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55范文网 >教案设计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10篇【精选推荐】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10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7-16 12:00:06 来源:网友投稿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10篇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师:对!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种单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播放录像片断“西双版纳自然风光”)

[教师精讲]

师:同学们欣赏了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请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

师:不错。那么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间上的汇聚吗?如果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这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师:很好。请举例说明在西双版纳这几个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如何保持景观的一致性的。

(生回答,师总结)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很丰富,因此植物种类繁多,相应的动物种类也很多。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强的砖红壤。总之,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要素并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地汇集,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动。请思考: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1:图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

师:对。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水在这几个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师: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绘制一幅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让这一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呢?

(生绘制,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能,那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生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死亡后,遗体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终放散到环境中去。

师:很对,让我们也来绘制一幅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传递示意图。

(生绘制,师总结)

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物循环的过程。请大家阅读P92的“生物循环”,仔细观察图5、1并找出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阅读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师:那么,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为什么?

(生回答,师总结)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循环。它使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因此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师:请同学们绘出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能量能动示意图。

师:地球自形成以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同学们阅读案例1,思考:生物循环是怎样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

(活动探究)

生: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不是今天的以氮和氧为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今的氧气主要是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师:对。那么生物又是如何改造着水圈的呢?

生:陆地上的水的化学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环的影响和制约。加上生物有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生物和地理环境的物质交换,从水中吸取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同时又向水中排放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从而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师:不错。不仅如此,事实上绿色植物也参与了水循环,这一环节也改变着陆地的水分状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岩石圈又是怎样受到生物的改造作用的呢?

生:有些沉积岩中有化石,说明它们的形成过程是有生物参与的。煤和石油更是由生物的残体堆积变化而成的。

师:对。陆地上本来没有土壤,但自从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又反过来加速了生物的生长,进而使地理环境受到更大的生物改造。因此,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最终形成了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由于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每个地理要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绝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汇集,它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备的新功能。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活动探究)

师:请大家看图5、2中的那棵树,想一想,这棵树的长大需要哪些条件?

生:需要阳光、水、空气、养分。

师:不错。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物质的,植物能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吗?试想,我们如果想把这棵树移植到我国西部沙漠中,在自然状态下它能很好地存活吗?

生:当然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缺水。

师:那为什么也有些植物在沙漠中能很好地存活呢?

生:那些植物很耐旱。

师:对,是那些植物长久以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说明了在不同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

师:不错。很显然,植物只是具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还必须有外部条件来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行。如大气为植物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这样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而非某个单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师:请同学们看P94的“活动”,思考:藏羚羊的数目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

(生回答,师总结)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

师:滇金丝猴是我国非常珍稀的保护动物,但据报道,近年来数量呈下降趋势,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由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植被破坏严重,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师:很好。显然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可以保持恒定,这说明自然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生: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师:对。很明显,这种平衡功能也不是环境各要素所能单独具备的,而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师:我们知道,现今地球有变暖的趋势,原因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师:对。温室效应也只是人类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担心地球变暖,虽然大气本身并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的能力,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增多,是什么在起着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呢?

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中在生物的作用下,也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

小结:对。但自从工业革命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急剧增加,超过了自然界的平衡能力,因此,这种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险。因此,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平衡,做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协调。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讲议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树立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理论,并且有了农业地域类型的一些基本认识,学习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兼有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

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

生:种植业。

师:很好。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阅读P47图3.10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

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

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师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

(归纳总结)

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4.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一

(总结归纳)

一、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分析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集约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机械化水平低

体力劳动为主

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

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

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传统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

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学生探究)

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1.探究方案:需要着手组织哪些方面的相关材料知识。

2.列出资料清单。

3.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友情提示)此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下完成。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2.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水平。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农作物:小麦、玉米

(学生活动)读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3.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这类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

(教师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在分析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时需要围绕商品率高的特点考虑。

(总结归纳)

农业生产的生产量高,自身消费少,生产效率高,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就高;产量高,而自身消费量大,生产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也不会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影响的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特征,从分析哪些区位因素有利于提高产量,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哪些因素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着手。

参考答案:

下面我们以商品谷物农业典型代表--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

(学生活动)

通过这个案例3,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世界上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效益。

(3)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

(4)小麦的分布分为北部小麦区和中部小麦区。

4.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学生活动)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教师提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二

(总结归纳)二、美国成为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与评价

区位优势

评价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①平原地形广阔②黑钙土和冲积土肥沃③温带草原气候,夏季温和湿润④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为实现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利于作物生长、稳产

(二)便利的交通运输:①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②公路、铁路与水运构成发达交通网

集散便利、降低运费、提高效益

(三)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可大规模经营

竞争力比欧洲强

(四)高度发达的工业:提供现代农业所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

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但增加能耗和成本

(五)先进的科技:国家建立科技研究中心和推广系统,免费提供科技成果

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和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实现

(总结归纳)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三、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的差异是什么?

(学生探究)

农作物品种

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

气候条件

水稻种植业

水稻

自给一商品农业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季风气候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玉米等

商品农业

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板书设计】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4.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5.主要特点: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

2.特征: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农作物:小麦、玉米

4.区位条件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 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堂小结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课后习题

1.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2~3题。

2.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3.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4.位于亚欧大陆35°~50°N之间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 第4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生物循环、平衡功能。

难点:平衡功能、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教材内容分析及设计思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这一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也有涉及,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思想一以贯之的。高中地理教材除继续把它作为一种思想贯穿外,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整体性讲出内容和道理来。为此,教材从物流(能流)、功能、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逐步深入地讲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并且教材中辅以多个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导入】创设情景

情景:播放录像《大连自然风光》

提问:在录像中看到了些什么?有哪些景观?

生答:有动物、植物、河流、土壤、大气、地貌等。

引出课题: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就是由上面录象中的各种地理要素组成的!

【教学过程】

思考:录像中的地理要素食如何相互制约的?

学生探讨回答:如:气候——水文、地形——水文、植物——地貌等。

师总结:

一、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它们并非简单的汇集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这就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是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

加深印象(出示图片)

引导探究1:P91活动:(活动问题参考答案:(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流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份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的、生物的水分等(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总结过渡:在这个整体中,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使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引导探究2: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生物循环”内容,思考

什么是生物循环?

在生物循环中还有哪些地理环境要素参与?

你能简要说明生物循环的意义吗?

学生讨论,回答:体会通过循环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引导探究3:

利用教材材料“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分析作为自然地理要素之一的生物,对地球上的大气、水、岩石、土壤等其他要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引导探究4: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藏羚羊的文章,

问:你能解释为什么藏羚羊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吗?

总结过渡:

地理环境各要素不仅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相互作用和制约,各要素相互作用还会产生其他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知识巩固

读课本93-94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产功能?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讨论94页活动

2.什么是平衡功能?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其性质如何?

学生归纳:(略)

过渡:

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地理要素,如气候、水体、地貌等是否会随时间的变化?(学生回答:会。)各要素变化之间是否有联系?(学生回答:有。)是一种怎样的联系呢?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生物循环、平衡功能。

难点:平衡功能、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教材内容分析及设计思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这一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也有涉及,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思想一以贯之的。高中地理教材除继续把它作为一种思想贯穿外,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整体性讲出内容和道理来。为此,教材从物流(能流)、功能、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逐步深入地讲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并且教材中辅以多个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导入】创设情景

情景:播放录像《大连自然风光》

提问:在录像中看到了些什么?有哪些景观?

生答:有动物、植物、河流、土壤、大气、地貌等。

引出课题: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就是由上面录象中的`各种地理要素组成的!

【教学过程】思考:录像中的地理要素食如何相互制约的?

学生探讨回答:如:气候——水文、地形——水文、植物——地貌等。

师总结:

一、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它们并非简单的汇集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这就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是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

加深印象(出示图片)

引导探究1:P91活动:(活动问题参考答案:

(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流大气降水;
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份释放到大气中;
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的、生物的水分等;

(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总结过渡:在这个整体中,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使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引导探究2: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生物循环”内容,思考

什么是生物循环?

在生物循环中还有哪些地理环境要素参与?

你能简要说明生物循环的意义吗?

学生讨论,回答:体会通过循环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引导探究3:

利用教材材料“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分析作为自然地理要素之一的生物,对地球上的大气、水、岩石、土壤等其他要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引导探究4: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藏羚羊的文章,

问:你能解释为什么藏羚羊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吗?

总结过渡:

地理环境各要素不仅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相互作用和制约,各要素相互作用还会产生其他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知识巩固

读课本93—94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产功能?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讨论94页活动

2、什么是平衡功能?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其性质如何?

学生归纳:(略)

过渡:

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地理要素,如气候、水体、地貌等是否会随时间的变化?(学生回答:会。)各要素变化之间是否有联系?(学生回答:有。)是一种怎样的联系呢?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括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演变历史。

2.熟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3.解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4.结合实例,阐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图表和习题分析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的演变的规律。

2.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科学资源观,树立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设计】

承转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解决环境问题,又要继续发展经济,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展示图表。

学生填写表格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低下,发展缓慢

生产力断提高

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迅速提高

生产力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人类活动

处于采猎文明时期,以动、植物为取食对象

步入农业文明,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

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主宰自然界,牺牲自然,积累财富

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国际社会旁边关注环境和发展问题

人地关系

恐惧和依赖

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不严重

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生态破坏,危及人类生存

人类开始认识环境问题,逐步解决环境问题

读图8.9,教师提问:从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来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物种灭绝、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强;人口增加,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地理环境趋于恶化、人类与环境对抗性增强;环境污染、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教师总结归纳: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为了追求的经济效益,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已经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再也不能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2.原则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

学生回答:

①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和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投影展示问题。说出以下人类行为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1.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持续性原则。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2.湿地的大面积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人与生物种群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不同国家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教师提问:读图8.12,你有何感想?对治理环境问题有何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我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行动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为此,让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主要措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强化源头管理,消除引发农产品质量问题的隐患;建立市场机制,整顿规范好农产品市场秩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发展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立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的营销机制等;

课堂练习巩固

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d

【板书设计】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2.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 第7篇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节配置了不少的图片和案例,是教材的组成部分,但似乎离学生们的生活太远。通过乡土地理的活例子,结合该节课程的要旨,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本册书先讲“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即农业、工业,再讲交通。因此学生对这部分会比较陌生。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通过各种正确途径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可以增加直观的图片适当补充聚落空间形态的有关知识。本校高一新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操控能力,但是差异比较明显,建议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课本的地图等,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有关的图片和资料及相关实际案例,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侧重对地理学习结果的表达和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交通运输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读图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引用民谚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如今,宝成铁路沟通了巴山蜀水,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日新月异,成绩斐然。

设计意图:这样导课,既传授了知识,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讲授新课

(一)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引导学生归纳聚落的概念、类型。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环节一: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形态的变化

出示案例:嘉兴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指导学生从“时期、形态、原因”等方面分析。(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进行填写)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思考填表对比不同时期,嘉兴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从而得到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形态的变化。环节二: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出示小问题:“考考你:“扬州(雄富)冠天下”“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门前(冷落)鞍马稀。”让学生试着填写诗句中缺少的词语,并展示资料“扬州的变迁”,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及资料,引导学生得出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影响的另一个方面: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二)交通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环节三: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出示图片:银川市地图,西夏、金凤、兴庆区的分布图出示案例:株洲市区发展地图。

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分析株洲市区发展变化图,并结合自己家乡的首府银川主要的市区分布图,讨论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教师适当引导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教师的引导归纳,及学生自主探究,结合在生活的所见,得到聚落空间形态一般沿交通干线扩展,并且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环节四: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出示图片资料:“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幅地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交通网络对城市带形成的影响。

过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房价、地价不断上涨还有人们对于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工业区和高级住宅区逐渐向外围地区转移,而商业和服务业则向市中心集聚。工业区和高级住宅区逐渐转移到郊区,就得益与交通网的完善,随后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及休闲设施也向郊区迁移。那么这些商业网点(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及休闲设施)和商业中心的布局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是什么呢?

(三)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环节五:展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教材P84页图5.8和图5.9)思考:

(1)请观察两张图,说说其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谁大谁小?

(2)请分析原因。

小组讨论:请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此过程中教师须引导学生从自然(地形地势)、社会(人口分布密度)、经济(经济基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等因素方面分析,通过影响交通运输的布局,进而影响了商业网点的分布密度。本活动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会分析和交流的能力。

(四)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环节六:石嘴山市的大型商业区的位置和交通之间的关系。

(建立一个班级博客,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上传,之后在博客上讨论,3天前布置好。在讨论中教师可与学生一起交流。(1)石嘴山商业中心位置(2)石嘴山的市批发市场分布(3)装饰城与建材市场分布(4)仓储超市)

问题引导:(1)这些大型商业网点的布局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预设:位于城市郊区、新城或旧城改造处,对交通干线有重要的依附关系:一是沿着旧国道或主要城市干道两侧自发形成;二是在城市交通枢纽;三是在快速干线和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附近形成。

问题引导:(2)仓储等为什么不布局在石嘴山中心呢?

学生回答预设:市中心的地租昂贵,而郊区的地租比较便宜,加上便利的交通,可以带来大量的人流和物流。

设计意图:通过我们生活的城市石嘴山市为例分析讨论,商业布局的原因,这些大型的商业网点布局在市区中心、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是以交通原则代替了市场原则。

总结:板书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 第8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堂小结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课后习题

1、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2~3题。

2、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3、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4、位于亚欧大陆35°~50°N之间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 第9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师:对!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种单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播放录像片断“西双版纳自然风光”)

[教师精讲]

师:同学们欣赏了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请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

师:不错。那么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间上的汇聚吗?如果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这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师:很好。请举例说明在西双版纳这几个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如何保持景观的一致性的。

(生回答,师总结)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很丰富,因此植物种类繁多,相应的动物种类也很多。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强的砖红壤。总之,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要素并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地汇集,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动。请思考: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1:图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

师:对。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水在这几个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师: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绘制一幅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让这一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呢?

(生绘制,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能,那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生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死亡后,遗体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终放散到环境中去。

师:很对,让我们也来绘制一幅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传递示意图。

(生绘制,师总结)

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物循环的过程。请大家阅读P92的“生物循环”,仔细观察图5.1并找出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阅读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师:那么,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为什么?

(生回答,师总结)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循环。它使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因此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师:请同学们绘出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能量能动示意图。

师:地球自形成以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同学们阅读案例1,思考:生物循环是怎样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

(活动探究)

生: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不是今天的以氮和氧为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今的氧气主要是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师:对。那么生物又是如何改造着水圈的呢?

生:陆地上的水的化学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环的影响和制约。加上生物有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生物和地理环境的物质交换,从水中吸取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同时又向水中排放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从而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师:不错。不仅如此,事实上绿色植物也参与了水循环,这一环节也改变着陆地的水分状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岩石圈又是怎样受到生物的改造作用的呢?

生:有些沉积岩中有化石,说明它们的形成过程是有生物参与的。煤和石油更是由生物的残体堆积变化而成的。

师:对。陆地上本来没有土壤,但自从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又反过来加速了生物的生长,进而使地理环境受到更大的生物改造。因此,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最终形成了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由于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每个地理要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绝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汇集,它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备的新功能。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活动探究)

师:请大家看图5.2中的那棵树,想一想,这棵树的长大需要哪些条件?

生:需要阳光、水、空气、养分。

师:不错。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物质的,植物能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吗?试想,我们如果想把这棵树移植到我国西部沙漠中,在自然状态下它能很好地存活吗?

生:当然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缺水。

师:那为什么也有些植物在沙漠中能很好地存活呢?

生:那些植物很耐旱。

师:对,是那些植物长久以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说明了在不同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

师:不错。很显然,植物只是具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还必须有外部条件来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行。如大气为植物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这样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而非某个单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师:请同学们看P94的“活动”,思考:藏羚羊的数目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

(生回答,师总结)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

师:滇金丝猴是我国非常珍稀的保护动物,但据报道,近年来数量呈下降趋势,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由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植被破坏严重,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师:很好。显然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可以保持恒定,这说明自然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生: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师:对。很明显,这种平衡功能也不是环境各要素所能单独具备的,而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师:我们知道,现今地球有变暖的趋势,原因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师:对。温室效应也只是人类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担心地球变暖,虽然大气本身并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的能力,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增多,是什么在起着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呢?

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中在生物的作用下,也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

小结:对。但自从工业革命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急剧增加,超过了自然界的平衡能力,因此,这种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险。因此,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平衡,做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协调。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 第10篇

【课标解读】

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培养分析、归纳、运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从个案分析中掌握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农业区位的选择须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布局农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实现经济效益。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观。

【教学重点】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明确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会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学会利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具体案例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现代农业意识。

【教法与学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本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什么是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由于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因而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的产业。

[展示图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提问]:从图片上看,两地的农业生产有何不同之处?

[学生看图回答]:泰国湄南河平原是一片水田,从事水稻种植;而澳大利亚东南是一个牧场,从事养羊业。

[提问]:为什么这两地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

[学生回答]:因为两地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不一样。

[承转]: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农业在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这两地的不同选择呢?引入农业区位的概念。

[讲解]:农业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以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为例,它的区位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水稻分布的位置-湄南河平原;二是湄南河平原种植水稻是与当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是环境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相互交流得出: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

[小结]:既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又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等。

以湄南河平原为例,影响其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展示中南半岛位置图,学生读图思考。

[学生讨论后回答]: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平原地区地形平坦;红色土壤肥沃;人力耕种,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

课件展示活动内容: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气候)

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地形、土壤)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市场、政策)

学生发言,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承转]: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由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案例学习: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如下问题:

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

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讲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土地不但要考虑自然条件因素,还要考虑发展变化较快的社会经济因素,从而获得的效益。

[讲授]: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我们称之为农业地域。在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展示澳大利亚的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地形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多图结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讲解]:混合农业是一种将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经济发达国家其生产形式比较稳定,分布比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羊、猪等。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的小麦-牧羊带最为典型。

读图指导:根据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图,确定小麦-牧羊带在澳大利亚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地形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上的位置,分析说明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地区有利的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加强对课本图3.3核心原理的实际应用。

学生自主阅读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分析:澳大利亚东南墨累-达令盆地是农牧皆宜的地区。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

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

学生发言,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提问]:那么,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的区位因素有什么不足之处?

知识拓展:课件展示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雨影效应的形成原理及东水西调示意图。

[讲解]:澳大利亚东南部受大分水岭的影响,降水集中于大分水岭的东侧,在其西侧形成山地的雨影效应,降水丰富地区与农业生产地区分布不一致,灌溉成为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因此,澳大利亚对水利工程建设很重视,东水西调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农牧业的发展。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上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我们不但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还要考虑社会环境因素。农业地域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是要发展变化的。对于一些不适于农业利用的自然条件,我们还可以适当加以改造利用,促进农业生产。

课后活动:以你的家乡为例,调查研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及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变化的情况。

[板书设计]:

农业的区位选择

推荐访问: 自然地理 整体性 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10篇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实用10篇)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试讲