政策一年一个变化,万科每年都有新的业务,每年都赚点钱,但只能跟着政策走,后来发现操作非常困难,所以到1993年决定把主业确定为房地产,之后就一直做到现在。

《21世纪》:深圳对香港的资本市场有一个学习借鉴的过程。但是像万科这样的起初就按香港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完善治理结构的企业并不多,深圳大多数企业还是跟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节奏翻江倒海,到现在为止,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很完善的企业也不多,或者说规范起来还要若干年。

王石:也不能这样说,中国资本市场也是不断改善,尤其到了2000年之后规范了很多,我们也是在这个资本市场上长大的。

当然资本市场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涉及规不规范问题,而是资源倾斜的问题,资本市场本身资源配置不合理:既然我们承认民营企业非常有活力,就应该更多地去培养、去鼓励,在资本市场的占比就应该更高。但是你看现在的资本市场,大型国营企业优先排队上市,而且一上市就大得不得了。当然在一个健康的市场上大型企业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效益不是很好的大型国营企业也让它上市的话,不一定就合适。

《21世纪》:今年房地产行业形势非常被动,不过在融资这么困难的环境下,管理层居然还能批准万科再融资,是对万科规范化的回报?还是万科高端博弈的结果?

王石:这当然是规范化的回报。去年股市最好的时候我们融了100亿,今年股市不好,企业发展需要钱的时候,我们又非常成功的发了企业债,这些都是对规范的公司,持续影响好的公司的一个报酬。

住房保障破题:谁来出钱

王石的父亲是军人,母亲是锡伯族人(历史上是游牧民族)。因此王石说他的身上也延续了这种野性的精神和对生命行走的强烈渴求。而这直接贯穿着王石后来的登上珠峰之举。站在整个人生的视野上,管理企业与极限登山不无关系:同样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然而,王石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登山极限运动者,也同样不是一个简单的地产商人。从万科的两顶“红帽子”到君万之争,从率先降价到对话朱镕基,王石更多地熟练了对政经的博弈,对行业走势、宏调走势的游刃有余的把握,甚至是对社会舆论娴熟的驾驭之术。

王石是狡猾的。数十年的摸爬滚打,恩怨交织,早已让他参成了野狐禅,锻就了地产江湖上的一把老妖刀。

王石语录:“在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上,谁来出钱要明确,不明确拿什么盖?”

《21世纪》:君万之争之后,万科也在逐步做大,对政策的把握也逐步娴熟。以1998年为分界线,1998年之后是住宅市场化的过程,但之前万科已经完成了住宅公司的市场定位。朱镕基总理当时来深圳调研,你也面陈了看法,并成为朱镕基的房地产顾问。你当时对中国住宅住房政策的判断到底是怎么样的?

王石:应该是这样的,万科1993年就已经确定做房地产,到1997年、1998年就非常明确做住宅了。万科从多元化到专业化发展房地产,实际上是在做减法,那是很痛苦的。我们怎么都没想到,1998年我们会成为中国地产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把它当成目标,更没想到的是中国的住宅市场来的这么快。要知道,1993年到1997年是房地产业很困难的五年。没想到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人民币贬值压力很大,出口受到重大影响,这就要刺激内需,当时经济学家说钢铁不行了,汽车也不行了,唯一能刺激消费的就是房地产。中央开始推动房地产市场,这是没有想到的。我当时绝对没有想到之后发展会那么乐观,尽管我对房地产长远看好。

《21世纪》:根据你后来的侧面了解,你当时的建议对朱镕基总理有多大触动?

王石:当时除了我跟总理谈的观点,北京的经济学家也有几派观点,但是朱总理说把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点,经济学家也大都遵循经济增长点的提法,而我从实际情况出发跟总理说房地产业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点:当时的房地产业问题很多,比如产业整体规模小、投资有限制、金融信贷歧视、没有领军的规模企业等,我只不过是在总理面前说了实话,反而总理印象很深刻。

让我当顾问不是因为我顺着总理的说法,而恰好是我唱反调。说到触动,可能有一些,但影响政策多大就很难说,深圳那次座谈会之后我再也没见过他。

再后来确实有应邀去北京,原因是朱镕基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谈到中国房改、中国住宅市场健康发展时两次提到了我,告诉参会部门到深圳找一个叫王石的人。后来发改委、国务院住房改革办、建设部、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四个部门都来找我,这些部门轮番邀请我或者派人到深圳约我谈,活跃了两个月,后来就没介入了。

(1997年11月,朱镕基总理来深圳调研,深圳市领导圈定王石讲万科的科学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王石却以万科为例,大谈分税制对企业的影响。分税制是朱镕基自1993年起就力推的一项改革。随后,就房地产能否成为刺激内需的支柱产业,王石陈述了4点顾虑,反而刺激了朱镕基的改革雄心。是次座谈会上,朱镕基公开声称要聘请王石为房地产顾问。)

《21世纪》:回头来看中国的住房政策变化过程:改革早期,仍是福利房时代,还没有把房地产作为中国改革或社会转型的重要一环;
后来南方开始了土地有偿转让,渐渐形成由市场来提供住房的机制,直到1998年国家确定了商品房改革的大方向,这个过程是渐进的。但到了2004年、2005年,大家又开始认为完全由市场提供住房是有问题的,政府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我们走了十几年的时间。

王石:我觉得我看的比较清楚,因为在1998年进行住房制度改革的时候,实际上原来中央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住房部主管建造福利房,原来的建设部的职能是为建设公司系统建立规范、建立国家标准,真正负责福利房的是各个“条条块块”:“条条”就是各个部委自己来解决;
“块块”是在地方由地方政府解决。中央财政并没有专门的支出用于建房,但确实是国家包起来。

到了1998年住房商品化,国家不再包了,但依然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会有一部分人不可能住得起商品房,必须有微利房、廉租屋,这还要靠国家来支持。但当时住房保障还没提到议程,谁来负责没有明确。

这个问题在2005年前后变得突出了。1998年商品化之后城市迅速扩容,迅速扩容无非是两种,一是存量的扩容,一是外围的扩容,存量的扩容就是把原来建得很差的房子拆了。拆了别人的房子需要给予补偿,补偿靠什么呢?靠发展商买地当中的地价来承担,拆迁补偿非常大,无论是实物补偿还是现金补偿都非常大。

到了2004年、2005年,该拆的都拆了,代价太大的也拆不动了,这时候还有新的需要廉租屋的人,矛盾就出来了。当然大家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就大骂发展商太黑心了,其实这不是由发展商来解决的。差不多到了2006年,最明显的是到2007年,就已经明确了这是政府的行为,应该由政府来解决。

《21世纪》:这几年的讨论大家还是没有弄清楚很多事情:比如需要政府来提供基本居住条件的人可以分好几类:一类是公务员和公营事业体系,包括事业单位、国企的员工;
第二类是你以前说过的刚入职的年轻人,至少40岁之前购买市场化住房的条件是不具备的;
第三类是低保和低保边缘的群体。这三类人可能都需要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但到现在为止政府保障住房体系还没有把这三个群体理清。我们来看深圳,政府确保公务员和公营事业体系是第一类的;
第二类的是户籍低保人群,根本不考虑非户籍的。对于第三类,政府还没有想到刚入职的年轻人这个群体,这个群体现在由农民房、城中村为他们提供保障。

深圳可能是个典型,全国大概都是这样一个排序,大家在批评政府或发展商的时候都没有把这三个群体理清。

王石:你说的这个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第一是谁出钱的问题,上一次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时候,因为当时还没有房改,就不存在明确房改之后低收入人群的住房由谁来解决的问题。房改之后这个问题就显得重要了,中央和地方的责任需要分清楚。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比较少的。

第二、刚才你说到的微利房、福利房,只有户籍人口才有,这就牵扯到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现在城市有两种人:一种是有城市户口的;
一种是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这就带来更深层次的问题。农民工住房问题比城市原住民要更严重一些。现在中央在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

谁是农村土地流转获利者?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新政策,会更加刺激从城乡接合部起家的万科原有的基础,及其已经开展的住宅产业化运动。

《21世纪》:我们切入土地这个问题,联系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到土地制度改革的问题,实际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跟土地制度改革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最初深圳所谓的土地拍卖、使用权和产权分离根本不可能有后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土地制度改革从城市到农村这样一个过程,会对中国的房地产业有怎样的影响?

王石:从城市房地产市场来看,对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有人担心土地的价格会因此大幅下降,将来会影响房价,这个担心多余,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为什么这么说?咱们来看看它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农业本身来讲,我觉得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解决责任承包制的问题,让农民坚定信心,过去土地承包是五年,十年,最多十五年,新政策出来后农民可以安心的长期承包;
第二个解决的是流转问题,因为分田到户,中国人多地少,每个人分到很少,效率是很低的,你如果只是承包了但没有流转的合法性,将来不可能有利于大的整改,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是土地的有效利用,应该让农民更有恒心,土地流转了才能有效率,才形成规模农业。

21世纪网

对城市来讲,可以用于建设的土地可能会增加。但是这也是跟着城市扩张节奏来进行的,短期之内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转换,这是一个长期的、遵循它自己发展秩序的事情。对于房地产商来说,也不会影响它的经营。还是通过拍卖来拿地,只不过付钱的对象有变化:从长期来看,如果宅基地可以进行流转,最大的影响还是农民可以得到土地收益的大头,和以前不一样。至于说农民卖地和进城的关系,那个不是问题,本来城市化过程就不是靠卖地实现的,而是因为城市有这个能力吸引农民进城。

《21世纪》:以前很粗暴的就把土地给城市化了,尤其是城乡结合之后,直接征过来就变成了城市住宅或商业楼宇了,但现在再去跟农民谈判,购他的地的话,这个成本相对是不是太高了?

王石:不会,从整个市场的交易来讲不会的,但是有个别人我就是不卖,你出多少价钱我都不卖,那也是有的。从市场规律来分析这毕竟是少数的,就是从概率上讲不会的。

《21世纪》:为什么我会想这个问题,因为有人说万科是专门做城乡结合部的住宅供应商,我觉得这个新的方向影响最大的是城乡接合部的土地价格。

王石:现在在程序上土地交易还是要政府来主导,拍卖挂牌,我们还是走这个程序。万科不是做土地生意的,是做住宅的,我们会关注这个问题,但是这问题不会影响我们的经营。再一个,万科是靠城乡接合部开发起来的,但现在也不完全只局限于城乡接合部,万科绝对不仅仅是一个郊区开发商。

“政策帮助市场软着陆”

王石说他现在最关注的就是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不会考虑去并购同行,不出政策不会考虑,出政策春节之前也不会去考虑。

《21世纪》:除了土地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金融。第一这轮金融危机会不会导致中国的金融改革方向的调整,从而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第二也许会有另外一个影响,比如说,在金融业改革和创新不够发达的时候,银行把房地产行业的贷款算作优良资产,也许改革之后,贷款的方向也更多了,房地产业融资会受到削弱。

王石: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是“两房”出了大事,但是中美的情况不一样。

首先美国的问题是出在房地产消费上,这跟中国的情况不一样。

第二,次贷是转化成金融衍生品卖出去的,是在透支未来的整个大背景下产生的。这和中国的房地产金融不一样。

我们回顾了房地产1998年以来的全国开放的情况,几乎每年都有关于风险防范的文件,比如防范金融风险,应对亚洲金融风暴,政府总是担心房地产出问题。尤其是从2004年到2007年,政府一直出台政策,比如提高按揭成数、提高贷款利率,绝不允许发展商贷款买地等等一系列的限制政策。

我们并没有受到美国金融创新方面的引导,中国的情况恰恰和美国相反,尤其是去年的宏观调控,你买第二套房,就提高按揭、提高利率等等。这些政策都是合理的,和美国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想这是美国的问题,反而这样的类比引导会导致一些错误的看法。

但是也不能说中国就没有问题,尤其是2006年、2007年的通货膨胀问题,这两年政府出台了这么多政策居然还在涨,显然是投机心理在作祟。所以去年的宏观调控我觉得是非常对的,反过来讲如果没有去年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在次贷危机、金融风暴和中国的汇率调整造成的出口困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更加困难,房地产也会更惨。

《21世纪》:你的意思是承认金融改革方向会调整?

王石:我的意思是房地产市场需要一个调整,理顺收入增长、经济增长的关系。现在的政策在帮助这个调整能够比较缓和的实现。

我当时(去年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时候)感到这种市场,这种价格是绝对不对,持续不了,但是它到什么时候停、到何时下跌你是不清楚的,这是很可怕的。

为什么去年8月份宏观调控出台后万科马上进行调整,因为我们明白了不可能再涨下去了,明白了今年会怎样。

我们从去年调整之后用了一个词叫不确定性,你不确定你宁可保守点,实际上我们只能这样,反而真的让我很难受的时候,就是价格统统往上涨,那是很恐怖的,因为价格涨,地价也涨,万科要发展规模,你也得高价去拿地。万科去年高价拿了两块地,去年12月我接受采访时就声明:第一、我要检讨;
第二、绝不拿地王。

《21世纪》:我想听听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比如说,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这一轮的冲击,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万科未来几年的市场决策。

王石:我们是搞微观的,我们的微观和宏观的判断角度是不一样的。刚才我用了一个词叫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你硬要分析怎么样怎么样,那反而是风险最大的。但不确定性并不等于说就不能进行决策,不确定性意味着你可以把不利的因素考虑多一些,甚至把严重性考虑的更严重一些。

国庆节之后,宏观调控政策也有了很明显的一些转变,开始实施减息、减税刺激消费,鼓励房地产发展,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显然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继续往下走会起到缓冲作用。什么时候这个调整结束呢?显然还需要有一个观察阶段,政策的市场消化也需要时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知道。

《21世纪》:坊间盛传,假如没有10月份宏观经济政策的逆转,从而给地产业松绑的话,其实对万科来说就有一个机会来并购同行,现在会不会已经失去这个机会了?

王石:应该没到那种程度。本来很多人乐观认为,美国的问题不会波及我们,但是后来大家慢慢发现,珠三角一些七八千人的大厂都破产了,市场的信心就受到了打击。对于一个有规模的企业来说,流动资金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根本不是怎么扩大地盘的问题。

去年12月份,万科持有的现金是170亿。到今年9月底万科持有的现金是199亿。我现在关注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问题。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至于你什么时候把同行吃了,不出政策不会考虑,出政策春节之前也不会去考虑。

现在确实有很多公司找到万科,希望万科去收购,但是万科根本不可能去收购这么多公司。现在考验房地产商的就是资金的流动性问题,手中有资金才是至关重要的。

《21世纪》:以万科现在的规模,手上的现金190多亿,你是否认为万科现在是安全的,或者你认为万科要手上有多少现金才到一个安全线?有人估算万科这190多亿的现金里,真正可流动的或者可用的现金并不多。

王石:我们现在是很安全的。我们的现金是199亿,我们的净资产负债率是34.8%,我就报这两个数就行。

万科地产企业管理 万科房地产策划篇二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万科很早就开始了规划设计管理的探索。1994年11月,万科设立了一个与设计单位密切沟通的平台---万创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开始从规划设计方面提炼更高的产品竞争力。1998年,万科组建了设计工程部,下属的建筑研究中心也成立了。这时万科的注意力,开始集中于消费者的细节需求以及住宅产品本身。随着万科的进一步专业化,2001年设计工程部被分成了规划设计部和工程管理部。规划设计进一步独立出来,成为集团的专业系统。规划设计部的独立对于万科最大的变化,是促使这个部门出现了许多对于建筑师而言陌生的专业:相继成立了六个中心,这六个中心都非常地产化,不是设计院能够替代的。一个叫项目管理中心,即项目全过程的跟踪。一个是新产品研发中心,解决地产与客户、专业建筑师楼的关系,其重点不在设计,而是针对客户需求重构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体系。第三个是技术研究中心,即新材料、新技术、节能等在住宅中的应用。第四个部门是标准化中心,目的在于为住宅建立一个可以不断提升的标准和底限。第五个是产业化中心。第六个是理论及推广中心,如通过对万科所开发的住区去研究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2001年,万科开始启动“合金计划”,提出“要做没有质量问题的房子”的目标。2002年3月起,《项目设计流程》、《项目设计成果标准》等一系列设计规范文件陆续出台,为建造优质住宅产品打下了基础。目前,涵盖住宅的合理功能、性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万科住宅标准》已出台,与《室外工程、环境工程标准化设计体系》、《规划设计、配套系统、物业管理的标准化设计体系》一起,构成万科设计标准化体系。在制定产品标准化操作范本的同时,万科还针对全国性房地产开发所存在的地域差别性,提倡“与环境共生”,根据楼盘所处的城市、环境、市场细分,在户型设计、建材使用、采暖技术、社区配套等细节上加以变化。

(三)绿城房产的规划设计管理

绿城房产是浙江省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也是长三角地区一直排名前十强的房地产企业。在规划设计管理方面虽然略逊于中海和万科,但也有其非常鲜明的特点。绿城成立了规划设计部,主要发挥技术整合功能,整合集团内外部资源提高产品品质。规划设计部在工作中要扮演一个评审、判定的角色,项目公司则进行深入和拓展,承担设计管理的主要角色。

绿城定期在项目公司之间开展学术经验交流活动,总结交流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绿城成立了规划、建筑、景观、户型、精装修五个专家小组,颁布实施了《绿城集团设计管理工作规程》,确保产品品质在规划设计上的领先和优秀。近两年,绿城逐渐加强了在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一些有条件的项目公司进行相关专题的研究工作,例如以桃花源公司规划设计部为主体,进行别墅相关课题的专项研究,以中山公司精装修管理部为主体,进行精装修相关专题的研究工作等。

绿城规划设计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建立了项目设计管理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绿城目前已明确了25个项目公司和2个工程项目部的共计27个项目设计管理负责人,大多数都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系统骨干。通过设计管理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项目公司相关专业人员的横向沟通和交流,使设计管理经验得到共享。通过这一制度,明确集团公司和项目公司的接口关系,加强垂直对接管理。今后这支队伍要逐渐向专业对口方向完善和发展。

三、房地产企业规划设计管理的流程

(一)并联化设计

规划设计过程不是一个单向的设计工作的推进,而是一个“齐头并进”的设计,是一个立体化的、完整的设计概念。在这个阶段中,开发商要适时的、尽可能提前的将各种设计内容整合,以期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比如,项目在总平阶段就已经在考虑景观了。设计师会注意到景观的室外效果和建筑的室内效果的衔接———一个明亮的大堂,它50米内的对景应该是什么?它不应该是一堵墙,也不应该是没有任何景观价值的一些单调的东西,否则,这个通透明亮的大堂在那里就完全不符合情理。我们在以往的设计中,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会脱节,一脱节就出现许多情况。所以在做总平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最后做完的效果,既要考虑规划,又要考虑建筑,又要考虑景观。就像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个对四星级酒店的评审,做室内设计的时候,设计师看了平面后,提出了不同看法,建议对平面作重新调整,这意味着立面也要随之改变。

(二)设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

根据并联化设计的原则,设计流程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以前往往是业主拿到一块地,就去请设计,做完设计以后,再去请销售策划专家做推广,最后等主体下来,才开始做景观。

总的来说是一个从业主———设计———策划———景观的单线串联方式。而现在,在规划设计阶段、甚至在方案阶段,就应该开始规划、建筑、策划、景观、室内等各项设计,“齐头并进”。设计流程的变化对开发商的统筹、整合、集成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一个成熟的房产开发公司,应该在项目的前期、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具备整合各种资源、获得比较理想的规划设计成果的能力。为了达到一个理想的规划设计成果,我们需要一个标准的程序,在这个程序里边需要一些标准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有专家去把关。也就是说,经过专家把关和确认,表明这个项目可行性是没有问题的,项目的规划在全国或当地是一流水平的,建筑是先进的,材料也是合适的,工程实施是可行的……假设一个项目有几十个这样的专家来确认签字,那么,这个项目最后一定会具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景观、非常好的居住条件和非常高的附加值。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职能部门力量都比较弱的现状下,特别要靠各项目专业人员的共同协助,一起来建立一套规划设计的理想程序,以寻求规划设计阶段房产品的品质控制。形象的说,一个开发的设想,在经过这个“理想程序”的运作以后,就能产生一套尽善尽美的图纸。

万科地产企业管理 万科房地产策划篇三

万科地产管理流程 设计管理制度

1、目的

设计中心是万科地产所有开发项目设计管理部门,根据事业部 的总体战略要求并在事业部主管领导的指导下全面负责事业部的设计管理 工作,代表东北事业部行使设计管理职能。采取纵向管控型和横向操作型 的管理模式。目的是实现事业部的发展战略,使项目设计管理和操作程序 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事业部进一步向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以保 证设计管理和操作全过程的计划性和有效性;
明确各部门在设计管理工作 中的责权和工作要求,提高跨部门的协作效率,充分发挥设计中心和项目 公司的整体优势并提高事业部对外投资的整体效益。

2、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万科地产所属公司所有开发项目的设计管理 和操作。

3、术语和定义

3.1【决策委员会】 在本管理制度中指由万科地产高层领导及相关 部门组成的项目开发决策机构。

3.2【事业部主管领导】在本管理制度中指万科地产主管设计中心工 作的副总经理。3.3【事业拓展部】在本管理制度中指万科地产主管新项目土地获取、土地储备的部门。3.4【财务部】在本管理制度中指万科地产主管财务部门。3.5【营销中心】在本管理制度中指万科地产主管营销部门。

3.6【项目公司总经理】在本管理制度中指万科地产所属项目公司总经理负责项目设计横向跨专业操作的管理者。

3.7【设计中心】在本管理制度中指万科地产负责对项目公司设计体 系进行专业纵向管控的职能部门。

3.8【成本中心】在本管理制度中指万科地产负责成本核算和招投标 采购的部门。3.9【项目公司设计部】在本管理制度中指项目公司负责设计管理的具体操 作部门,在制度执行中接受设计中心指导和监督。

3.10【项目公司营销部】在本管理制度中指项目公司负责营销定位、营销 策划部门。3.11【项目公司工程部】在本管理制度中指项目公司负责营造阶段的工程 管理部门。3.12【项目公司开发部】在本管理制度中指项目开发过程中对外办理各种 手续的部门。

4、职责 本管理制度明确了事业部设计中心、项目公司设计部及各有关部门在 产品设计工作中相应的职责范围。4.1 决策委员会 4.1.1 在本管理制度中代表万科地产负责设计工作过程中的重大环 节及设计流程中的重大节点进行审批,采取会议形式集体讨论决策,并形成会议纪要指导后续工作。4.2 事业部主管领导

4.2.1 在本管理制度中负责分管设计中心工作,协调万科地产所属的项目公司与事业部设计中心之间工作。

4.3 事业拓展部

4.3.1 在本管理制度中负责土地开发拓展工作,信息收集,可行性报告,办理获取土地各种手续。4.4 财务部

4.4.1 在本管理制度中负责项目经济效益预测和测算分析。4.5 营销中心

4.5.1 在本管理制度中指万科地产营销工作主管部门,指导、监督 项目营销部的工作。在前期土地开发拓展阶段负责资料收集、分析、调研工作,项目开发策略意见,项目市场总体定位建议。4.6 项目公司总经理

4.6.1 在本管理制度中项目公司总经理负责项目设计横向跨专业操作管理,统筹、协调项 目设计部与横向部门之间的工作,负责组织建立项目公 司层面的设计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4.7 设计中心

4.7.1 设计中心负责前期设计研究工作,并配合事业拓展部前期土地 开发拓展工作。4.7.2 设计中心对事业部所属项目公司开发的所有房地产项目的产品设计 工作负有相应的指导、检查和监督的职能。

4.7.3 设计中心负责搭建专业管理平台、建立设计管理制度和设计各 阶段管理流程,根据事业部的发展及时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4.7.4 设计中心对设计管理过程中的各项主要管理环节及关键控制点进行审核。

4.7.5 设计中心将定期抽查各项目公司制度执行情况、项目设计部工作执 行情况每个季度一次)。

4.7.6 设计中心将不定期对各项目公司进行拉练式检查,对出现的问题提 出纠正建议并监督整改;
对好的做法总结案例进行推广。4.7.7 对于特殊操作方式、重要流程节点进行讨论,对项目设计的主要阶 段性成果进行评审,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或确认。

4.7.8 本管理制度的执行监控责任人为设计中心设计总监和项目公司总经 理,本制度在执行中发生意见分歧由事业部主管领导裁决。4.8 成本中心

4.8.1 在本管理制度中负责万科地产所属项目的各设计阶段成 本控制,编制各设计阶段的成本目标。审核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合同,审核各阶段设计流程中的相应节点工作。组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部品、部件和材料招投标采购,并为各设计阶段提供材料样品、生产厂家等 工作配合。4.9 项目公司设计部

4.9.1 执行万科地产设计管理制度及各阶段设计流程,4.9.2 负责编制项目公司层面的设计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4.9.3 负责现场跟踪服务,解决现场技术问题。

4.10 项目公司营销部

4.10.1 在本管理制度中负责项目开发指导意见书,项目市场深化定位报告,确定景观样板段和装修样板间,并提出标准建议。

4.10.2 负责确定项目总体标识风格,4.11 项目开发部

4.11.1 获取土地使用证及规划设计条件。

4.11.2 负责办理项目开发过程中各设计阶段对外手续。4.11.3 负责配合现场办理对外协调工作。

4.12 项目公司工程部

4.12.1 负责现场营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工作重点是计划控 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

4.12.2 负责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4.12.3 负责审核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的可操作性,并明确设计变更签证费。

4.12.3 负责审核施工单位提出技术洽商单(技术联系单)的合理性,并明确签证费用。

5、设计管理内容

5.1 设计计划管理

5.1.1 设计计划的制定 项目公司设计部负责编制《项目整体设计周期计划》、《设计进度 计划》和《季度设计进度计划》并与对应项目的《项目整体经营计划》 和《项目经营计划》保持一致。设计中心审核,项目总经理审批。5.1.2 设计计划的执行

(1)设计计划一经制定实施,即成为房地产项目开发及产品设计工 作的原则性工作纲领,各项目应严格执行。

(2)设计中心和项目总经理、项目设计部应建立起积极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途径(例会、文件、表格、模板、会议纪要等),保障设计计划得到 有效的贯彻执行。(3)事业部的计划部项目专员参与计划协调和督办。

5.1.3 设计计划的跟踪和调整

(1)设计中心对项目设计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总结,项目设计 部以设计工作月报、季报和年报的形式提交设计中心审 核并汇总。

(2)根据整体战略和计划要求、市场形势、项目进展等方面的 变化情况,《项目经营计划》进行必要调整后,设计计划在整体 或局部上已经不适用时,项目设计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计 划修定,设计中心审核,项目总经理审批。5.2 设计过程管理

5.2.1 项目设计的阶段 项目设计阶段主要由前期设计研究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 段、初步设计阶段、地质勘察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景观设计阶段、装修设计阶段、市政专业施工图设计阶段组成。5.2.2 设计过程的控制

(1)设计中心负责完成项目前期设计研究阶段的可研报告规划设计部分和 前期设计研究,项目设计部参与。

(2)项目设计部负责完成规划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地质勘察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装修设计阶段、景观设计阶段、市政专业施工图等设计阶段工作。设计中心在关键环节和控制点进行审核,项目总经理审批。

(3)设计中心重点审核《项目设计指导书》、各阶段设计任务书,参 加阶段性设计成果的评审,跟踪及监控产品定位方案的落实,参加重大设计变更(指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立面效果、景观效 果的设计变更)的评审,以及设计成果的总结和推广。

(4)项目设计部负责完成设计需求分析、编制《项目设计指导书》、编制各阶段设计任务书、设计单位委托、设计合同签定、设计过 程跟踪、组织方案汇报、组织设计成果评审、现场施工配合、组织重大设计变更评审等。

5.2.3 设计评估总结 产品交付完成后,项目设计部应组织实施产品设计工作总结,以《产 品设计后评估报告》的形式提交设计中心备案存档。5.3 设计资料管理

5.3.1 设计资料的内容 整体控制性文件《项目设计指导书》,各设计阶段的输入要求,如《设 计任务书》、《专题会议纪要》等技术文件的组合,作为过程控制和成 果评审的依据性文件。各设计阶段的输出成果,即对应各设计阶段工 作重点的重要节点文件。其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在产品营造阶段发生 的主要设计变更图纸和设计变更通知单汇总等。5.3.2 设计资料的维护 本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设计资料的维护由项目设计部负责。及时对项目设计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维护和存档,以各设计阶段为

节点进行分段维护并及时调整和更新《项目设计指导 书》,分期开发项目以每期为节点工程移交后,应将所有的 设计资料(含电子文档)提交事业部档案室;
同时提交电子文 档给设计中心备案存档。设计中心对于提交的设计资料进行归集、研 究。5.4 设计资源管理

5.4.1 设计资源库的建立 设计中心负责建立设计资源管理库,根据项目特点、规模、标准、风 格等不同要求提供相应设计资源并将项目公司掌握的优秀设计资源不 断扩充。5.4.2 设计资源的选取 各设计阶段中(某些地方政府指定或地方专业公司垄断工程除外),项 目设计部提报设计资源需求,设计中心负责提供设计资源(项目设计 部也可推荐设计资源)。采取设计单位比选方式、比价方式和直接委托 设计单位方式,确定设计单位。比选方式和比价方式原则不少于两家 设计单位;
直接委托方式原则是在政府指定、垄断行业、工程紧急、一体化成度较高(如装修、景观)、专业性较强、适合指定风格的情况 下进行直接委托设计单位。确定设计单位过程由项目设计部组织,对 项目的规划设计、单体方案、景观方案及装修方案的设计单位比选、比价、直接委托设计中心参加评定、评审会,确认后项目总经理审批。除上述要求外其余阶段设计单位确定设计中心不参加评审会,只审核确定设计单位评审报告,项目总经理审批确认。

5.4.3 设计资源的评估 项目开发的各设计阶段设计完成后,项目设计部应组织实施针对设计 单位的评价工作,以《设计单位后评估报告》的形式提交设计中心备 案存档。5.4.4 设计资源的维护 设计中心负责为合作过或接洽过的设计单位建立并维护《设计单位资 料索引数据库》,归集并整理设计单位的相关资料。设计中心围绕事业 部开发项目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政策咨询,开展专家研讨、技术调研 和学术考察。5.5 设计成本管理

5.5.1 设计中心根据项目特点、规模、标准、风格、品质等编制项目设计 成本目标,经讨论后确定该项目设计成本控制总目标。其中包括各阶 段、各专业的设计成本目标分解。作为项目设计部控制设计成本的指 导性文件;

5.5.2 设计中心派相关人员参与 50 万元以上设计费的商务洽谈,并对设计 合同、设计周期和付款方式进行审核,项目总经理审批。5.6 设计档案管理

5.6.1 项目设计部负责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建立设计档案管理制度,分期开 发项目应按自然区号存档,并建立档案管理目录。总规图、区域总图、综合管网图纸独立存档。电子文档视同资料档案管理 单独建制。

5.6.2 项目开发部负责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建立档案管理制度,送往政府及 政府所属相关部门各种报件和政府及政府所属相关部门各种回执审批 件存档。5.7 人员招聘管理

各公司设计总监(或设计部经理)的招聘需经项目公司总经理及事业 部设计总监面试通过,由事业部主管领导确认后方可录用。

6、附则

6.1 设计中心是本管理制度的建立、维护和贯彻的责任部门,并负责制度 的解释。6.2 各项目公司各层级、各专业应在本管理制度所确定的原则和框架范围 内,建立适用的细化管理制度和细化管理体系。6.3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万科地产企业管理 万科房地产策划篇四

万科地产薪酬福利制度解析

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业内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吸纳和保有优秀人才。

1.1 市场化:在行业内保持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与公司在各地的市场地位相一致。

1.2 因岗而异:薪酬体现不同岗位在决策责任、影响范围、资格要求等方面的特性。

1.3 成果分享:公司获得的每一个进步都和广大职员的努力密切相关,公司发展的同时要让职员分享成功的果实。

1.4 均衡内外部报酬:关注薪酬等外部报酬的同时,亦不能忽略对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个人成长等内部报酬。

1.5 为卓越加薪:薪金和服务时间长短、学历高低没有必然关系,但是和业绩、能力密切相关。

1.6 薪酬保密:薪酬属于个人隐私,任何职员不得公开或私下询问、议论其他职员的薪酬。

2.薪酬构成2.1 职员现金年收入包括固定收入和浮动收入两部分。

(1)固定收入=岗位薪金+住房补贴+双薪+过节费。

a、岗位薪金:公司实行月薪制,岗位薪金是固定收入的主要组成。

b、住房补贴:为职员解决住房问题提供现金支持。

c、双薪:上一所在单位经营正常的情况下,每年的1月份发放上一的双薪,基数为当月的岗位薪金。

d、过节费:春节、中秋节各发放一次。

(2)浮动收入以奖金体现,包括季度奖、年终奖等。

2.2 按政府规定,公司为职员购买社会保险,个人须承担的部分从每月薪金中扣除。

2.3 个人所得应缴纳所得税,由公司代扣代缴。

3.发薪日期和支付方式

公司按职员的实际工作天数支付薪金,付薪日为每月15日,支付上月11日至当月10日的薪金。若付薪日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公司将在每月付薪日前将薪金转入以职员个人名义开立的中国银行存折帐户内。

4.薪金调整机制

4.1调薪

(1)公司每年上半年根据市场价值变化和个人业绩进行一次统一的薪金调整,具体时间、操作办法按集团人力资源部通知

执行。

(2)每年下半年进行一次补充性薪金调整,主要适用于上半年调薪以后转正的职员以及在中期业绩考核中表现优异的个别职员,作为对上半年调薪的补充。

4.2 即时调薪

(1)因转正、职位变动、专业级别调整、违纪而进行的调薪,属于即时调薪。

(2)转正调薪自转正之日起执行,其他即时调薪依据审批意见执行。

4.3 职员薪金由集团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

5.特殊期间的薪金给付

5.1 工伤医疗期内

工伤职员在工伤医疗期内停发薪金,改为按月发给工伤津贴。工伤津贴的基数为职员岗位薪金加住房补贴。工伤医疗期满停发工伤津贴。

5.2 病(伤)假内

(1)病(伤)假期间扣除福利补贴,具体依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办理。

(2)职员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治疗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有3-24个月的医疗期。

(3)连续病(伤)假或一年内累计病(伤)假不超过6个月的,按以下标准支付病(伤)假期薪金:

a、司龄不满5年者,(来自:)为本人岗位薪金和住房补贴的60%;

b、司龄满5年不满10年者,为本人岗位薪金和住房补贴的70%;

c、司龄满10年及10年以上者,为本人岗位薪金和住房补贴的80%。

(4)连续病(伤)假或一年内累计病(伤)假在6个月以上的,停发病(伤)假期薪金,按下列标准给付救济费:

a、司龄不满5年者,为本人岗位薪金和住房补贴的50%;

b、司龄满5年及5年以上者,为本人岗位薪金和住房补贴的60%;

(5)连续病(伤)假6个月及以上者,每第7个月起酌情下调薪金级别一次,每次下调幅度不超过5级,救济费随之调整,救济费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20%,低于此限不予降薪;

(6)医疗期内,救济费不得低于所在单位平均薪金(岗位薪金和住房补贴)的40%。

5.3 事假

事假期间扣除岗位薪金和住房补贴,福利补贴的扣除依据所在单位有关规定执行。

6.特别提示

职员若属于从公司离职后重新进入公司的情况,其司龄将从最近一次进入公司起计。

(二)福利

1.休假

1.1 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员工放假,包括: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劳动节3天,“十一”国庆节3天。期间照常支付薪金。

1.2 职员转正后可享受带薪假期,包括:年休假、婚假、丧假、调动假、生育假。

(1)年休假:职员自加入公司的第二年1月1日起,即享有15个工作日的年休假。

a、职员可根据工作安排并征得上司批准同意后取假。取假的一般原则如下:

① 转正以后才能取假;

② 一次取假在5个工作日(含)以上的,需提前一个月申报休假计划,未提前申报者,上司可以拒绝此类休假请求;③ 年休假只在当年有效,不累计到下一年;

④ 各一线公司总经理、总部部门总经理及以上人员的休假需报直接上司审批、集团总经理批准并报集团人力资源部备案,休假前应依公司有关规定发布休假知会;

⑤ 具体假期审批规定依所在单位相关规定执行。

b、计算方法:年休假取假按照工作日计算,最小取假单位为0.5个工作日,不足0.5个工作日以0.5个工作日计,超过0.5个工作日不足1个工作日以1个工作日计。可多次取假。

c、凡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享受当年年休假:

① 一年内病(伤)、事假相加超过65天;

② 一年内休产假超过30天;

③ 一年内一次性病假超过45天或累计病假超过65天;

④ 一年内一次性事假超过25天或累计事假超过30天。

如在年休假后再请病(伤)假、事假超过上述规定时间的,则在下一取消年休假。

d、公司每年向当年享有年休假的职员一次性发放300元年休假补贴,其余费用不再报销。

e、职员在因病或非因公负伤请假时,如当年年休假尚有剩余,可按年休假取假审批流程从年休假中折抵,经公司同意后作为年休假处理。

f、由公司安排出国考察,按实际考察天数的50%折抵个人当年年休假。实际考察天数的50%不足半天算半天,超过半天不足一天算为一天。

(2)婚假:对依国家婚姻法履行正式登记手续的转正职员给予婚假7天,如符合男25周岁、女23周岁及以上初婚的晚婚条件,另加10天假期。但职员必须在结婚注册日后6个月内一次性取假。

(3)丧假:直系亲属(指配偶、子女、父母或配偶之父母)去世,可取假5天。

(4)调动假:异地办理行政和户口关系调动手续,可根据办理相关手续的实际需要取假,累计不超过5个工作日。(5)生育假

a、女职员产假

产假

领独生子女证增加假期

产假合计

非晚育

90天

35天

125天

晚育

105天

35天

140天

注:①男26周岁、女24周岁及以上初育为晚育;

②产假以产前后休假累计。

b、男职员护理假:10天(限在女方产假期间)。

c、哺乳假:小孩一周岁以内,上班时间给母亲每天哺乳时间一小时(不含午餐时间)。

d、计划生育假:职员必须遵守政府有关计划生育的规定,计划生育假按国家规定执行。万科地产薪酬福利制度解析 e、如当地政府另有生育假规定的,可按天数多者取假。

1.3 本款中对假期天数的计算除特别指明以工作日计算外,均以自然天连续计算。

2.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2.1 公司按当地政府规定为职员办理基本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承担公司应缴纳部分,个人应缴纳部分由公司代缴并从职员薪金中扣除。基本社会保险具体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具体险种、缴交比例依各地社会保险政策不同而有所不同,可向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咨询。

2.2 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应由公司缴纳部分由职员所在单位承担。

2.3 原则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在职员户籍所在地缴交;对于户籍不在集团投资城市的职员,则在工作单位所在地缴交。如果职员对适用地有特殊要求,需另行向公司提出申请。

2.4 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后,具体就医程序及与基本医疗保险有关的具体事务,请向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咨询。

2.5 若当地未实行相应医疗保险,则实行医疗费用定额管理,由各地公司单列会计科目。具体就医规定等事宜请向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咨询。

2.6 工伤医疗期的医疗等费用按照国家政策,由社会统筹的工伤医疗保险以及公司为员工购买的团体意外险承担。工伤医疗期满后有能力继续在原单位工作的,所在单位安排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其他情况按照国家规定和公司有关政策办理。

3.商业保险

公司为职员购买商业保险,包括:

3.1 为所有职员统一购买团体意外险。

3.2 在职员自愿的基础上为职员购买大病医疗保险,费用由公司和职员共同承担,同时公司可协助职员基于团体优惠办理家属大病医疗保险(仅包括配偶、子女、职员本人父母)。

3.3 详情请向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咨询。

4.贺仪与奠仪

4.1贺仪

(1)职员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如符合晚婚条件,请将结婚证于注册后一个月内呈报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所在单位将致新婚贺仪人民币300元整。

(2)职员在子女出生后6个月内向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出示《独生子女证》(初生双胞胎凭出生证明),所在单位将致贺仪人民币300元整。

(3)职员如在子女入学后一个月内向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出示入学通知,所在单位将为职员子女入读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致贺仪人民币300元整,为职员子女入读高等院校致贺仪人民币1000元整。

4.2 奠仪

职员如在直系亲属(指配偶、子女、父母或配偶之父母)不幸去世后一个月内知会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所在单位将致奠仪人民币1000元整。

5.独生子女费

5.1 职员自领取《独生子女证》并向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出示之日起至子女满14周岁止,由所在单位每月给予保育费补助人民币30元,独生子女医疗补贴人民币100元。初生双胞胎比照此待遇,只享受一份独生子女保育补助与独生子女医疗补贴。

5.2 夫妇同在公司的只能一方享受此待遇。

万科地产企业管理 万科房地产策划篇五

地产规划设计管理流程

目的 为规范公司项目方案设计阶段的操作流程,加强对此阶段各环节的监控,达到确保设计质量、进度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在政府控规基础上进行的项目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定义 方案设计:指规划方案设计与建筑单体方案设计;

规划方案设计: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该项目的要求。

主导及参与部门 研发设计部(主导)、成本合约部、营销策划部、物业管理部、成本部(项目公司)、营销部(项目公司)。

部门 流程中承担职责

董事长

1、参与会审并审批《方案设计任务书》;

2、参与会审并审批方案设计成果。

总经理

1、参与会审并审核《方案设计任务书》;

2、参与会审并审核方案设计成果。

研发设计分管副总

1、主管方案设计;

2、参与会审并审核《方案设计任务书》;

3、参与会审并审核方案设计成果。

工程管理分管副总/项目部分管副总/营销策划分管副总/物业管理分管副总/总工程师/总经济师

1、参与会审《方案设计任务书》;

2、参与会审方案设计成果。

项目公司负责人

1、参与会审项目公司《方案设计任务书》;

2、参与会审项目公司方案设计成果。

研发设计部

1、收集和分析项目设计资料;

2、编制《方案设计任务书》并组织会审;

3、负责设计过程中的设计院对接;

4、负责组织对方案设计成果进行会审。

成本合约部

1、参与编制并会审《方案设计任务书》;

2、参与会审方案设计成果;

3、负责提出方案设计阶段工程类成本限额要求。

营销策划部/物业管理部

1、参与编制并会审《方案设计任务书》;

2、参与会审方案设计成果。

成本部(项目公司)/营销部(项目公司)

1、参与编制并会审项目公司《方案设计任务书》;

2、参与会审项目公司方案设计成果。

3、工作程序

3.1规划方案设计阶段

3.1.1研发设计部在方案设计前负责收集以下相关资料:

1)规划要点、大市政条件和水文资料等;

2)营销策划部提供的《项目定位报告》;

3)成本合约部提供方案设计成本建议;

4)物业管理部根据概念方案进一步确定物业管理模式,并确定物业管理用房性质、面积及

其所需的片区位置,完成《物业管理建议书》。

3.1.2研发设计部根据以上资料编写《方案设计任务书》,并组织成本部(项目公司)、营销部(项目公司)、成本合约部、营销策划部、物业管理部、项目公司负责人、研发设计分管副总、工程管理分管副总、项目部分管副总、营销策划分管副总、物业管理分管副总、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经理、董事长和外部专家对《方案设计任务书》进行评审;

3.1.3研发设计部根据评审意见对《方案设计任务书》进行修正完善后,交研发设计分管副总、总经理审核,董事长最终审批;

3.1.4规划方案设计

1)研发设计部负责在设计过程与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中期交流,填写《设计交流信息记录表》,及时沟通解决设计过程的问题;

2)设计单位按任务书要求的时间提交设计成果,由研发设计部组织设计单位汇报规划设计成果,研发设计部组织成本部(项目公司)、营销部(项目公司)、成本合约部、营销策划部、物业管理部、项目公司负责人、研发设计分管副总、工程管理分管副总、项目部分管副总、营销策划分管副总、物业管理分管副总、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经理、董事长和外部专家对规划方案设计成果进行评审,按《设计审图要点》的规定要求进行方案设计评审,研发设计部汇总评审意见;

3)进行评审,研发设计部收集评审意见,填写《设计评审表》,报研发设计分管副总、总经理、董事长审批;

4)研发设计部填写《设计交流信息记录表》提交设计单位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最终的规划方案由设计分管副总、总经理审核,董事长审批。

3.1.5规划设计报批

1)投资开发部/项目公司工程部按计划时间完成规划方案的报批;

2)研发设计部根据批复文件进行建筑单体方案设计工作;
同时,研发设计部启动景观方案设计工作。

3.2建筑单体方案设计

3.2.1建筑单体设计资料收集

1)规划方案和董事长审批后的《设计评审表》;

2)政府主管部门对规划方案批复意见;

3)营销策划部《项目定位报告》中对户型和公建配套单体的建议;

4)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建筑标准、主要设备、配套设施等);

5)项目内容和要求(包括规划、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环保等专业的基本要求);

6)成本合约部提供成本控制建议。

3.2.2研发设计部根据设计资料编写《方案设计任务书》,并组织成本部(项目公司)、营销部(项目公司)、成本合约部、营销策划部、物业管理部、项目公司负责人、研发设计分管副总、工程管理分管副总、项目部分管副总、营销策划分管副总、物业管理分管副总、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经理、董事长和外部专家进行评审后,报设计分管副总、总经理审核,董事长审批;

3.2.3 建筑单体方案设计

1)设计单位按照《方案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建筑方案设计,研发设计部按《设计审图要点》进行预审并提出部门意见;

2)研发设计部组织成本部(项目公司)、营销部(项目公司)、成本合约部、营销策划部、物业管理部、项目公司负责人、研发设计分管副总、工程管理分管副总、项目部分管副总、营销策划分管副总、物业管理分管副总、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经理、董事长和外部专家对建筑单体方案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填写《设计评审表》,经研发设计分管副总、总经理审核,董事长审批;

3)研发设计部填写《设计交流信息记录表》提交设计单位进行修改;

4)设计单位根据《设计评审表》对单体方案进行调整后,研发设计分管副总确定是否组织相关部门再次评审。

3.2.4建筑方案确定后,投资开发部/项目公司工程部将建筑方案图纸向政府部门报批,通过后取得复函;
同时,成本合约部组织研发设计部按【项目成本管理流程】规定对方案进行成本估算;

3.2.5研发设计部在方案设计阶段同步启动【材料设备选型定版管理流程】,方案设计结束后输出《材料分类明细表》初稿;

3.2.6研发设计部启动【室内装修设计管理流程】进行精装设计管理工作;

.........完整的流程,我的空间有,可下载

推荐访问: 合集 企业管理 房地产策划 万科地产企业管理 万科房地产策划(合集) 万科地产2023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