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全文完整)优化促进生态旅游的几点措施

2023年度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全文完整)优化促进生态旅游的几点措施

时间:2023-04-27 18:42:02 来源:网友投稿

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本章导读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对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和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进行保护的具体措施。关于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重点掌握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供大家参考。

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本章导读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对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和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进行保护的具体措施。关于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重点掌握对地质地貌、水体、大气和生物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措施;同时熟悉噪声污染防治、旅游垃圾处理、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关于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重点掌握对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措施,并了解旅游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及旅游社会环境治理与维护的措施。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地质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优良的地质地貌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同时,地貌现象在旅游景区景点中还起着重要的衬景作用。优美的地质地貌,尤其是一些奇特的地质地貌,往往是几万年,乃至上百万年大自然的变化所形成的,一般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从旅游开发到旅游业经营的全过程都应特别注意对其加以保护。

  (一)山地地貌及环境的保护

  1.控制上山游客数量,合理疏散旅游人流

  针对目前风景区季节性和局部性的饱和、超载现象,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加强对山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如通过门票的发售来合理地控制旅游者人数;通过新闻媒介及时向社会发布风景区旅游冷热的信息,避免和减少人们出游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管理人员在较热景点进行必要的分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如黄山旅游目前绝大部分集中于温泉―天都峰―玉屏楼―西海―北海这条游览线上,而这条游览线只占黄山总游览线长度的32%,对处于温冷状态、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68%的游览线进行宣传促销尤为必要。又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使雪山风貌不因游人过多拥人而遭到破坏,云南玉龙雪山采取了限制游人上山数量的措施。上山索道的设计指标限定在每小时输送420人左右,并规定游人不许乘坐自备的车辆上山,为此,管理者准备了6台“大巴”免费运送游人。2.减少山地旅游垃圾滞留量

  登山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分散性和山地的特殊地形决定了旅游山地垃圾不仅量大、分布广、零散,而且污染物一旦形成,处理起来特别困难,因此更应设法减少环境污染物的产生,以此减少山地旅游垃圾的滞留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1)净物上山。目前,黄山风景区污染最严重的是游人和宾馆、饭店的集中地,尤其是垃圾的污染相当严重,为此,黄山采取了净物上山的措施。如对一些带皮、带壳、带毛的蔬菜和肉类在风景区外先行粗加工,去皮、去壳、去毛,清洗后用食品保鲜袋装好再运往山上,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风景区内的生活垃圾数量。

  (2)规定携带物品的数量。云南玉龙雪山对上山游客所携带的物品实行严格规定。游人

  上山除可携带相机外,其余物品如行李、饮料、香烟、打火机、火柴等都不能带到山上,就连胶卷纸盒也要放在山脚下的垃圾场内。玉龙雪山的生态保护措施博得了世人的称赞,人们称这里是“国内旅游风景区环境保护意识最强、生态旅游最好的风景旅游地”。

  (3)游客自带垃圾下山。为了更好地保护五指山的生态环境,海南省五指山国际度假寨开展了登山环保旅游项目。即对旅游登山者所携带的饮食物品在出发前实行登记,登山者必须做到把饮食后剩下的罐、盒、袋等垃圾品全部带回,由五指山寨按每件的市场回收价付给他们环保费。反之,客人每少带回一件登记品则缴纳100元,作为环保资金专用。为了减轻旅游者的身体负荷,方便客人游览,五指山国际度假寨在登山游览区沿途设立多个“登山环保引导站”,摆放垃圾篓,由专职环保人员负责回收,并开具收据,以便客人回寨“报销”。环保旅游项目实行以来,得到登山者的广泛支持。3。合理建设和利用索道

  虽然索道的建设可以为名山旅游区带来更多的客源,可以减少旅游的季节性,可以为老幼弱游客提供更好的条件等,但索道的建设必须建铁塔、立支架、架电缆,还可能要开山炸石、砍伐林木等,就有可能破坏山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因此,索道的建设一定要慎重。有几个问题必须注意:

  (1)严格审批。哪些山地可建索道,该建几条索道,在哪里建等,一定要严格审批,确保对山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为此,应由建设、旅游、交通、环保、园林、生态、地质等部门和有关专家组成索道建设小组,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勘察和科学论证,制定若干个设计方案,并从中选定最佳方案。

  (2)保护性建设。在充分规划和论证的基础上,要选择国内外最好的索道设计单位和生产单位。索道选线要避开传统的步行登山道路,以保证道路两边的景观、文物古迹不受破坏。在建造过程中,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在安装塔架时,为防止山石松动,应用人工开凿代替爆破开凿等。

  (3)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近些年来,国内对索道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山地索道问题的关键不是该不该建,而是如何建和如何管理及使用的问题。过多索道的建设,有可能破坏环境,而且使大好美景成了过眼烟云。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风景区内旅游环境容量失控,资源和环境承受更大的压力。如每年“五一”、“国庆”期间,泰山岱顶区0.6平方公里的地方,在高峰时间段达到了6万多人,激增的游人踩得小草都没法生长。而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岱顶的生态非常脆弱,最多只能容纳1万人。4.保护山地原有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

  山地风景区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原始自然风貌和独具特色的山地文化,因此,对山地风

  景区的保护重点就在于保护它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具体做法是:

  (1)少与精。在山地风景区,不宜多建人工建筑、人工景点,更不能新建寺庙,索道缆车也应尽量少搞。应做到数量少、质量精,讲究特色。不得不建的建筑或项目,也必须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制度。对已列人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的山地,还要遵守国际公约和标准。旅游线路和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要尽力做到不破坏自然景观,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物种生存和繁衍,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完整。要本着“区内游,区外住”的原则,不在风景旅游区内修建宾馆、饭店和娱乐设施。

  (2)协调。人工建筑在选址、体量、色调、形式等方面必须讲究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山地建筑风格宜山野化、园林化,不宜人工化;空间布局宜分散,不宜过分集中;建筑色彩宜淡雅,不宜浓烈;建筑材料宜采用木石竹草,慎用水泥,有条件的地方应推广生态建筑。福建省武夷山以优雅秀丽的自然风景取胜,该风景名胜区在开发过程中,特别注意了协调性。虽然也修筑了一些必要的设施,也做了一些人工点缀,但看起来很协调自然。在修建设施时,其做法是:“宜小不宜大,宜土不宜洋,宜低不宜高,宜隐不宜显,宜淡不宜艳。”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是指建筑物体量要小,不搞庞然大物,不与自然物夺空间。宜隐不宜显,是使建筑物尽量不要直人游客眼帘,游客远处眺望,虚虚实实,时隐时现,不破坏景区的原有风貌。宜土不宜洋,是指建筑物的风格,不搞洋式建筑,而是搞篱笆环绕的草房和竹楼,具有山间野趣情景。当然,草房、竹楼不一定真的用草用竹修造,而是形似草房和竹楼,同时,在草房竹楼内部也不排除搞“洋”的现代化设施,可设卫生间,可装暖气和空调等。宜淡不宜艳,是指建筑物的颜色。淡,观后使人觉得柔和;艳,则夺人眼目,有喧宾夺主之嫌。总之,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上述做法,是很有见地的,其经验值得借鉴。

  5.实行短期封闭制度

  例如,黄山实行了热线景点单独出售游览证,控制客流量;疲劳景点实行封闭轮休,让其休养生息,恢复小环境自然生态。对建筑过多的景区,实行细则管理,拆除违章建筑。在景区外建居民新村,迁出景区内的全部居民,恢复景区自然风貌。6.山地安全管理

  山地安全管理包括防火、防灾、防盗等内容。

  黄山十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在天都峰下有黄山风景区管理局竖的一块“诫碑”,上面记述了1972年12月8日那场由于游人乱扔烟蒂引发的大火,以及由此给黄山风景区造成的难以弥补的损失,这对游客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不仅如此,管理局还将消防安全工作做到

  实处,路旁石壁上均有醒目的禁烟标志,环卫工人及时清除道路两旁的残枝落叶,消除火险隐患。

  黄山风景区公安、护林防火、工商、环卫等部门的室外工作人员,经常在各自负责的路段来回巡视,因此,这里未见游人在禁烟地段吸烟,未见垃圾遍地或满溢,未见个体商

  贩欺诈游客或纠缠游客强卖商品。分段到人、职责明确的管理方法,以及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感,使黄山的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收到了明显的管理效果。

  山地安全管理还包括对某些自然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的预防,如滑坡、洪水或泥石流的暴发等。在峡谷地貌地区,要定期封闭峡谷,检查谷壁两侧的状况,观察岩体的稳定性,检查有无活动性的裂缝和松动的岩石、峡谷上游是否有大量松散的堆积物,以便在峡谷两侧谷壁上端排除险石,以防止滚石、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保护游客安全。

  另外,还应建立灾害预警系统、防灾救援系统,如建立火灾、山洪、森林病虫害观察站等。

  资料:黄山保护五项目标

  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在管理上提出了五项保护目标:

  ――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地貌,使其不受破坏;

  ――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使之永续利用;

  ――保护景区内物种资源(特别是濒危物种),使其不致减少或灭绝;

  ――保护人文胜迹和景观资源,使之不受破坏或废弃;

  ――在保护的前提下,立足于自然资源保护和人类要求相协调、相统一,人为建筑与景物环境相融洽、相辉映,使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

  资料来源:吴明华,《从黄山看我国风景区管理》,《旅游学刊》,1996.2。

  (二)土地地貌及环境的保护1.控制游乐项目建设占用土地

  20世纪80―90年代在我国各地滥建的大型人工景点,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造成对土地的大量占用和浪费。据估计,包括在建的和已经停业的在内,全国人造景点总数在1000座以上,全部投资不低于800亿元。这还不包括对耕地和土地占用所造成的损失。而这些大型的人工景点,大多是急功近利的粗制滥造,大多人不敷出,经济效益很差。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造景点、高尔夫球场、仿古城、游乐场(宫)等项目的建设数量,同时要处理好景区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

  ‘

  1995年,肇庆市旅游委员会耗资2500万元统征土地87万多公顷,收回非法占地20多公顷,并通过全面调查取证、勘界和协调工作,在景区边界立起99块界碑,办理了七星岩

  景区国有土地使用证,使星湖风景区成为全国惟一竖立了景区界碑、取得了合法土地证的国家风景名胜区,从而解决了保护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最根本问题。根据环境保护的规定,拆除了在景区乱搭滥建建筑物近400间,并将这些“窝棚区”改造为生态优美的植物观赏区。

  2.防治旅游项目建设带来的污染与破坏

  在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显现,因此人们对高尔夫球场的抵制情绪也越来越强烈。为此,这些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控制高尔夫球场数量,同时也制定了一些针对高尔夫球场及其他旅游项目建设对土地资源及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的防治对策。如日本对高尔夫球场使用农药做出了许多规定和限制,如,千叶县规定新建的高尔夫球场不能使用农药。日本高尔夫球场的经营者也采取技术措施,以保证排放到水中的农药浓度不高于标准值;有关企业则研究、开发适用于高尔夫球场的农药和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处理技术以及草坪养护的方法。此外,还定期监测高尔夫球场周围的环境质量,提高经营者的生态管理水平,防止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3.溶洞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1)保护溶洞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溶洞是一种地下风景地貌资源,其类型和特色多种多样,具有其他地貌景观无法比拟的特殊吸弓r2J。

  溶洞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原始自然风貌,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洞内的人工建筑,必须谨慎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手段,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必须服从保护。

  如北京银狐洞在施工中,采取鼓风、遮盖等办法,防止电焊产生的烟尘污染,缓冲放炮引起的冲击波对景物的损伤;对整个溶洞(地下河除外)不准使用电雷管,不准放大炮,尽可能减轻震动;而且在施工中尽量少用现代建材,管道、灯具、电线等都隐蔽起来,做到只见灯光,不见光源。

  (2)加强溶洞安全管理。溶洞属半封闭空间,环境容量有限,溶洞的安全问题,除了保护好洞顶、洞壁及洞底的稳定状态外,还要对洞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危害游客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防范措施,控制进洞的瞬时游客数量,做好人工通风等。

  二、水体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一)河湖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1.控制工业及生活等污水、废水排放

  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造成城市或旅游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污水、废水向旅游区排放,减轻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是旅游区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 优化促进生态旅游的几点措施 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旅游资源 环境保护 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