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集锦12篇【精选推荐】

2023年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集锦12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7-12 13:48:02 来源:网友投稿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第1篇“千以内的隔位退位减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不连续退位和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知识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集锦12篇,供大家参考。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集锦12篇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1篇

“千以内的隔位退位减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不连续退位和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知识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笔算,即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时,十位上是0,需要从百位退1。这是减法笔算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情况,也是学生本单元学习的难点。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一、进行有效复习,促成计算方法迁移。

隔位退位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需要以原有的退位减法的计算为基础进行学习。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复习的内容可以以笔算为主,让学生计算527—319、823—395。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些计算都出现了什么问题(某一位或某几位上的数不够减,需要退位),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样的复习,引导学生明确进行减法计算时,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当10,再减。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作了必要的准备。

二、引导主动探索,鼓励算法多样化。

当学生面对例题中的实际问题,列出算式后,允许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这时的探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里的计算出现了新的`问题:204—108,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是0,无1可退,怎么办?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向前一位借,但借过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办了,这时我就出手,讲解借过一位一位位往后退的过程。教学过后仍然有部分学生不大明白,认为百位借了两次,还有十位上是“0”,他们就搞不清楚。后来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教我一句口诀:“0”上无点是“10”,“0”上有点变成“9”。通过练习对此掌握较好。

三、操作中感知算理,理解计算方法。

先在计数器上拨算珠进行计算。通过拨算珠体会退位的过程:个位上4颗珠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颗珠;
十位上没有珠,先从百位退1颗珠,到十位上是10颗珠,再从十位退1颗珠,到个位上是10颗珠。在学生拨算珠之后,还要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拨算珠的过程,加深对隔位退位过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条理清楚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上计算的方法:个位上“4”减“8”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可借的数→向百位借→百位的“1”到了十位变成几个十?从10个十中借1个十给个位,还剩几个十?→现在个位上是多少减多少?十位和百位呢?通过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2篇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在确定上课内容时,原本想上角的认识或者是统计的,但是考虑到这些内容在公开课中上的实在太多了,所以就很想尝试上一节计算教学的家常课,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个挑战。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不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教学时我先呈现了例题中图书室的三个书架上分别摆放着三种图书的场景,其中每个书架旁还分别标注了相应图书的本数。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我让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不退位的二位数减二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也会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所以我在这里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进行计算。在反馈时,我让三个学生将三道题的计算过程板演在了黑板上,让学生来评价做得对与否,并跟自己的结果作个比较。在这个过程之后,我又紧接着让学生对三道题进行比较,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得出减法有退位减和不退位减之分,而退位减中又有退一次位和连续退位之分。在练习中,我选择了想想做做的第2题,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减法中的退位方法,提高正确笔算相关减法式题的能力。接下来我安排的是错题医院,呈现了学生在实际计算方法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典型错误,让学生在找错和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并启示学生计算时尽可能避免类似的错误。

在这节课中,学生学得还算扎实,虽然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一些错误,但是我并不回避,我反而认为这是绝好的教学资源,让作为老师的我知道了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哪些专项练习,也让学生感到学习并非那么的一帆风顺,但是通过对比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最终能突破学习上的难点。通过上这节课以及教研组老师的评课,我也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在整个课堂节奏控制上、在教材处理上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收获甚多。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3篇

“千以内的隔位退位减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不连续退位和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知识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笔算,即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时,十位上是0,需要从百位退1。这是减法笔算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情况,也是学生本单元学习的难点。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一、进行有效复习,促成计算方法迁移。

隔位退位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需要以原有的退位减法的计算为基础进行学习。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复习的内容可以以笔算为主,让学生计算527—319、823—395。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些计算都出现了什么问题(某一位或某几位上的数不够减,需要退位),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样的复习,引导学生明确进行减法计算时,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当10,再减。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作了必要的准备。

二、引导主动探索,鼓励算法多样化。

当学生面对例题中的实际问题,列出算式后,允许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这时的探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里的计算出现了新的问题:204—108,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是0,无1可退,怎么办?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向前一位借,但借过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办了,这时我就出手,讲解借过一位一位位往后退的过程。教学过后仍然有部分学生不大明白,认为百位借了两次,还有十位上是“0”,他们就搞不清楚。后来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教我一句口诀:“0”上无点是“10”,“0”上有点变成“9”。通过练习对此掌握较好。

三、操作中感知算理,理解计算方法。

先在计数器上拨算珠进行计算。通过拨算珠体会退位的过程:个位上4颗珠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颗珠;
十位上没有珠,先从百位退1颗珠,到十位上是10颗珠,再从十位退1颗珠,到个位上是10颗珠。在学生拨算珠之后,还要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拨算珠的过程,加深对隔位退位过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条理清楚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上计算的方法:个位上“4”减“8”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可借的数→向百位借→百位的“1”到了十位变成几个十?从10个十中借1个十给个位,还剩几个十?→现在个位上是多少减多少?十位和百位呢?通过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4篇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在确定上课内容时,原本想上角的认识或者是统计的,但是考虑到这些内容在公开课中上的实在太多了,所以就很想尝试上一节计算教学的家常课,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个挑战。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不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教学时我先呈现了例题中图书室的三个书架上分别摆放着三种图书的场景,其中每个书架旁还分别标注了相应图书的本数。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我让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不退位的二位数减二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也会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所以我在这里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进行计算。在反馈时,我让三个学生将三道题的计算过程板演在了黑板上,让学生来评价做得对与否,并跟自己的结果作个比较。在这个过程之后,我又紧接着让学生对三道题进行比较,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得出减法有退位减和不退位减之分,而退位减中又有退一次位和连续退位之分。在练习中,我选择了想想做做的第2题,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减法中的退位方法,提高正确笔算相关减法式题的能力。接下来我安排的是错题医院,呈现了学生在实际计算方法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典型错误,让学生在找错和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并启示学生计算时尽可能避免类似的错误。

在这节课中,学生学得还算扎实,虽然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一些错误,但是我并不回避,我反而认为这是绝好的教学资源,让作为老师的我知道了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哪些专项练习,也让学生感到学习并非那么的一帆风顺,但是通过对比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最终能突破学习上的难点。通过上这节课以及教研组老师的评课,我也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在整个课堂节奏控制上、在教材处理上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收获甚多。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5篇

在确定上课内容时,原本想上角的认识或者是统计的,但是考虑到这些内容在公开课中上的实在太多了,所以就很想尝试上一节计算教学的家常课,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个挑战。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不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教学时我先呈现了例题中图书室的三个书架上分别摆放着三种图书的场景,其中每个书架旁还分别标注了相应图书的本数。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我让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不退位的.二位数减二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也会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所以我在这里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进行计算。在反馈时,我让三个学生将三道题的计算过程板演在了黑板上,让学生来评价做得对与否,并跟自己的结果作个比较。在这个过程之后,我又紧接着让学生对三道题进行比较,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得出减法有退位减和不退位减之分,而退位减中又有退一次位和连续退位之分。在练习中,我选择了想想做做的第2题,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减法中的退位方法,提高正确笔算相关减法式题的能力。接下来我安排的是错题医院,呈现了学生在实际计算方法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典型错误,让学生在找错和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并启示学生计算时尽可能避免类似的错误。

在这节课中,学生学得还算扎实,虽然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一些错误,但是我并不回避,我反而认为这是绝好的教学资源,让作为老师的我知道了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哪些专项练习,也让学生感到学习并非那么的一帆风顺,但是通过对比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最终能突破学习上的难点。通过上这节课以及教研组老师的评课,我也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在整个课堂节奏控制上、在教材处理上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收获甚多。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6篇

《笔算乘法(不进位)》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主要解决笔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和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问题,这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乘法竖式书写与加法相似,加上笔算方法与口算方法有相通性,对学生来说书写格式与算理理解并不是特别困难。因此教学时,我将一环节交给了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究,最后自己来概括。另外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渗透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采用正确计算的方法,不会主动的去用估算,甚至要求估算解决的问题,也会忽视而采用正确计算。教参中要求教学笔算前,先让学生对例题进行估算,我觉得有种为估算而估算的味道,不利于学生自觉得应用估算。因此我将练习题进行了改编,从判断54人3次能做完吗?让学生自觉得应用估算,能体会到做算的应用价值。当然例题中教学新知前也进行了口算方法的巩固,算法交流中进行了口算方法与笔算方法的对比,意在让学生明白,要计算正确的结果,不仅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要视数据而定,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二、例题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练习中最多也只是三位数乘一位数,为了让学生真正得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我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做一做三道题的练习后的对比,使学生明白一位数去乘的次数与多位数有关,这样为学生以后计算更多位数的数乘一位数作了铺垫。这样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点,而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三、其实我们在教学数学时要注意把握两点:一要充满智慧挑战,也就是数学味,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
二要有生活味,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那么要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在新授课教学时,教师除了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外,练习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像这节这样知识点比较简单的课,适当的设计拓展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最后的练习题应该还算算得上吧。

不足之处:

这节课学生的表现还算可以,但自己却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两道问题解决前,引得比较多,如让学生读题可以省去,应该选用什么方法可以在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时再作交流。可能这样处理的话会省下一点作业的时间;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概括还是过多,使得学生概括时不够明确到位。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7篇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笔算教学中的难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减法,但不作速度上的要求,因为后面还有两个例题进行讲解。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课一开始,我就安排了二个练习导入新课。第一个练习是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第二个练习是一次退位、连续进位笔算加减法,并让学生说一说算理,通过这些练习,既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做了铺垫,又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2、注重算理的讲解。

学生尝试计算完后,将学生的各种算法板演在黑板上,并让板演的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当学生说到自己错误的计算过程时,让其余学生帮他一起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使大家都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对于正确的算理,则让学生多说说,特别要关注差生,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教师进行归纳升华并板书出“十位”的思考过程。因为,一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两次连续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

3、注重估算。

在笔算517-348之前,我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结果出现了520-350=170、510-350=160、500-350=150三种估算方法,在笔算完后,让学生把笔算结果和自己的估算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最佳估算方法。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8篇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逐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培养并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

为了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我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在导入环节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告诉学生我校图书馆新增设很多图书的消息,从而激起学生去看一看的愿望,之后出现了新书情况的信息。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了上课的状态,而这一切完全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由于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这就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正向的迁移,因此,在新授段,我并没有对新授的内容做任何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与尝试,让学生在亲自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方法。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内容,也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原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计算方法。进而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说明和强调,既不繁琐又能画龙点睛,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为了使习题形式新颖而又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巩固时我设计了买电饭锅,钓鱼等活动,学生兴趣很浓。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让学生在尝试与探索中获取知识,而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与必要的指导。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能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9篇

《笔算乘法(不进位)》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主要解决笔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和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问题,这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乘法竖式书写与加法相似,加上笔算方法与口算方法有相通性,对学生来说书写格式与算理理解并不是特别困难。因此教学时,我将一环节交给了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究,最后自己来概括。另外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渗透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采用正确计算的方法,不会主动的去用估算,甚至要求估算解决的问题,也会忽视而采用正确计算。教参中要求教学笔算前,先让学生对例题进行估算,我觉得有种为估算而估算的味道,不利于学生自觉得应用估算。因此我将练习题进行了改编,从判断54人3次能做完吗?让学生自觉得应用估算,能体会到做算的应用价值。当然例题中教学新知前也进行了口算方法的巩固,算法交流中进行了口算方法与笔算方法的.对比,意在让学生明白,要计算正确的结果,不仅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要视数据而定,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二、例题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练习中最多也只是三位数乘一位数,为了让学生真正得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我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做一做三道题的练习后的对比,使学生明白一位数去乘的次数与多位数有关,这样为学生以后计算更多位数的数乘一位数作了铺垫。这样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点,而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三、其实我们在教学数学时要注意把握两点:一要充满智慧挑战,也就是数学味,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
二要有生活味,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那么要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在新授课教学时,教师除了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外,练习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像这节这样知识点比较简单的课,适当的设计拓展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最后的练习题应该还算算得上吧。

不足之处:

这节课学生的表现还算可以,但自己却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两道问题解决前,引得比较多,如让学生读题可以省去,应该选用什么方法可以在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时再作交流。可能这样处理的话会省下一点作业的时间;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概括还是过多,使得学生概括时不够明确到位。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10篇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我采用的是学生们喜爱的故事贯穿全课。

由故事引入图书馆,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一环节的课件我设置的是触发器,就是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我就通过触发器触发该问题,原来以为备课挺充分的,可实际学生提出问题时,我在操作时还是出现了错误,耽误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所以备课应该更充分才对。

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学生们似乎很喜欢我设置的故事,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气氛较浓。在教学例题时,我先让学生尝试自己用竖式计算,再问“谁愿意大声地说出你的计算过程?”以询问的方式让学生来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不过学生在说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都端正坐好,眼看大屏幕,教师根据学生说的过程演示计算过程。

因为学生们以前学过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当遇到不够减时,学生自然想到从前一位借或从前一位退。所以在教学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一般都是让学生来说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这次课件做的自己认为还是不错的。但计算过程完全有学生来说,教师课件演示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一部分学生在认真观看或聆听。而又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竖式还没有算好,当老师指名回答时,他们还在忙于自己的计算。导致一些虽然强调的重点,如退一后该位就少一,计算的结果不能将验算的结果写上等等,这些问题在随后的练习时都有出现。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要求孩子端正坐好,放下手中的笔很重要。

计算课,由于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一,而每一部分的计算有不能只让个别学生做完就行,不能只做做样子,要顾及大部分学生,所以在教学时间这一块没有把握好。虽然整节课都是有故事贯穿全课,但是故事的结尾没有时间展示就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而匆匆结束了该课。

一节公开课课总是会留下一些遗憾,让我们在遗憾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在遗憾中一步步成长!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11篇

本课教案时,我为了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突出算理,重视方法。通过尝试计算、计数器演示、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巩固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第12篇

教学本节课我首先是引导学生复习过去学习的两位数的减法的笔算,通过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回顾两位数的减法的笔算法则:即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向十位退一当10加在个位上再减。

为三位数的减法的笔算做好知识准备。例题6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本题中的数量关系:总的本书—借出去的本数=还剩的本数,理解时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用一条线段表示总的本数,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借出去的,另一个部分是剩下的,在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列式计算,发展学生的数量关系思维。

列竖式计算时,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计算,留给学生充足的计算时间,安排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演,从学生板演的情况来看,出现了如下一些问题:竖式书写不规范退位时“点”的写法不规范百位上退位后,计算百位上的得数没减“1”,教学中将巧妙利用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进行讲解,本题的验算要引导学生理解清楚数量关系:借出去的本数+剩下的本数=总的本数,根据这个数量关系进行本题的验算。

从这节课的练习情况来看,学生对三位数的减法的验算方法掌握得不是很理想,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是新课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观察清楚验算的每个数和原算式中的每个数的位置关系。如果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进行表述,取得的效果一定会好一些。

推荐访问: 减法 位数 集锦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集锦12篇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集锦12篇) 三位数减法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