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14篇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14篇

时间:2022-06-03 20:30:02 来源:网友投稿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14篇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1

  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明确指出,要把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要防止工作和学习“两张皮”,杜绝简单地看资料、抄笔记等现象,通过多为群众办好“身边事”、解决“烦心事”,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把学史力行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诚心问群众需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坚持“面对面”的良好传统,才能在与群众交往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产生共情,加深感情。要加大调研力度。多坐坐炕头、喝喝茶水,谈谈心、唠唠嗑,善于从群众表情中探知生活冷暖,掌握“第一手”资料,从群众的牢骚话、真心话中发现工作着力点。同时,要避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调研,深入基层时不仅要做到“身入”,更要做到“心至”,确保真正摸出群众实际需求。

  用心为群众办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是“鸡毛蒜皮”的日常小事,却是关乎民心的国家大事。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党和政府发出了“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等一个个知冷知热的“民生红包”,精准击中群众需求的“靶心”,反映了党和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彰显了“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党员干部要着力办好这些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养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克服“拖延症”,做到好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让民生政策落实到位,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虚心向群众请教。群众是最可尊敬的老师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2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问题意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相结合。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应对社会风险、持续社会稳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务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来抓,用心探索结合社会管理加强和改善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引导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要围绕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这一主题,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相结合。人民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要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意愿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的政策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追求更好地结合起来,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群众关注度高、与切身利益联系紧、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问题。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3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贵州省织金县坚持把学习成效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聚焦群众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实事办到群众“家门口”、办到群众“心坎上”。

  1.送考下乡、方便群众。在实兴乡干河小学操场上,很多群众正在有序参加摩托车驾驶证考试。“当前正是农忙季节,乡里联合县交警队将摩托车考试场‘搬’到群众‘家门口’,帮助群众解决路程远、办 证难的问题,让群众足不出乡就能办 证。同时,提高了群众的的持证率,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这几天已有110多人顺利通过了考试,真是太方便群众了。”实兴乡上坝村党支部书记刘祖元说。

  2.进村义诊、温暖群众。在三甲街道,该县“桑榆红”关爱健康志愿服务分队的退休老专家正在开展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活动。“老专家们真是及时雨呀,我平时患有高血压,上个月去医院测量了,这几天正准备去医院监测一下,没想到老专家们直接来到村里为我们义诊,还发放药品,免费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村里一位老人激动地说。义诊现场,老专家们为群众测量血压、听心率、测血糖、看眼疾,向过往群众发放健康宣传资料、认真回答群众咨询的健康问题,并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提出治疗建议,力所能及确保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落到实处,增进了群众对健康医学知识的了解。据悉,义诊活动惠及群众600余人。

  3.送技上门、服务群众。“要注意日照、施肥、浇水等各个环节,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要求。”在自强乡桥上村的坝区里,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向明贵正在指导群众对蔬菜进行管护。为切实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解决群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困难。该县整合县、乡、村三级农业专业人才资源,结合主导产业情况组建了茶叶等十二类主导产业技术专家组237人,在全县33个乡(镇、街道)组建了产业技术小分队,精准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助力产业振兴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据悉,织金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措并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下乡进村办 证、进村入户义诊、田间地头服务等只是该县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织金县党员干部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把实事办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切实为群众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着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4

  服务“走心”才能群众“暖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部署了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永远不能脱离群众,服务真正走心用心,群众才会暖心舒心。

  当好群众的“交心人”,聚群众之声、汇群众之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群众是我们党和党员干部的根系所在、血脉所在,干群一家亲,把群众当朋友、当亲人,是我们党历来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革命事业的巨大成功。党员干部要开展好群众工作,真正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与群众面对面,更要与群众心连心,和群众在一块“零距离”以心交心,群众才会敞开心扉,说“掏心窝子”的话。这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走一线、串一线、访一线,察民情,摸实情,倾听群众意见,特别是要听得进群众的刺耳话、牢骚话,这样才能认识到不足、把得准方向,才能办出实事、求到实效,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

  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谋群众之想、解群众之盼。群众真正需要什么、真正盼望什么、真正关切什么,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主动换位、主动思考的问题,这也是作为人民公仆主动服务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新使命,党员干部责无旁贷“干”字当头、冲锋在前,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就要真正把群众的事情、群众的福祉放在心上,主动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发展的方向路径和群众的真正需求,积极谋划、及早行动,查漏补缺、抓常抓长,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效,做到工作先行一步、服务超前一步,切实当好群众的服务“保姆”。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化群众之难、纾群众之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XXX***指出:“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面对群众的急事难事,如果不加以解决,损害的不仅是党和干部的形象,也是在消耗透支群众的信任。党员干部要坚持推动服务阵地前移,面对最突出、最复杂、最纠葛的困难矛盾,特别是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生产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关切,绝不可推一推、躲一躲、拖一拖,要真心实意、真心真情地拿出措施、拿出办法,快速地解决人民群众的焦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真正为人民群众纾难解困、排难解忧,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行稳致远。永远站在人民一边,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诚对待人民、真情融入人民、真心服务人民,人民才会给予我们最大的认可和最有力的支持,我们就能始终拥有一路向前、披荆斩棘、赶超跨越的澎湃动力。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5

  自“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城桥镇党委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老人的急、难、愁、盼,积极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多样化,让老人在社区感受养老的温度,给社区养老带来“一碗汤”的幸福。

  “一站多点”打造为老服务全功能

  针对养老服务分散等问题,城桥镇党委积极协调,全面统筹,打造了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金日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为主体,建立“一站多点”为老服务中心体。通过统筹为老服务资源,建立了集学习、休闲、康复、日间照料、辅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于一体的为老服务中心,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同时在为老服务服务中心设置党员示范岗,针对老人的意见建议不断改善为老服务质量,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祥和的生活家园。

  社区网格实现“养老顾问”全覆盖

  依托党建“微网格”,以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各村居网格为平台,设立46个镇、村居级“养老顾问”服务点,打造以镇社会事务办负责人为“养老顾问”的主要负责人,各村居老龄干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各服务点党员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共同参与的,组建熟悉养老政策、养老资源和养老服务项目的“养老顾问”队伍,让城桥镇的老年人能通过身边的“养老顾问”得到第一手的养老服务信息和帮助,受到社区老人的欢迎。

  多措并举推进助餐服务零距离

  针对老人就餐难等问题,在试点推进的基础上,将所属村居划分为东片和西片两个片区,引入两个第三方机构,依托油车湾社区长者食堂和城桥第三敬老院食堂,采取由第三方配送到村居后由志愿者送至老人家中的助餐模式。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监管、提升质量。

  全程跟进实现适老化改造高质量

  城桥镇党委积极调研,针对居家养老过程中因设施不全带来的意外伤害等问题,为老人提供更舒适的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启动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引导和支持包括困难、无子女、失能、高龄等特殊群体在内的全体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通过“广泛宣传、重点排摸、精准评估、持续跟进、实地走访、收集反馈”全过程跟进,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将适老化改造工作落到实处。比如,城桥村党总支在调研中了解到,85岁高龄的低收入困难老人倪老伯,属于独居老人。因装过心脏支架,随着年龄的变大,身体机能的退化,目前日常生活主要由居家服务员照顾,但倪老伯家中的卫生间无适老化生活设施,洗澡湿滑,容易跌倒。在村党总支宣传引导下,老人选择了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项目“卫生间移动可折叠淋浴凳、适老智能马桶盖”等12选6基础套餐,通过改造增加了如厕洗澡的安全性,提升了老人居家生活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6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人社局紧紧围绕为民办实事宗旨,大力实施就业创业富民行动,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工作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助推民生事业稳步前进。

  落实政策“添动力”。将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做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因人施策全面提高重点群体就业能力。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认真组织实施招考、见习、灵活就业、援助就业、自主创业“五大行动”,引导x名未就业青年进行见习就业,落实见习补贴x万元,推荐x名高校毕业生进企业服务;全县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x万人,实现劳务收入x亿元。

  技能培训“添智力”。健全以县职业中专、就业训练中心、x个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主体、x所民办培训学校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培训格局,立足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断拓展以电工、焊工和家庭服务等为主的x个培训工种,因人、因地、因时制定培训“菜单”,手把手进行教学实训,帮助培训学员基本掌握一项致富技能,实现稳定就业。按照“先垫后补”的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完成由线下培训到“线上+线下”培训的转化。同时,建立“日常抽查+随机抽查”、“实地抽查+视频抽查”工作机制,杜绝了“无用式”“虚假式”“强迫式”培训,有效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至目前,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共x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x人,创业培训x期x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x人。

  创业贷款“添活力”。积极落实“双创”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门槛、精简办理流程,降低企业和商户融资成本,全面激发创业活力,充分利用创业贷款的“杠杆作用”稳定企业、稳定用工。为x名个体创业者和x户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万元,带动就业x余人。

  公益岗位“添助力”。将公益性岗位作为就业困难人员安置的重要渠道,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对x名符合条件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了托底安置,累计开发城市公益性岗位在岗人数x个,积极开发农村环境卫生、公路养护、爱心理发员等x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并进行了兜底安置,切实解决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困难,为稳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7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以深学促实干,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有的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有的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有的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有力举措,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受洗礼、有提升,也要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彰显百年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新征程上每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担当。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回望百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千难万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始终得到人民衷心拥护,最关键的是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始终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李大钊“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价值追求,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从孔繁森“苦乐桑梓在高原”的赤子之情,到黄文秀“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责任担当,一代代共产党人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宝贵启示,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树立宗旨意识,保持初心不改、志向不移、本色不变,在顺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中,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党员干部要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民生问题。干事力度关系民生温度。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纠纷矛盾,不断通过化解民生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坚持开门问策、问需于民,尊重群众感受,由群众来评价工作效果。政策举措接不接地气、是不是真惠民真利民,群众感受最真切。要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畅通察民情、通民意的渠道,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群众愿望和利益。要结合实际察民情访民意,实事项目向群众征集,办理过程向群众公开,办理结果接受群众检验,坚决杜绝搞形式、走过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是重要保障。干部作风好不好,关键看为民办事实不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就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弘扬担当精神,敢于接“最烫手的山芋”、挑“最沉重的担子”,做解决问题、造福群众的行动派和实干家。千条万条,不落实都是白条;千难万难,干起来就不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激发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让好政策取得好效果、好举措带来好日子。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党员干部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多办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好事实事,就是人民群众真心点赞的贴心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彻底、最鲜活的表达,在全党全社会引发强烈共鸣。这是来自历史的启示,更是面向未来的宣示。树高千尺,扎根沃土。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党就能汇聚起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带领亿万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8

  近期,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强调,要以更加有力的举措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党员干部要把群众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就必须强化“闭环”意识,把工作抓实抓细,实实在在解民忧、纾民困,以一流的作风、务实的举措争创一流的业绩,守好人民的心。

  “闭环”体现在工作中,是“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是“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是“有始有终,有头有尾”。工作要形成“闭环”,不仅考验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更考验其工作能力,只有本领过硬、作风严实,才能工作扎实。党员干部要把“闭环”意识落到实处,直面困难,做问题的终结者,把群众的每一件事抓实抓细、落地见效,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

  拿出“事无巨细”的工作态度,把每一件群众事抓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强化“闭环”意识,需要在细节上找突破口。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要从细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要深入基层勤调研,走到群众身边问需于民,了解其最渴望最急切最需要解决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把一件件群众事记在心头、落在实处,一件件干好,一茬茬推进,一步步展开,一项项销号,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大水漫灌”,不千篇1律,既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确保工作经得起各项考验。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员干部要把每一件群众“小事”当成“大事”来抓,思想不能放松,工作不能减力,坚持不懈把每一件群众事抓细。

  砥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每一件群众事抓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核心在“真”,过程要“真”,结果也要“真”。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察实情,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景,真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事和烦心事。为群众办实事要“实之又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要确保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以真的作为、实的作风把群众事办实、办好。要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必须要做老实人,遵纪守法、不逾底线;

  说老实话,讲真话实话,不讲假话套话;

  干老实事,办利民惠民之事,不做离心离德之事。

  铆足“马上就办”的工作劲头,把每一件群众事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在“办”。首先要解决好“办什么、为谁办、怎么办”的问题,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紧盯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细化举措、明确方向,以实际行动把群众事办实。实事要实干,实干才能得民心。党员干部要发扬实干担当精神,不推诿扯皮、不敷衍塞责,主动担当、敢于作为,铆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事劲头,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做到亲力亲为、躬身实践,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走出一条实干担当的为民之路。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9

  幸福派出所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畅通为民服务渠道,提高为民服务效率,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办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所专门成立了全所民警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为民服务中心,抽调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的精干人员集中办公。

  二是畅通为民服务渠道。一是全程公开代理流程。统一印制工作流程图、为民服务代理登记簿和承办单,向群众公开办事流程、申办方式、服务项目等;二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为民服务工作人员职责、全程代办人职责、违反时限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为民服务规范有序。

  三是提高为民服务效率。对程序简便,可当场办理的申请事项,作为即办件,由窗口工作人员即收即办;对因申报材料不全或需进行现场勘查暂时不能即办的申请事项,作为承办件,实行承诺办理,并在承诺时限内做出处理决定。

  四是坚持抓好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公安警务工作的知情度和熟悉率。我所要加强在警务工作的宣传,在宣传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在扩大公安工作的正面影响上下功夫。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树立公安干警的良好形象。一是狠抓民警的作风建设,切实改变部分民警存在的办事拖拉、效率不高、质量不高等现象,培养民警形成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作风。二是狠抓便民利民措施的落实。在为群众办理户政业务时,要多为群众着想,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把已经公开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认真地抓好落实,把为民服务的“窗口”擦亮。三是加强内务管理,在教育、制度、监督上下功夫,严防“涉车、涉酒、涉枪、涉赌”等案事件的发生。全所民辅警要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要求,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10

  一年的志愿服务即将结束,回想一年来的基层工作,有苦有甜、有辛酸也有快乐。自从选择了志愿服务西部的那天起,就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克服所有的困难,既然选择了,就得义无返顾地去完成自己的选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一番总结与回顾。

  一、定期进行培训,不定期进行辅导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我志愿服务的主要工作任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严格遵照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不同程度地培训与辅导。农车乡共建有两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按照要求,为该乡共培训了操作员两名,每月进行培训三期,一年共计三十六期九百余人次。在定期进行培训的同时,还不定期进行个别辅导。在搞好培训的同时,还深入当地进行调查,然后因地制宜,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技术指导,使得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老百姓的科技水平相应得到了提升。

  二、兼顾乡镇基层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搞好远教工作的同时,按照农车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协调党委、政府搞好其他各项工作。一年里共驻两个村,去年驻新生村,今年驻舍龙村,虽然两村十分偏远,但我都按时完成了各项工作。记得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为了取得每一个准确的数据,我不顾艰辛,深入农户,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为了让老百姓都能参与进来,我深入群众,作好政策的宣传。计划生育工作更是如此。“烟基”工程的实施,我与乡镇干部一道,深入田间地头与老百姓共同劳作,不顾夏日的炎热与劳动的艰辛。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干部的良好形象,更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人虽然累了、黑了、瘦了,但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我觉得值!在搞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协助办公室搞好各种资料的整理工作。只要有需要的地方,我都尽力而为,用行动饯行着志愿者精神。

  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摸索与实践

  也许人们会认为;大学生只会读书,不会做事。但我觉得社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因此,在服务过程中,我不断地向基层干部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的人生态度,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断地摸索与实践。在一年的时间里,使我不断地成长,学到了许多,感受更多。一年的志愿服务,我辛苦过,但我快乐;我付出过,但我乐意。因为它们是我人生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11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部立足本地实际和部门职能,按照上级重要指示精神,联合市科技局、市科协、市农科院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惠民实践活动,努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走在前、做表率。

  线上直播与线下指导同步推进,形成“口碑品牌”效应。用好全市党员教育直播系统、“哈尔滨党员之家”微信公众号和“哈尔滨先锋网”,与市科技局联合,组织全市科技特派员、科研人员、农业科技企业负责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科技惠农大讲堂”网上直播活动。围绕广大农民关心的问题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开展直播讲座,累计观看达8万余人次。与市科协合作举办42期哈尔滨市党员干部科学素质提升大讲堂——“945科技助农热线”,通过公开征集需求实现精准辅导。同时,与市农科院联合举办69期“党建引领谋发展科技助农备春耕”网络课堂,均受到基层欢迎。依兰县迎兰乡中原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金永旭观看直播后说:“这个活动非常好,今天讲的白菜栽培技术,就是这个季节我们最需要、最用得上的科技知识。”

  人才工作与助农惠民有机结合,形成“同频共振”效应。一是“不拘一格”发掘人才。根据基层需要广泛征求主讲嘉宾。目前,已有多位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农业技术学者线上开课主讲。二是“实践加压”历练人才。省农科院大豆所专家栾晓燕、市农业科学院粮经分院院长于清涛应基层邀请,赴五常市等地义务帮种植户选种子、选土壤,真正做到了人才下沉,直达一线。

  服务本地与带动全省统筹兼顾,形成“核心辐射”效应。一是做好示范。充分发挥哈尔滨省会城市科研资源集中的优势,以“学党史、办实事,农业成果转化区、县行”为载体,组织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深入区县,精准对接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技术需求,提供“点对点”定制化服务,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二是带动引领。依靠直播效应,水稻种植主产市县与市县农技人员、合作社、企业等咨询和洽谈技术合作事宜,形成初步合作意向;与“极光新闻”合作,实现同步直播和回看,较好地发挥了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下一步,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将协同市科技局等单位,继续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成果,推动建立“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农户”等“1+N”服务模式,促进科技与经济、成果与产业、科学家与企业家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12

  为进一步强化履职担当作为,更好地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武陵区司法局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要求,决定从3月起,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为期四个月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持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以“法治布谷鸟”公益大讲堂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按照一月一宣传主题,由律师、司法所长、政法干警为主要成员的“法治布谷鸟”志愿普法讲师团队,深入社区、中小学校、敬老院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法治宣讲志愿服务活动。重点针对老年人和中小学生两大群体,开展国家安全、反邪防邪、反恐、交通安全、禁毒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校园安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法制宣传讲座和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二是持续深入开展众创平安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每月19日众创平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在职干警深入联点社区进村入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禁种铲毒宣传、高速护路联防、巡逻守护等众创平安志愿活动。

  三是持续深入开展“三联四大”工作。协助所联点的村(社区)进网格开展排查,及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涉黑涉恶线索、民生诉求等各类信息。积极参与网格内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管控、“情暖家庭”帮扶和重点场所防控等服务活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确保网格内无违法上访、无重大案件、无安全事故、无群体事件。

  武陵区司法局立足当前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台《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案》,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树立政法机关执法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13

  党员干部要学会与群众“拉家常”

  XXX总书记19日下午前往云南腾冲和顺古镇考察调研。他沿着古镇小巷步行,和沿途的游客、村民亲切地打招呼。有个游客问:彭妈妈呢?***回答说:“没来,过年了,都在家里忙着呢。”***与群众“拉家常”的视频一时间成为热点,古镇上笑声阵阵。

  俗话说,乡里乡亲,下乡才亲。“拉家常”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路上的一种交流艺术,更是一种工作能力。党员干部要把约会与群众“拉家常”作为必修课,下苦功夫学习掌握,才能更好将党的温暖传递到人民群众心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俘获群众“芳心”,成为群众“贴心人”。

  诚以待人,“拉”近距离。拉家常,重要的是要会“拉”,所谓“拉”字,强调唠嗑双方的关系。群众可能羞涩、有戒心,要在短时间内“拉”近距离,只能凭借真诚。反之,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一等”,唠几句,自己别扭,对方也不舒服。同群众打交道,真情是关键,沉下身融入基层、零距离和群众“拉家常”,体现的是我们党员干部对群众的一份真情、一种作风的转变。学会和群众拉家常,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自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习惯与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说话,在一句温暖的许诺、一声亲切的问候中,拉近党群之间鱼水之情。

  贴近生活,以“家”为本。拉家常,关键的是找准“家”一个“家”字,强调唠嗑的内容。不仅不说官话,还要避免“打哈哈”。茶米油盐、菜价工资,都是“家”事。党员干部唯有多关注人民群众的“家事”,人民群众才会拿出真情。与群众的距离有多近、离实情就有多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下基层、同群众“拉家常”,不能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更不能讲派头、摆官架子,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入手,实打实与群众聊“家事”。与群众“拉家常”,就是要以群众家为家,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里解民忧,在家常里短的寒暄里暖民心。

  夯实作风,形成“常”态。拉家常,可贵的是做到“常”一个“常”字,强调唠嗑的精髓。拉家常成为常态,才能密切联系群众。那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把深入群众工具化庸俗化,不仅无助交流,反而会让群众寒心。党群干群关系是干部作风的晴雨表,和群众“拉家常”是做群众工作的一个好办法,我们党员干部要多和群众“拉家常”,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拉家常”常态化、制度化,才能在“拉家常”中把问题找准,解决实,让群众满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拉家常”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一课,看似清风拂面,实则功力很深。唯有让“拉家常”成为工作常态,才能及时掌握群众想法,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深厚。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长效工作存在问题篇14

  【我为群众办实事】他是群众的好“巴郎”

  “巴郎”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为男孩子或小伙子。在**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共青团镇托万克佳木村,就有这么一个“巴郎”,他皮肤黝黑、身形瘦小、精神矍铄,总是乐呵呵的,但别看他瘦,在群众眼里他就是“自家人”“全能干部”,他就是兵团十一师建工集团驻托万克佳木村工作队员张祥勇,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人。

  “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现年68岁高龄的图妮萨汗·拜克力是张祥勇在托万克佳木村的“亲戚”,同时也是一名贫困户(已于2020年度脱贫),自结亲以来,张祥勇就把帮扶工作融入血液。图妮萨汗·拜克力的孙子玉米提·亚森今年6岁,正在上幼儿园小班,同时也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图妮萨汗·拜克力年事已高,且身患高血压、肺结核等疾病,去往幼儿园的路,必须经过一条国道,国道上来往的运输车辆较多,因此玉米提·亚森如何往返学校的事情一时间便成了图妮萨汗·拜克力老人的心头大患。工作队员张祥勇在日常走访中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跟老人说道:阿旁(妈妈),您放心,您的事儿就是我的事,接送孩子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此后,每天早上九时三十分左右和下午十七时三十分左右,便能在温宿县共青团镇托万克佳木村的主干道看到一幕这样的场景,一位身形瘦小、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的汉族同志或背、或抱,接送一个民族“小巴郎”往返于幼儿园之间。这一送,便是一年多。

  “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我很开心。”阿依古丽·买买提一家,2016年因疾病和家庭无劳动力等原因被识别为贫困户,并于2020年度顺利脱贫;为了让阿依古丽·买买提一家越过越红火,张祥勇结合其家庭实际,为她家制定了一本“致富经”。鉴于她家劳动力少,她本人又身患慢性疾病的情况,张祥勇同志自费为她家购买了30只小鸽苗送去,又召集其他工作队员一起帮她修建鸽舍,并鼓励阿依古丽·买买提精心养殖,争取年底卖个好价钱,为自己和孙子买几身新衣服……图妮萨汗·拜克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连连说道:热合麦特、热合麦特!(谢谢)张祥勇说了一句:“没关系,阿旁(妈妈),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很开心,您一定要多保重身体……”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托万克佳木村,全村共有两千多人,人口基数大,留守儿童多,村内大部分孩子都是由老人在带。因此,在村内经常能看到有些孩子深秋或初冬仍然穿着夏季的衣服在村内玩耍、嬉戏的场景。这一幕,驻村工作队员张祥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休假回到乌鲁木齐家中时,张祥勇将这个情况说与了其妻子听,妻子很是心疼,夫妻两人一商量,决定为村里的孩子们组织一次衣物募捐活动。说做就做,张祥勇第一时间就村里的情况在朋友圈以及小区的业主群里说了,亲戚朋友以及小区内的业主们知道情况后纷纷将自家多余的儿童衣物主动捐了出来,一件、二件、十件、三十件、五十件……一件件的衣物承载着一片片情谊,连接着天山南北。几天后,张祥勇同志带着二百三十多件儿童衣物回到了托万克佳木村,并第一时间与其他工作队员将衣物送到村内留守儿童手中。至此,村里不少孩子们只要一见到张祥勇同志,便拉着张祥勇同志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同时喊道:祥勇叔叔好!事后,当地的日报社在电话联系他,想到村内对他进行专题采访,他礼貌地婉拒记者:“谢谢你们,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库尔班大叔,马上要春灌了,我来帮您一起把这条沟渠清理一下,让核桃树喝得饱饱的,争取让今年的核桃卖个好价钱……”在托万克佳木村的核桃地里张祥勇对库尔班大叔说道。

推荐访问: 我为 长效 存在问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长效机制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为群众办实事存在的问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建立长效机制 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不够 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不明显 我为群众办实事存在的问题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建立情况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