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

时间:2023-03-17 09:00:26 来源:网友投稿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1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审美鉴赏: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  思维发展:分析文中景物描写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艺术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1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审美鉴赏: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

  思维发展:分析文中景物描写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艺术效果。

  文化传承:背诵全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知识储备

  一、题目注解

  泰山崛起于华北大*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的地理形势,泰山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踞高临下,成为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历代封建帝王都把泰山当作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建庙塑神。泰山因而成为游览的圣地,历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记游作品,姚鼐的《登泰山记》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作者名片

  姚鼐(1731——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

  三、背景视窗

  这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使人们感受祖国山河的无限壮美。

  【重点梳理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半山居雾——居:停留。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绛皓驳色——驳:杂,错杂。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整体感知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和你的阅读初感受。

  【文本赏析

  1.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2.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3.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抓住了泰山日出的什么特点?怎样进行描绘的?

  【限时检测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用很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

  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

  5.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二)文言现象

  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

  2.少圜()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2.济水东流()

  3.崖限当道者()4.道少半()

  一词多义

  当:1.当其南北分者()2.崖限当道者()

  3.僻不当道者()

  余: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其级七千有余()

  以: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余始循以入()

  3.回视日观以西峰()

  限:1.越长城之限()2.崖限当道者()

  道:1.道皆砌石为磴()2.道少半()

  有:1.其级七千有余()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及: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2.及既上()

  3.皆不及往()

  云:1.世皆谓之天门云()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日: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2.或得日,或否()

  3.是日()

  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2.其远古刻尽漫灭()

  特殊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

  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4.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6.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7.复循西谷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游大龙湫记戴名世

  距乐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天而滨海。余以岁辛已四月三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坐少顷,出寺门里许,有泉曰燕尾泉。水自大龙湫来,为锦溪。锦溪之水至此从巨石落下,成小瀑布。石中高而旁低,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循锦溪而行,凡三四里,有峰屹立溪水中,旁无所倚,高数百丈,两股如蟹螯,望之若剪刀然,曰剪刀峰。至峰下行百余步,又变为石帆,张于空中,曰一帆峰。又行百余步,又变为石柱,孤撑云表,曰天柱峰。左右皆石壁峭削,诡状殊态,不可胜数。

  又行百余步,径穷路转,得大龙湫,为天下第一奇观。水自雁湖合诸溪涧,会成巨渊,渊深黑不可测。其侧有石槛,中作凹,水从凹中泻下,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远近斜正,变幻不一:或如珠,或如毬,如骤雨,如云,如烟,如雾;或飘转而中断,或左右分散而落,或直下如注,或屈如婉蜒。下为深潭,观者每立于潭外,相去数十步,水忽转舞向人,洒衣裾间,皆沾湿。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盘溪横而不下。盖其石壁高五千尺,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流数丈,辄已势远而力弱,飘飘濛濛,形状顿异。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潭之外有亭,曰忘归亭;其侧有亭,曰观不足亭。而龙湫右侧绝壁,曰连云障,障上有风洞,每洞口木叶飞舞,则大风疾作。

  又有小龙湫,在东谷灵岩寺。水自石城诸溪涧来,会于霞障之右,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干尺,半沿崖,半悬流,变态稍不及大龙湫。而其下稍西,水涌出石罅,直上指二尺许,形如立剑,望之光明莹洁而摇动,亦奇观也。

  相传大龙湫上数里,复有上龙湫,飞流悬泻,亦数百丈,与大龙湫相似。昔有白云,云外二僧居之,地僻无人迹,今不知其处矣。

  余性好山水,而既游雁荡,观大龙湫,御风,恍惚仙去。今追而记之,不能详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循锦溪而行循:沿着B.不可胜数胜:超过

  C.相去数十步去:距离D.形状顿异顿:立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倚天而滨海B.忽为风所遏

  C.盖其石壁高五千尺D.会于霞障之右

  3.以下句子中,全部属于描写大龙湫瀑布的形态的一组是

  ①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②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

  ③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④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

  ⑤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千尺⑥乘云御风,恍惚仙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根据游踪先后介绍了燕尾泉、锦溪、剪刀峰、一帆峰和天柱峰。

  B.作者认为大龙湫是天下第一奇观,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瀑布形态丰富多变。

  C.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还运用铺垫、衬托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大龙湫变幻多姿的形态。

  D.文章先叙述描写,后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以岁辛巳四月二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3分)

  (2)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3分)

  登泰山记答案:

  1.示例: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

  第二段:叙述从京师来到泰山、偕友登山的经过以及所见之景

  第三段:写山顶看日出的过程,描绘泰山日出前后的优美景色

  第四段:返记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补记泰山的自然景观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入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2.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4.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方(*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一词多义

  当:

  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3.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

  余: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

  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道:

  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有:

  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2.及既上(等到,介词)

  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云:

  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3.是日(天,名词)

  漫: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2.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

  居:

  1.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乘:

  1.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或: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极:

  1.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视:

  1.回视日观以西峰(看)

  坐: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

  始:

  1.余始循以入(开始)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6.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8.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9.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10.复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11.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12.中谷绕泰安城下(“中谷”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水”)

  1.B(尽)3.C(①写的是锦溪小瀑布,⑤写的是小龙湫,⑥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4.D(“议论”“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有误。)

  5.(1)我在辛巳年四月二十日,从芙蓉村越过丹芳岭,到达能仁寺。

  (2)其他地方的瀑布都沿着悬崖直流,没有这种变化的形态。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以此为宗旨,文章写得雅洁精练,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风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櫆(1698~1779)

  *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海峰先生诗文集》书影

  姚鼐(1732~1815)

  *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偲,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櫆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登泰山记》,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扩展阅读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扩展1)

——《登泰山记》教案10篇

《登泰山记》教案1

  教学目的:

  一、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对文章思想内涵的了解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1、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窜讲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提问: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描述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三、窜讲有关重点字词:

  戊申晦(晦,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今常用义为:昏暗,夜晚。)

  稍见雪中白若樗数十立者(“稍”,逐渐,渐渐。今常义为:稍微,略微。句意为:渐渐看见云雾中数十个白色的骰子似的,那是山呀。)

  与子颖坐日观亭而待日出——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余”其句意为:我与子颖坐在日观峰上的亭子里等待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天边有一条云带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亭东从脚下都有是弥漫的云雾。(云:云雾,名词。漫:弥漫,布满,动词。判断句用皆表判断。)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东海也。太阳升起来,纯红如朱砂的颜色,太阳下面有红光,跳动地承托着它。有的人说:这就是东海。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日,绛缟驳色,而皆如偻——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得到了阳光的照谢,有的得不到。红白两种颜色相错杂,都好像俯身曲背的样子。

  总结:这一部分描写日出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写,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景色。(第三段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日将出: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正出: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如偻。

  讲解第四自然段

  抽学生朗读第中自然段

  向学生回答第四然段段落大意。

  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泰山的人文景观,行以日风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讲解有关字词:自唐显庆以来。“以”连词连接“来”。句意为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

  不当道者。当:在。不在路上的石刻。皆不及往——都有来不及去看。

  翻译:日观亭的西面有祭示泰山之神的东岳大帝的庙宇,又有一座碧霞元君祠。历代皇帝行宫在碧霞行君祠的东边。这天我们还观看了路上的的石刻,从盲显庆以来,那些远古的石刻的字迹全都磨损不清楚或缺失。偏僻的,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看。

  (介绍古迹,表现泰山古老的风貌)

  讲解第五自然段:

  抽学生回答:第五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讲解有关字词和句式:生石罅(生的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句意为:树生在石头的缝隙中。)至石观数里内无树。(至:距离。至石观峰的几里内没有树。)(少圜:圜通假字通圆,很少有圆的)

  翻译:山上石头多,土少,石头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很少有圆的。杂树少,松树多,松树长在石头的缝隙中,都是*顶。遍地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踪迹。到石观峰的几里以内没有树,而积雪很厚,和人的膝盖*齐。桐城人姚鼐记。

  全文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作业设计:课后第二、三大题

  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

  总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登泰山记》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杜甫的《望岳》写出了泰山的高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櫆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

  三、整体把握

  1、听课文录音,正音。

  2、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等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

  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登泰山记》教案3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以此为宗旨,文章写得雅洁精练,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风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櫆(1698~1779)

  *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海峰先生诗文集》书影

  姚鼐(1732~1815)

  *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偲,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櫆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登泰山记》,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登泰山记》教案4

  一、解题

  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

  关于泰山的评论有:

  卢卡斯:泰山兼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阔眼界,这是*对人类遗产的巨大贡献。

  郭沫若:泰山应该说是中华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

  季羡林:泰山是*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姚鼐与桐城派

  姚鼐(1732—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 ,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桐城籍,故世人将他们及其追随者称作“桐城派”。桐城派兴于清康、雍,盛于乾、嘉,衰于民初,是清代散文流派中势力最大的一个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文学史上所仅见。

  桐城派文论的核心是义法。明确提出义法说和对义法的内涵进行反复阐述的是方苞。他主张“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基本上是宋儒的义理,但又力戒空疏,强调济于实用;还主张“言有序”,是说文章讲究表现形式,要有章法结构。义法的完整概念,是指有内容、有条理、结构谨严、合乎体制的文章。义与法的关系,有主有次,相辅相成,内容和形式要成为完整的统一体。方苞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着形式。义法说还包括对谋篇布局“尚简去繁”的要求和对语言文字“雅洁”的提倡。

  其后的刘大櫆在义法说方面,又加以丰富和补充,强调了散文应具备的情感和气势。他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固然居首要地位,但艺术本身却有相对的独立性,提出了神气音节说。所谓“神”,大体是指作者的性格特征、思想修养在艺术上完满而成熟的表现;所谓“气”,大体是指流注在作品中的气势及其所呈现出的面貌;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错综配合的句式结构和抑扬顿挫、琅琅可诵的语言因素。后来桐城派文人都把因声求气奉为不易之旨。

  方苞兼论义法,刘大櫆以法为主,姚鼐则扩充和发展了方、刘之说,使桐城派文论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姚鼐论文的主要创见有以下三点:

  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姚鼐生当乾、嘉考据风盛之时,他将宋、汉学和辞章结合起来论述文章和学问的息息相通,正是他论文解识宏通之处。这对扩张桐城派的壁垒起了很大的作用。

  提出选文和作文的标准,即“文章八要”的主张。他在所编选的《古文辞类纂》的序目中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者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他所说的神、理、气、味,是指文章的思想、精神;格、律、声、色,是指文章的形式及语言的音韵文采。精寓于粗,即内容寓于形式。从而概括出散文创作艺术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艺术论。

  提出文章风格的阴阳刚柔说。他将不同的艺术风格概括为阳刚阴柔两大类,认为这两种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又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风格来。他还认识到文章风格主要是作者才性和气质的表现,可以通过艺术形象来分析和显示作者的风格。这是对古文家在文学风格理论方面的概括和总结,是桐城派文论的精彩之处。

  三、内容分析

  各段主要内容:

  第1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2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3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4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在文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3幅壮丽的图画:

  第一幅是雪后登山图。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待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如“乘”字写出了作者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穿” 形象地暗示出峡谷的幽深。下面转入对登山的描叙。“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稍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是总写他与友人的登山路线。在这幅登山图中,作者对“南麓”“中谷”“天门”“东谷”或叙或描或议,随意点染,然后重笔描出泰山极顶的雪景,这是一幅以视觉为主的鸟瞰图:“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幅图画以南天门为主体,峰上是圆圆的晚日烛照天南,峰下是起伏的徂徕,蜿蜒的汶水和鳞次栉比的泰安城郭,峰的左右是负雪的群峰,这些渗透着大自然磅礴气势的群峰、晚日、城郭、河流构成了一种无比壮美的意境,而那皑皑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飘然的雾带又在壮美中涂上一层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红日,静穆的群峰与飘动的雾带,在色彩、动静上又构成了对比和映衬,使这幅雪后登山图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色彩和生动气势。

  第二幅是泰山日出图。作者仍是先交待时间、地点和动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这是幅静态的画。但一个“待”字却写出了观日出的虔诚和急迫的心情。接着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是写气候恶劣,但气候越是恶劣,也就越能反衬出作者观日出的虔诚。“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这是写日出前周围群峰的景象,一个“稍”字点出了天气由阴沉逐渐向晴朗转化的过程,也暗示天出现亮色。下面正面写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由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在这段描叙述中有速度的变化,有色彩的变幻,有大海的衬托,更有红日升空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浑气势、斑斓色彩写得淋漓尽致,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又用西边群峰作进一步的渲染和陪衬:“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既描绘了旭日临空,光照万里的磅礴气概,又暗示了日观峰之高,是观日的最佳处,再次突出了日观峰这幅主景。

  第三幅是泰山景物图。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表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特色。作者叙泰山景物分两个方面,一是名胜古迹、祠宇、石刻,抓住特征,几笔带过;另一是描绘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石多*方、多松)、三少(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无瀑布、无鸟兽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寥寥几笔就把泰山的山、水、树、石的特点概括无余,使泰山极富有个性,很见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四幅画面,以登览为线索,把以日观峰为主景的泰山风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准确而富有气势地描述出来。

  为什么等待戈多

  ——解谜《等待戈多》

  高二(3)程辽

  习惯于传统戏剧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精美凝炼的对白,《等待戈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然而这部废话连篇的无戏之剧却把无聊、空虚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精彩程度比起情节跌宕的传统戏剧,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待戈多,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全剧有关戈多的信息也只有四处。首先是:

  “爱斯特拉冈(后称‘爱’)咱们到底要求他给咱们做些什么?

  弗拉季米尔(后称‘弗’)你当时难道没在场?

  爱 我大概没好好听。

  弗 哦……没提出什么明确的要求。

  爱 可以说是一种祈祷。

  弗 一点不错。

  爱 一种泛泛的乞求。

  弗 完全正确。

  爱 他怎么回答的呢?

  弗 说他瞧着办。

  爱 说他不能事先答应。

  弗 说他得考虑一下。

  爱 在他家中安静的环境里。

  弗 跟他家里人商量一下。

  爱 他的朋友们。

  弗 他的代理人们。

  爱 他的通讯员们。

  弗 他的书。

  爱 他的银行存折。

  弗 然后才能打定主意。

  爱 这是很自然的事。

  弗 是吗?

  爱 我想是的。

  弗 我也这么想。(沉默)”

  无异于废话。再看第二处。

  “弗 哦,他是……可以说是个相识。

  爱 哪儿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

  弗 不错……我们跟他并不熟……可是不管怎样……

  爱 就我个人来说,我就是看见了他的面也不认得他。”

  后面两处是写孩子上场告诉等待着的爱和弗,戈多今晚不来了,明天准来。

  剧中并没有明示戈多是谁或是什么。

  据说1958年该剧在美国上演时,导演问作者戈多到底代表什么。他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可见作者也只是发现了一种现象,而谜底似乎连他自己也未能揭晓。

  根据剧中人物混乱的语言,我们大概可以拼凑出,戈多是爱、弗二人每天都在等待的人,但他俩也搞不清戈多是怎么回事,戈多每天都可能来但每天都没来。如果说戈多是某个具体人或者某个具体事,或是代表希望,爱、弗就不必只是百无聊赖地等待,都可以去寻找、去追求,就像传统戏剧中写的那样。他们几次等得无聊透顶,绝望地喊:“我们干什么呢?我们干什么呢?”难道竟是他们想不到去寻找吗?不,是他们不能寻找,因为戈多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仇不得报的时候,哈姆雷特就会挥舞着宝剑复仇;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时候,罗密欧与茱莉叶就会向命运宣战;梦中的天边外不能到达的时候,罗伯特就会被遥远的理想所折磨。若是罗伯特如愿以偿地出了海,便会因为失去露丝而使理想悲剧变成爱情悲剧。为生存、为情感、为信念而奋斗,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故事。人总是在追求中。但如果所有这一切的追求都有了结果呢?一个指向没有指向的概念就产生了。人们就开始等待戈多。

  因为空虚,所以追求。追求到的都不是要追求的,要追求的追求不到,因为它不需要追求。它是什么?

  等待戈多,此时戈多已经来了。他在哪儿?

  谁是戈多?

  以上三个问题有着同样的答案。

  人人都忙。想做一件事,去做,做完了,再想做一件事,再去做。做过去的事,一件、两件、三件……在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要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我们就像是等待戈多的两个人,传帽子当游戏,对骂是消遣,上吊来解闷。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意义,要做这么多事?因为剥去事务繁忙的华丽外衣,我们不能面对自己的空虚。心是永远不能遗失的,却是从人穿上外衣的一开始就被遗忘的。所以人马不停蹄地忙碌、寻找、穿上更复杂的衣服,因为他似乎缺了点什么。哪知道缺的不是衣服,而是穿衣服的主人。等戈多的两个人说:“嗯?咱们走不走?”“好的,咱们走吧。”然后他们坐着不动。人能往哪儿走呢?换来换去也不过是一件衣服而已。走也没走。没走也走。要去的地方已经在了,逃也逃不掉。

  所有的衣服都穿遍了,不能满足。这时候戈多就来了,就开始等待戈多了。他既是想像中的衣服又是衣服后的人。最厉害的大力士举不动的是自己。很无聊,很难受,但是戈多不来,你怎么离开?

  追寻戈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不过那时他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化身为了花花世界。

  万般无奈,便只有等待戈多了。

《登泰山记》教案5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下面是其教学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登泰山记》教案6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讲——析——结”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en)水 南麓(lu) 石磴(*) 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 行(xing)宫 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

  2、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教案7

  自读要求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结合注释通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达到背诵。

  4、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5、积累一点古文化常识。

  自读程序

  1、结合注释①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找出文言知识点,并口头翻译课文。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①由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推断出泰山和泰山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②作者是如何从京城到泰安的?

  ③叙述作者登山的过程。

  ④登上山顶后,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了"望晚"时的哪些景物?

  ⑤文章通过景物变化来写泰山顶上的日出,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⑥作者还写了泰山的哪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解说:此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做思考题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

  自读点拨

  1、姚鼐和"桐城派"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乾隆39年辞官后,曾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木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

  2、基础知识重难点解析

  ①通假字

  A、成五采("采"通"彩")

  B、多*方,少圜("圜"通"圆")

  C。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

  ②词性活用

  A、汶水西流济水东流(名词作状语)

  B、明烛天南(名词作动词)

  C、山多石,少土;多*方,少圜;少杂树,多松(形容词作动词)

  ③积累并掌握"当""余""以""及"等一词多义现象。

  ④文言名量表示法

  文言文中名词与量词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是先名词后量词。如"数十""云一线"在现代汉语中应为"数十""一线云"。

  3、学一点古文化常识

  ①关于"阴""阳"。

  ②关于"朔""晦""望""既望"。

  ③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

  4、课文内容重难点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点出泰山及日观峰的位置,第2段写登山经过,第3段观泰山日出,第4段介绍泰山古迹,第5段介绍泰山冬季景色。其中,第2段和第3段为课文重点。

  第2段写登山经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由北京到泰安,二同从山麓到山顶,三是到山顶以后所见到的景物。

  第3段是全文重点中的重点,也是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情景,以云天、东海和群峰为陪衬,表现了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写等日出,着意写了当时的环境和氛围,以"大风扬积雪击面"形容风力的强劲,以"足下皆云漫"显示日观亭高耸于云天之上。在这样的环境中等待日出,内心自然是充满豪情。写日将出,则集中表现东方天际的变化,最初是被白雪覆盖的山峦微微显露出来,接着天际出现了一条"异色"云带,一转眼又变成了五彩斑斓的云霞。这一层全是写景之笔,但从"稍见""须臾"这两个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全神贯注进行观察的情状。写日出,只有两句,但"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却是泰山日出的特有景象。最后写日出后日观亭以西诸峰的"绛皓驳色",另有一番妖娆之态,又用一个拟人化的比喻"若偻"来烘托日观峰凌空俯瞰群峰的雄姿。

  5、表现手法

  ①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

  本文写景状物主要采取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的写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的形象和人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来进行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来从旁烘托。作者是在严寒中登山的,而文中不着一个"寒"字,但从"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兽迹"等句中都可以想见气候的严寒。

  ②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本文写景的又一特色。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亮南天,本是一片静景,但作者用拟人化的"负"与用如动词的"烛",将静寂的远景变为一幅视野开阔、气势宏大的动景,让人一洗寒冬游客寥落的孤寂之感,*添阳春盎然之意。汶水河一息不停、徂徕城辞旧迎新,作者"如画"一笔,又将动景绘为一帧静态水墨。"半山居雾若带然"更是化动为静的神妙之笔,缕缕云雾,时聚时离,飘浮不定;作者仅以"带"绘形,"居"字描态,"半山"定位,以静写动,寥寥数语,将画面开阔、气象万千的丽色风光展现给读者,让人怦然心动,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超乎俗众的意境悠然于笔外。

  ③叙事简练,语言形象

  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中叙事简练,如从京师到泰安的途程,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青,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句就完整地表现出来了。其中"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都很形象。

  自读思考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明烛天南"中"烛"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C、其阴,济水东流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下面各句括号内所填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

  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

  3、对下面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B、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泰山的北面,汶水向西流去。

  C、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有的得到阳光照射,有的没有被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

  D、山多石,少土。

  山上多有石头,少有土。

  4、将《登泰山记》的第3段扩写成描写冬天泰山日出壮丽景象的文字,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教案8

  一、解题

  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

  关于泰山的评论有:

  卢卡斯:泰山兼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阔眼界,这是*对人类遗产的巨大贡献。

  郭沫若:泰山应该说是中华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

  季羡林:泰山是*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姚鼐与桐城派

  姚鼐(1732—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 ,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桐城籍,故世人将他们及其追随者称作“桐城派”。桐城派兴于清康、雍,盛于乾、嘉,衰于民初,是清代散文流派中势力最大的一个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文学史上所仅见。

  桐城派文论的核心是义法。明确提出义法说和对义法的内涵进行反复阐述的是方苞。他主张“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基本上是宋儒的义理,但又力戒空疏,强调济于实用;还主张“言有序”,是说文章讲究表现形式,要有章法结构。义法的完整概念,是指有内容、有条理、结构谨严、合乎体制的文章。义与法的关系,有主有次,相辅相成,内容和形式要成为完整的统一体。方苞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着形式。义法说还包括对谋篇布局“尚简去繁”的要求和对语言文字“雅洁”的提倡。

  其后的刘大櫆在义法说方面,又加以丰富和补充,强调了散文应具备的情感和气势。他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固然居首要地位,但艺术本身却有相对的独立性,提出了神气音节说。所谓“神”,大体是指作者的性格特征、思想修养在艺术上完满而成熟的表现;所谓“气”,大体是指流注在作品中的气势及其所呈现出的面貌;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错综配合的句式结构和抑扬顿挫、琅琅可诵的语言因素。后来桐城派文人都把因声求气奉为不易之旨。

  方苞兼论义法,刘大櫆以法为主,姚鼐则扩充和发展了方、刘之说,使桐城派文论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姚鼐论文的主要创见有以下三点:

  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姚鼐生当乾、嘉考据风盛之时,他将宋、汉学和辞章结合起来论述文章和学问的息息相通,正是他论文解识宏通之处。这对扩张桐城派的壁垒起了很大的作用。

  提出选文和作文的标准,即“文章八要”的主张。他在所编选的《古文辞类纂》的序目中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者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他所说的神、理、气、味,是指文章的思想、精神;格、律、声、色,是指文章的形式及语言的音韵文采。精寓于粗,即内容寓于形式。从而概括出散文创作艺术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艺术论。

  提出文章风格的阴阳刚柔说。他将不同的艺术风格概括为阳刚阴柔两大类,认为这两种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又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风格来。他还认识到文章风格主要是作者才性和气质的表现,可以通过艺术形象来分析和显示作者的风格。这是对古文家在文学风格理论方面的概括和总结,是桐城派文论的精彩之处。

  三、内容分析

  各段主要内容:

  第1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2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3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4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在文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3幅壮丽的图画:

  第一幅是雪后登山图。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待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如“乘”字写出了作者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穿” 形象地暗示出峡谷的幽深。下面转入对登山的描叙。“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稍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是总写他与友人的登山路线。在这幅登山图中,作者对“南麓”“中谷”“天门”“东谷”或叙或描或议,随意点染,然后重笔描出泰山极顶的雪景,这是一幅以视觉为主的鸟瞰图:“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幅图画以南天门为主体,峰上是圆圆的晚日烛照天南,峰下是起伏的徂徕,蜿蜒的汶水和鳞次栉比的泰安城郭,峰的左右是负雪的群峰,这些渗透着大自然磅礴气势的群峰、晚日、城郭、河流构成了一种无比壮美的意境,而那皑皑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飘然的雾带又在壮美中涂上一层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红日,静穆的群峰与飘动的雾带,在色彩、动静上又构成了对比和映衬,使这幅雪后登山图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色彩和生动气势。

  第二幅是泰山日出图。作者仍是先交待时间、地点和动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这是幅静态的画。但一个“待”字却写出了观日出的虔诚和急迫的心情。接着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是写气候恶劣,但气候越是恶劣,也就越能反衬出作者观日出的虔诚。“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这是写日出前周围群峰的景象,一个“稍”字点出了天气由阴沉逐渐向晴朗转化的过程,也暗示天出现亮色。下面正面写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由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在这段描叙述中有速度的变化,有色彩的变幻,有大海的衬托,更有红日升空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浑气势、斑斓色彩写得淋漓尽致,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又用西边群峰作进一步的渲染和陪衬:“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既描绘了旭日临空,光照万里的磅礴气概,又暗示了日观峰之高,是观日的最佳处,再次突出了日观峰这幅主景。

  第三幅是泰山景物图。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表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特色。作者叙泰山景物分两个方面,一是名胜古迹、祠宇、石刻,抓住特征,几笔带过;另一是描绘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石多*方、多松)、三少(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无瀑布、无鸟兽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寥寥几笔就把泰山的山、水、树、石的特点概括无余,使泰山极富有个性,很见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四幅画面,以登览为线索,把以日观峰为主景的泰山风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准确而富有气势地描述出来。

  为什么等待戈多

  ——解谜《等待戈多》

  高二(3)程辽

  习惯于传统戏剧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精美凝炼的对白,《等待戈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然而这部废话连篇的无戏之剧却把无聊、空虚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精彩程度比起情节跌宕的传统戏剧,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待戈多,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全剧有关戈多的信息也只有四处。首先是:

  “爱斯特拉冈(后称‘爱’)咱们到底要求他给咱们做些什么?

  弗拉季米尔(后称‘弗’)你当时难道没在场?

  爱 我大概没好好听。

  弗 哦……没提出什么明确的要求。

  爱 可以说是一种祈祷。

  弗 一点不错。

  爱 一种泛泛的乞求。

  弗 完全正确。

  爱 他怎么回答的呢?

  弗 说他瞧着办。

  爱 说他不能事先答应。

  弗 说他得考虑一下。

  爱 在他家中安静的环境里。

  弗 跟他家里人商量一下。

  爱 他的朋友们。

  弗 他的代理人们。

  爱 他的通讯员们。

  弗 他的书。

  爱 他的银行存折。

  弗 然后才能打定主意。

  爱 这是很自然的事。

  弗 是吗?

  爱 我想是的。

  弗 我也这么想。(沉默)”

  无异于废话。再看第二处。

  “弗 哦,他是……可以说是个相识。

  爱 哪儿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

  弗 不错……我们跟他并不熟……可是不管怎样……

  爱 就我个人来说,我就是看见了他的面也不认得他。”

  后面两处是写孩子上场告诉等待着的爱和弗,戈多今晚不来了,明天准来。

  剧中并没有明示戈多是谁或是什么。

  据说1958年该剧在美国上演时,导演问作者戈多到底代表什么。他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可见作者也只是发现了一种现象,而谜底似乎连他自己也未能揭晓。

  根据剧中人物混乱的语言,我们大概可以拼凑出,戈多是爱、弗二人每天都在等待的人,但他俩也搞不清戈多是怎么回事,戈多每天都可能来但每天都没来。如果说戈多是某个具体人或者某个具体事,或是代表希望,爱、弗就不必只是百无聊赖地等待,都可以去寻找、去追求,就像传统戏剧中写的那样。他们几次等得无聊透顶,绝望地喊:“我们干什么呢?我们干什么呢?”难道竟是他们想不到去寻找吗?不,是他们不能寻找,因为戈多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仇不得报的时候,哈姆雷特就会挥舞着宝剑复仇;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时候,罗密欧与茱莉叶就会向命运宣战;梦中的天边外不能到达的时候,罗伯特就会被遥远的理想所折磨。若是罗伯特如愿以偿地出了海,便会因为失去露丝而使理想悲剧变成爱情悲剧。为生存、为情感、为信念而奋斗,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故事。人总是在追求中。但如果所有这一切的追求都有了结果呢?一个指向没有指向的概念就产生了。人们就开始等待戈多。

  因为空虚,所以追求。追求到的都不是要追求的,要追求的追求不到,因为它不需要追求。它是什么?

  等待戈多,此时戈多已经来了。他在哪儿?

  谁是戈多?

  以上三个问题有着同样的答案。

  人人都忙。想做一件事,去做,做完了,再想做一件事,再去做。做过去的事,一件、两件、三件……在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要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我们就像是等待戈多的两个人,传帽子当游戏,对骂是消遣,上吊来解闷。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意义,要做这么多事?因为剥去事务繁忙的华丽外衣,我们不能面对自己的空虚。心是永远不能遗失的,却是从人穿上外衣的一开始就被遗忘的。所以人马不停蹄地忙碌、寻找、穿上更复杂的衣服,因为他似乎缺了点什么。哪知道缺的不是衣服,而是穿衣服的主人。等戈多的两个人说:“嗯?咱们走不走?”“好的,咱们走吧。”然后他们坐着不动。人能往哪儿走呢?换来换去也不过是一件衣服而已。走也没走。没走也走。要去的地方已经在了,逃也逃不掉。

  所有的衣服都穿遍了,不能满足。这时候戈多就来了,就开始等待戈多了。他既是想像中的衣服又是衣服后的人。最厉害的大力士举不动的是自己。很无聊,很难受,但是戈多不来,你怎么离开?

  追寻戈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不过那时他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化身为了花花世界。

  万般无奈,便只有等待戈多了。

《登泰山记》教案9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下面是其教学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登泰山记》教案10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讲——析——结”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en)水 南麓(lu) 石磴(*) 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 行(xing)宫 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

  2、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扩展2)

——登泰山记高中语文教案

登泰山记高中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以此为宗旨,文章写得雅洁精练,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风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櫆(1698~1779)

  *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海峰先生诗文集》书影

  姚鼐(1732~1815)

  *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偲,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櫆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登泰山记》,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扩展3)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扩展4)

——二翁登泰山赏析3篇

二翁登泰山赏析1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二翁登泰山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关系和特别好、甲老翁的妻子和孩子早去世了、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巴蜀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心中很悔恨、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很陡峭、我也没有登过、总想着他、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吧、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今日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从鸸到泰山的北面、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坐大山、

  注释

  1、昔:以前、从前

  2、里:乡(古代居民行政组织的一种,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

  3、妻子:妻子和孩子

  4、叟:老头

  5、(唯叟一人)而已:罢了

  6、携:携带

  7、第:房屋、宅子、家

  8、酌:饮(酒)

  9、向:以前

  10吾:我

  11、远游:到远处游玩

  12、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13、是:这 13、然:但是

  14、意:意愿

  15、同行:一同出行

  16、余:我

  17、亦:也

  18、未:没有

  19、然:然而

  20、恐:担心

  21、胜:能承受,承担。

  22、差矣,汝之言:是“汝之言差矣”的倒装句

  23、曩:以往、过去

  24、年:年龄

  25、且:将近

  26、辈:等,类,表示人或物的多数同属一类

  27、方:才

  28、逾:超过

  29、甚善:太好了

  30、翌日:第二天

  31、偕:一起,一同

  32、越:经过

  33、绝:横渡

  34、相:互相,此指代“我”

  35、自:从

  36、至:到,达

  37、薄暮:傍晚,日将落时

  38、阴:古代山北水南叫“阴”

  39、尝:曾经

  40、去:离开

  41、何老之有:即为“有何老”;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42、是:这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扩展5)

——夜登泰山作文3篇

夜登泰山作文1

  早就听说泰山是我国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恰逢清明节是登高望远的最佳时节,于是爸爸妈妈便决定带我去登泰山看日出。

  为了能看到日出,凌晨一点我们就从宾馆出发了。到达天外村路登山口,我们乘坐旅游大巴到了中天门,然后开始步行上山了。晚上登山的人很多,人群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到了十八盘我是又冷又饿又累又睏,真有点泄气了。这时只听有人说“快看呀!月亮和星星好大好亮啊”!我抬头一看,天哪!夜幕中的月亮好像一座大船,静静的挂在天上,北斗七星就在我们头顶,离得那么近,真不愧是“泰山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呀!两眼四顾,山峰耸立,曲折蜿蜒的十八盘就像伸向天边的云梯,天上的星星和登山人群中的手电筒,都在一闪一闪的,真是美不胜收。想到这里,我又来了精神,继续往前走,一口气越过孔子庙、玉母池……最后终于到达了玉皇顶,低头往山下看,登山的人们小的像一只只蚂蚁一样,正在蜿蜒的.山路上蠕动呢!我不由想起了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啊!美丽的泰山,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扩展6)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名师教学设计 (菁选2篇)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名师教学设计1

  课程目标

  1、了解姚鼐的生*及创作,了解其主要文学主张。

  2、了解记的文体特征。

  3、掌握文中出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文中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学法指导

  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这篇“记”语言精炼、用词生动、修辞巧妙等艺术特色。2、背诵全文,熟记文言句式,总结文言规律。

  知识储备

  1、文题解读: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之称。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之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同时,泰山也是一座风光奇秀的自然之山,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光登临。“记”,古代一种散文题材,可以叙事、写景、状物,抒*怀,抱负,阐述思想观点。

  2、桐城派:

  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记和游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记”在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游记”是“记”的一种。它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散文体裁,形式灵活自由。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人名士,似乎有种与生俱来、无法排解的泰山情结,泰山至于他们,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精神具象。曹植宣称“我本泰山人”,“俯观五岳间,人生忽如寄”,把泰山看作精神寄托与生命归宿。李白狂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创造了奇丽壮美的神奇意境,体现了纵横天地的放逸精神。杜甫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鼓舞。苏轼、苏辙兄弟以未登泰山为憾:“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今天我们就跟着姚鼐一起登泰山。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三、提问文言文知识要点

  要求:

  1、加点的解释。

  2、加横线的翻译,并说出句式特点。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四、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比较简单的做法:

  理解现代文一般解读三个方面:第一写了什么(内容、结构);第二怎样写的(手法);第三表达什么(感受、情感等)可以这三个方面都包括,可以写一个点。

  (二)学生自由发挥制作思维导图(20分钟)

  (三)学生交流,推荐展示(10分钟)

  五、教师总结

  1、总结本文特点:

  首先,写景记游,始终围绕作者的活动进行,从自京师“乘风雪”而来到“观道中石刻”而归,作者对整个流程的记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同时又剪裁得当,有主有从,一线贯穿。

  其次,记述整个活动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即以日观峰为中心贯穿全篇文章,结构严谨。

  第三,语言简洁明快,描述鲜明生动,描绘极富特征性。

  文章以时间为经,以泰山景为纬,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层层深入地描写景物,结构完整严谨,语言简洁,生动形象,体现了姚鼐散文的风格。

  2、获得的人生感悟: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2)、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艰辛的代价不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名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一、分析作者游览泰山的经过及登山的路线。

  二、教学有关字词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三、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登山的路线。

  教学重点:

  一、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二、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抽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关回答下列问题。

  1、词语的古今意义:阳

  2、了解词语的活用:西,东。

  3、了解特殊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二、讲授新课:

  抽学生朗读条二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本段的行文思路: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登山的过程——再写所见的美景。)

  讲授有关字词:`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今一般用于名词,云层。句意——世人都有称之为“天门山”

  至于泰安——“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不是今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连词,其义是到、到达。句意是:到达泰安。

  是月丁未——是,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句意是:这月丁未。

  复循西谷——复、再、又之意。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今常用义为:往复、重复等。崖限当道————限:门槛,名词。当、挡住,动词。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越长城之限——限,界限,名词。越过长城的界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余:我,以:在。我在乾隆三十九年二月。)

  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面不定的余数。那台阶有七千多级)

  及既上(及:等到,介词。等到登上山顶。)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及:和,连词。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巅)

  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表示不肯定的语气。世人都称为天门山的。)

  特殊句式:余所不至也(也,表判断,句意为:我没有到达那里。)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皆、表判断。句意为:亭东从脚下都是弥漫着云雾。)

  省略句:与子颖坐日观亭等日出(省略主语:余。句意:我同子颖坐在日观亭上等待日出。)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前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句意: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烛:名词动用,照。)

  三、翻译第二段: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地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了泰安。这月的二十八日,与朋友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从南面的山脚攀登。全程四十五里,路都有是石头砌的石阶,那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间的那一条山谷绕着泰安城边流过,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我们一开始就沿着这条谷进了山,走了一小半路程,越过中岭,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就到了它的顶峰。古时登山,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山,天门就在道中。东面的山谷,古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们没有到达的地方。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世人都称为“天门山”。一路上云雾弥漫冰滑难走,台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登上山顶,青山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城郭,在夕阳的照耀下,汶水、徂徕好像一幅图画,半山腰停留的云雾,好像一条腰带似的。

  四、抽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一)、登山的过程怎样?

  明确:由南麓登,始循(中谷)进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评:仅用十九个字便写出登山的全过程。)

  (二)、沿途和登上山顶以后见到了什么景色?

  明确:上了山顶,只见青山铺着白雪,雪光映着南天。远望夕阳下的照着的城郭,汶水和徂徕活像一幅山水画,半山腰还停留着雾气,像腰带似的。

  归纳:这一部分可分三层:一、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二、写从泰山南麓到山颠的路线,三、写登上泰山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旅途远,登山难,景色秀)

  五;作业设计: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一、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旅途远,登山难,景色秀

  二、写从泰山南麓到山颠的路线。

  三、写登上泰山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扩展7)

——登泰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登泰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诗文集》(《四部丛刊》影音原刊本)。姚鼐(nài),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代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

  (2)阳:山的南面。

  (3)汶(Wèn)水:也叫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4)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

  (5)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在通称山涧。

  (6)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7)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8)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

  (9)以:在。

  (10)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

  (11)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12)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

  (13)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

  (14)泰安:即今山东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为泰安府治所。

  (15)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16)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

  (17)蹬(dèng):石级。

  (18)级:石级。

  (19)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

  (20)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

  (21)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22)中岭:即黄岘(xiàn)岭,又名中溪山,中溪发源于此。

  (23)天门:泰山峰名。《山东通志》:“泰山周回一百六十里,屈曲盘道百余,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余里。”

  (24)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25)云:语气助词。

  (26)几:几乎。

  (2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

  (28)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

  (29)居:停留。

  (30)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31)五鼓:五更。

  (32)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

  (33)漫:迷漫。

  (34)摴蒱(chū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立起来很像山峰。

  (35)极天:天边。

  (36)采:通“彩”。

  (37)丹:朱砂。

  (38)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看不见东海。

  (39)或得日,或否:有的*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

  (40)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

  (41)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偻,驼背。

  (42)岱祠:东岳大帝庙。

  (43)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44)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

  (45)显庆:唐高宗的年号。

  (46)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灭。

  (47)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

  (48)圜:通“圆”。

  (49)瀑水:瀑布。

  赏析

  第一部分(第一段):介绍泰山及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第二段):写登泰山的经过。这部分先叙述从京城到泰山的旅程,接着写登山过程,再写到达山顶时所见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三段):写观日出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四、五段):介绍泰山的古迹(建筑群和石刻),以及所见泰山的冬季景色。。

  第五部分(第六段):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同时穿插对泰山特点的记述和对所见景观的描绘。全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阔。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的又一个描写重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

推荐访问: 泰山 语文教案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3篇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1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